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茵黄解毒汤治疗HBV相关肝衰竭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1
作者 曾胜澜 王娜 +3 位作者 张荣臻 王挺帅 吴聪 毛德文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91-98,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茵黄解毒汤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liver failure,HBV-LF)的活性成分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GEO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茵黄解毒汤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liver failure,HBV-LF)的活性成分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GEO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TCMSP数据库筛选中药复方小分子化合物及其作用靶点,Venny 2.1.0进行交集比对,确定交集靶点及其关系。运用Cytoscape构建茵黄解毒汤治疗HBV-LF的调控网络,Bisogenet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CytoNCA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得到HBV-LF的差异基因2160个,茵黄连解毒汤的药物靶点255个,交集靶点31个,相关小分子化合物66个。小分子化合物包括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芦荟大黄素、黄连素等。PPI网络涉及55个关键节点,包括TP53、NTRK1、HSP90AA1、ESR1、CUL3、MCM2、CDK2、HSP90AB1、YWHAZ、NPM1、EGFR等。GO富集分析主要与细胞组分构成或来源、对刺激的反应、免疫过程、正/负调节的生物过程、细胞死亡、细胞增殖等有关。KEGG通路27条,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Cell cycle、Hepatitis B、自噬、FoxO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茵黄解毒汤拮抗HBVLF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作用”的特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肝细胞增殖分化、降低肝细胞凋亡、调节机体免疫、抑制HBV复制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茵黄解毒汤 乙型肝炎病毒 相关肝衰竭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曾胜澜 王娜 +1 位作者 张荣臻 毛德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82-886,共5页
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肝癌的发病原因与各种慢性肝病相关,如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其治疗较为困难,目前尚无较好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肠道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其附着在肠道的表面,肠道屏障可避... 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肝癌的发病原因与各种慢性肝病相关,如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其治疗较为困难,目前尚无较好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肠道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其附着在肠道的表面,肠道屏障可避免肠道内的细菌与人体直接接触,另外,肠道细菌也是人体内代谢的重要参与者,肠道菌群在人体中的作用已逐步受到重视,已有研究证明其在人体疾病进展中发挥作用,对肠道菌群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综述肠道菌群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包括二者联系的纽带肠-肝轴,及其与慢性肝病之间的联系和代谢产物相关通路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总结目前一些与肠道菌群相关的治疗肝细胞癌的中西医方案,发现中医药在缓解肝癌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为肝细胞癌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肠道菌群 慢性肝病 肠渗漏 代谢产物 治疗 中医药
下载PDF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在肝损伤中的作用及中医药的靶向调控
3
作者 曹杨港 曾胜澜 +2 位作者 陈玮钰 谭利婷 毛德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20期2895-2901,共7页
炎症小体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感受器,能够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并通过信号转导诱导细胞活化,导致各种炎症介质及... 炎症小体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感受器,能够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并通过信号转导诱导细胞活化,导致各种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诱发炎症反应[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肝损伤 中医药 靶向调控
下载PDF
肝纤维化中星状细胞的作用机制及靶向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曾胜澜 张荣臻 +4 位作者 王娜 王挺帅 吴聪 覃小宾 毛德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711-714,720,共5页
全球范围内肝纤维化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若不及时治疗,后期会发展成为肝硬化,死亡率较高。本文介绍了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激活途径及相关作用机制,总结了目前一些治疗方法。表明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抑制星状细胞的活... 全球范围内肝纤维化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若不及时治疗,后期会发展成为肝硬化,死亡率较高。本文介绍了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激活途径及相关作用机制,总结了目前一些治疗方法。表明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抑制星状细胞的活化及诱导其凋亡为目的的靶向治疗有望成为逆转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案。但存在相关机制研究不够深入、实验还不够完善等问题。在今后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中,可开展更多研究,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优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细胞激活 治疗
下载PDF
饮食-肠道菌群轴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曾胜澜 张荣臻 +3 位作者 王娜 王挺帅 谭丽婷 毛德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76-2679,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日益增高。饮食被认为是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肠道和肝脏通过门静脉联系密切,因此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影响肝功能,促进炎症,胰岛素抵抗和脂肪变性,从而引起NAFLD。将重点讨论饮食、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日益增高。饮食被认为是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肠道和肝脏通过门静脉联系密切,因此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影响肝功能,促进炎症,胰岛素抵抗和脂肪变性,从而引起NAFLD。将重点讨论饮食、肠道菌群和肝脏之间的关系,以及该轴如何促进NAFLD的进展,并总结由于肠道菌群失调而引起的潜在机制改变及相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胃肠道微生物组 健康膳食
