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GT和化学提取法研究浙西北地质高背景区土壤镉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超 孙彬彬 +4 位作者 成晓梦 刘冬 乔宇 贺灵 曾道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3-838,共16页
地质高背景区相较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镉污染影响范围更广,在区域尺度上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危害。土壤镉生物有效性是决定其生物可利用性、生物毒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探寻可行的土壤镉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对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和风... 地质高背景区相较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镉污染影响范围更广,在区域尺度上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危害。土壤镉生物有效性是决定其生物可利用性、生物毒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探寻可行的土壤镉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对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DGT技术、单一提取法、连续提取法和土壤溶液法常用于测定土壤有效镉,但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基于同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室内盆栽实验,难以代表自然污染土壤中的复杂情况。为探明各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提取技术对地质高背景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Cd生物有效性评估效果,本文以浙江西北部土壤Cd高地质背景区水田土壤-水稻籽实和旱地土壤-小白菜样品为研究对象,实验应用DGT技术、单一提取法(0.01mol/L氯化钙提取)、连续提取法(七步连续提取)和土壤溶液法评价土壤中镉生物有效性。结果显示:①研究区水田和旱地土壤Cd平均含量分别为1.07mg/kg和0.73mg/kg,显著高于浙江和全国土壤平均水平,Cd的异常富集主要与浙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的黑色岩系有关。②相较于碳酸盐岩区,黑色岩系区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组分占比较高,水田和旱地土壤Cd的活动系数(MF)高达59.9%和51.8%,Cd易在土壤-作物系统中发生迁移富集;③植物体内镉含量Cd-P与不同方法测定的有效镉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但Cd-P与DGT技术测定的有效镉含量相关性优于其他三种方法,水田土壤测得的有效Cd与水稻籽实相关关系:C_(soln)>C_(DGT)>C_(Cacl_(2))>C_(F_(1)+F_(2)+F_(3)),旱地土壤测得的有效Cd与小白菜相关关系:CDGT>C_(Cacl_(2))>C_(F_(1)+F_(2)+F_(3))>C_(soln)。综合比较不同土壤有效Cd测定方法的优缺点,DGT技术可以模拟植物体对Cd的动态吸收过程,更能准确地反映土壤Cd生物有效性,预测作物Cd含量水平,这与已有研究成果一致。此外,本文研究成果表明DGT技术评价土壤Cd生物有效性,不仅适用于人为污染区,也可应用于地质高背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高背景 黑色岩系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 化学提取法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福建龙海市土壤营养元素全量特征及有效量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辰 孙彬彬 +2 位作者 周国华 贺灵 曾道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84-1791,共8页
以福建龙海市为研究区,在不同地质背景、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和土壤成因类型条件下进行样品采集,共采集56件土壤样品,测定pH值、有机质含量(SOM)、阳离子交换量(CEC)、营养元素全量及有效量。利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手段,... 以福建龙海市为研究区,在不同地质背景、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和土壤成因类型条件下进行样品采集,共采集56件土壤样品,测定pH值、有机质含量(SOM)、阳离子交换量(CEC)、营养元素全量及有效量。利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手段,探究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量的影响因素,建立并验证了研究区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量的预测模型,以此深入了解区内土壤养分状况,为该区土地的合理利用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龙海市土壤呈酸性—强酸性,有机质含量较低,阳离子交换量偏低;土壤中N、P、K、Mo、Zn元素全量相对富集;元素全量、有效量及其有效度变异性较强;土壤中B、Cu、K、Mn等营养元素全量与有效量相关性较好,土壤pH值对K、Mo、Si的有效度有一定影响,CEC与Si的有效度呈显著正相关,SOM增加有利于提高Cu、Fe、Mn、P、Zn等元素有效量。通过土壤全量分析数据及土壤理化指标建立的线性模型,可以预测表层土壤中Cu、Fe、Mo、Mo、P、S、Si等营养元素的有效量,若引入更多影响因子,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拟合效果,使得预测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龙海 土壤 营养元素 地球化学
