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经皮骨成形术治疗骨盆溶骨性转移肿瘤
1
作者 刘勇 何仕诚 +6 位作者 朱海东 方文 杜瑞杰 郭金和 朱光宇 陈荔 滕皋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评价CT导引下经皮骨成形术(percutaneous osteoplasty,POP)治疗骨盆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21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应用CT引导下行POP治疗骨盆溶骨性转移瘤且随访资料完整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评价CT导引下经皮骨成形术(percutaneous osteoplasty,POP)治疗骨盆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21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应用CT引导下行POP治疗骨盆溶骨性转移瘤且随访资料完整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POP术后1周和1、3、6及12个月的临床疗效,并记录关节功能及止痛药物应用情况。比较术前和术后3、6、12个月骨盆肿瘤破坏范围的变化,评价肿瘤控制情况。根据随访12个月内局部病灶有无进展分为控制组与进展组,比较两组全身抗肿瘤治疗比例、病灶大小、骨水泥注入量以及骨水泥充填率。结果40例患者57处病灶POP操作均成功,骨水泥注入量为(4.56±2.25)mL/处。40例患者POP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8.00±0.85)、(2.05±0.96)、(2.08±0.94)、(2.18±0.84)分,术前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7例患者术后6个月VAS评分为(2.35±0.54)分,28例患者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为(2.43±0.79)分,术后1周与术后1、3、6和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3,P<0.01)。术后3、6和12个月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6.49%、85.19%、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控制组与进展组全身抗肿瘤治疗比例、病灶大小及骨水泥注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骨水泥充填率为(81.26±9.17)%比(68.40±1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引导下POP治疗骨盆转移瘤操作安全、疗效显著,骨水泥可较长时间控制局部病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转移瘤 溶骨性 经皮骨成形术 CT引导
下载PDF
“医教研”融合的医学影像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研究
2
作者 朱光宇 贾妍 +1 位作者 孟凡荣 丛培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77-179,共3页
依托高校的医教、信息化资源,建设促进住院医师医学影像学规范化培训的“医教研”一体化管理平台,对住院医师的医学影像学规范化培训进行过程化、模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优化协调、量化监管,推进“医教研”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依托高校的医教、信息化资源,建设促进住院医师医学影像学规范化培训的“医教研”一体化管理平台,对住院医师的医学影像学规范化培训进行过程化、模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优化协调、量化监管,推进“医教研”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医学人才高质量、高规格的培养目标。进而提高住院医师医学影像学规范化培训的监管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升培训质量,打造合格的临床医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 “医教研”融合 医学影像学 培养目标 评价制度
下载PDF
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对踝关节冠状面角度的影响
3
作者 尹岳桐 朱光宇 +5 位作者 田向东 谭冶彤 马晟 薛志鹏 胡元一 李晓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49-3354,共6页
背景: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作为一种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法,目前缺乏其对踝关节影响的研究。目的:观察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对患者负重位下肢X射线片上踝关节冠状面角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行... 背景: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作为一种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法,目前缺乏其对踝关节影响的研究。目的:观察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对患者负重位下肢X射线片上踝关节冠状面角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行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40例(41膝),其中女31例,男9例;左膝20例,右膝21例;年龄49-75岁,平均(63.44±6.57)岁。收集术前及术后第2,48周的负重位下肢全长X射线片资料,测量髋-膝-踝关节角、距骨倾斜角、踝关节倾斜角、胫骨踝穴角、胫骨远端关节面角的术前术后变化。结果与结论:①髋-膝-踝关节角由术前的(-6.24±3.69)°改善为术后第2周的(2.59±3.49)°,至第48周为(2.15±3.49)°;踝关节倾斜角由术前的(-7.90±3.11)改变为术后第2周的(-2.51±2.59)°,至第48周为(-2.46±2.4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②距骨倾斜角、胫骨踝穴角及胫骨远端关节面角的术前、术后2次随访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第2周与第48周各角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④提示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在纠正膝内翻的同时,能够改善踝关节的角度异常,且在48周负重活动后该角度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 踝关节 冠状面 影像学