下载PDF
肝再生中胆汁酸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曾胜澜 王娜 +4 位作者 张荣臻 吴聪 王挺帅 乐滢玉 毛德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635-640,共6页
肝在受损或部分切除(partial hepatectomy,PHx),残余肝不发生炎症和纤维增生的情况下,肝细胞可快速分裂增殖,这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近来研究发现胆汁酸(bile acids,BA)在肝再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PHx后的前期,会引起BA超负荷,负荷... 肝在受损或部分切除(partial hepatectomy,PHx),残余肝不发生炎症和纤维增生的情况下,肝细胞可快速分裂增殖,这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近来研究发现胆汁酸(bile acids,BA)在肝再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PHx后的前期,会引起BA超负荷,负荷过高时会加重肝损伤。后期BA可诱导肝脏的保护性反应和增殖反应,促进肝脏再生。本文总结了BA超负荷后的负面影响与其作为信号分子参与相关信号通路对肝再生的正面作用,包括对肝脏的保护和促进肝再生,阐明其在肝再生中“双刃剑”的角色。这为后续深入研究两者机制和临床治疗中趋利避害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胆汁酸 FXR 细胞增殖 TGR5
下载PDF
肝性脑病中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曾胜澜 吕超 +3 位作者 肖伟松 覃小宾 吴聪 毛德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75-2379,共5页
目前肝性脑病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叙述了肝性脑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分析了肠道菌群在肝性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治疗,分析表明肝性脑病的发病与肠道菌群联系密切,通过调节肝性脑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疗效显著。今后... 目前肝性脑病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叙述了肝性脑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分析了肠道菌群在肝性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治疗,分析表明肝性脑病的发病与肠道菌群联系密切,通过调节肝性脑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疗效显著。今后可加深对肝性脑病肠道菌群的研究,为肝性脑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胃肠道微生物组 肠黏膜
下载PDF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曾胜澜 王娜 +2 位作者 张荣臻 王挺帅 毛德文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85-288,共4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原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之一,其病理过程为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随后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会导致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1])。MAFLD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为2...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原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之一,其病理过程为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随后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会导致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1])。MAFLD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为25%~30%,特定人群,如2型糖尿病患者和病态肥胖人群,患病率达70%~90%。尽管MAFLD已成为全球范围流行病,但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肠道菌群 胆汁酸 脂质代谢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9
作者 肖伟松 乐滢玉 +3 位作者 曾胜澜 覃小宾 吴聪 毛德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74-1879,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和发展的潜在机制较复杂。传统的“二次打击”病理生理学理论已受到挑战。有关胰岛素抵抗、脂肪因子和其他未被广泛认识的各器官致病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近年来有所增加。归纳总结了肝脏自身因素、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和发展的潜在机制较复杂。传统的“二次打击”病理生理学理论已受到挑战。有关胰岛素抵抗、脂肪因子和其他未被广泛认识的各器官致病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近年来有所增加。归纳总结了肝脏自身因素、肠道因素、下丘脑因素、细胞外内囊体因素及遗传因素等,着重介绍肝脏及肝外周围器官协同参与NAFLD发病过程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将来获得NAFLD调控网络的新见解以及确定预防和治疗NAFLD的新靶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代谢障碍 胃肠道微生物组 下丘脑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免疫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覃小宾 张荣臻 +3 位作者 吴聪 曾胜澜 乐滢玉 毛德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96-2700,共5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具有多器官衰竭、脓毒症和死亡的高风险。ACLF在体内激活先天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从而引起持续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展,导致该病的高病死率。失调的免疫反应...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具有多器官衰竭、脓毒症和死亡的高风险。ACLF在体内激活先天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从而引起持续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展,导致该病的高病死率。失调的免疫反应在疾病进展中起关键作用,免疫疗法可能有助于针对免疫介导的器官损伤,抑制肝衰竭的进展,就目前ACLF中具有潜在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与手段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ACLF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免疫调节 肝再生 药用制剂 人工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肖伟松 乐滢玉 +4 位作者 曾胜澜 覃小宾 吴聪 牙程玉 毛德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47-2850,共4页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不同于细胞坏死、凋亡、自噬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新形式,其特征是在Gasdermin介导下,细胞膜发生破裂,并释放细胞内容物和促炎因子,进而导致细胞死亡。