下载PDF
R-Q型因子分析与对应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曾道明 纪宏金 +1 位作者 高文 刘强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8-80,共3页
R-Q型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但也是一种被忽视的方法。这里以简单方式证明了R-Q型因子分析对偶性,并给出一种方便的R-Q型因子得分计算公式。利用地球化学数据解释的实例,对比了该方法与对应分析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二种方法都... R-Q型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但也是一种被忽视的方法。这里以简单方式证明了R-Q型因子分析对偶性,并给出一种方便的R-Q型因子得分计算公式。利用地球化学数据解释的实例,对比了该方法与对应分析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二种方法都能有效地识别数据中的样品与变量类型及其对应关系,并且二种方法都具有独特的优点。这些方法为快速、有效地解释勘查地球化学数据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统计分析 因子分析 对应分析 地球化学勘查 数据解释
下载PDF
胶东山城金矿地质与地球化学变量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曾道明 纪宏金 +2 位作者 陈满 胡大千 朱永正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1-515,共5页
为研究胶东地区山城金矿的控制因素和预测隐伏矿体,利用R型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揭示了各种地质和地球化学变量的关系。同时,针对聚类分析中难以有效显示变量间负相关问题提出了反序变换的方法。结果表明,该矿的黄铜矿化、脉状黄铁矿化、A... 为研究胶东地区山城金矿的控制因素和预测隐伏矿体,利用R型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揭示了各种地质和地球化学变量的关系。同时,针对聚类分析中难以有效显示变量间负相关问题提出了反序变换的方法。结果表明,该矿的黄铜矿化、脉状黄铁矿化、Au-Ag-Cu组合与As-Sb-Hg组合相关,并受主构造面走向波动控制;而较厚石英脉、菱铁矿化、星散状黄铁矿化、Pb-Ba组合与Co-Ni组合相关,并受主构造面倾向波动控制。这些结果与地质结论一致,但研究方法更简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球化学 元素组合 定性变量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信息
下载PDF
一种区域性土壤氡危害的评价方法
5
作者 曾道明 孙彬彬 +2 位作者 魏华玲 刘占元 周国华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28-131,共4页
在珠海地区测量土壤氡浓度和对应的表层土壤样品中的铀含量,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分析了氡与铀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氡浓度和铀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氡浓度大于20 000 Bq/m3的概率和铀含量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土壤氡浓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测定... 在珠海地区测量土壤氡浓度和对应的表层土壤样品中的铀含量,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分析了氡与铀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氡浓度和铀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氡浓度大于20 000 Bq/m3的概率和铀含量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土壤氡浓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测定值不稳定,故以其超标概率来表征更为科学。根据关系模型和风险分级标准,就可以快速进行区域土壤氡的危害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氡 超标概率 关系模型 危害评价
下载PDF
福建铁观音茶园生态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0
6
作者 周国华 曾道明 +4 位作者 贺灵 朱晓婷 孙彬彬 白金峰 周子琦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08-2018,共11页
