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方位角融合SAR图像中“扇形”旁瓣分析
1
作者 王亚敏 陈杰 +1 位作者 杨威 曾虹程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1-459,共9页
随着相控阵天线电子扫描能力的提升,多方位角观测成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发展方向之一,从多维度提高目标信息解译能力。然而,在公开的多方位角融合SAR图像中存在较强的二维“扇形”旁瓣现象,且二维分布特... 随着相控阵天线电子扫描能力的提升,多方位角观测成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发展方向之一,从多维度提高目标信息解译能力。然而,在公开的多方位角融合SAR图像中存在较强的二维“扇形”旁瓣现象,且二维分布特点不同,容易造成目标误判。因此本文针对此旁瓣方向和多方位角观测目标分辨率开展研究。首先,概述了多方位角观测模式和特性,提出了基于CUDA并行加速的快速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算法,高效率生成多方位角序贯SAR图像,避免耗时的图像配准和几何校正;其次,基于多方位角观测中斜距平面和地距平面的几何投影关系,重点分析了地距平面目标方位向、距离向分辨率和旁瓣方向,揭示了融合SAR图像中“扇形”旁瓣的形成机理,并解释了二维旁瓣特性不同的原因,基于此可反演获取该SAR图像时卫星和观测场景之间的几何关系,以及融合SAR图像数;最后,通过点目标和扩展目标仿真开展实验,结果表明方位斜视观测中,地距平面方位向、距离向分辨率理论分析精度优于0.02 m,旁瓣方向理论分析精度优于1o,验证了所提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多方位角 融合图像 “扇形”旁瓣
下载PDF
城市核心区历史建筑外墙原位保留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曾虹程 《建筑施工》 2024年第5期695-699,共5页
历史建筑外墙原位保留方法是兼顾风貌保护与建筑更新的重要手段,而城区内复杂的环境为保留施工带来了诸多挑战。以上海城市核心区某历史建筑外墙原位保留项目为实例,结合周边环境保护、建筑更新需求、外墙保留方法等方面,提出了项目的... 历史建筑外墙原位保留方法是兼顾风貌保护与建筑更新的重要手段,而城区内复杂的环境为保留施工带来了诸多挑战。以上海城市核心区某历史建筑外墙原位保留项目为实例,结合周边环境保护、建筑更新需求、外墙保留方法等方面,提出了项目的重难点与技术方案。通过基础托换方法、结构加固方法和支撑转换方法,阐述与分析了城市核心区历史建筑外墙原位保留关键技术。监测结果表明,相关技术措施可有效保证历史外墙原位保留过程中墙体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核心区 历史建筑保护 外墙原位保留 结构加固与托换 现场监测
下载PDF
基于GNSS的无源双基地雷达地面动目标成像方法研究
3
作者 唐涛 王鹏波 +2 位作者 陈杰 周新凯 曾虹程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3年第3期24-32,共9页
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无源双基地雷达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天基雷达系统,具有功耗低、隐蔽性好等优点.但由于信号功率密度低,需要通过长时间积累提升目标信噪比(SNR),而目标运动会造成距离徙动和多普勒扩散,传统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处... 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无源双基地雷达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天基雷达系统,具有功耗低、隐蔽性好等优点.但由于信号功率密度低,需要通过长时间积累提升目标信噪比(SNR),而目标运动会造成距离徙动和多普勒扩散,传统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处理方法不再适用.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拉东傅里叶变换的动目标成像方法.首先通过在传统拉东傅里叶变换中增加去多普勒调频率补偿因子,联合搜索并估计动目标的三维参数,然后通过参数补偿实现目标在距离多普勒域的聚焦成像.该方法既考虑了多普勒相位调制的影响,又在距离频域快速部署实现,可以达到比传统方法更好的聚焦效果.最后基于GPS卫星照射源的实测实验对所提方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无源双基地雷达 动目标成像 拉东傅里叶变换 长时间相干积累
下载PDF
波束跃度对星载SAR滑聚模式成像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曾虹程 陈杰 +1 位作者 杨威 张豪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49-1554,共6页
针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滑动聚束模式方位向天线波束无法实现空间连续运动而引入虚假目标的问题,提出了波束跃度对成像质量影响的定量化分析方法.首先在方位向天线波束控制前提下,构建了星载SAR滑动聚束模... 针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滑动聚束模式方位向天线波束无法实现空间连续运动而引入虚假目标的问题,提出了波束跃度对成像质量影响的定量化分析方法.首先在方位向天线波束控制前提下,构建了星载SAR滑动聚束模式回波信号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成对回波理论定性与定量化分析了波束跃度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尤其给出了天线最小波束跃度与虚假目标幅度和位置的定量映射关系,并讨论了不同波段下,虚假目标对分辨率、峰值旁瓣比、积分旁瓣比以及系统增益的影响,为系统顶层合理论证天线最小波束跃度指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的理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滑动聚束模式 波束跃度 成对回波 虚假目标
