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曾锦树 叶真 +3 位作者 陈树强 刘晖 庄勇 叶小剑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512-513,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腿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对17例拟行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术患者的小腿血管进行探测,带皮瓣修复者行腓动脉肌皮穿支体表定位。结果腓血管及分支显示率为100%,术...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腿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对17例拟行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术患者的小腿血管进行探测,带皮瓣修复者行腓动脉肌皮穿支体表定位。结果腓血管及分支显示率为100%,术后腓骨肌(皮)瓣均一期愈合。结论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小腿血管方法简便、无创,结果快速、准确,可作为腓骨肌皮瓣移植的患者术前小腿血管检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腓骨 下颌骨 外科皮瓣
下载PDF
前列腺肿瘤组织的超声弹性与原子力显微成像 被引量:1
2
作者 曾锦树 汤晓琼 +2 位作者 阮炜炜 庄勇 杨洪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51-56,共6页
对前列腺肿瘤组织的力学特征在体进行了超声弹性成像,在此基础上,利用原子力显微成像对经超声介导采样的离体前列腺肿瘤组织进行盲样检测,并将成像诊断结果与临床石蜡切片HE染色病理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离体前列腺肿瘤组织的弹性明... 对前列腺肿瘤组织的力学特征在体进行了超声弹性成像,在此基础上,利用原子力显微成像对经超声介导采样的离体前列腺肿瘤组织进行盲样检测,并将成像诊断结果与临床石蜡切片HE染色病理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离体前列腺肿瘤组织的弹性明显小于其正常对照组织,而且前列腺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其黏弹性越小.研究表明原子力显微成像技术能精准、快速获取离体组织的微观细胞力学特征,该特征信息将为肿瘤的早期筛查和快速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组织力学特征 超声弹性成像 原子力显微成像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超声盆底检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老年女性患者65例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晖 叶真 +4 位作者 陈树强 刘新秀 甘玲 许翔 曾锦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922-3924,共3页
目的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观察老年女性在静息、Valsalva和缩肛时的肛提肌裂孔和耻骨内脏肌的变化,为老年女性的盆底形态学观察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影像学方法。方法用经阴道三维超声技术对65例老年女性进行三维盆底超... 目的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观察老年女性在静息、Valsalva和缩肛时的肛提肌裂孔和耻骨内脏肌的变化,为老年女性的盆底形态学观察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影像学方法。方法用经阴道三维超声技术对65例老年女性进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获得盆底横断面声像图,观察肛提肌裂孔在静息、Valsalva和缩肛时的形态改变并进行参数测量。分别测量肛提肌裂孔横径(N)、前后径(M)、面积(A)、耻骨内脏肌厚度(C)和肛提肌左右支的夹角(γ)。结果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可清晰地显示肛提肌裂孔的结构,POP组,SUI组静息及缩肛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可清晰地显示老年女性的盆底解剖结构;可用于评估耻骨内脏肌功能,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其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盆底 肛提肌 压力性尿失禁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对孕妇产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许翔 刘新秀 +3 位作者 陈玲 叶新鲜 曾锦树 包中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GH)和子痫前期(PE)对孕妇产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纳入产检并分娩的123例产妇,依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分为正常妊娠的对照组、GH组和PE组。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孕前及产后6周、12周和24周进...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GH)和子痫前期(PE)对孕妇产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纳入产检并分娩的123例产妇,依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分为正常妊娠的对照组、GH组和PE组。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孕前及产后6周、12周和24周进行右侧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检测。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FMD值和组间相同时间点FMD值;分析产后24周FMD值对GH和PE孕妇产后内皮功能异常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GH组和PE组产妇产后不同时期FMD值呈上升趋势(P<0.05)。各组产妇不同时间点F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产后6周、12周及24周组间FMD值为对照组>GH组>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重指数、舒张压为GH组和PE组FMD值变化的影响因素(P<0.05)。产后24周FMD值对GH及PE产妇产后内皮功能异常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DRAGON评分AUC=0.821,95%CI 0.756~0.952,P<0.001)。结论GH和PE母体产后的血管内皮功能持续受损。