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PARγ靶点的染料木黄酮对骨肉瘤裸鼠新生血管生成及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1
作者 刘焕茹 李险峰 +1 位作者 张翼 朱伦庆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1期137-142,164,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靶点的染料木黄酮对骨肉瘤裸鼠新生血管生成及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选取35只裸鼠建立骨肉瘤裸鼠模型,建模成功后按照随机数字方法... 目的探讨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靶点的染料木黄酮对骨肉瘤裸鼠新生血管生成及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选取35只裸鼠建立骨肉瘤裸鼠模型,建模成功后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模型组、低剂量染料木黄酮组、中剂量染料木黄酮组、高剂量染料木黄酮组及顺铂组,每组6只。低、中、高剂量染料木黄酮组分别灌胃50、100及200 mg/kg的染料木黄酮,顺铂组腹腔注射2 mL/kg的顺铂注射液,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0.9%NaCl溶液。电子天平称量肿瘤质量并计算肿瘤抑制率;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免疫印记检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重组分化簇163(Recombinant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63,CD163)及PPARγ、兔抗人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蛋白。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染料木黄酮组及顺铂组瘤体质量降低,抑瘤率升高(P<0.05);高剂量染料木黄酮组与顺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低、中、高剂量染料木黄酮组及顺铂组VEGFA-MVD数目分别为(17.25±2.05)、(14.10±1.72)、(13.56±1.67)、(6.35±0.52)及(6.14±0.4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340,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染料木黄酮组及顺铂组iNOS及PPARγ蛋白升高,CD163、AKT、GSK-3β蛋白降低(P<0.05);高剂量染料木黄酮组与顺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料木黄酮可抑制骨肉瘤裸鼠瘤体生长,并减少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发挥抗肿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PARγ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染料木黄酮 血管生成 巨噬细胞极化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下载PDF
国人活体股骨近端解剖学参数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伦庆 戴进 +1 位作者 史冬泉 蒋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3-4,共2页
目的为改进和设计适合国人的人工髋关节假体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CT测量100例≥40岁的正常人股骨近端解剖学参数。结果小粗隆上2cm处髓腔宽度为(33.2±2.57)mm,小粗隆处髓腔宽度为(23.4±3.62)mm,其下2cm处髓腔宽度为(16.5±... 目的为改进和设计适合国人的人工髋关节假体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CT测量100例≥40岁的正常人股骨近端解剖学参数。结果小粗隆上2cm处髓腔宽度为(33.2±2.57)mm,小粗隆处髓腔宽度为(23.4±3.62)mm,其下2cm处髓腔宽度为(16.5±1.98)mm,狭窄处髓腔宽度为(9.3±2.17)mm。结论国人股骨近端个体间变异较大。正常成人解剖学数据为设计适合国人的人工股骨假体提供参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解剖学 人工假体设计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Asporin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朱伦庆 戴进 +1 位作者 史冬泉 蒋青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55-157,共3页
Asporin基因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属于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小分子蛋白多糖家族。近年生物遗传学研究证实Asporin基因可通过与生长因子相互作用而影响骨与软骨的形成与分化,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腰椎间盘退变等骨关节疾病相关。... Asporin基因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属于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小分子蛋白多糖家族。近年生物遗传学研究证实Asporin基因可通过与生长因子相互作用而影响骨与软骨的形成与分化,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腰椎间盘退变等骨关节疾病相关。该文就Asporin基因的结构、表达、与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及与骨关节疾病的相关性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orin转化生长因子-β D-重复序列 骨关节疾病