东南沿海是铅等重金属的地球化学高背景区。该地区广泛分布酸性红壤,酸雨沉降、不适当施肥导致土壤酸化以及由此引发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令人关注。以福建省铁观音主产区为研究区,采集了79个茶园的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样、茶叶样品,测定了... 东南沿海是铅等重金属的地球化学高背景区。该地区广泛分布酸性红壤,酸雨沉降、不适当施肥导致土壤酸化以及由此引发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令人关注。以福建省铁观音主产区为研究区,采集了79个茶园的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样、茶叶样品,测定了重金属元素以及土壤常量元素和理化指标。研究表明,福建铁观音茶园土壤中Hg、Pb、Se、Zn高含量主要由地质背景所引起,土壤常量组分、有机质、酸碱度等理化条件对土壤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铁观音茶树老叶中As、Cd、Cr、Hg、Se、Pb、F等非植物营养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嫩叶,显示这些元素随植物生长逐渐累积的特征,而嫩叶中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Cu、(Ni)、Zn则高于老叶,反映出微量营养元素在茶叶生长部位相对富集的特征;多数情况下土壤与茶叶间元素含量相关性差,说明茶树对土壤元素的吸收累积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茶叶与土壤Pb、Cr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为建立铅污染土壤生态效应预测评价模型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土壤 茶叶 重金属 迁移系数 铁观音 福建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主要河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1
7
作者 周国华 孙彬彬 +3 位作者 刘占元 魏华玲 曾道明 张必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28-1042,共15页
在2007年底至2008年初的枯水期间,系统采集了中国东部流域面积和径流量较大的33条河流沉积物、悬浮颗粒物和水样,采用等离子质谱法、X荧光光谱法等方法测定了14种稀土元素含量以及常量组分和水体pH值等理化指标。研究发现中国河流稀土... 在2007年底至2008年初的枯水期间,系统采集了中国东部流域面积和径流量较大的33条河流沉积物、悬浮颗粒物和水样,采用等离子质谱法、X荧光光谱法等方法测定了14种稀土元素含量以及常量组分和水体pH值等理化指标。研究发现中国河流稀土元素浓度总体高于世界均值,且南方河流沉积物、悬浮物稀土元素含量高于北方河流,南方河流悬浮物态中稀土、重稀土呈现一定程度的相对富集,与我国上地壳稀土丰度和稀土矿产种类的南北分异相吻合。展示了以中国东部泥质岩稀土元素丰度标准化后的稀土配分模式及Ce、Eu异常特征,发现河流沉积物的中、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悬浮物轻稀土相对富集,溶解相重稀土富集的特征;北方河流溶解相稀土元素浓度明显大于南方河流,且除小清河外,溶解相Eu不同于沉积物与悬浮物而呈强烈的正异常,主要与河水理化性质影响下的稀土分异有关。研究发现小清河等少数河流沉积物中稀土元素为异常高值,经Al标准化处理、计算拟合剩余值后,认为小清河等河流稀土元素已受人为污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浓度 稀土配分模式与异常 水粒分配系数 沉积物 悬浮物 溶解相 人为污染 中国东部河流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主要入海河流河口区地球化学特征:理化指标与水溶态元素浓度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国华 孙彬彬 +3 位作者 曾道明 魏华玲 刘占元 张必敏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294,共12页
河水理化性质和元素组成特征直接影响到水体利用功能,入海河流元素输送量对近岸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东部33条入海河流下游河段或河口区布设了水地球化学调查点,分别在2007年夏季(丰水期)、2007年底—2008年初(枯水期)采样... 河水理化性质和元素组成特征直接影响到水体利用功能,入海河流元素输送量对近岸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东部33条入海河流下游河段或河口区布设了水地球化学调查点,分别在2007年夏季(丰水期)、2007年底—2008年初(枯水期)采样并测定了河水酸碱度、电导率值以及溶解态常量和微量元素浓度。研究表明,多数北方河流水体酸碱度、电导率值以及常量元素浓度高于南方河流,与中国土壤及其常量元素组成的南北分带相吻合,反映了我国南北气候分带对河水地球化学特征的控制作用,推断少数河流酸碱度、电导率和常量元素浓度的异常分布与海水混合作用、人为污染等作用有关;部分河流水体中微量元素浓度背离于区域正常浓度,其原因一是与区域地球化学背景有关,二是与城市污染影响有关,通过对比部分城市上、下游水体元素浓度证实城市污染的影响;研究认为丰水期易溶元素Na、Ca、K、Zn、Se浓度较低反映了大量降水的稀释效应,而丰水期河水Al、REE、Fe、Pb、Tl等元素浓度明显高于枯水期,主要与丰水期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携带大量胶体颗粒进入地表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河流 理化指标 常量和微量元素 水溶态浓度 气候分带 流域地球化学背景 人为污染