产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对于识别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先兆子痫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内皮 血管 血管舒张 产后期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评价兔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滑膜病变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树强 叶真 +4 位作者 刘晖 曾锦树 许翔 包中涛 郑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39-1643,共5页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与CEUS评估兔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膝关节滑膜病理改变及早期诊断活动性滑膜炎的价值。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对模型组(n=25)以卵蛋白诱导建立双膝关节RA模型,对照组(n=5)相应时间点仅注射生理盐...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与CEUS评估兔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膝关节滑膜病理改变及早期诊断活动性滑膜炎的价值。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对模型组(n=25)以卵蛋白诱导建立双膝关节RA模型,对照组(n=5)相应时间点仅注射生理盐水。对两组均于多普勒超声和CEUS检查后进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价多普勒超声及CEUS对活动性滑膜炎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多普勒超声血流分级、CEUS增强程度分级与滑膜炎病理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23只兔建模成功,46个膝关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红肿,模型组多普勒超声与CEUS均可反映滑膜炎症。对照组膝关节均无明显变化。多普勒超声对兔RA模型膝关节活动性滑膜炎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0.56%(29/36)、60.00%(6/10)、76.09%(35/46);CEUS分别为94.44%(34/36)、90.00%(9/10)、93.47%(43/46);两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5、4.25、5.11,P均〈0.05)。多普勒超声血流分级(rs=0.557,P〈0.05)、CEUS增强程度分级(rs=0.715,P〈0.01)均与滑膜炎病理评分呈正相关。结论多普勒超声和CEUS均可反应兔RA模型膝关节滑膜病理改变,CEUS对活动性滑膜炎的诊断效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模型 动物 超声检查 病理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血管成形术治疗DSA相对禁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被引量:11
6
作者 庄勇 曾锦树 +3 位作者 叶小剑 戴贻权 郭平凡 蔡方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60-563,共4页
目的 探讨使用超声引导介入治疗DSA相对禁忌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8例不宜接受DSA引导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20条动脉)行超声引导下腔内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检测... 目的 探讨使用超声引导介入治疗DSA相对禁忌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8例不宜接受DSA引导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20条动脉)行超声引导下腔内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检测病变处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PSV),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总复发率。结果 20支动脉中,完全闭塞15支,重度狭窄(狭窄率70%~99%)5支;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成形术成功率40.00%(8/20),支架植入术成功率100%(12/12)。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病变处PSV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4.26, P =0.046),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和24个月与术后24 h P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术后24 h、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总复发率分别为0、5.00%(1/20)、10.00%(2/20)、20.00%(4/20)、50.00%(10/20)。结论 超声引导下肢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对介入治疗DSA相对禁忌患者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管疾病 下肢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许翔 刘新秀 +5 位作者 陈玲 曾锦树 叶新鲜 黄小花 魏凌琳 包中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3-897,共5页
目的探讨GDM对孕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血管扩张(FMD)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内皮依赖性FMD技术于孕前、孕中期和产后12周评估29例GDM孕妇(观察组)和34名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的右侧肱动脉FMD值;记录2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GDM对孕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血管扩张(FMD)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内皮依赖性FMD技术于孕前、孕中期和产后12周评估29例GDM孕妇(观察组)和34名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的右侧肱动脉FMD值;记录2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心率、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分析组间及组内不同时间点FMD值差异,分析影响观察组FMD值的因素。结果FMD值在2组均呈先降后升趋势,观察组(F=85.50)及对照组(F=89.59)之间及组内3个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个时间点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39.01,P<0.05)。孕前组间F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8,P>0.05),对照组孕中期(F=16.88)和产后12周(F=60.83)FMD值均大于观察组(P均<0.05)。服糖后2 h血糖和舒张压对FMD值影响最为显著。结论GDM可致孕妇血管内皮功能不可逆损伤。利用FMD技术可无创评价G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望为筛查GDM孕妇产后心脑血管病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内皮 血管 血管舒张