下载PDF
聚酯泡沫敷料在骨科医疗器械下方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晓新 张旦红 朱伦庆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5年第11期4172-4173,共2页
[目的]应用聚酯泡沫敷料预防骨科医疗器械下方压疮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40例使用骨科医疗器械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预防压疮,观察组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聚酯泡沫敷料,比较两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目的]应用聚酯泡沫敷料预防骨科医疗器械下方压疮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40例使用骨科医疗器械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预防压疮,观察组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聚酯泡沫敷料,比较两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骨科医疗器械下方压疮成因进行分析,采用聚酯泡沫敷料保护压疮易发生部位,可有效控制骨科医疗器械下方压疮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医疗器械 泡沫敷料 骨科
下载PDF
克氏针逆行固定联合缝线套扎治疗小儿粉碎型胫骨髁间棘骨折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尧 朱伦庆 +3 位作者 甄允方 王晓东 刘亚 方建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18-922,共5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逆行固定联合缝线套扎治疗小儿粉碎性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2月我科关节镜下治疗11例粉碎性胫骨髁间棘骨折,在前交叉韧带导向器辅助下,对大且厚的骨块采用经皮克氏针逆行固定,对小且薄的软骨片骨... 目的探讨克氏针逆行固定联合缝线套扎治疗小儿粉碎性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2月我科关节镜下治疗11例粉碎性胫骨髁间棘骨折,在前交叉韧带导向器辅助下,对大且厚的骨块采用经皮克氏针逆行固定,对小且薄的软骨片骨折采取缝线套扎固定。结果11例术后均获得良好复位,均获得骨折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骨折移位、骨骺早闭等并发症。11例随访平均14.3月(12~18个月),10例末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抽屉试验、轴移试验均阴性;1例Lachman试验阳性,但无本体感觉不适。末次随访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1.4±2.1)分。结论克氏针逆行固定联合缝线套扎治疗小儿粉碎性胫骨髁间棘骨折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粉碎性胫骨髁间棘骨折 骨折固定术 关节镜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5的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戴进 诸蓬生 +6 位作者 朱伦庆 秦江辉 王珂杰 诸洪涛 赵宝成 史冬泉 蒋青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09年第3期219-224,共6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 differentiate factor 5,GDF5)的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congenital dysplasia of the hip,CDH)的相关性。方法用TaqMan探针法对CDH患儿及正常对照人群进行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 differentiate factor 5,GDF5)的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congenital dysplasia of the hip,CDH)的相关性。方法用TaqMan探针法对CDH患儿及正常对照人群进行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基因分型。CDH患儿338例,女291例,男47例;年龄2~72个月,平均(21.6±12.4)个月,单侧或双侧受累,均排除系统性疾病。正常对照组622例,女316例,男306例;年龄39~94岁,平均(58.1±11.0)岁,均无CDH病史及症状。结果SNP位点与CDH有显著相关性(P= 0.0037,OR=1.40,95%CI:1.11~1.75)。对性别进行分层后,女性患儿中的SNP位点与CDH有显著相关性;对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后,SNP位点与髋关节全脱位有显著相关性。结论GDF5在CDH的病原学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长分化因子 病历对照实验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股骨远端骨骺骨折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志雄 朱伦庆 +2 位作者 刘尧 刘亚 甄允方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2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疗效。