细胞焦亡信号通路分为依赖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不同于细胞坏死、凋亡、自噬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新形式,其特征是在Gasdermin介导下,细胞膜发生破裂,并释放细胞内容物和促炎因子,进而导致细胞死亡。细胞焦亡信号通路分为依赖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的经典型途径和依赖于caspase-4、5、11的非经典型途径,其中经典型途径中caspase-1的激活依赖于炎性小体发挥作用,非经典型途径则是直接激活caspase-4、5、11,最终导致gasdermin D(GSDMD)蛋白裂解,诱导膜孔隙的形成,IL-1β、IL-18成熟及释放,细胞膜破裂而发生焦亡。而最新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参与慢性肝脏疾病患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着重介绍了细胞焦亡的机制,归纳总结了细胞焦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肝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肝疾病 炎性体 病理过程
下载PDF
自噬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覃小宾 张荣臻 +4 位作者 曾胜澜 吴聪 肖伟松 乐滢玉 毛德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0期1595-1600,共6页
自噬是一种溶酶体降解过程,通过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清除受损的细胞器及多余的脂质等在维持细胞稳态和器官完整性中起重要作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肝脏疾病常发展为慢性疾病,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研究... 自噬是一种溶酶体降解过程,通过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清除受损的细胞器及多余的脂质等在维持细胞稳态和器官完整性中起重要作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肝脏疾病常发展为慢性疾病,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研究表明,自噬参与细胞免疫、氧化应激等过程,在多种肝脏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点,适度的自噬具有保护作用,过度或失调的自噬则可促进细胞的死亡,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通过调节自噬被认为是潜在的治疗方法。本文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急性肝衰竭及原发性肝癌为切入点,对自噬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特点及调控机制进行综述,探寻肝脏疾病的新治疗靶点,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病毒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纤维化 急性肝衰竭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肝性脑病的肠道菌群调节及饮食治疗途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乐滢玉 张荣臻 +3 位作者 肖伟松 覃小宾 曾胜澜 毛德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94-1698,共5页
肝性脑病(HE)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肝病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HE病理基础复杂且影响因素繁多,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晰。其临床治疗尚无特异有效的方法,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欠佳,许多药物耐受性差、依从性低,不良反应普遍。... 肝性脑病(HE)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肝病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HE病理基础复杂且影响因素繁多,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晰。其临床治疗尚无特异有效的方法,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欠佳,许多药物耐受性差、依从性低,不良反应普遍。就HE的蛋白质类食物和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治疗途径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期为HE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及优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胃肠道微生物组 健康膳食 治疗学
下载PDF
脾酪氨酸激酶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乐滢玉 张荣臻 +4 位作者 吴聪 肖伟松 覃小宾 曾胜澜 毛德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70-1974,共5页
脾酪氨酸激酶(Syk)是一种在大多数造血细胞和非造血细胞中表达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在免疫和非免疫生物学反应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yk通过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ITAM)依赖性的信号通路和ITAM半依赖性的信号通路等介导多种细胞反... 脾酪氨酸激酶(Syk)是一种在大多数造血细胞和非造血细胞中表达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在免疫和非免疫生物学反应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yk通过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ITAM)依赖性的信号通路和ITAM半依赖性的信号通路等介导多种细胞反应。已有研究表明,Syk在肝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中表达,并与肝纤维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细胞癌等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密切相关。对Syk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作用特点及调控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k激酶 肝疾病 病理过程
下载PDF
联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与药物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胜澜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6期128-129,共2页
目的 :分析联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与药物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眼耳鼻咽喉科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为研... 目的 :分析联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与药物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眼耳鼻咽喉科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为研究组患者联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与药物疗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仅进行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较少,治疗后其术侧鼻腔恢复通气的时间、术侧鼻黏膜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与药物疗法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并能促使其在术后更快地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 鼻息肉 药物 疗效
