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教学在船舶动力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以“船用柴油机脱硫脱硝创新实验平台”为例
1
作者 朱元清 石杰 冯永明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3期19-21,共3页
有深度的实验教学和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反馈在船舶动力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尤为重要,针对船舶尾气NOx、SOx、PM等污染物减排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干式脱硫技术的船用柴油机脱硫脱硝创新实验平台(SCR—EGC),提出了... 有深度的实验教学和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反馈在船舶动力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尤为重要,针对船舶尾气NOx、SOx、PM等污染物减排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干式脱硫技术的船用柴油机脱硫脱硝创新实验平台(SCR—EGC),提出了实验部分(实验报告)、理论部分(知识竞赛)和课后部分(心得体会)的三段式成绩考核方式,将催化脱硝、吸附脱硫及污染物检测等理论知识教学融入船舶尾气净化的特定场景。学生反馈表明,该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船舶污染物排放水平、尾气后处理技术及污染物检测技术等专业知识的理解,为日后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尾气 污染物净化 污染物检测 实验教学 实验平台建设
下载PDF
沂沭断裂带及其邻区地壳P波层析成像研究
2
作者 崔鑫 宋秀青 +3 位作者 石耀霖 殷海涛 朱元清 董腾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2-281,共10页
沂沭断裂带是华北克拉通东部的重要断裂带,历史上发生过8(1/2)级强震,区域速度模型研究可以提升地震震动图精度以及地震烈度速报的准确性,有助于防御未来的巨震,降低震害损失。本文搜集了沂沭断裂带及其邻近区域2008—2020年的数字地震... 沂沭断裂带是华北克拉通东部的重要断裂带,历史上发生过8(1/2)级强震,区域速度模型研究可以提升地震震动图精度以及地震烈度速报的准确性,有助于防御未来的巨震,降低震害损失。本文搜集了沂沭断裂带及其邻近区域2008—2020年的数字地震波数据,经过数据降丛集化、走时数据正态分布筛选等处理得到了地震事件震中参数和走时震相数据。基于FMTOMO方法,反演得到了沂沭断裂带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反演结果显示,在近地表地层,速度分布特征与地表地质构造单元存在密切联系,褶皱带和基岩出露区域常常呈现高速速度分布,含较厚土层的凹陷或海域区域则一般呈现低速速度分布;在中地壳地层,速度分布特征与地震活动性有密切的联系,地震震中往往密集分布于高速和低速的过渡区域。在莫霍面深度,沂沭带的速度分布呈现了分段性差异特征,且两侧的速度分布存在差异。这可能意味着断裂带深达地幔的现象。且在沂沭带中南段区域,存在高速速度分布特征,这可能与区域地幔物质上涌有关,也可能构成强震的孕震背景。郯城区域从地表至地幔顶部均显示高速速度异常,该区域会积累高应力,可能发生8级以上地震,推测其复发周期应该很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沂沭带 P波 层析成像
下载PDF
我国氨氢动力海上船舶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玉真 王敏 +4 位作者 李灵东 门志国 赵修涛 朱元清 刘龙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3-146,共14页
航运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船舶的能耗与环境问题日益显现,氨氢动力海上船舶将成为未来海洋交通运载工具的重要发展方向,从而有助于完成“双碳”目标任务和应对国际海事组织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导向。本文研判了氨氢动力海上船舶的发展需求... 航运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船舶的能耗与环境问题日益显现,氨氢动力海上船舶将成为未来海洋交通运载工具的重要发展方向,从而有助于完成“双碳”目标任务和应对国际海事组织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导向。本文研判了氨氢动力海上船舶的发展需求并全面梳理了国际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氨氢动力海上船舶的关键技术体系,涵盖安全防护、燃料加注、氨重整制氢、海上船舶氨氢动力、可再生能源制氢、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合成氨工艺、有害污染物排放处理;立足国情,论证提出了我国氨氢动力船舶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上/中/下游的产业发展要素。研究建议,开展氨氢燃料供应体系、氨氢动力海上船舶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加强支持性服务设施的维护,尽快积累工程化经验,为后续大规模产业链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依据,稳健推动氨氢动力海上船舶产业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氢动力海上船舶 “双碳” 氨重整制氢 氨裂解 制氢
下载PDF
岩石破裂时电磁辐射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50
4
作者 朱元清 罗祥麟 +2 位作者 郭自强 赵志光 祝中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94-601,共8页
本文提出了岩石破裂时的电磁辐射是裂纹尖端电荷随着裂纹加速扩展运动所产生的假说.应用断裂力学方法推导了岩石破裂时初始裂纹长度与裂纹扩展加速度的关系,并计算了其速度和加速度值.根据破裂岩石的电子发射理论,解释了裂纹尖端带电荷... 本文提出了岩石破裂时的电磁辐射是裂纹尖端电荷随着裂纹加速扩展运动所产生的假说.应用断裂力学方法推导了岩石破裂时初始裂纹长度与裂纹扩展加速度的关系,并计算了其速度和加速度值.根据破裂岩石的电子发射理论,解释了裂纹尖端带电荷的现象.利用岩石在单轴压缩致裂过程中记录到的近场电磁辐射的实验结果,计算了裂纹扩展时裂纹尖端的电荷量和远场电磁辐射强度.通过对电磁辐射波谱分析的研究,得到岩石破裂时电磁辐射频率上限的估计值.最后对岩石破裂时出现的声光电磁现象在理论上作了统一的定性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电磁辐射 裂纹