方法11例儿童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中,2例Ⅰ型均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3例Ⅱ型中2例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1例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1例Ⅲ型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5例Ⅳ型中2例行闭合...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疗效。方法11例儿童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中,2例Ⅰ型均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3例Ⅱ型中2例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1例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1例Ⅲ型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5例Ⅳ型中2例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1例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2例行切开复位空心钉结合克氏针固定。根据Thomson标准评价功能。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12~37(22.8±8.1)个月。3例骨骺生长正常,8例出现骨骺生长障碍。末次随访根据Thomson标准评价功能:优6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9/11。结论根据儿童股骨远端骨骺骨折类型的不同,行闭合或切开复位,采用克氏针、空心钉或两者相结合进行固定,手术损伤较小,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骺骨折 克氏针固定 空心钉固定 儿童
下载PDF
股骨近端外旋截骨矫治脑瘫所致儿童下肢严重内旋畸形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振洪 王晓东 +1 位作者 甄允方 朱伦庆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近端外旋截骨矫治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引起的严重下肢内旋畸形,评价其近期临床疗效,探讨该方法的适应证。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我们共收治17例(26肢)严重下肢内旋畸形的痉挛型脑性瘫痪而能独立行走的儿童...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近端外旋截骨矫治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引起的严重下肢内旋畸形,评价其近期临床疗效,探讨该方法的适应证。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我们共收治17例(26肢)严重下肢内旋畸形的痉挛型脑性瘫痪而能独立行走的儿童,男11例(19肢),女6例(7肢);年龄7.5~16岁(平均11.8岁),行股骨近端外旋(25°~40°,平均32.5°)截骨,结合挛缩肌腱松解手术,5例7髋合并髋关节半脱位的患儿同时行内翻截骨。6周后去除石膏外固定,行功能康复训练。结果17例患儿接受为期6~42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经步态观察、肌张力测定,站立位髋关节内旋角度、髋关节旋转角度测量及X线影像学评估,发现所有患儿下肢内旋情况及步态明显改善,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好转,影像学检查提示截骨处愈合良好,前倾角减小,髋关节趋于稳定。结论对于严重下肢内旋畸形的较大年龄痉挛型脑瘫患儿,尤其是合并髋关节脱位、半脱位者,采用股骨近端外旋或外旋内翻截骨的方法矫治,可有效矫正痉挛内旋步态,改善肢体力线,近期效果肯定,值得临床选择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截骨术 脑性瘫痪 儿童
下载PDF
康复管理捆绑式护理模式在婴幼儿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林娟娟 张文燕 朱伦庆 《临床护理杂志》 2019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观察康复管理捆绑式护理模式在婴幼儿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手术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DDH且进行手术治疗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矫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观察康复管理捆绑式护理模式在婴幼儿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手术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DDH且进行手术治疗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矫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管理捆绑式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患儿家长满意度、临床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第3天疼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95.2%高于对照组73.8%,临床治疗优良率85.7%高于对照组64.3%,并发症总发生率4.8%低于对照组33.3%(P<0.05,P<0.001)。结论采用康复管理捆绑式护理模式对婴幼儿期DDH手术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干预,可减轻患儿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家长的满意度,从而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捆绑式护理