下载PDF
浙中丘陵盆地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贺灵 孙彬彬 +2 位作者 周国华 曾道明 刘占元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5-1293,共9页
以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服务于土地精准管理为目标,在浙中丘陵盆地选择金华市汤溪镇地块细碎的典型区域,开展了两种采样密度的对比研究:(1)按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采样密度上限采样,平均采样密度16.4件/km2,采用克里... 以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服务于土地精准管理为目标,在浙中丘陵盆地选择金华市汤溪镇地块细碎的典型区域,开展了两种采样密度的对比研究:(1)按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采样密度上限采样,平均采样密度16.4件/km2,采用克里金插值法进行图斑赋值(下文简称插值);(2)以土地精准管理为目标,以地块为单元采样,平均采样密度179.5件/km2,用实测值对图斑赋值(下文简称实测)。以图斑为评价单元,对比上述两种方法间元素含量、土壤环境及养分指标分级、土壤质量综合分级的差异。研究表明:(1)与土壤质量评价密切相关的15项指标中,有9项指标插值与实测值元素含量的相对双差合格率达到90%,4项指标接近90%,仅2项指标合格率低于80%;(2)插值与实测值的土壤环境单指标分级与环境指标综合分级结果极为接近,养分指标分级差异略大;(3)实测值与插值土壤质量综合分级一级、二级图斑数所占比例相差11.8%,图斑面积相差7.4%,约40%的图斑土壤质量综合等级发生变化。研究区内环境指标变异性较小,插值与实测值的评价分级结果基本一致;养分指标N、P、K的空间变异较强,是导致插值与实测值土壤质量综合分级差异的主要原因。以上结果表明,浙中丘陵盆地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对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平衡施肥等具有重要价值,但其成果精度尚难满足土地精准管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调查 采样密度对比研究 浙中盆地
下载PDF
安溪土壤—茶叶铅含量关系与土壤铅临界值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国华 孙彬彬 +4 位作者 贺灵 白金峰 曾道明 候树军 刘占元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48-153,共6页
在福建安溪等地79个茶园采集了表层、亚表层土壤样和对应的茶叶样品,测定了茶叶铅含量和土壤常量组分、铅等微量元素组成。相关分析表明,茶叶与土壤铅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由此可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茶叶对土壤铅的迁移系... 在福建安溪等地79个茶园采集了表层、亚表层土壤样和对应的茶叶样品,测定了茶叶铅含量和土壤常量组分、铅等微量元素组成。相关分析表明,茶叶与土壤铅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由此可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茶叶对土壤铅的迁移系数(Ft)。研究得出,茶叶铅迁移系数受土壤中Pb、Mn、P、Zn浓度的影响。依据茶叶铅质量标准,推算出茶园土壤铅安全临界值,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由茶树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铅不会导致茶叶铅含量超标。以土壤铅存在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结合影响茶叶铅迁移系数的土壤理化指标,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能更好地表征茶叶铅含量与土壤理化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土壤 迁移系数 安全临界值 线性回归分析 福建安溪
下载PDF
福建龙海土壤垂向剖面元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银飞 孙彬彬 +3 位作者 贺灵 曾道明 刘占元 周国华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6年第4期713-721,共9页
基于福建省龙海市4类典型成土母质的垂向土壤剖面样品分析数据,研究了常量组分和微量元素含量及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在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作用强烈,Ca、Mg、Na、Si、K淋失贫化,含量明显低于全国均值,Al、Fe则相对富... 