下载PDF
盆腔器官脱垂的老年女性肛提肌三维超声断层成像特点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晖 叶真 +4 位作者 陈树强 刘新秀 甘玲 许翔 曾锦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059-6060,共2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断层成像(TUI)技术观察老年女性在静息、最大Valsalva和缩肛时的肛提肌形态,评估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与肛提肌-尿道间隙(LUG)的关系。方法 51例老年女性(26例POP组,25例对照组),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采集盆底三维容积...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断层成像(TUI)技术观察老年女性在静息、最大Valsalva和缩肛时的肛提肌形态,评估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与肛提肌-尿道间隙(LUG)的关系。方法 51例老年女性(26例POP组,25例对照组),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采集盆底三维容积数据,启用TUI分析。观察肛提肌在静息、最大Valsalva和缩肛时的形态改变并测量LUG。结果 TUI技术可在多个连续的平行平面上显示肛提肌的形态,POP组静息、最大Valsalva及缩肛状态下的LUG较对照组大(P<0.01)。结论 TUI成像可在连续断层的切面上清晰显示耻骨直肠肌的形态,LUG可作为评价盆腔器官脱垂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断层超声 肛提肌 盆腔器官脱垂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评价临床干预中-重度食管胃静脉曲张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叶小剑 阮琴韵 +2 位作者 鄢磊 曾锦树 庄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测量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EGV)患者接受"内镜下食管胃静脉套扎及硬化治疗"前后肝脏、脾脏剪切波速度(LSWV、SSWV),与内窥镜检查所示EGV程度对照,观察LSWV、SSWV评价临床干预肝硬化并发EGV的... 目的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测量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EGV)患者接受"内镜下食管胃静脉套扎及硬化治疗"前后肝脏、脾脏剪切波速度(LSWV、SSWV),与内窥镜检查所示EGV程度对照,观察LSWV、SSWV评价临床干预肝硬化并发EGV的效果。方法对42例肝硬化并发中-重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于治疗前及4周后以VTQ测量其SSWV、LSWV值,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内镜所示EGV程度及SSWV、LSWV变化。结果中、重度EGV患者SSWV值不同。治疗后4周SSWV值下降,以下降0.13 m/s为临界值判断手术有效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50%和100%;中、重度EGV患者间LSWV值及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arin分型各型EGV之间SSWV、LSW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TQ测量SSWV评估临床干预中-重度EGV效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剪切波速度 声触诊组织量化
下载PDF
超声与血清学指标评估兔类风湿关节炎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树强 叶真 +3 位作者 郑擎 曾锦树 许翔 刘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60-1164,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与血清学指标评估兔类风湿关节炎(RA)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25只)和对照组(5只)。对模型组采用卵蛋白诱导法,建立兔RA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进行超声检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 目的 探讨超声与血清学指标评估兔类风湿关节炎(RA)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25只)和对照组(5只)。对模型组采用卵蛋白诱导法,建立兔RA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进行超声检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IL-1)检测。对滑膜血流信号、滑膜厚度进行分级,对滑膜炎症的严重程度进行病理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模型组中23只兔完成实验,共46个关节。模型组于2-3周发生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增生,随后增生加剧,第8周达到高峰并进入平台期;对照组均无滑膜增生。模型组46个关节中,血流为0级1个,Ⅰ级4个,Ⅱ级22个,Ⅲ级19个;对照组滑膜血流均为0级。模型组TNF-α、CRP、IL-1自第5周起开始缓慢上升,至第8周到达高峰期,并保持相对稳定;对照组TNF-α、CRP、IL-1均呈现稳定低水平。模型组轻、重度滑膜炎的滑膜厚度和血流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滑膜厚度与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798,P〈0.05),血流分级与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557,P〈0.05),TNF-α、IL-1、CRP与滑膜病理评分均呈正相关(r=0.450、0.503、0.529,P〈0.05)。结论 超声可较血清学指标更早、更准确诊断关节滑膜炎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超声检查 血清学
下载PDF
非HIV感染相关性腮腺良性淋巴上皮囊肿的超声表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小剑 许翔 +2 位作者 徐荣全 曾锦树 庄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0-431,434,共3页
腮腺良性淋巴上皮囊肿(benign lymphoepithelial cysts,BLEC)少见,仅占腮腺病变的3.2%左右。BLEC首次于1895年报道,其在成年HIV感染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6%。HIV相关性与非HIV相关性BLEC的病理表现相似,但HIV相关性BLEC与非HIV相关性BLE... 腮腺良性淋巴上皮囊肿(benign lymphoepithelial cysts,BLEC)少见,仅占腮腺病变的3.2%左右。BLEC首次于1895年报道,其在成年HIV感染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6%。HIV相关性与非HIV相关性BLEC的病理表现相似,但HIV相关性BLEC与非HIV相关性BLEC的流行情况不同,超声表现也不同。目前关于非HIV相关性BLEC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地分析16例非HIV相关性BLEC的超声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腮腺疾病 淋巴囊肿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术中超声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庄勇 曾锦树 +3 位作者 叶小剑 郑树法 吴喜跃 林元相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274-275,共2页