下载PDF
热-应力老化作用对电容器用BOPP薄膜绝缘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宋家乐 张添胤 +4 位作者 朱光宇 赵亮 潘振 尹星力 陈向荣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4年第1期83-87,101,共6页
为了研究热-应力老化作用对电容器用双向拉伸聚丙烯(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BOPP)薄膜绝缘性能的影响,本文对电容器用厚度为7.8μm的BOPP薄膜进行120℃下单向拉伸,在应力分别为0、10、20、40 N下进行168 h的老化处理,利用万... 为了研究热-应力老化作用对电容器用双向拉伸聚丙烯(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BOPP)薄膜绝缘性能的影响,本文对电容器用厚度为7.8μm的BOPP薄膜进行120℃下单向拉伸,在应力分别为0、10、20、40 N下进行168 h的老化处理,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其拉伸应力应变特性,在85℃条件下测试了试样的电导率、介电常数和直流击穿等电气特性,并通过热刺激去极化电流分析了热-应力老化作用对BOPP薄膜陷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应力的老化作用导致BOPP薄膜电导率明显上升,热的作用导致介电常数的下降,单向应力的作用导致介电常数的上升。此外,热刺激去极化电流测试结果表明,热-应力老化作用导致BOPP薄膜中能级较深陷阱密度显著上升。上述结果表明,热-应力老化作用导致电容器用BOPP薄膜电气性能下降,应增强对其重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薄膜 热老化 单向应力 绝缘性能 陷阱特性
下载PDF
心血管数字医学的临床应用进展及展望
5
作者 王义为 杨婷婷 +1 位作者 朱光宇 杨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740-745,共6页
随着现代心血管疾病诊治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与现代精准、微创、个体化、智能化的医学诊疗理念契合不断深入。目前,以医学影像学成像、三维重建、数值仿真、3D打印、扩展现实、人工智能、移动健康及数字孪生等为代表的数字... 随着现代心血管疾病诊治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与现代精准、微创、个体化、智能化的医学诊疗理念契合不断深入。目前,以医学影像学成像、三维重建、数值仿真、3D打印、扩展现实、人工智能、移动健康及数字孪生等为代表的数字化辅助技术已在心血管疾病的个性化术前精准评估、诊疗方案定制及提高诊疗质量等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同时也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教学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依据数字化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医学 心血管疾病 3D打印 扩展现实 人工智能 移动健康 数字孪生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及股动脉插管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朱光宇 滕皋军 +5 位作者 牛焕章 郭金和 卢勤 李国昭 余辉 陈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85-178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方法,探讨股动脉插管技术的应用。方法将60只实验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分别用瘤细胞悬液直视下注射法、直视下瘤块注入后用明胶海绵封堵穿刺通道法及直视下瘤块注入后局部压迫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 目的比较不同的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方法,探讨股动脉插管技术的应用。方法将60只实验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分别用瘤细胞悬液直视下注射法、直视下瘤块注入后用明胶海绵封堵穿刺通道法及直视下瘤块注入后局部压迫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结果60只实验兔中死亡2只,存活兔经剖腹探查证实肝脏种植成功54只(成功率93.1%,54/58);三组成瘤率分别为79%(15/19)、100%(19/19)、100%(20/20),前者成瘤多为多结节、分叶状,腹腔及全身转移多见,与后两者均有统计学差异,后两者成瘤状况无统计学差异,多为孤立病灶且成瘤速度快,腹腔及远处转移少见。成瘤后的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亦证实前述结果。所有实验兔处死前均经股动脉直视下Seldinger法置入4F导管鞘后引入导管行血管造影及其他介入操作,成功56例(成功率96.6%,56/58)。结论直视下注入瘤块后局部压迫法操作简便、成瘤率高,且多为孤立病灶,转移少见,更适合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实验要求。经股动脉置鞘后行介入操作方法可行,尤其适用于复杂的介入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肝肿瘤 放射学 介入性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 被引量:21
7
作者 朱光宇 滕皋军 +2 位作者 郭金和 何仕诚 方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溶栓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对 3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进行经导管脉冲喷射药物机械溶栓法治疗。结果 经造影证实为急性血栓形成的 32例患者 ,... 目的 探讨经导管溶栓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对 3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进行经导管脉冲喷射药物机械溶栓法治疗。结果 经造影证实为急性血栓形成的 32例患者 ,治疗后即时开通率为 97% (31/ 32 ) :1例技术失败。溶栓治疗后造影 ,闭塞段均重新开放。术后随访发现 4例发生再次闭塞 ,其中 2例经再次同法治疗后恢复通畅 ,另 2例患者因发现有局限性血管狭窄而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而恢复通畅。术后所有患者未出现肺栓塞及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脉冲喷射药物机械溶栓法是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具有较高的即时开通率。