下载PDF
数字化台网的近震震相自动识别 被引量:16
5
作者 朱元清 佟玉霞 +1 位作者 于海英 宋俊高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2,共8页
首次提出了数字化台网对于近震震相自动识别的“波形变化值增长”算法和“无后续震相”判据 .前者根据波形变化值来描述近震波形的变化 ,用该值的增长捕捉地震波振幅或频率的突变 ;后者在识别到初动后考察后续波形的变化情况 ,如果没有... 首次提出了数字化台网对于近震震相自动识别的“波形变化值增长”算法和“无后续震相”判据 .前者根据波形变化值来描述近震波形的变化 ,用该值的增长捕捉地震波振幅或频率的突变 ;后者在识别到初动后考察后续波形的变化情况 ,如果没有其它震相 ,初动识别无效 .该判据使算法在初动震相振幅过小识别不清时 ,不会误将后续振幅较大的震相识别为初动震相 .该方法经实例检验表明精度符合地震速报的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相自动识别 波形变化值增长 地震波形 近震 数字化台网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研究中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36
6
作者 朱元清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0-31,共12页
本文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断层带的地震活动特性.断层系由多个耦合非线性单元模拟,每个基本单元由Maxwell体和刚性滑块组成.滑块的运动满足静、动摩擦强度本构关系.理论模拟的地震活动在短时间内是随机的,但当时间尺度足够大时,... 本文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断层带的地震活动特性.断层系由多个耦合非线性单元模拟,每个基本单元由Maxwell体和刚性滑块组成.滑块的运动满足静、动摩擦强度本构关系.理论模拟的地震活动在短时间内是随机的,但当时间尺度足够大时,断层带的总体活动表现出某种规律性.多数实际观测到的地震活动现象均在这些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中出现. 本文提出转换概率的观点来度量断层间和孕震区间的地震转移.模拟中发现活动地震带中存在条件安全区,这可能对地震预报的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活动性 非线性 动力学 模型
下载PDF
剪切生热与花岗岩部分熔融——关于喜马拉雅地区逆冲断层与地壳热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朱元清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08-416,共9页
本文对影响喜马拉雅逆冲断层地区热结构的三种主要热源(断层的摩擦剪切热,地壳的放射性热和上地幔的传导热)的效应进行了计算分析,在计算中考虑了岩石的流变性造成的剪应力和温度的非线性关系及岩石温度到达熔点时的熔解热.结果表明,尽... 本文对影响喜马拉雅逆冲断层地区热结构的三种主要热源(断层的摩擦剪切热,地壳的放射性热和上地幔的传导热)的效应进行了计算分析,在计算中考虑了岩石的流变性造成的剪应力和温度的非线性关系及岩石温度到达熔点时的熔解热.结果表明,尽管地壳的放射性热和上地幔的传导热也可能引起地壳中的部分熔融,但此时熔融将从地壳底部开始发生,这与喜马拉雅地区观测到的地质现象不符;在考虑了剪切断层带的剪切热后,熔融将从断层附近开始发生,因此得到了比较符合实际地质现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结构 岩石 熔融 剪切热 青藏
下载PDF
南黄海地震序列时空参数的精细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朱元清 范长青 浦小峰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4-61,共8页
1984年5月21日的南黄海地震发生在海里,地震观测台站都偏在震中的西侧,距离最近的南通台和崇明台也在100km左右,给地震的精细测定带来了困难。用现有测震方法,得到的南黄海地震序列观测报告,震中分布比较离散。本文在... 1984年5月21日的南黄海地震发生在海里,地震观测台站都偏在震中的西侧,距离最近的南通台和崇明台也在100km左右,给地震的精细测定带来了困难。用现有测震方法,得到的南黄海地震序列观测报告,震中分布比较离散。本文在进一步发展了无走时表定位法和相对定位法的基础上,对南黄海地震序列中的3级以上地震的时空参数作了重新测定和分析,取得了较精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时空参数 地震定位 精度
下载PDF
一个三维空区的震例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朱元清 夏从俊 +1 位作者 左力格图 李慧民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7-330,共4页
一个三维空区的震例研究朱元清1)夏从俊1)左力格图2)李慧民1)1)中国上海200062上海市地震局2)中国武汉430071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主题词震源深度地震预报三维孕震空区华东地区自6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外对... 一个三维空区的震例研究朱元清1)夏从俊1)左力格图2)李慧民1)1)中国上海200062上海市地震局2)中国武汉430071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主题词震源深度地震预报三维孕震空区华东地区自6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外对强震前出现地震活动空区的研究日益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深度 地震预报 孕震空区 华东地区 地震
下载PDF
地震波在粘弹介质中的传播及地形效应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元清 胡天跃 郭自强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42-449,533,共8页
本文应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几种不规则地形及典型地质构造对粘弹波传播的影响.在SH 波和 P 波垂直入射的条件下,计算了各模型中地震波与地表的位移和加速度的最大振幅分布,同时讨论了它们在工程地震中的可能应用.