下载PDF
儿童孟氏骨折环状韧带损伤后急性期修补和重建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振洪 王晓东 +1 位作者 甄允方 朱伦庆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92-295,共4页
目的:对儿童孟氏骨折环状韧带损伤后于急性期修补和前臂筋膜重建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探讨影响孟氏骨折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06月~2013年09月住院的43例因环状韧带损伤而致闭合复位失败的急性期儿童孟氏骨... 目的:对儿童孟氏骨折环状韧带损伤后于急性期修补和前臂筋膜重建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探讨影响孟氏骨折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06月~2013年09月住院的43例因环状韧带损伤而致闭合复位失败的急性期儿童孟氏骨折,随机分成2组,行切开手术治疗,尺桡骨复位固定,22例作环状韧带原位修补(环状韧带原位修补组),21例以前臂深筋膜条重建环状韧带(环状韧带重建组)。随访测量患侧肘关节屈伸/旋转活动范围,并测出对侧正常肘关节屈伸/旋转活动范围,作运动功能得分(motion score),2组间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经6个月~5年9个月(平均2.9年)随访,环状韧带原位修补组肘关节屈伸、旋转活动功能及运动得分均优于环状韧带重建组(P<0.05)。结论儿童孟氏骨折急性期如因环状韧带损伤而致闭合复位失败,应尽量行环状韧带原位修补,如无法修补,用前臂深筋膜代替环状韧带,仍能期望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孟氏骨折 环状韧带修补 环状韧带重建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及对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Neer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珂伦 沙卫平 +2 位作者 吴耀刚 朱寅 朱伦庆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502-506,共5页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及对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Neer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18~58...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及对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Neer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18~58岁,平均32.0岁;体质量指数(BMI)(23.04±0.73)kg/m2;道路交通伤63例,跌伤26例,重物砸伤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8d,平均5.4d。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双Endobutton钢板组(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复位)和锁骨钩钢板组(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onstant-Murley评分、Neer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Neer评分均有提高,且锁骨钩钢板组的疼痛等级、日常生活活动(ADL)、关节活动度(ROM)、徒手肌力检查(MMT)、肩关节运动范围评分分别为(14.8±1.1)、(18.5±1.5)、(38.3±2.8)、(23.4±1.7)、(28.7±1.8)分,均显著高于双Endobutton钢板组的(12.7±1.0)、(14.5±1.2)、(32.1±2.4)、(20.8±1.8)、(26.9±0.9)分(P<0.05);术后3个月,两组西安大略肩关节不稳指数(WOSI)评分均有降低,且锁骨钩钢板组患者的身体症状、工作娱乐、生活方式、情绪满意度评分分别为(21.2±3.0)、(20.5±2.5)、(18.7±2.6)、(21.7±2.8)分,均显著低于双Endobutton钢板组的(32.5±2.5)、(24.4±2.3)、(26.9±2.9)、(27.4±2.6)分(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显著缓解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 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Salter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山枫 朱伦庆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736-738,共3页
目的探讨Salter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DDH患儿按Tonnis股骨头脱位程度分为Ⅰ度组45例、Ⅱ度组60例、Ⅲ度组64例及Ⅳ度组31例,均行Salter截骨术治疗,采用Mc Kay功能评级标准与Severin影像学评级标准分... 目的探讨Salter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DDH患儿按Tonnis股骨头脱位程度分为Ⅰ度组45例、Ⅱ度组60例、Ⅲ度组64例及Ⅳ度组31例,均行Salter截骨术治疗,采用Mc Kay功能评级标准与Severin影像学评级标准分别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与影像学结果。结果术后3年患儿Mc Kay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77.50%(155/200),其中Ⅰ度组优良率均高于Ⅱ度、Ⅲ度及Ⅳ度组(均P<0.05),Ⅱ度组优良率均高于Ⅲ度、Ⅳ度组(P<0.05),Ⅲ度与Ⅳ度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术后3年Severin分级评价均优于术前(P<0.05)。结论 Salter截骨术治疗小儿DDH可获较好疗效,尤其是TonnisⅠ度、Ⅱ度患儿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SALTER截骨术 疗效