对伴有血管狭窄的患者 ,在经导管脉冲喷射药物机械溶栓法治疗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急性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注入脂质体介导的p53基因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朱光宇 卢勤 +7 位作者 滕皋军 魏晓莹 郭金和 余辉 邓钢 何仕诚 方文 李国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以兔VX2肝癌模型为对象,探讨经导管动脉注入脂质体介导的p53基因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及转染和表达情况。方法将pCMV-myc-p53质粒、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以及pCMV-myc- p53和LipofectAMINE的复合体分别注入兔VX2肝癌模型的肿瘤供... 目的以兔VX2肝癌模型为对象,探讨经导管动脉注入脂质体介导的p53基因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及转染和表达情况。方法将pCMV-myc-p53质粒、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以及pCMV-myc- p53和LipofectAMINE的复合体分别注入兔VX2肝癌模型的肿瘤供血动脉,并提取肿瘤组织蛋白,采用蛋白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检测基因转染及其表达。以不同量的pCMV-myc-p53与LipofectAMINE形成的复合体分别注入兔VX2肝癌模型的肿瘤供血动脉内,同法检测基因的转染及其表达。结果脂质体介导的p53基因经动脉途径成功转染了兔VX2肝癌模型的肿瘤组织并进行表达,其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基因导入,基因的量与转染效率之间存在量效关系。结论经动脉途径导入脂质体介导的p53基因治疗肝癌是可行、有效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脂质体 转染效率 肝癌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食管内照射支架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应用及随访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光宇 郭金和 +4 位作者 滕皋军 邓钢 何仕诚 方文 李国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携带125I粒子的内照射支架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并随访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内照射支架置入术治疗30例不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对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血液指标、影像学指标、并发症、吞咽困难指数及生存期进行观察,确定... 目的探讨采用携带125I粒子的内照射支架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并随访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内照射支架置入术治疗30例不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对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血液指标、影像学指标、并发症、吞咽困难指数及生存期进行观察,确定内照射支架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支架置入顺利,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象及免疫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影像学随访示125I粒子无脱落及放射性泄漏。20例术后3个月CT扫描示病变部位较术前变薄,8例于术后8个月CT结果示病变较前明显变薄。胸痛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并发症,未发生与内照射支架有关的食管穿孔及放射性肺炎。术后吞咽困难明显改善,胃镜提示再狭窄病例以肉芽组织增生为主,肿瘤过度生长少见。患者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平均生存期为8.3个月。结论食管内照射支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随访结果示其疗效确切、持久,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碘放射性同位素 支架 近距离放疗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支架端改型防治食管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朱光宇 滕皋军 +4 位作者 郭金和 何仕诚 邓钢 方文 李国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观察支架端改型对食管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10例经病理及影像学确诊的食管癌患者,用支架端增加硅胶膜的改型支架进行治疗。术后每月随访吞咽困难程度Stooler分级评分、胸部X线片、CT和食管钡餐,了解支架的位... 目的观察支架端改型对食管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10例经病理及影像学确诊的食管癌患者,用支架端增加硅胶膜的改型支架进行治疗。术后每月随访吞咽困难程度Stooler分级评分、胸部X线片、CT和食管钡餐,了解支架的位置及有无梗阻;每2个月行胃镜检查以了解支架有无狭窄,随访有无严重胸痛、出血、肺炎、食管气管瘘等相关并发症。结果 10例患者随访4~10个月,9例随访期间吞咽困难程度Stooler分级评分均为0~1级,1例吞咽困难程度逐步加重,随访至5个月其程度分级增至3级。术后9例未见支架移位,1例携带125I粒子支架患者随访至8个月时发现支架脱落至胃内,食管钡餐及胃镜检查示原狭窄段管腔内壁较光滑,未见狭窄。1例逐步出现吞咽困难患者的胸部CT扫描提示病变超过支架上缘,食管造影及胃镜证实为肿瘤增生造成再狭窄;其余8例病变长度未见明显增加,食管钡餐及胃镜均未见支架端口狭窄及梗阻征象,其中4例释放未携带125I粒子支架的病变厚度有增加,4例释放携带125I粒子支架的病变厚度较术前变薄。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轻度胸痛及咽部不适,经对症处理后均逐步缓解,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端口改型支架对食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且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支架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联合运用超声及X线引导穿刺在恶性胆道梗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朱光宇 滕皋军 +4 位作者 郭金和 何仕诚 邓钢 方文 李国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60-2363,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超声及X线引导穿刺在恶性胆道梗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经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证实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两组,接受介入治疗,包括胆管外引流术及胆道支架置入术;A组采用传统的X线引...