基于福建省龙海市4类典型成土母质的垂向土壤剖面样品分析数据,研究了常量组分和微量元素含量及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在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作用强烈,Ca、Mg、Na、Si、K淋失贫化,含量明显低于全国均值,Al、Fe则相对富集,风化淋溶系数(ba)和硅铝铁率(Saf)值远低于全国土壤,土壤风化程度达到脱硅富铝铁阶段,花岗岩类成土母岩区风化作用尤为强烈;剖面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微量元素含量与成土母质密切有关,九龙江口冲海积成因(剖面1)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个剖面;多数微量元素垂向分布受常量组分的控制,As、Cd、Cu、Hg、Pb、Zn与土壤中Fe等组分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因表层土壤中细粒黏质组分随地表径流淋失或下渗迁移,导致表层土壤低Fe、Al和重金属元素;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人为污染的影响下,Hg、Cd、Pb、Zn等在表层土壤呈富集特征;多数重金属元素的相对富集系数小于1.0,且表层土壤无明显富集特征,认为除Hg、Pb等少数重金属元素外,其他元素受人为污染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剖面 常量和微量元素 风化程度 富集系数 福建龙海
下载PDF
浙江省东部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魏华玲 周国华 +2 位作者 孙彬彬 刘占元 曾道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64-572,共9页
为了研究土壤和稻米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影响稻米中重金属质量分数的主要因素,对浙江省东部农田根系土-稻谷样品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各研究区均有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高于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值,尤其是温州南郊地区的Hg、台州泽... 为了研究土壤和稻米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影响稻米中重金属质量分数的主要因素,对浙江省东部农田根系土-稻谷样品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各研究区均有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高于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值,尤其是温州南郊地区的Hg、台州泽国地区Cd、绍兴北郊地区的Hg,其质量分数分别是背景值的6倍、5倍及9倍;7个研究区中,只有嘉兴新胜地区的As质量分数超过背景值。其原因是这些地区工业化进程迅速,人为活动频繁,污染较严重。绍兴北郊、嘉兴新丰、嘉兴新胜和桐乡崇福地区稻米中As、Cd、Cr、Hg、Se和Pb质量分数均未超过标准限值。稻米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主要受土壤有机质、pH、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黏粒组成等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土壤有机碳越丰富越有利于稻米对As、Cd、Cr和Ni的吸收;稻米对As、Cd、Mn和Ni的富集系数随着pH上升而下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黏粒组成与水稻As、Cu、Hg、Mn、Pb、Se和Zn的富集系数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重金属 理化指标 元素迁移与富集 浙江省东部 土壤
下载PDF
河流活性物质入海通量:概念与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国华 孙彬彬 +2 位作者 刘占元 魏华玲 曾道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187,共6页
河流水体中呈溶解态和悬浮物结合态的元素活动性强,具有生态环境意义,查明其入海通量是当前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重要任务。通过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了影响河流水体悬浮物的浓度及其矿物、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从沿海经济带区域... 河流水体中呈溶解态和悬浮物结合态的元素活动性强,具有生态环境意义,查明其入海通量是当前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重要任务。通过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了影响河流水体悬浮物的浓度及其矿物、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从沿海经济带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实际需要出发,拟定了开展中国主要入海河流水溶态和悬浮物结合态元素入海通量调查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河流通量 悬浮物 活性物质 径流量
下载PDF
对应聚类分析与盲矿体的地球化学预测 被引量:8
14
作者 纪宏金 孙丰月 +1 位作者 曾道明 朱永正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8-142,共5页
