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镜辅助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朱信飞 郝亮 +1 位作者 贾方腾 张传开 《大医生》 2024年第4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辅助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FTP)患者骨折愈合及炎症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120例FT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辅助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FTP)患者骨折愈合及炎症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120例FT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关节镜辅助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骨折愈合效果、术前和术后7 d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较对照组更少,切口长度较对照组更短(均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整体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TNF-α、IL-8和IL-1β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均更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膝关节镜辅助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用于治疗FTP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更少,且创伤小,炎症反应轻,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镜辅助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骨折愈合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采煤工作面破碎顶板控制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朱信飞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6年第14期97-97,109,共2页
工作面回采期间对于顶板控制必须以预防为主,本文主要谈论当工作面遇地质构造等造成顶板破碎时,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另外必须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才能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
关键词 工作面 控制 措施
下载PDF
掘进面水力冲孔有效半径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朱信飞 李振 《煤矿现代化》 2021年第1期143-146,149,共5页
针对掘进面水力冲孔局部消突时钻孔有效半径和影响范围的不确定,以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以现场实际地质条件和基础参数为依据,运用ANSYS fluent软件分别对其单孔和多孔条件下水力冲孔有效半径进行模拟研究,通过观察钻孔周围瓦斯浓度、孔... 针对掘进面水力冲孔局部消突时钻孔有效半径和影响范围的不确定,以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以现场实际地质条件和基础参数为依据,运用ANSYS fluent软件分别对其单孔和多孔条件下水力冲孔有效半径进行模拟研究,通过观察钻孔周围瓦斯浓度、孔洞口压力和速度对冲孔有效半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孔条件下,水力冲孔有效影响半径为2~4m,单孔出煤量为1t/m比较合适;多孔条件下,水力冲孔有效影ff响半径为4~6m。在出煤量为1t/m情况下,孔间距为11.4m时,有效影响半径比单孔有效影响半径提高了78.1%;为了避免出现瓦斯空白带,布孔间距为8.06m。其结果为后期冲孔时钻孔布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面 水力冲孔 有效半径 数值模拟 多孔
下载PDF
两种手术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被引量:5
4
作者 蒋守海 邱东新 +4 位作者 朱信飞 胡敬男 李亮 彭树进 董长红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 探讨前侧入路与外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治疗肱骨骨折患者58例,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20-55岁,平均33.6岁。采用前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36例,外侧入路... 目的 探讨前侧入路与外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治疗肱骨骨折患者58例,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20-55岁,平均33.6岁。采用前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36例,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22例,对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桡神经损伤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5个月(15-24个月)。在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桡神经损伤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侧入路明显优于外侧入路,术中不需游离暴露桡神经,减少桡神经损伤,钢板放置于骨面贴合好,有利于肱骨骨折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前侧入路 外侧入路 桡神经损伤
下载PDF
使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小儿四肢骨干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任海东 邱东新 +2 位作者 蒋守海 李亮 朱信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9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小儿四肢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19例四肢骨干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使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儿治疗的效果。结果 :这些患儿的... 目的:探讨使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小儿四肢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19例四肢骨干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使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儿治疗的效果。结果 :这些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天。所有患儿均在术后6个月内拔除弹性髓内针,其患肢的功能均完全恢复,其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8.1±2.0)周。所有患儿均未发生断针、骨折延迟愈合及畸形愈合的情况。结论 :使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小儿四肢骨干骨折的效果显著,患儿骨折愈合的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髓内针 固定 小儿 四肢 骨干 骨折
下载PDF
全锚支护体系在三软沿空巷道支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许得河 朱信飞 蔺增元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第11期69-71,74,共4页
针对小屯煤矿沿空巷道小煤柱透水失稳,围岩遇水软化、巷道严重变形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对沿空巷道的受力及变形进行分析,开发了锚注式组合锚杆并提出了"顶板加强护表,两帮加大锚注"的锚杆锚索全锚支护方案。经过现... 针对小屯煤矿沿空巷道小煤柱透水失稳,围岩遇水软化、巷道严重变形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对沿空巷道的受力及变形进行分析,开发了锚注式组合锚杆并提出了"顶板加强护表,两帮加大锚注"的锚杆锚索全锚支护方案。经过现场应用对比,该支护体系下煤柱变形降低了75%,底鼓量平均降低70%,巷道能够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 掘巷 锚注 组合
下载PDF