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超声及X线引导穿刺在恶性胆道梗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经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证实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两组,接受介入治疗,包括胆管外引流术及胆道支架置入术;A组采用传统的X线引导,B组采用超声及X线联合引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穿刺次数、穿刺过程中的透视时间、对比剂用量、手术失血量、胆道出血例数、术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431.7±125.3)μmol/L及(427.5±128.2)μmol/L(P>0.05)。两组患者均穿刺成功并完成后续介入治疗,穿刺次数分别为(4.9±2.2)次及(1.2±0.4)次(P<0.001),穿刺过程透视时间分别为(191.0±67.2)s及(26.8±5.5)s(P<0.001),对比剂用量分别为(34.6±6.5)ml及(10.2±2.4)ml(P<0.001),手术失血量分别为(56.3±21.7)ml及(10.8±3.5)ml(P<0.001)。胆道出血例数分别为8例及0例(P<0.005),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79.0±20.6)μmol/L及(57.9±21.7)μmol/L(P<0.001)。结论在恶性胆道梗阻的介入治疗中联合运用超声及X线引导穿刺可以明显降低穿刺次数、透视时间、对比剂用量、手术失血量及胆道出血率,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阻塞性黄疸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光宇 滕皋军 +3 位作者 郭金和 邓钢 何仕诚 方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82-1584,共3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价值。方法23例经纤维内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患者,其中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均为内科保守治疗及内镜下止血无效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23例消化性溃疡...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价值。方法23例经纤维内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患者,其中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均为内科保守治疗及内镜下止血无效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23例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均成功施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术后即时止血率为100%,随访中仅1例因再次出血而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余患者随访无再出血。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 消化性 出血 放射学 介入性 栓塞
下载PDF
透平动叶栅二次流涡系演变及气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光宇 俞茂铮 程代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42-1146,共5页
采用控制容积积分法和协调一致的求解压力耦合方程的半隐算法 ,数值求解了三维稳态时均N S方程组 ,并应用可实现k -ε湍流模型 ,计算分析了低展弦比透平动叶栅二次流涡系的演变特点及叶栅气动特性 .计算结果与现有的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 采用控制容积积分法和协调一致的求解压力耦合方程的半隐算法 ,数值求解了三维稳态时均N S方程组 ,并应用可实现k -ε湍流模型 ,计算分析了低展弦比透平动叶栅二次流涡系的演变特点及叶栅气动特性 .计算结果与现有的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表明所用的数值方法及湍流模型适用于模拟存在复杂涡系的叶栅流动 .计算结果表明 ,与静叶栅相比较 ,由于动叶栅的折转角较大 ,且气流膨胀加速程度较小 ,通道内横向压力梯度对涡系的发展及叶栅的气动特性产生了更为显著的影响 ,使得马蹄涡压力面分支在叶栅流道进口区域即与端壁上的横向流动相融合 ,并很快发展成强度较大的通道涡 ,马蹄涡吸力面分支也会较早地受到通道涡的卷吸而消失 ,以致叶栅的能量损失显著增大 ,出口气流角沿高度方向分布也很不均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平 气动特性 动叶栅 二次流 涡系演变 数值模拟 控制容积积分法 k-ε湍流模型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表现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朱光宇 田向东 +6 位作者 薛志鹏 谢国庆 王剑 管垒 谭冶彤 杨晨 杜冬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6-829,共4页
目的:通过探讨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影像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膝骨关节炎的诊治提供思路。方法:取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121例(126侧)接受关节镜手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按中医膝痹辨证分为瘀血痹... 目的:通过探讨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影像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膝骨关节炎的诊治提供思路。方法:取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121例(126侧)接受关节镜手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按中医膝痹辨证分为瘀血痹阻、阳虚寒凝、肾虚髓亏3组,每组随机抽取各30例,通过研究关节镜手术中镜下所见滑膜增生、软骨损伤、游离体、半月板损伤等病理表现分析统计数据,找出每组内相同特性及组间差别,总结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组织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根据中医证型,滑膜增生多见于瘀血阻滞型,膝关节软骨轻度损伤见于阳虚寒凝型,软骨严重损伤见于肾虚髓亏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膝骨关节炎不同辨证分型在关节镜下呈现不同的组织病理变化,且同一分型病例具有大体相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分型 膝骨关节炎 关节镜手术 相关性