下载PDF
赖氨酰氧化酶家族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覃小宾 李祖隆 +3 位作者 曾胜澜 谭利婷 乐滢玉 毛德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2-687,共6页
赖氨酰氧化酶(LOX)家族是由LOX和LOX样蛋白(LOXL1~4)组成的铜胺氧化酶,在肿瘤组织中过表达,通过细胞外基质的共价交联促进肿瘤转移,具有细胞生长控制、肿瘤抑制、衰老和趋化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OX家族成员在肝细胞癌(HCC)... 赖氨酰氧化酶(LOX)家族是由LOX和LOX样蛋白(LOXL1~4)组成的铜胺氧化酶,在肿瘤组织中过表达,通过细胞外基质的共价交联促进肿瘤转移,具有细胞生长控制、肿瘤抑制、衰老和趋化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OX家族成员在肝细胞癌(HCC)的发病机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提示它们作为治疗靶点的巨大潜力。本文就LOX家族成员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中药提取物通过调节LOX家族对HCC的干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治HCC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蛋白赖氨酸6-氧化酶 中草药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利婷 曾胜澜 +5 位作者 陈玮钰 曹杨港 胡锦 隆晓荣 陶然 毛德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5期38-42,共5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全球患病率日趋上升,现如今MAFLD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巨噬细胞具有清除病原微生物、抗原呈递、促进或抑制肝脏炎症反应的能力,直接参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损伤修复。巨噬细胞在MAFLD中的作用机制...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全球患病率日趋上升,现如今MAFLD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巨噬细胞具有清除病原微生物、抗原呈递、促进或抑制肝脏炎症反应的能力,直接参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损伤修复。巨噬细胞在MAFLD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逐渐成为当下的医学研究热点。最新研究表明,巨噬细胞或将成为MAFLD新的治疗手段和治疗靶点。本文就巨噬细胞的分型、功能及其在MAFLD发病不同阶段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和归纳,旨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MAFLD提供相关思路与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炎症 治疗
下载PDF
壮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玮钰 舒发明 +4 位作者 乐滢玉 曾胜澜 谭利婷 王涵 毛德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211-215,共5页
壮医药作为民族医药的主要分支,具有特色的民族医药理论体系及确切的临床疗效,近年来成为肝脏疾病研究的热点受到广泛关注。该病的持续进展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恶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壮医药... 壮医药作为民族医药的主要分支,具有特色的民族医药理论体系及确切的临床疗效,近年来成为肝脏疾病研究的热点受到广泛关注。该病的持续进展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恶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壮医药在肝纤维化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中,壮医药在肝纤维化的治疗方面应用广泛,具有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等特点,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肝功能。与此同时,体内外的实验研究关于壮医药的作用机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发现药物能够通过抑制炎性反应、抗脂质过氧化、减少胆汁淤积等作用消除肝纤维化的诱发因素,降低肝脏指数,实现拮抗甚至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壮医药在肝纤维化的临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壮医药抗肝纤维化的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药 肝纤维化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大黄煎剂保留灌肠辅助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学寻 曾胜澜 +3 位作者 严惠萍 李亚芹 杨晓 张荣臻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辅助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性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大黄煎剂(醋制大黄30 g,乌梅30 g)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辅助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性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大黄煎剂(醋制大黄30 g,乌梅30 g)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氨、内毒素、肝功能指标水平,苏醒时间及苏醒后认知功能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氨、内毒素、肝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苏醒后认知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可有效控制肝性脑病进展,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大黄煎剂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药治疗肝衰竭的用药规律
20
作者 乐滢玉 刘茵 +3 位作者 肖伟松 张荣臻 曾胜澜 毛德文 《湖南中医杂志》 2022年第4期30-33,共4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药治疗肝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关于中医药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文献。检索...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药治疗肝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关于中医药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6月23日。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库中的中药、药性、药味及功效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0篇,其中纳入研究的方剂98首,涉及中药151味,频次>20次的中药共12味,依次为茵陈、赤芍、大黄、丹参、栀子、郁金、茯苓、白术、甘草、虎杖、牡丹皮、黄芩。涉及19种中药功效,排前10位的依次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泻下药、止血药、消食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温里药。排前3位的药性依次为寒、温、平,药味依次为甘、苦、辛。结论:肝衰竭主要病因为热毒、湿浊、瘀血,治法以清热解毒、利湿化浊、行气活血为主,其用药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中医药疗法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