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任海东 邱东新 +1 位作者 蒋守海 朱信飞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6期14-14,16,共2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行克氏针内固定并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外固定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行克氏针内固定并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外固定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克氏针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下载PDF
对不同的骨创伤患者进行血浆D-D和血糖检测的意义
8
作者 邱东新 任海东 +2 位作者 蒋守海 李亮 朱信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9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对不同的骨创伤患者进行血浆D-D(D-二聚体)和血糖检测的意义。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0例骨创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在观察组患者入院的第1 d、第3 ... 目的:探讨对不同的骨创伤患者进行血浆D-D(D-二聚体)和血糖检测的意义。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0例骨创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在观察组患者入院的第1 d、第3 d、第5 d,分别检测其血浆D-D和血糖的水平。在对照组受检者进行体检时,对其进行血浆D-D和血糖水平的检测。然后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检测的结果显示,在入院的第1 d,观察组患者血浆D-D和血糖的水平达到了峰值。随着患者入院时间的延长,这两项指标的水平均有所下降。在入院的第1 d、第3 d、第5 d,观察组患者血浆D-D和血糖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D和血糖的水平与患者骨创伤的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 :对不同的骨创伤患者进行血浆D-D和血糖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估其骨创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创伤 血浆D-D 血糖
下载PDF
SuperPATH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蒋守海 邱东新 +4 位作者 朱信飞 任海东 胡浩 董长红 张成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12期1290-1291,共2页
目的探讨SuperPATH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笔者自2015-10-2016-01对12例(13髋)应用SuperPATH入路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切口起自大粗隆尖端,向近端延伸6—8cm,切开臀大肌,筋膜并钝性分离臀大肌,... 目的探讨SuperPATH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笔者自2015-10-2016-01对12例(13髋)应用SuperPATH入路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切口起自大粗隆尖端,向近端延伸6—8cm,切开臀大肌,筋膜并钝性分离臀大肌,从臀小肌与梨状肌间隙进入,沿股骨颈方向切开关节囊,在髋关节不脱位的状态下依次进行开口、扩髓,完成股骨柄的安装,再建立一个通道完成髋臼的磨削与安装。结果本组切口长度平均7.2(6—8)cm,术中出血量平均185.6(150~300)ml,术后引流量平均150.5(110~260)ml。12例均获随访2.5-6个月,平均4.2个月。术前VAS评分平均5.5(4-7)分,术后3个月VAS评分平均1.0(0.5~2.0)分。术后3个月疗效按髋关节Harris评分评定:平均91.2分,优9例,良3例。结论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切口小,损伤轻,不切断外旋肌,完整保留关节囊,关节稳定性好,功能恢复快,输血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手术 SuperPATH入路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形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4
10
作者 蒋守海 朱信飞 +4 位作者 闫成尚 邱东新 郝亮 徐猛 张玉帅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7期749-750,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形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8-06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形固定治疗的16例儿童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采用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形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8-06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形固定治疗的16例儿童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采用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3(6~19)个月。所有患儿骨折均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6~10)周。术后6个月采用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6例,可1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形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不损伤骨骺、固定稳定、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肱骨近端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克氏针 ∝形固定 儿童
原文传递
单人闭合复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 被引量:4
11
作者 邱东新 徐猛 +2 位作者 朱信飞 蒋守海 孙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10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探讨单人闭合复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操作方法及操作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5—2019-06诊治的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4例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2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1例为全髋关节翻修术后脱... 目的探讨单人闭合复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操作方法及操作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5—2019-06诊治的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4例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2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1例为全髋关节翻修术后脱位,均在静脉全身麻醉下取健侧卧位完成单人闭合复位。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一次复位成功,复位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折,X线片证实髋关节复位满意,假体在位。1例先行Allis法复位未成功,次日在侧卧位下单人一次复位成功。1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6年脱位,一次复位成功,手法复位后11个月再次脱位,同法再次复位成功。结论静脉全身麻醉下取健侧卧位完成单人闭合复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简单易行,仅需一人完成,操作无需暴力且可持续低张力牵引,复位成功率高,操作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单人闭合复位
原文传递
