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血清AQP4和NF-κB p65表达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朱刚毅 朱义通 陆兆丰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34-938,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和核因子κB(NF-κB p65)表达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急诊科收治的128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和核因子κB(NF-κB p65)表达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急诊科收治的128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缺损评估量表(NIHSS)将患者分为重度组31例、中度组45例和轻度组52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37例和预后良好组91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12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及血清AQP4和NF-κB p65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AQP4、NF-κB p65对TB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分别为(27.37±6.34)μg/L、(2.27±0.24)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65±3.21)μg/L、(0.36±0.11)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BI患者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605、0.612,P<0.05)。入院24 h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48 h、72 h有同样的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分别为(34.65±7.51)μg/L、(2.71±0.40)ng/m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24.41±6.48)μg/L、(2.09±0.2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QP4、NF-κB p65两者联合预测TB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8,高于各单一指标的0.873、0.830,联合预测的敏感度为91.89%,特异度为85.71%,两者联合优于血清AQP4、NF-κB p65各自单独预测(Z两者联合-AQP4=2.564、Z两者联合-NF-κB p65=2.555,P=0.010、0.011)。结论TBI患者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上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水通道蛋白4 核因子κB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半暗带区BCFB破坏和减轻炎症损伤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海荣 陆兆丰 +2 位作者 刘梦佳 朱义通 杨家发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84-289,共6页
目的评价贝伐珠单抗(BV)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半暗带区恢复血-脑脊液屏障(BCFB)完整性和减轻炎症损伤的效果,以及NF-κB/MMP-9途径在实验性TBI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大鼠被随机分成创伤组(TBI组)、创伤后应用BV组(药物干预组,TBI+BV组)... 目的评价贝伐珠单抗(BV)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半暗带区恢复血-脑脊液屏障(BCFB)完整性和减轻炎症损伤的效果,以及NF-κB/MMP-9途径在实验性TBI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大鼠被随机分成创伤组(TBI组)、创伤后应用BV组(药物干预组,TBI+BV组)、假手术组(Sham组)。采用改进的菲尼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TBI模型,然后用BV抑制TBI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通过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VEGF在各组大鼠中的表达,采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伊文思蓝染色、脑组织含水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Western blot研究了VEGF的抑制对炎症反应、BCFB完整性以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TBI诱导损伤半暗带区VEGF升高,并导致紧密连接蛋白减少,破坏BCFB完整性和介导炎症损伤。与Sham组相比,TBI组及TBI+BV组mNSS评分明显升高,BCFB完整性被显著破坏(脑水肿程度增加和紧密连接蛋白下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明显升高。与TBI组相比,TBI+BV组NSS评分显著降低(P<0.05)、紧密连接蛋白显著升高(P<0.05)、脑组织含水量明显改善(P<0.05)、促炎因子IL-6显著下降,抗炎因子IL-10和TNF-β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分析表明,BV显著抑制NF-κB/MMP-9通路激活。结论BV通过恢复BCFB完整性、调节炎性因子表达降低炎症损伤、以及抑制NF-κB/MMP-9通路激活抵消TBI后神经损伤,对大鼠TBI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血-脑脊液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创伤性脑损伤
下载PDF
改良大鼠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杨家发 朱义通 +5 位作者 陆兆丰 王亚琼 陆若玉 吴亚芳 李海荣 刘梦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 显微技术下比较两种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差异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显微技术下分离SD大鼠股静脉,分别用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实验组)及普通穿刺针(对照组)穿刺置管。成功后肝素封管,结扎固定,血管造影进一步确认穿刺成功。注射造影... 目的 显微技术下比较两种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差异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显微技术下分离SD大鼠股静脉,分别用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实验组)及普通穿刺针(对照组)穿刺置管。成功后肝素封管,结扎固定,血管造影进一步确认穿刺成功。注射造影剂,X线显影,估计大鼠血液循环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总体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造影显示成年大鼠血液循环时间为(11.20±1.15)s。结论 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较穿刺普通针具有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强,以及血流动力学稳定优势。可为后续建立创伤性脑损伤模型、伊文斯兰染色,以及药物干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静脉穿刺 创伤性脑损伤 大鼠
下载PDF
大鼠自由落体创伤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杨家发 朱义通 +4 位作者 陆兆丰 王亚琼 陆若玉 李海荣 刘梦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9,共5页
目的将实验与临床相结合,探索建立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重复性的创伤性脑损伤动物模型,为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与轻、中、重度组(A、B、C组)各10只。参照Feeney损伤模型,轻、中、重度组分... 目的将实验与临床相结合,探索建立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重复性的创伤性脑损伤动物模型,为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与轻、中、重度组(A、B、C组)各10只。参照Feeney损伤模型,轻、中、重度组分别按打击高度(50、75、100 cm)使重量为4.5 g的钢棒自由下落打击大鼠硬脑膜建立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伤后神经行为学、脑组织形态学、病理学、免疫学改变。结果损伤后改良的神经损伤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随打击高度增加而升高(P<0.05),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提示与假手术组比较,随着打击高度的增加,光镜下可见神经基质紊乱、神经元肿胀、细胞周围间隙和血管间隙红细胞渗出,神经元细胞及胶质肿胀变性,细胞核肿大变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与假手术组比较,轻、中、重度组大脑皮质β-APP、GFAP阳性表达程度增强。3组大鼠损伤后改良的神经损伤评分(mNSS)随打击高度增加而升高,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提示,与假手术组比较,随着打击高度的增加,光镜下可见神经基质紊乱、神经元肿胀、细胞周围间隙和血管间隙红细胞渗出,神经元细胞及胶质肿胀变性,细胞核肿大变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与假手术组比较,A、B、C组大脑皮质β-APP、GFAP阳性表达程度增强。结论自由落体打击大鼠硬脑膜,可成功建立创伤性颅脑损伤动物模型,其病理学特征明显,重复性和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创伤性脑损伤 大鼠