为利用矿区地球化学数据进行找矿靶区预测,采用了对应聚类分析方法。以山东省平度地区旧店金矿3号脉的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实施过程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以简单步骤和单一图件揭示了在多元地球化学数据中隐藏的核心信息,正确识别... 为利用矿区地球化学数据进行找矿靶区预测,采用了对应聚类分析方法。以山东省平度地区旧店金矿3号脉的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实施过程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以简单步骤和单一图件揭示了在多元地球化学数据中隐藏的核心信息,正确识别了元素含量较低地段的隐伏矿体,为隐伏矿靶区预测探索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分析 对应聚类分析 地球化学 隐伏矿 预测
下载PDF
赣南脐橙种植区典型果园土壤重金属元素评价 被引量:12
15
作者 贺灵 曾道明 +2 位作者 魏华玲 孙彬彬 刘占元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2-297,共6页
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信丰县、安远县、寻乌县选择6片典型脐橙园,系统采集岩石、土壤、脐橙果实样品,通过测试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因子污染指数法对脐橙果园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Cr、Cu、Pb、Zn进行污染评价。研究表明... 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信丰县、安远县、寻乌县选择6片典型脐橙园,系统采集岩石、土壤、脐橙果实样品,通过测试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因子污染指数法对脐橙果园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Cr、Cu、Pb、Zn进行污染评价。研究表明,以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 391-2000中土壤重金属限值为评价标准时,研究区土壤样品As、Cd、Cr、Cu、Pb超标率分别为8.3%、2.8%、13.9%、2.8%、30.6%。As、Cd、Cr和Cu超标样品数目相对较少,均属于轻度污染;Pb超标样品最多,大部分属于轻度污染,其中3个样品达到中度污染级别。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元素Cr、Cu、Zn与成土母岩拟合关系较好,表明其受人为影响较小;As、Pb、Cd与成土母岩拟合关系较差,表明其来源不仅有成土母岩的贡献,还有人为活动的影响。研究区果实样品重金属元素含量远低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05所规定的限值。脐橙果园土壤重金属以Pb污染范围大,强度高;As、Cd、Cr和Cu为小范围轻度污染特征,其受工业污染的可能性较小,可能是由于不合理地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农药化肥所致,果农和有关部门需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其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脐橙种植区 赣南
下载PDF
安徽铜陵地区不同粒级土壤中元素含量与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华玲 周国华 +2 位作者 孙彬彬 刘占元 曾道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61-1866,共6页
土壤矿物和粒级组成及其与土壤元素关系的研究对土壤生态环境和肥力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对安徽铜陵地区土壤的研究发现,不同粒级段土壤中元素富集程度不同,不同元素的富集粒级也不尽相同,-200目细粒级中各种元素含量最低。研究表明,土壤... 土壤矿物和粒级组成及其与土壤元素关系的研究对土壤生态环境和肥力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对安徽铜陵地区土壤的研究发现,不同粒级段土壤中元素富集程度不同,不同元素的富集粒级也不尽相同,-200目细粒级中各种元素含量最低。研究表明,土壤不同粒级段的矿物组成不同,伊利石和针铁矿对Cu、Zn、Cd、Pb、As等元素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粒度 矿物组成 伊利石 针铁矿
下载PDF
河流活性物质入海通量:初步成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彬彬 周国华 +2 位作者 魏华铃 刘占元 曾道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1-368,共8页
河流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查明陆地河流活性物质入海通量是当前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一项重要任务。文中选择了中国东部入海河流中主要的35条河流,分丰、枯水期系统采集了悬浮物、过滤水、底泥等样品,利用河流径流量参数,计算... 河流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查明陆地河流活性物质入海通量是当前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一项重要任务。文中选择了中国东部入海河流中主要的35条河流,分丰、枯水期系统采集了悬浮物、过滤水、底泥等样品,利用河流径流量参数,计算得到了各河流主要重金属及营养元素的年入海通量及陆地河流年入海总通量,确定了各元素水溶态及悬浮物态迁移入海量的比例,为陆海相互作用研究、浅海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河流通量 过滤水 悬浮物 活性物质 迁移方式
