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LR、PILE评分与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尹华婕 曾腾达 +3 位作者 吴旭 伍妮 周玲 刘新福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PILE评分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疗效及预...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PILE评分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邵阳市中心医院在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使用PD-1抑制剂治疗的109例晚期NSCLC患者的资料,计算患者治疗前的NLR、PILE评分,分析其与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低NLR组比高NLR组有更高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P<0.05),PILE评分低分组较PILE评分高分组有更高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和DCR(均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NLR、PILE评分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高NLR、高PILE评分与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更差有关,且高NLR、高PILE评分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PD-1抑制剂 NLR PILE评分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影像学特征及脑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曾腾达 尹华婕 +3 位作者 周玲 伍妮 吴旭 刘新福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3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影像学特征及分化程度联合CD44蛋白表达与同步脑转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南华大学附属邵阳医院<邵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同步伴脑转移的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影像学特征及分化程度联合CD44蛋白表达与同步脑转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南华大学附属邵阳医院<邵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同步伴脑转移的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时期确诊的不伴脑转移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和颅脑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组的肺部病灶影像学特征与脑转移的相关性。通过显微镜下形态学特点,比较两组的分化程度与脑转移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比较两组的CD44蛋白表达水平与脑转移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肺癌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低分化脑转移发生率高于高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胸内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脑转移发生率高于无胸内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患者脑转移发生率高于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径≥3 cm的患者脑转移发生率高于肿瘤最大径<3 c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分叶征的患者脑转移发生率高于无分叶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转移组肺肿瘤CD44的表达水平高于无脑转移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4水平、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分叶征、肿瘤最大径、胸内淋巴结转移是脑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分化程度、胸内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肿瘤最大径、分叶征、CD44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脑转移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脑转移 影像 分化程度 CD44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突变型p53和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金得芳 司马李杰 +2 位作者 曾腾达 尹华婕 刘新福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5期33-42,共10页
目的 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中突变型p53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在邵阳市中心医院行病理确诊的... 目的 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中突变型p53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在邵阳市中心医院行病理确诊的200例晚期NSCLC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突变型p53和HIF-1α在晚期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突变型p53和HIF-1α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结果 200例晚期NSCLC患者中,突变型p53和HIF-1α阳性表达分别为107例(53.5%)、147例(73.5%)。有吸烟史、低分化的患者中突变型p53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低分化的患者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突变型p53与HIF-1α的表达在晚期NSCLC中呈正相关(r_(s)=0.167,P=0.018)。突变型p53阴性表达组、阳性表达组的中位OS分别为10.6个月、7.6个月(P=0.001);HIF-1α阴性表达组、阳性表达组的中位OS分别为10.9个月、8.3个月(P=0.002)。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显示,突变型p53和HIF-1α与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是晚期NSCL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晚期NSCLC患者癌组织中,突变型p53的表达与吸烟史及分化程度相关,HIF-1α的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突变型p53和HIF-1α的表达水平可作为晚期NSCLC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突变型P53 HIF-1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