跟骨骨折术后石膏外固定预防切口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守海 邱东新 +1 位作者 朱信飞 任海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12期1339-1340,共2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采用石膏固定踝跖屈、足外翻位预防切口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6—2015-06诊治的81例跟骨关节内骨折,行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45例术后给予石膏固定踝跖屈、足外翻位石膏固定(A组),36例...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采用石膏固定踝跖屈、足外翻位预防切口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6—2015-06诊治的81例跟骨关节内骨折,行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45例术后给予石膏固定踝跖屈、足外翻位石膏固定(A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不予外固定(B组),对2组术后足跟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7.6(15~23)个月随访。A组术后2例切口浅表渗出,切口并发症发生率4.2%。B组2例切口浅表渗出,6例切口皮缘坏死,皮肤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1.1%。A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3,P=0.027)。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2,P=0.861)。结论跟骨骨折术后应用石膏固定患肢踝跖屈、足外翻位,可有效降低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并发症 石膏外固定
原文传递
GrauerⅡ型齿状突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敬男 蒋守海 +2 位作者 董长红 朱信飞 李亮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GrauerⅡ型齿状突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8—2012-08诊治的病例资料完整的Ⅱ型齿状突骨折42例。其中4例伴脊髓损伤,分别为ⅡB型3例,ⅡC型1例。根据Frankel分级2例C级,2例D级。6例ⅡA型患者先行颅骨牵... 目的探讨GrauerⅡ型齿状突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8—2012-08诊治的病例资料完整的Ⅱ型齿状突骨折42例。其中4例伴脊髓损伤,分别为ⅡB型3例,ⅡC型1例。根据Frankel分级2例C级,2例D级。6例ⅡA型患者先行颅骨牵引复位,后采用Holo-vest外固定治疗,19例ⅡB型患者行前路齿状突空心钉内固定术(A组);7例明显骨折移位的ⅡB型和10例ⅡC型患者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B组)。结果 42例经过12~20个月,平均14.8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B组中1例ⅡC型患者术后6个月发生寰椎椎弓根钉松动,重新置钉并取髂骨植骨,术后1年植骨已融合,临床疗效满意。A组与B组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GrauerⅡA型骨折齿状突骨折可以行非手术治疗,ⅡB型骨折宜采用前路齿状突空心钉内固定术,ⅡC型及明显骨折移位的ⅡB型骨折应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 骨折 齿状突螺钉 内固定 颅骨牵引术 外固定
原文传递
机器人系统导航下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喙突骨折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守海 张贯林 +1 位作者 张玉帅 朱信飞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7期684-684,共1页
笔者于2020年3月应用机器人系统导航下单枚螺钉内固定治疗喙突骨折1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47岁,因骑电动车摔倒导致左肩摔伤并出现疼痛、活动受限3d就诊。查体:左肩峰处隆起、畸形、肿胀明显,皮肤瘀青,左肩隆起处压痛,有弹性感... 笔者于2020年3月应用机器人系统导航下单枚螺钉内固定治疗喙突骨折1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47岁,因骑电动车摔倒导致左肩摔伤并出现疼痛、活动受限3d就诊。查体:左肩峰处隆起、畸形、肿胀明显,皮肤瘀青,左肩隆起处压痛,有弹性感,喙突处肿胀,无明显瘀青,压痛明显,左肩外展、上举等活动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机器人系统 病例报道 活动受限 喙突骨折 螺钉内固定 肿胀 导航
原文传递
SuperPATH入路在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邱东新 蒋守海 +1 位作者 任海东 朱信飞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12期4-6,共3页
目的:报告SuperPATH入路行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初步治疗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4月,采用SuperPATH入路,为7位患者行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6~10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手术切口长6~8cm,平均7.6cm;手术时间80~160分钟,平均100分钟... 目的:报告SuperPATH入路行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初步治疗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4月,采用SuperPATH入路,为7位患者行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6~10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手术切口长6~8cm,平均7.6cm;手术时间80~160分钟,平均100分钟;术中出血量200~350ml,平均300ml;下床行走时间术后12小时~24小时,平均18小时;平均住院日7天,术后平均脱拐时间3周,步态基本正常.结论:SuperPATH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手术切实可行,但应有严格的手术指征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PATH 微创手术 人工全髋置换 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原文传递
国产PEEK带线锚钉InLoc与GripLoc在肩袖双排修复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传开 郝亮 +1 位作者 闫成尚 朱信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0040-0043,共4页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国产PEEK带线锚钉InLoc与GripLoc在肩袖双排固定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初步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入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总计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肩袖修复实验组: In...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国产PEEK带线锚钉InLoc与GripLoc在肩袖双排固定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初步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入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总计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肩袖修复实验组: InLoc+GripLoc缝线桥双排肩袖修复,对照组:InLoc带线锚钉单排肩袖修复,比较两组应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UCLA、ASES评分高于实验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实验组前屈上举高于对照组,体侧外旋低于对照组,疼痛、活动范围、活动水平以及总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PEEK带线锚钉InLoc联合GripLoc应用于肩袖全层撕裂患者中,相比较使用单排InLoc肩袖内排锚钉,疗效更为优秀,且把持力以及抗拔出力得到临床认可,质量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肩袖修复 国产PEEK带线锚钉 InLoc内排锚钉 GripLoc外排锚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