下载PDF
风成砂覆盖区地电化学提取前后土壤中元素赋存状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彬彬 曾道明 +2 位作者 刘占元 周国华 贺灵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8-527,共10页
在洛恪顿铅锌多金属矿5勘探线地电化学勘查剖面上采集了电提取前后的土壤样品,开展了全量及顺序提取"七步法"分析测试,对比结果表明:地电化学过程所提取的元素是以多种相态存在于土壤介质中的,以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 在洛恪顿铅锌多金属矿5勘探线地电化学勘查剖面上采集了电提取前后的土壤样品,开展了全量及顺序提取"七步法"分析测试,对比结果表明:地电化学过程所提取的元素是以多种相态存在于土壤介质中的,以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等活性相态为主,同时颗粒较小的弱活性相态,甚至残渣态颗粒也可被电化学过程所迁移、吸附;电提取后,土壤中多数元素某一种或几种相对活性相态含量与矿体产生了极好的空间对应关系;较浅的运积物覆盖层及深部有矿体或矿化体存在,可导致电提取后土壤中多数微量金属元素全量显著增加,这表明地电化学方法在运积物覆盖区具有较大的勘查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化学 元素赋存状态 风成砂 顺序提取 洛恪顿多金属矿
下载PDF
安溪茶园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对元素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国华 贺灵 +5 位作者 白金峰 马娜 孙彬彬 曾道明 周子琦 朱晓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8-637,共10页
在铁观音茶叶主产区福建省安溪县27个茶园采集了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土壤,风干过2 mm筛后,采用超声振动筛进行筛分,并测定了粒级样品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2000-840μm和840-250μm的大团聚体颗粒占土壤样品重量的... 在铁观音茶叶主产区福建省安溪县27个茶园采集了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土壤,风干过2 mm筛后,采用超声振动筛进行筛分,并测定了粒级样品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2000-840μm和840-250μm的大团聚体颗粒占土壤样品重量的73%左右,而250-125μm、125-63μm和〈63μm 3种微团聚体约占27%;(2)大团聚体与微团聚体量的比值与土壤Si O2呈反比,与Al2O3、Fe2O3呈正相关,说明富含黏土矿物和铁铝氧化物有利于大团聚体颗粒的形成。土壤大团聚体与微团聚体中Cd、Cr、Hg、Ni、P、Al等多数元素指标的浓度差异明显,除了Si O2、Mn外,其他指标均不同程度地自粗粒级向细粒级逐渐增加,以P、Zn、Zr、Corg最为明显;(3)浸提实验表明,水提取态元素浓度最低,As、Cu、Pb、Zn浸提量由水提取—NH4NO3提取—稀盐酸提取—DTPA提取逐步增加;对于其他元素,稀盐酸提取态Cd、Se较高,NH4NO3提取态Mn、Ni较高,Hg则以NH4NO3提取态和DTPA浸提态较高。表层土壤中多数元素浸提浓度高于亚表层土壤,推断与表层土壤有机碳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团聚体 元素 粒级分配 浸提态 安溪茶园
下载PDF
内蒙古洛恪顿铅锌多金属矿区1:5万地电化学测量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帅 孙彬彬 +5 位作者 文美兰 吴超 贺灵 曾道明 成晓梦 温银维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4-522,共9页
随着地电化学测量技术向“轻便化”方向的不断发展,中小比例尺地电化学测量已成为可能。笔者在内蒙古风成砂浅覆盖洛恪顿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区约40 km 2范围内开展了1∶5万地电化学测量与土壤测量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地电化学测量... 随着地电化学测量技术向“轻便化”方向的不断发展,中小比例尺地电化学测量已成为可能。笔者在内蒙古风成砂浅覆盖洛恪顿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区约40 km 2范围内开展了1∶5万地电化学测量与土壤测量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地电化学测量可圈定与已知矿体元素组合相同的Pb-Zn-Ag-As-Bi-Cd等多元素综合异常,且异常位置与已知矿(化)体空间分布范围较一致;②与土壤测量结果相比,地电化学异常范围、衬度及连续性均远优于土壤测量,土壤测量异常仅在小山头残积土出露区呈点状分布;③在试验区西北部风成砂浅覆盖区发现多元素组合地电化学测量异常,根据此异常部署开展了1∶1万激电中梯扫面及钻探验证工作,在540余m深处发现6 m厚富Ag、Cu矿体,实现找矿突破。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在风成砂浅覆盖区开展1∶50000地电化学测量能有效圈定找矿靶区,可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化学 1∶50000比例尺 风成砂覆盖 洛恪顿铅锌多金属矿 内蒙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