脑神经胶质瘤(简称“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能否完整切除是影响其预后的决定性因素[1-3]。笔者回顾性分析术中超声在脑胶质瘤治疗术中的临床应用,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2010年11月-2017年1月收住笔者医院神经外科行脑胶... 脑神经胶质瘤(简称“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能否完整切除是影响其预后的决定性因素[1-3]。笔者回顾性分析术中超声在脑胶质瘤治疗术中的临床应用,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2010年11月-2017年1月收住笔者医院神经外科行脑胶质瘤根治术患者84例,男性50例,女性34例,年龄(42±12)岁(3~73)岁。其中,WHOⅡ级29例、WHOⅢ级29例、WHOⅣ级26例;72例为首发患者,12例术后复发患者。方法 对84例患者拟行脑胶质瘤瘤根治术,术中采用超声检查(美国Sonosite超声诊断仪,SLA/13-6MHz和L38e10-5MHz探头)并对比术前MRI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手术中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下载PDF
超声定量评价甲状腺结节包膜反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辜秋阳 陈树强 +2 位作者 曾锦树 庄勇 黄丽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21-182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定量评价甲状腺结节与包膜的关系对于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病理证实的、位于甲状腺包膜下肿瘤,分析其与包膜的关系,通过测量结节纵径(自结节包膜交界处至结节最深处,V)及结节凸出甲状腺包... 目的探讨超声定量评价甲状腺结节与包膜的关系对于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病理证实的、位于甲状腺包膜下肿瘤,分析其与包膜的关系,通过测量结节纵径(自结节包膜交界处至结节最深处,V)及结节凸出甲状腺包膜与突出最高处的距离(L),评价L/V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效能。结果甲状腺良性和恶性结节平均L/V值分别为0.241±0.041、0.162±0.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7,P<0.01)。L/V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P<0.01)。L/V=0.225时,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82.17%、特异度为87.53%;L/V=0.245时,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67.10%,特异度为95.12%。结论超声可清晰显示甲状腺结节与包膜的关系,通过测量L/V可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超声检查 病理学
下载PDF
乳腺病灶内钙化的超声诊断价值(附136例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翔 叶真 +3 位作者 陈玲 刘新秀 曾锦树 陈树强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病灶内钙化的声像特征在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及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恶性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检查152个乳腺病灶,观察良恶性乳腺病灶中钙化大小及分布情况。28例IDC标本进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 目的探讨乳腺病灶内钙化的声像特征在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及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恶性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检查152个乳腺病灶,观察良恶性乳腺病灶中钙化大小及分布情况。28例IDC标本进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癌基因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乳腺良恶性病灶均可出现钙化(P>0.05),但良恶性病灶组间比较,钙化的大小及分布特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钙化声像的IDC之间免疫组化指标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簇状分布的微钙化作为乳腺恶性病灶的评判指标,其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7%、92%和90%。结论乳腺病灶内簇状分布的微钙化可作为超声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可靠指标,但是能否反映IDC的恶性程度及其侵袭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微钙化 乳腺病灶
下载PDF
胆管微错构瘤超声表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庄勇 林苏 +1 位作者 曾锦树 叶小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5-956,共2页
胆管微错构瘤又称冯迈恩堡复合体(von Meyenburg complexe,VMC),临床少见,为肝内边缘胆管板畸形,最早由von Meyenbur于1918年报道。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该病有了较深入的认识[1]。本文报道4例VMC的超声表现。1资料与方法1.1研究... 胆管微错构瘤又称冯迈恩堡复合体(von Meyenburg complexe,VMC),临床少见,为肝内边缘胆管板畸形,最早由von Meyenbur于1918年报道。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该病有了较深入的认识[1]。本文报道4例VMC的超声表现。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7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学诊断为VMC的4例患者,男2例,女2例;均无明显临床症状;分别来自2个家族,其中家族A的女性患者及家族B的男性患者体检时经超声发现肝实质弥漫性病变,随后排查2个家族其他成员共10名,确诊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构瘤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引导羊膜腔穿刺产前基因诊断脊髓性肌萎缩症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新秀 陈万金 +6 位作者 叶真 林珉婷 陈玲 甘玲 陈树强 曾锦树 黄秀烟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采用超声引导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产前基因诊断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方法对21例孕17~20周,均有生产过一胎以上经临床病史,基因诊断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的孕妇,经系统超声检查排除明显的胎儿结构异常,在超声引导下用一次性20G... 