原文传递
由由国际广场工程深基础施工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邓文龙 杜建军 +1 位作者 曾虹程 谢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1期1677-1680,共4页
通过由由国际广场深基坑逆作施工实践,着重介绍了灌注桩加双排搅拌桩止水帷幕围护体系、主楼顺作裙房逆作、电缆翻交、轨道交通四号线保护、挖土施工等关键施工技术。作为大面积、深开挖的基坑工程既控制基坑变形又达到降低工程造价、... 通过由由国际广场深基坑逆作施工实践,着重介绍了灌注桩加双排搅拌桩止水帷幕围护体系、主楼顺作裙房逆作、电缆翻交、轨道交通四号线保护、挖土施工等关键施工技术。作为大面积、深开挖的基坑工程既控制基坑变形又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逆作法 施工技术 大面积
下载PDF
由由国际广场工程深基坑结构逆作施工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新 谢凯 +1 位作者 杜建军 曾虹程 《建筑施工》 2006年第7期518-521,共4页
通过由由国际广场深基坑逆作施工实践,介绍了灌注桩加双排搅拌桩止水帷幕围护体系、主楼顺作裙房逆作、电缆翻交、轨道交通4号线保护、挖土施工等关键施工技术。作为大面积、深开挖的基坑工程,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做到了既控制基坑变形有... 通过由由国际广场深基坑逆作施工实践,介绍了灌注桩加双排搅拌桩止水帷幕围护体系、主楼顺作裙房逆作、电缆翻交、轨道交通4号线保护、挖土施工等关键施工技术。作为大面积、深开挖的基坑工程,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做到了既控制基坑变形有效保护周边环境,又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逆作法 施工技术 大面积
下载PDF
多方位角观测星载SAR技术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杰 杨威 +3 位作者 王鹏波 曾虹程 门志荣 李春升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5-220,共16页
该文针对多方位角观测星载SAR新技术进行综述。首先分析了当前国内外SAR卫星发展现状和趋势,并从多个角度对比综述了其对地观测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应用需求对多方位角观测星载SAR工作新模式进行了综述,解析其工作机理,并结合... 该文针对多方位角观测星载SAR新技术进行综述。首先分析了当前国内外SAR卫星发展现状和趋势,并从多个角度对比综述了其对地观测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应用需求对多方位角观测星载SAR工作新模式进行了综述,解析其工作机理,并结合试验结果总结分析了多方位角观测星载SAR在目标散射信息、几何信息和运动信息获取方面的优势。最后,对多方位角观测星载SAR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多方位角 工作模式 信息获取
下载PDF
超深大厚度圆形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曾虹程 吕耀悦 《建筑施工》 2008年第2期95-97,共3页
以上海市某深基坑工程的超深大厚度地下连续墙围护施工为例,介绍了上海地区软土条件下超深大厚度地下连续墙采用抓——铣新工艺在成槽工艺、泥浆及清孔控制、垂直度控制、刚性接头防混凝土绕流等方面的关键施工技术以及质量保证措施。
关键词 超深 大厚度 地下连续墙 技术措施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方位角SAR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石泉 李景文 +2 位作者 杨威 曾虹程 张豪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35-2142,共8页
针对目标散射特性空变效应以及多方位角图像信息冗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边缘检测的多方位角SAR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完成低频信息和高频信息的分离,实现图像的多分辨表征及序贯图像多方位角信息的融合;... 针对目标散射特性空变效应以及多方位角图像信息冗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边缘检测的多方位角SAR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完成低频信息和高频信息的分离,实现图像的多分辨表征及序贯图像多方位角信息的融合;然后,利用改进的Robinson算子增强图像的轮廓特征;最后,融合实验和定量评估结果证明了本文所提融合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SAR 多方位角图像 小波变换 边缘检测 图像融合
原文传递
基于迭代阈值分割的星载SAR洪水区域快速提取 被引量:1
10
作者 苗添 曾虹程 +1 位作者 王贺 陈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60-2768,共9页