关键词 地震波 粘弹介质 地形效应 有限元
下载PDF
构造热演化的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元清 石耀霖 陆锦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08-316,共9页
对模拟构造热演化的二维和三维非稳态热传导-平流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进行了研究.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别应用有限单元法和差分法进行离散化处理;推导了非稳态热传导-平流有限元方程.在求解技术上发展了“迎风”权函数方法,将有限元法、有限... 对模拟构造热演化的二维和三维非稳态热传导-平流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进行了研究.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别应用有限单元法和差分法进行离散化处理;推导了非稳态热传导-平流有限元方程.在求解技术上发展了“迎风”权函数方法,将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和“迎风”权函数法结合起来,使用变网格、变结点方法对地质体的运动介质、运动边界、多热源的非线性、非稳态的构造热演化进行了模拟.并对各种热源体的处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处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热演化 热传导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断层的大地震复发概率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元清 解朝娣 +1 位作者 宋秀青 秦浩文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共10页
本文以布朗过程时间物理模型为基础,以地震孕育过程为研究主线,计算了中国大陆地区主要活动断层在不同预测时段内的强震复发概率,进而对断层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阿尔金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小江断裂带这... 本文以布朗过程时间物理模型为基础,以地震孕育过程为研究主线,计算了中国大陆地区主要活动断层在不同预测时段内的强震复发概率,进而对断层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阿尔金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小江断裂带这4条断层的强震复发概率值显著高于其他断裂带,反映了这些断层所处地区的应力积累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应属于未来可能复发强震的危险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 布朗过程时间模型 条件概率 断层 地震复发
下载PDF
一种确定地震深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55
13
作者 朱元清 石耀霖 李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0年第2期4-12,共9页
本文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确定地震震源深度的方法。对区域地震台网内发生的地震,利用变换后的各台初至到时差数据进行震源深度测定。结果表明对不同的速度结构,震源深度平均变化5km时,走时平均改变0.7s。这样的灵敏度对地震深度的... 本文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确定地震震源深度的方法。对区域地震台网内发生的地震,利用变换后的各台初至到时差数据进行震源深度测定。结果表明对不同的速度结构,震源深度平均变化5km时,走时平均改变0.7s。这样的灵敏度对地震深度的确定是有效的,尤其在对没有近台(震中距<50km)的地震,该方法显示了其优越性。文中最后给出了J—B表模型和国内二层均匀模型的深度——走时差用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震源 深度 定位 走时
下载PDF
确定震源深度的PTD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1
14
作者 朱元清 夏从俊 李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7年第3期21-29,共9页
根据对不同台站间初至到时作变换后的到时差来计算地震的深度,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华东地区1982~1992年底能定出深度的地震,并作了相应的误差分析。按中国分区速度结构,编制出各区的深度-走时差表。
关键词 震源深度 走时差表 PTD法 地震
下载PDF
提高地震定位精度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6
15
作者 朱元清 赵仲和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7年第5期59-67,共9页