下载PDF
儿童胫骨下段骨折合并腓骨近端骨折9例
13
作者 刘尧 方建峰 +4 位作者 刘亚 朱伦庆 甄允方 乔怡 赵凯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09-1113,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胫骨下段骨折合并腓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治疗的9例胫骨下段合并腓骨近端骨折患儿资料, 分析其临床诊疗与影像特点。其中男5例, 女4例, 平均年龄9.7岁。车祸... 目的探讨儿童胫骨下段骨折合并腓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治疗的9例胫骨下段合并腓骨近端骨折患儿资料, 分析其临床诊疗与影像特点。其中男5例, 女4例, 平均年龄9.7岁。车祸伤3例, 运动损伤6例。8例为闭合性骨折, 1例为开放性骨折。2例患儿出现漏诊, 其中1例合并腓总神经损伤。胫骨下1/3骨干骨折8例, 下1/3合并胫骨远端骨骺骨折1例。X线片表现上, 9例患儿胫骨骨折线走行均为外上斜向内下;除3例腓骨青枝骨折, 6例腓骨骨折线为前高后低, 外高内低。术后随访以胫腓骨X线评价骨折复位与愈合情况, 以Johner-Wruh胫骨骨折愈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4例采取石膏外固定, 5例采取手术固定胫骨(4例髓内钉, 1例髓内钉联合克氏针), 腓骨骨折均未采取内固定, 患儿平均随访时间为16.7个月, 范围为12~24个月。腓骨近端及胫骨骨折均愈合, 无伤口感染、骨折再移位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 腓总神经损伤患儿在伤后2个月症状消失。末次随访时, 根据Johner-Wruh胫骨骨折愈后评价标准, 其中优8例, 良1例。结论儿童胫骨下段斜形骨折有漏诊腓骨近端骨折可能, 应仔细检查, 选择恰当的拍片部位以减少漏诊。治疗上以复位固定胫骨为主, 腓骨骨折一般无需手术内固定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儿童 骨折 内固定 腓骨
原文传递
南京地区国人股骨头头颈直径比例的影像学测量 被引量:7
14
作者 孔祥如 朱伦庆 +5 位作者 邱旭升 史冬泉 陈东阳 徐志宏 朱裕成 蒋青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 通过X线片确定南京地区国人股骨头头颈直径比例的正常值.方法 选择468例无髋部症状的生活在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成年中国人,男313名,女155名;年龄17~82岁,其中≤20岁13名,21~30岁88名,31~40岁123名,41~50岁104名,51~60岁102名,61... 目的 通过X线片确定南京地区国人股骨头头颈直径比例的正常值.方法 选择468例无髋部症状的生活在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成年中国人,男313名,女155名;年龄17~82岁,其中≤20岁13名,21~30岁88名,31~40岁123名,41~50岁104名,51~60岁102名,61~70岁24名,≥71岁14名,平均年龄42.4岁.摄标准骨盆正位X线片,应用Digimizer软件测量左、右侧股骨头最大直径与股骨颈最小纵径,并分别计算比值.将计算结果与西方人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股骨头头颈直径比例1.33~1.69,平均1.48±0.09.≤20岁者1.46±0.09,21~30岁者1.48±0.09,31~40岁者1.47±0.10,41~50岁者1.46±0.09,51~60岁者1.49±0.10,61~70岁者1.48±0.08,≥71岁者1.49±0.10.不同性别、侧别及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南京地区国人股骨头头颈直径比例(左侧、右侧分别为1.48±0.09、1.48±0.10)与欧洲人数据(左侧、右侧分别为1.43±0.09、1.44±0.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南京地区国人股骨头头颈直径比例不存在性别、年龄及侧别差异.国人数据与欧洲人不同与种族的解剖差异有关.正常人群的股骨头头颈直径比例可能对某些髋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股骨 放射测量术
原文传递
镜下改良克氏针固定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尧 王晓东 +3 位作者 朱伦庆 郭志雄 袁泉文 甄允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692-1694,共3页
[目的]介绍在关节镜下应用改良克氏针固定法治疗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16年9月—2019年3月,本院采用关节镜下经皮克氏针复位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共18例。镜下清创,复位胫骨髁间棘骨折块。在前交叉韧带导... [目的]介绍在关节镜下应用改良克氏针固定法治疗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16年9月—2019年3月,本院采用关节镜下经皮克氏针复位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共18例。镜下清创,复位胫骨髁间棘骨折块。在前交叉韧带导向器引导下,将2枚克氏针在胫骨结节内侧及外侧分别经皮钻入,穿过骨折块。镜下使用持针器夹持克氏针尖下约0.5 cm,折弯克氏针约90°,然后回抽拉紧,使骨折块加压固定。[结果] 18例骨折在3个月内均获得愈合,未见骨不连、畸形愈合、针道感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患膝Lysholm功能评分平均为(92.91±6.65)分。[结论]此改良后关节镜下经皮克氏针固定是治疗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胫骨髁间棘骨折 关节镜术 骨折复位内固定
原文传递
先天性肌性斜颈该怎么治?