基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洪水区域提取可对洪灾信息进行高效提取。然而,传统提取方法往往时间复杂度较高,严重影响了洪灾区域获取的时效性。基于改进迭代阈值分割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种星载SAR图像洪水区域... 基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洪水区域提取可对洪灾信息进行高效提取。然而,传统提取方法往往时间复杂度较高,严重影响了洪灾区域获取的时效性。基于改进迭代阈值分割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种星载SAR图像洪水区域快速提取方法。首先,对预处理后的SAR图像进行高斯拟合再抽样,抑制SAR图像直方图异常点的影响。其次,利用迭代阈值算法进行水体提取,并基于形态学滤波对噪声进行抑制。最后,对已识别的水体区域开展变化检测,实现洪灾区域的提取。基于2020年7月鄱阳湖流域特大洪灾前后的哨兵-1 SAR图像,本文开展了洪水区域提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保证洪水区域提取精度的同时,显著提升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迭代阈值分割 变化检测 洪水区域提取
下载PDF
基坑中钢管斜抛撑的应用及盆边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曾虹程 《建筑施工》 2012年第12期1133-1135,共3页
以工程实践为例,介绍了浅基坑盆式开挖结合盆边斜支撑的围护设计。根据基坑周边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不同的盆边土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为今后类似基坑的盆式开挖及斜抛撑施工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浅基坑盆式开挖钢管斜抛撑施工技术
下载PDF
基于FDTD的高保真SAR回波信号仿真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豪杰 陈杰 +2 位作者 杨威 李景文 曾虹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52,共8页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回波仿真算法忽略目标散射特性在观测时间内随方位角度和信号频率变化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FDTD)电磁散射计算的SAR原始...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回波仿真算法忽略目标散射特性在观测时间内随方位角度和信号频率变化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FDTD)电磁散射计算的SAR原始回波数据生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服务器的并行仿真策略及流程。该方法利用FDTD算法及后续仿真处理精确模拟了SAR系统线性调频脉冲信号从卫星传感器发射后,与场景目标发生相互作用,再被SAR系统传感器接收并生成原始回波数据的全部物理过程,从而得到高保真的SAR原始回波数据。最后,通过典型目标时间谱与空间谱的仿真对比实验及最终成像结果证明了本文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回波仿真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高保真
下载PDF
多弧度不规则曲线结构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恩度 张斌 +2 位作者 曾虹程 沈毅 史敏磊 《建筑施工》 2005年第6期49-51,共3页
上海新江湾文化中心建筑外形新颖复杂,为多弧度不规则曲线结构,为保证结构复杂形状的正确测量放样,采用控制线法,通过CAD坐标定位和垂线量距,确定弧线位置,以此翻样,供模板分段加工,拼装成形,使工程施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浇构件经实测... 上海新江湾文化中心建筑外形新颖复杂,为多弧度不规则曲线结构,为保证结构复杂形状的正确测量放样,采用控制线法,通过CAD坐标定位和垂线量距,确定弧线位置,以此翻样,供模板分段加工,拼装成形,使工程施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浇构件经实测均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弧度 不规则曲线结构 测量控制 模板体系
下载PDF
深大“人”字形开叉双基坑施工技术研究
14
作者 赵琪 周恩度 +2 位作者 谢剑彬 曾虹程 张帆 《建筑施工》 2005年第8期1-3,共3页
在深大"人"字形开叉双基坑的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基坑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合理优化施工流程和采取针对性措施,变相互排斥为互为犄角,确保了超长超深的箱涵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为类似工程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 “人”字形基坑 开挖 流程 施工
下载PDF
基于螺栓连接的预制剪力墙高效施工技术
15
作者 曾虹程 《上海建设科技》 2023年第2期53-55,共3页
装配式剪力墙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结构,传统的钢套筒连接和预留孔道浆锚连接方式存在施工工艺复杂和连接性能差等缺点,而竖向采用螺栓连接的装配式剪力墙则具有抗弯、抗剪强度高及连接可靠、方便的优势。陈家镇郊野公园01-01地块项... 装配式剪力墙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结构,传统的钢套筒连接和预留孔道浆锚连接方式存在施工工艺复杂和连接性能差等缺点,而竖向采用螺栓连接的装配式剪力墙则具有抗弯、抗剪强度高及连接可靠、方便的优势。陈家镇郊野公园01-01地块项目中应用了基于螺栓连接的预制剪力墙体系,并开发了相应的配套施工方法。通过精确、高效的定位吊装以及下口锚固施工方法,进行快速有效的安装。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和施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混凝土剪力墙 螺栓连接 施工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