目的采用超声引导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产前基因诊断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方法对21例孕17~20周,均有生产过一胎以上经临床病史,基因诊断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的孕妇,经系统超声检查排除明显的胎儿结构异常,在超声引导下用一次性20G或22G的PTCD针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澄清的羊水40ml,进行DNA系列测定,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羊水DNA中运动神经元生存1基因(SMN1)是否有缺失,并用短串联重复系列连锁分析(STR连锁分析)排除母血的污染、检测是否为基因携带者。结果 21例羊膜腔穿刺均一次穿刺成功,术后无一例出现羊膜破裂、自然流产、感染、羊水栓塞、胎儿损伤等并发症。21例中均排除母血的污染,其中6例提示SMN1基因缺失,行人工流产术;15例提示SMN1基因未见缺失,其中3例为SMA基因携带者,另12例为完全正常个体,15例足月产后随访至出生后情况良好,引产及出生后的胎儿均经再次基因分析,结果与产前诊断完全一致。结论超声引导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是产前基因诊断脊髓性肌萎缩症获取标本的安全有效途径,联合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短串联重复系列连锁分析(STR连锁分析)法检测不但可产前基因诊断SMA,还可排除母血的污染,且可产前诊断是否为SMA基因携带者,进一步完善了SMA产前诊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羊膜腔穿刺 脊髓性肌萎缩症 产前 基因诊断
下载PDF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肝恶性肿瘤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晖 叶真 +4 位作者 刘景丰 黄秀烟 许翔 曾锦树 魏凌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4期23-25,29,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CEUS)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或微波消融(MW)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2例140个肝脏恶性肿瘤接受了RFA或MW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CEUS对部分病灶进行检查。结果消融治疗前:有73例109个病灶行CEUS,其中1...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CEUS)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或微波消融(MW)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2例140个肝脏恶性肿瘤接受了RFA或MW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CEUS对部分病灶进行检查。结果消融治疗前:有73例109个病灶行CEUS,其中106(97.2%)个病灶CEUS可清晰显示边界;CEUS测量病灶平均最大直径、面积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过程中:1枚常规超声未能显示的病灶在CEUS引导下完成RFA治疗;5枚病灶消融后即刻CEUS证实完全灭活。消融治疗后,有19例31个病灶行CEUS检查,肿瘤灭活诊断准确率为96.8%,与CECT检查结果一致,CEUS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的5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在肝癌消融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 肝肿瘤 消融治疗
下载PDF
CEUS评估兔关节炎模型滑膜炎的病理状况
18
作者 陈树强 叶真 +3 位作者 曾锦树 刘晖 包中涛 郑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9-843,共5页
目的探讨CEUS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炎症活动度和滑膜病理改变的可能性。方法构建兔类风湿模型,分别对滑膜病变进行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随后进行超声引导下滑膜活检,并进行滑膜病理检查和评分,对比常规超声、CEUS与病理评分的一致性。结... 目的探讨CEUS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炎症活动度和滑膜病理改变的可能性。方法构建兔类风湿模型,分别对滑膜病变进行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随后进行超声引导下滑膜活检,并进行滑膜病理检查和评分,对比常规超声、CEUS与病理评分的一致性。结果 CEUS显示的滑膜组织厚度较常规超声减小的有42个,CEUS与常规超声显示滑膜组织厚度相当的有4个(<0.2mm)。常规超声测量的滑膜厚度较CEUS测量的滑膜厚度厚(P<0.05)。结论CEUS可更为敏感地显示RA滑膜血流灌注的情况,评估RA滑膜病理变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滑膜炎 超声检查 病理学
下载PDF
Castleman病的超声表现及误漏诊分析
19
作者 魏凌琳 曾锦树 +2 位作者 刘新秀 甘玲 叶小剑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365-368,共4页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血管滤泡淋巴组织增生、良性巨淋巴瘤等,是以淋巴组织肿瘤样生长为特点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由Castleman在1956年初次报道并且命名[1],临床上较为少见。CD的临床分型为...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血管滤泡淋巴组织增生、良性巨淋巴瘤等,是以淋巴组织肿瘤样生长为特点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由Castleman在1956年初次报道并且命名[1],临床上较为少见。CD的临床分型为单中心型(unicentric Castleman′s disease,UCD)和多中心型(multicentric Castleman′s disease,M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淋巴结增生 超声检查 误诊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细径肾造瘘术的护理
20
作者 黄秀烟 刘新秀 +1 位作者 曾锦树 陈树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1528-1528,共1页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肾造瘘术 超声引导 气压弹道碎石机 护理 输尿管结石 肾结石 腔镜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