16
作者 朱伦庆 《保健与生活》 2021年第6期64-64,共1页
我在给刚出生3周的孙子洗澡时发现其颈部一侧有一肿块,有些硬,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先天性肌性斜颈。请问,先天性肌性斜颈该怎么治?河南焦作刘长青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是由胸锁乳突肌内的纤维瘤病所致,在出生时或在生后的前两... 我在给刚出生3周的孙子洗澡时发现其颈部一侧有一肿块,有些硬,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先天性肌性斜颈。请问,先天性肌性斜颈该怎么治?河南焦作刘长青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是由胸锁乳突肌内的纤维瘤病所致,在出生时或在生后的前两周内扪及肿块。右侧较左侧常见,病变可以累及全部肌肉,但更多的病变只累及胸锁乳突肌的近锁骨附着点。肿块在生后2个月内最大,以后其体积维持不变或略有缩小,通常在1年时间内变小或消失。如果肿块不消失,肌肉将发生永久性纤维化并挛缩,如不治疗将导致永久性斜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医院检查 胸锁乳突肌 纤维瘤病 附着点 河南焦作 刘长青 纤维化
原文传递
儿童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与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福勇 王晓东 +7 位作者 甄允方 郭志雄 戴进 方建峰 袁泉文 宿广昊 朱伦庆 祝振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5-102,共8页
目的比较儿童开放性与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儿童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并随访的19例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筛选同期的3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比较儿童开放性与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儿童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并随访的19例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筛选同期的3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比较两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入院后及早静脉滴注抗生素。GustiloⅢ型及Ⅱ型儿童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行急诊手术治疗,GustiloⅠ型儿童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予以局部消毒包扎、手法复位及石膏临时固定,行急诊或亚急诊手术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均行手法复位及石膏临时固定,限期内手术治疗。比较术前住院时间、合并损伤情况、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及术后功能恢复等。结果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没有显著性差异,术后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9个月。GustiloⅠ型儿童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时间平均为(35.18±4.67)min,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时间平均为(40.77±2.68)min,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273);GustiloⅡ型骨折手术时间平均为(41.25±5.15)min,较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时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GustiloⅢ型骨折手术时间为1~6 h,平均(200.00±61.64)min,较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感染率为2.6%,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感染发生率为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9,P=0.611)。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神经损伤发生率为28.9%,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神经损伤发生率为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7,P=0.321),所有神经损伤病例随访6个月均恢复。末次随访时Flynn评分: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优36例(94.7%),良2例(5.3%);开放性骨折患儿优16例(84.2%),良3例(15.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54,P=0.185)。结论儿童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在经过抗菌药物治疗、软组织清创、骨折有效固定等确切治疗后,与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相比,总体治疗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肱骨髁上骨折 开放性 儿童
原文传递
人骺板软骨细胞与丝素支架的体外共培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亚 朱伦庆 +2 位作者 甄允方 徐大鹏 王晓东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观察人骺板软骨细胞与丝素支架在体外进行共培养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第一代人骺板软骨细胞与可降解的多孔丝素材料(支架)在体外进行复合、培养。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MTT等方法,观察细胞与丝素材... 目的观察人骺板软骨细胞与丝素支架在体外进行共培养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第一代人骺板软骨细胞与可降解的多孔丝素材料(支架)在体外进行复合、培养。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MTT等方法,观察细胞与丝素材料在体外的生物相容性。结果人骺板软骨细胞在可降解的多孔丝素材料上生长良好,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大量增多。结论人骺板软骨细胞与可降解的多孔丝素材料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希望作为构建组织工程骺板理想的细胞和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面 软骨细胞 丝素支架
原文传递
距骨骨软骨瘤一例
19
作者 袁泉文 王晓东 +6 位作者 郭志雄 甄允方 朱雪明 王亮 王科文 朱伦庆 徐大鹏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58-959,共2页
患儿 男,6.5岁。因“发现左外踝肿块3年伴逐渐增大6个月”人院。3年前患儿左侧外踝处有一肿块,较小,无明显疼痛,踝关节活动无受限.未予处理。
关键词 距骨骨软骨瘤 关节活动 外踝 患儿 肿块
原文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纳米骨修复骨缺损的成骨效果
20
作者 张亚 王武愉 +2 位作者 朱伦庆 甄允方 王晓东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NHAC)修复骨缺损后的成骨效果。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尺骨缺损模型,随机均分为NHAC对照组(A组)和兔BMSCs+NHAC组(B组)。术后4、8、12周,取缺损修复处骨,检测骨小梁百... 目的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NHAC)修复骨缺损后的成骨效果。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尺骨缺损模型,随机均分为NHAC对照组(A组)和兔BMSCs+NHAC组(B组)。术后4、8、12周,取缺损修复处骨,检测骨小梁百分比面积、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结果与A组相比,B组术后骨小梁百分比面积、骨密度、载荷强度均增加(P<0.01或P<0.05)。结论 BMSCs联合NHAC修复兔骨缺损后的成骨质量明显优于单纯植入NH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