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皮尔斯符号论的地图符号评价研究
1
作者 曾特林 吴彩燕 +1 位作者 王卫红 谭宝会 《测绘科学技术》 2024年第2期93-100,共8页
地图符号是传递地理信息的核心介质,地图符号设计是地图设计中的关键环节。随着自动化制图、大众制图的发展,地图符号设计是否合理目前尚处于参考标准的阶段,个性化的地图符号设计则面临着缺乏标准、任意性强等问题,亟需一种方法指引在... 地图符号是传递地理信息的核心介质,地图符号设计是地图设计中的关键环节。随着自动化制图、大众制图的发展,地图符号设计是否合理目前尚处于参考标准的阶段,个性化的地图符号设计则面临着缺乏标准、任意性强等问题,亟需一种方法指引在大众制图过程中的地图符号设计效果。结合国内外涉及地图符号的研究基础,以符号学中的皮尔斯三元符号观为理论基础,构建地图符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专题地图的符号设计效果进行了评价,并通过专家打分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该评价方法基本与专家打分法的结果一致,因此可以在自动制图和大众制图方面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符号 皮尔斯 三元关系 模糊综合法 地图评价
下载PDF
中国传统戏曲数字化平台建设与网络发布——将传统文化融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的实践
2
作者 王卫红 武锋强 +3 位作者 刘孟琴 易珍言 吴彩燕 曾特林 《高教学刊》 2023年第8期88-91,共4页
全国高校GIS课程思政实验案例库之《中国传统戏曲数字化平台建设与网络发布》,以中国传统戏曲为主线,设计并实施八个综合实践案例,全面贯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从大一到大四的八门专业课程。该项目将传统文化融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育,作... 全国高校GIS课程思政实验案例库之《中国传统戏曲数字化平台建设与网络发布》,以中国传统戏曲为主线,设计并实施八个综合实践案例,全面贯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从大一到大四的八门专业课程。该项目将传统文化融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有机组成部分,找寻专业课程的价值属性,加强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学生参与度、增强其获得感。作者希望能为相关老师在理工科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曲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课程思政 理工科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下载PDF
构建“教学研思”共同体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吴彩燕 曾特林 +1 位作者 王卫红 刘蛟 《教育进展》 2023年第12期9526-9531,共6页
为了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不断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其中对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是最基础、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在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结合模块化教学的构建思路,对“GIS空间分析”课... 为了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不断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其中对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是最基础、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在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结合模块化教学的构建思路,对“GIS空间分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构建出一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四位一体”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块化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教学研思”共同体 模块化教学 “四位一体”
下载PDF
基于场景理论的高校课程思政立体渗透——以新安全格局思政元素渗透为例
4
作者 曾特林 王卫红 +1 位作者 吴彩燕 谭宝会 《教育进展》 2023年第12期10400-10409,共10页
在新安全格局下,作为国家栋梁和新生力量的当代大学生教育,需要紧跟国家安全战略布局、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了解决高等院校专业课中存在的大安全发展观渗透不足、课程思政元素零散、专业与思政割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场景的课... 在新安全格局下,作为国家栋梁和新生力量的当代大学生教育,需要紧跟国家安全战略布局、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了解决高等院校专业课中存在的大安全发展观渗透不足、课程思政元素零散、专业与思政割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场景的课程思政立体渗透”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新安全发展格局为总体框架,结合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思政案例场景的立体融合设计,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一种“如盐在水”的高校课程思政立体渗透教学及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课程思政 场景 新安全格局
下载PDF
北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弹性度定量分析评价研究
5
作者 曾特林 钱柳红 +1 位作者 刘蛟 赵骁瑒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2期12-17,24,共7页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是具体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生态弹性力是研究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基础,其可以反映区域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和调节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要素。研究从野生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北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态弹性力入...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是具体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生态弹性力是研究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基础,其可以反映区域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和调节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要素。研究从野生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北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态弹性力入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该区域近10年生态变化情况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2013-2022年,北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弹性力呈小幅上升的趋势,但有明显波动;②波动特点为从2013年0.6493逐渐降低至2015年的0.1345;2015-2018年则迅速爬升至0.7889;2019年降低至0.5286,随后又陡升至1.0452;2020-2022年则有所下降,降低至0.23;③波动影响因素主要为水资源类因子,其次是生态因子。为此,建议在未来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中合理配置与利用水资源,实施绿化提升工程,从而增强区域内的生态稳定性,提高区域内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与恢复能力,实现北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国家公园 生态弹性力 生态承载力 主成分分析法 目标分层法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的多源遥感数据分类 被引量:2
