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低共熔溶剂促进纤维素酶水解橄榄苦苷的研究
1
作者 王明明 陈根振 +5 位作者 胡锦霞 曾韦丹 王晗 裴栋 曲清莉 邸多隆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321,335,共9页
橄榄苦苷酶水解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为了促进纤维素酶水解橄榄苦苷,本研究通过天然低共熔溶剂(natural deep eutectic solvent,NADES)对纤维素酶稳定性的促进作用,形成NADES-纤维素酶溶剂系统促进橄榄苦苷的酶水解。以橄榄苦苷酶水... 橄榄苦苷酶水解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为了促进纤维素酶水解橄榄苦苷,本研究通过天然低共熔溶剂(natural deep eutectic solvent,NADES)对纤维素酶稳定性的促进作用,形成NADES-纤维素酶溶剂系统促进橄榄苦苷的酶水解。以橄榄苦苷酶水解率为指标,考察温度、pH和DES种类及浓度对纤维素酶水解橄榄苦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pH=5时水解3 h,以10%(V/V)DES-5(甜菜碱∶1,4-丁二醇=1∶2,n/n)为溶剂系统的橄榄苦苷酶水解率是缓冲液的1.7倍;证明以氯化胆碱或甜菜碱为氢键受体(hydrogen bond acceptor,HBA),多元醇为氢键供体(hydrogen bond donor,HBD)的NADES对增强纤维素酶稳定性、促进橄榄苦苷酶水解具有良好的效果,为高效制备橄榄苦苷酶水解产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橄榄苦苷 纤维素酶 酶水解
下载PDF
5种油橄榄果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综合评价
2
作者 邱国玉 张鑫 +5 位作者 王小芳 曾韦丹 裴栋 王晗 阚欢 袁奖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152,共8页
旨在为油橄榄作为食品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田园1号、佛奥、鄂植8号、豆果及柯基5种油橄榄果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家标准对油橄榄果中主要营养成分、羟基酪醇和橄榄苦苷含量,矿物质元素、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等进行测定,并通过主成分... 旨在为油橄榄作为食品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田园1号、佛奥、鄂植8号、豆果及柯基5种油橄榄果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家标准对油橄榄果中主要营养成分、羟基酪醇和橄榄苦苷含量,矿物质元素、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等进行测定,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5种油橄榄果的综合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油橄榄果中含量较多的是水分、脂肪和膳食纤维,依次为60.50~68.20 g/100 g、10.20~20.00 g/100 g和7.03~13.50 g/100 g;矿物元素中K元素含量最高,Na元素仅在佛奥和柯基中检出,Zn元素仅在鄂植8号、豆果、柯基中检出;5种油橄榄果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3%左右,与FAO/WHO推荐人体每日所需摄入氨基酸比例接近;氨基酸评分最高的是苯丙氨酸+酪氨酸,其中与FAO/WHO标准最接近的品种是鄂植8号;5种油橄榄果中共检出15种脂肪酸,其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较高;油橄榄果中均含有橄榄苦苷和羟基酪醇,除田园1号外,其余品种中羟基酪醇含量均高于橄榄苦苷;综合评分最高的品种是柯基。综上,油橄榄果中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在食品深加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果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品质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丽江紫金龙的化学成分研究
3
作者 曾韦丹 饶高雄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27-1631,共5页
目的:研究丽江紫金龙Dactylicapnos lichiangensis(Fedde)Hand.-Mazz.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利用硅胶柱色谱、MCI gel、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RP C_(18)和重结晶等方法对丽江紫金龙的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借助13C-NMR、1H-NMR、2D-... 目的:研究丽江紫金龙Dactylicapnos lichiangensis(Fedde)Hand.-Mazz.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利用硅胶柱色谱、MCI gel、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RP C_(18)和重结晶等方法对丽江紫金龙的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借助13C-NMR、1H-NMR、2D-NMR波谱数据及文献对比,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丽江紫金龙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异紫堇定(1)、nantenine(2)、去氢海罂粟碱(3)、isocorydione(4)、普罗托品(5)、7-醛基去二氢海罂粟碱(6)、(S)-1,2,10-trimethoxy-6-methyl-9-(pentyloxy)-5,6,6a,7-tet-rahydro-4H-dibenzo[de,g]quinoline(7)、(8,8′-R)-bisisocorydine(8)、pallidine(9)、d-isocorydine-β-N-oxide(10)、(6S,6aS,M)-(+)-corydine-N-α-oxide(11)、(R)-magnocurarine(12)、(1R,2S)-(-)-mangochinine(13)、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14)、5-羟甲基糠醛(15)、β-谷甾醇(16)、胡萝卜苷(17)、胡萝卜苷-6′-O-硬脂酸酯(1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丽江紫金龙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6、7、9、12、13、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紫金龙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