根据现有台网的分布密度、仪器配置的状况和目前震相判读精度提出了一些新的措施来提高地震定位的效率和精度。主要思想有采用“全局搜索和单纯形综和求解法”求解方程的极值,计算中考虑地球曲率,并做椭球校正。采用“翻台法”来改善... 根据现有台网的分布密度、仪器配置的状况和目前震相判读精度提出了一些新的措施来提高地震定位的效率和精度。主要思想有采用“全局搜索和单纯形综和求解法”求解方程的极值,计算中考虑地球曲率,并做椭球校正。采用“翻台法”来改善目标函数、实现“目标函数拉伸”的思想、控制解域和自行调整发震时刻提高求解的稳定性和精度。采用“模拟退火法”的物理性质来控制试错解的跨越长度,提高求解效率和解的分辨精度。采用区域走时表加台站校正值的思想来减小速度模型的复杂性。采用PTD方法和sPn-Pn方法来求震源深度。在地震定位过程中显示地图经纬度,同步演示定位过程及结果。同时还在屏幕上显示传统的交切结果以帮助分析人员判定定位结果的可靠性。区域走时表采用地壳曲面模型,允许模型带有低速层,各层具有梯度,且不限层数,自动使用台站校正值并给出定位误差。根据上述思想和不同的需要分别编制了地方、区域台网定位程序,全国、全球地震定位程序,极远震定位程序用于速报和专门用于研究的地震定位程序。这些程序还带有求震源深度和震级的功能。对于专门进行地震定位研究的工作,还提供了绘制地震定位误差二维等值线图和三维误差分布图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定位 定位精度 地震预报 地震台
下载PDF
上海地震台阵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元清 佟玉霞 宋俊高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2年第2期13-23,共11页
从台阵波数响应特性、子台选址与测试、场地背景噪声分析和记录信号评价等方面 ,综合对上海地震台阵进行设计 ,确定了台阵子台的布局点位。本文还介绍了规则台阵与不规则台阵中的几种不同子台布局的台阵波数响应图 ,并由此得出 ,采用不... 从台阵波数响应特性、子台选址与测试、场地背景噪声分析和记录信号评价等方面 ,综合对上海地震台阵进行设计 ,确定了台阵子台的布局点位。本文还介绍了规则台阵与不规则台阵中的几种不同子台布局的台阵波数响应图 ,并由此得出 ,采用不规则的子台布局同样可得到性能较好的地震台阵 ;台阵的子台越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震台阵 台阵设计 波数响应特性 子台选址 噪声 记录信号
下载PDF
TLC254311通道12位串行A/D转换器的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元清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6-68,共3页
介绍多通道串行A/D转换器TLC2543的功能特点和工作过程,讨论了编程输入数据对器件工作方式的选择,以及器件的工作时序,给出了TLC2543与80C51的接口应用电路及软件清单。
关键词 串行A/D转换器 采样 I/O周期 转换周期
下载PDF
上海地震台阵(网)近震定位的翻台方法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元清 于海英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2年第2期97-106,共10页
为了快速而精确地确定震源位置 ,尽可能减少定位所产生的误差 ,引入了求解准则函数极小值的“POWELL”方法、“模拟退火法”、求解震源深度的“PTD方法”和“翻台法”用于近震定位。本文利用上述方法编制了近震定位程序 ,经过理论和实... 为了快速而精确地确定震源位置 ,尽可能减少定位所产生的误差 ,引入了求解准则函数极小值的“POWELL”方法、“模拟退火法”、求解震源深度的“PTD方法”和“翻台法”用于近震定位。本文利用上述方法编制了近震定位程序 ,经过理论和实际应用的严格考察 ,已在全国部分数字化地震台网中推广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震台阵 近震定位 翻台方法 POWELL方法 模拟退火法 目标函数
下载PDF
上海地震台阵观测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元清 宋俊高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2年第2期2-12,共11页
介绍了上海地震台阵观测系统 ,该观测系统是由地震台阵、佘山数据中心、上海信息中心等部分组成 ,对各部分的功能及设备系统结构作了较为翔实的分析 ,并简要描述了台阵数据处理软件系统。上海地震台阵投入并网运行后表明 ,从根本上改善... 介绍了上海地震台阵观测系统 ,该观测系统是由地震台阵、佘山数据中心、上海信息中心等部分组成 ,对各部分的功能及设备系统结构作了较为翔实的分析 ,并简要描述了台阵数据处理软件系统。上海地震台阵投入并网运行后表明 ,从根本上改善了地震波形、特别是远震波形的记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震台阵 地震监测 数据处理 地震波形 地震监测
下载PDF
高职院校合唱指挥教学方法创新途径探索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元清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1期184-185,共2页
高职合唱指挥教学是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存在着师生对高职合唱教学认识不足、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式单一落后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正确认识合唱指挥教学、保证教材内容的与时俱... 高职合唱指挥教学是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存在着师生对高职合唱教学认识不足、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式单一落后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正确认识合唱指挥教学、保证教材内容的与时俱、逐步完善课程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尊重学生发展需要等创新途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合唱指挥 创新途径 合唱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