下载PDF
动静脉夹闭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固定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家发 朱义通 +4 位作者 陆兆丰 王亚琼 陆若玉 李海荣 刘梦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0期3659-3662,共4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夹闭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在体心脏灌流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由落体打击诱导中度创伤性脑损伤24 h后,股静脉穿刺置管静脉注射伊文斯兰染色,对照组行左心室心脏灌流,实验组左心室心脏灌流同时夹闭...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夹闭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在体心脏灌流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由落体打击诱导中度创伤性脑损伤24 h后,股静脉穿刺置管静脉注射伊文斯兰染色,对照组行左心室心脏灌流,实验组左心室心脏灌流同时夹闭下腔静脉胸主动脉。断头取脑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实验组灌注固定成功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灌注固定法的80.00%,实验组灌注时间(102.25±4.12)s,对照组灌注时间(248.53±4.1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灌注液使用量(103.85±3.12)mL,对照组使用量(148.12±3.1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灌注固定损伤区蓝染,光镜下星形胶质细胞肿大,神经元核固缩。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注成功率高,灌注时间缩短,灌注液使用减少,节约试剂,且可以取得与传统方法固定脑组织相同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闭法 心脏灌流 脑组织固定
下载PDF
包含CARD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功能特点及其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6
作者 杨家发 朱义通 陆兆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573-576,共4页
创伤性脑损伤序贯触发时空动态炎症损伤,启动神经炎症反应。炎症小体作为炎症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度活化与创伤性脑损伤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包含caspase募集结构域(CARD)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是一种参与炎症小体组装和焦亡的衔... 创伤性脑损伤序贯触发时空动态炎症损伤,启动神经炎症反应。炎症小体作为炎症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度活化与创伤性脑损伤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包含caspase募集结构域(CARD)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是一种参与炎症小体组装和焦亡的衔接蛋白。ASC在寡聚、聚集成丝、自我组装成斑点等时空动态演进过程中对神经炎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ASC结构特点及其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与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包含caspase募集结构域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炎症小体 继发性脑损伤
下载PDF
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创伤性迟发性双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陆兆丰 王亚琼 +5 位作者 朱义通 陆若玉 杨家发 吴亚芳 陈悦华 朱刚毅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6-540,共5页
创伤性迟发性双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TDBEHSTS)临床发生率低,但病情凶险。由于起病隐匿,随病程进展可出现急性临床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迟发性血肿出血来源为静脉源性,临床表现与血肿体积不成正比,使得病情评估及手术时机方式选择面... 创伤性迟发性双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TDBEHSTS)临床发生率低,但病情凶险。由于起病隐匿,随病程进展可出现急性临床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迟发性血肿出血来源为静脉源性,临床表现与血肿体积不成正比,使得病情评估及手术时机方式选择面临困惑。精确病情评估和手术方式选择与预后密切相关。微创手术对静脉来源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好,已获临床广泛认可但改良钻孔引流手术对于TDBEHSTS的治疗效果及技巧尚无相关临床经验。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医联体医院收治的17例TDBEHSTS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改良钻孔引流术对TDBEHSTS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血肿 硬膜外 颅内 引流术
原文传递
序贯缝粘术对颅颌面皮肤挫裂伤效果的分析
8
作者 陆兆丰 朱义通 +4 位作者 王亚琼 杨家发 陆若玉 李海荣 刘梦佳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2年第5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序贯缝粘术对颅颌面皮肤挫裂伤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颅颌面皮肤挫裂伤患者189例(男134例、女55例, 26~38岁), 分为序贯缝粘组66例、美容缝合组63例、常规缝合组60例。比较3... 目的探讨序贯缝粘术对颅颌面皮肤挫裂伤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颅颌面皮肤挫裂伤患者189例(男134例、女55例, 26~38岁), 分为序贯缝粘组66例、美容缝合组63例、常规缝合组60例。比较3个组手术时间, 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 6个月时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评估疗效及满意度。结果序贯缝粘组手术时间为(10.67±1.26) min, 显著少于美容缝合组(18.91±1.38) min与常规缝合组(17.96±1.43 ) min(均P<0.05)。序贯缝粘组术后24 h VAS为(3.11±1.01)分, 较美容缝合组及常规缝合组显著降低(t=3.84, P<0.05)。序贯缝粘组术后6个月VAS为(1.18±0.21)分, 显著小于美容缝合组(3.78±1.01)分(t=2.13, P<0.05)及常规缝合组(5.98±1.06)分(t=1.21, P<0.01)。序贯缝粘组总有效率为96.5%, 显著高于美容缝合组(85.7%, χ^(2)=8.41, P<0.05)及常规缝合组(56.1%, χ^(2)=8.62, P<0.01);美容缝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缝合组(t=4.12, P<0.05)。序贯缝粘组术后伤口感染率、裂开率均低于美容缝合组及常规缝合组(χ^(2)=6.13, P<0.01)。序贯缝粘组满意率(99.0%)显著高于美容缝合组(89.1%)及常规缝合组(71.3%, χ^(2)=4.15, P<0.05);美容缝合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缝合组(χ^(2)=3.92, P<0.05)。结论序贯缝粘术治疗颅颌面部皮肤挫裂伤操作简单, 效果较好, 并发症少, 患者满意度高, 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挫伤 颅颌面皮肤 序贯缝粘术 疗效 美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