6
作者 曾特林 吴彩燕 曾晓丽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41-45,共5页
遥感影像是获取土地覆盖信息的重要手段。分析了影响决策树分类的特征因子,并根据这些因子构建分类决策树。结合中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对贡嘎山区进行土地覆盖分类,通过与最大似然法分析对比,基于决策树的多源数据分类对试验区的分类精... 遥感影像是获取土地覆盖信息的重要手段。分析了影响决策树分类的特征因子,并根据这些因子构建分类决策树。结合中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对贡嘎山区进行土地覆盖分类,通过与最大似然法分析对比,基于决策树的多源数据分类对试验区的分类精度(总体精度85.71%,Kappa系数0.83)远高于基于像素的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总体精度63.56%,Kappa系数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分类 多源数据 贡嘎山区 中分辨率 遥感分类
下载PDF
基于螺旋上升回归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曾特林 吴彩燕 +1 位作者 王卫红 谭宝会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22年第1期37-42,共6页
高校有时同一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衔接不够连贯甚至脱节的现象,为了解决该问题,助力全国高校金课的打造,提出了一种基于螺旋上升回归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将实践课与理论课在时间上纵向串联、课程安排上横向扩张,从构建课程骨架... 高校有时同一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衔接不够连贯甚至脱节的现象,为了解决该问题,助力全国高校金课的打造,提出了一种基于螺旋上升回归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将实践课与理论课在时间上纵向串联、课程安排上横向扩张,从构建课程骨架到完成骨架填充并回归骨架进行综合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地图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表明,该模式操作性强,教学效果较好,可应用于高校中理论与实践并存的各种专业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与理论教学 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 地图学
下载PDF
基于格网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滑坡危险评价
8
作者 曾特林 吴彩燕 《山西建筑》 2018年第20期78-79,共2页
采用格网法将研究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精细格网,在此基础上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来计算每个格网的危险程度,并对格网进行抽样调查,进行精度分析。精度分析结果表明,结合格网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滑坡危险评价效果。
关键词 格网法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 滑坡 危险评价
下载PDF
基于像素和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方法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曾晓丽 吴彩燕 曾特林 《滨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10-114,共5页
以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作为信息源,用ENVI对影像进行基于像素的分类和面向对象的分类,对分类结果进行目视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精度.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基于像素 面向对象 方法比较
下载PDF
ENSO对合肥市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10
作者 王万里 朱晓春 +2 位作者 何晓玉 李晓佳 曾特林 《山西建筑》 2022年第3期6-9,40,共5页
以长江中下游的合肥市为研究区,使用RSEI模型对合肥市1981年-2016年的ENSO事件前后生态环境进行评价,获取对应ENSO时序的生态环境变化,最后通过拟合ENSO指数与区域综合生态变化值的数学关系,分析ENSO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模式。结果显示... 以长江中下游的合肥市为研究区,使用RSEI模型对合肥市1981年-2016年的ENSO事件前后生态环境进行评价,获取对应ENSO时序的生态环境变化,最后通过拟合ENSO指数与区域综合生态变化值的数学关系,分析ENSO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模式。结果显示,合肥市1981年-2016年的各次ENSO事件前后,生态环境综合变化基本为负值,其中植被覆盖度较低的区域变化最为明显,ENSO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802,拟合为二次多项式的拟合优度为0.7。因此,提高植被覆盖度可减弱ENSO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生态环境评价 生态变化预测
下载PDF
基于eCognition的山区地类变化浅析——以岷江上游茂县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悦 吴彩燕 曾特林 《测绘地理信息》 2019年第1期89-92,共4页
通过利用eCognition软件分别对地震前2005年、地震后2015年两个年度该研究区的遥感影像进行自动解译,将地类分为居民地、耕地、裸地、水体、植被五类。在自动解译础上进行野外调查、国土部门调查纠正得出10年来岷江上游茂县地区的以上... 通过利用eCognition软件分别对地震前2005年、地震后2015年两个年度该研究区的遥感影像进行自动解译,将地类分为居民地、耕地、裸地、水体、植被五类。在自动解译础上进行野外调查、国土部门调查纠正得出10年来岷江上游茂县地区的以上地类变化和目前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居民地相比增长21.6%,耕地面积增长18.01%,裸地面积相比增长28.6%。并根据遥感解译的解译结果统计居民地面积计算出2005年茂县人口为103 428人,2015年茂县人口为119 290人,计算结果与2005年实际人口误差为3.4%;与2015年实际人口误差为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gnition解译 面向对象 地类变化 茂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