下载PDF
HPLC测定菘黄感冒颗粒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光宇 吴红 +4 位作者 王利 刘慧 张华 王传德 陈卫东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测定菘黄感冒颗粒剂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HPLC,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ODS柱(250mm×4,6mm,5.0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0.90ml·min^-1,检测波长:254am,柱温:40℃。... 目的测定菘黄感冒颗粒剂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HPLC,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ODS柱(250mm×4,6mm,5.0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0.90ml·min^-1,检测波长:254am,柱温:40℃。结果含量测定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线性范围分别在3.04~18,24mg·L^-1(r=0.9999)、6,10~36.60mg·L^-1(r=0.9999)、8.62~51.72mg·L^-1(r=0.9999),大黄酸平均回收率(n=5)为100.5%(RSD=1,8%),大黄素平均回收率(n=5)为98.35%(RSD=1,9%),大黄酚平均回收率(n=5)为99.25%(RSD=1.5%)。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大黄酸 大黄酚 菘黄感冒颗粒 HPLC法
下载PDF
灰熵并行分析引导PSO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光宇 冯子超 杨志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33-2238,共6页
提出采用灰熵并行分析法引导粒子群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灰熵并行分析法综合灰色关联分析法与信息熵的特点,对数据序列计算灰关联系数,同时并行地对数据序列计算信息熵及熵值权重,将灰关联系数与熵值权重结合求得灰熵并行关联度。... 提出采用灰熵并行分析法引导粒子群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灰熵并行分析法综合灰色关联分析法与信息熵的特点,对数据序列计算灰关联系数,同时并行地对数据序列计算信息熵及熵值权重,将灰关联系数与熵值权重结合求得灰熵并行关联度。通过粒子群算法对优化问题的多个目标构建与粒子数相同数量的目标值序列,计算每个序列的灰熵并行关联度值,利用该值作为算法适应度值的分配策略引导粒子进化。以10个典型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为例进行实验,结果与差分进化算法及遗传算法进行比较,表明灰熵并行分析法可以有效引导各算法进化,使算法在收敛性和分布均匀性方面表现良好,且粒子群算法的优化结果要好于其他两种算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熵并行分析法 粒子群算法 多目标优化 作业车间调度
下载PDF
一个基于XML的数据收集与分发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光宇 李松年 +1 位作者 刘坤 张世永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7-259,共3页
针对一个具体项目,分析了原有方案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的基于的数据收集与分发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实现。
关键词 XML 中间件 数据复制 数据收集 数据分发方法
下载PDF
影响电脑比色仪临床测量精确度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光宇 廖红兵 +3 位作者 王玲菲 麦昱颖 赵崇莹 武辉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46-248,共3页
目的:了解VITA easyshade compact无线电脑比色仪在不同光源以及不同牙体部位的比色精确度以及可重复性,总结影响比色仪正确比色的操作因素,为临床工作进行准确颜色测量提供参考。方法:在自然光、日光灯和卤钨灯(椅位照明)3种不同光源下... 目的:了解VITA easyshade compact无线电脑比色仪在不同光源以及不同牙体部位的比色精确度以及可重复性,总结影响比色仪正确比色的操作因素,为临床工作进行准确颜色测量提供参考。方法:在自然光、日光灯和卤钨灯(椅位照明)3种不同光源下,挑选31名操作者,使用VITA easyshade compact比色仪分别测定VITA 3Dmaster比色板各牙片中1/3的颜色,将测出的色值与比色板色值进行比较,将两者相符的和不相符的结果分别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在自然光下,将VITA 3D mas-ter比色板的牙片唇面体部以三分法分成近中1/3、中1/3、远中1/3三个部位,挑选31名操作者,使用VITA easyshade com-pact比色仪分别测定VITA 3Dmaster比色板各牙片近中1/3、中1/3、远中1/3三个部位的颜色,将测出的色值与比色板色值进行比较,将两者相符的和不相符的结果分别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自然光、日光灯和卤钨灯3种不同光源下,电脑比色仪测量上颌中切牙中1/3部位的比色精确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自然光下,使用电脑比色仪对上颌中切牙的不同部位进行比色时,中1/3的精确度明显高于近中1/3和远中1/3(P<0.01),远中1/3的精确度高于近中1/3(P<0.05)。结论:不同光源下对VITA easyshade compact的比色操作精确度影响不大,牙齿的局部的解剖部位容易造成比色结果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源 部位 比色仪 比色板 精确度
下载PDF
大港电厂 328 MW 汽轮机凝汽器数值模拟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光宇 李红梅 唐明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1-174,共4页
采用数值方法对大港电厂从意大利引进的328MW汽轮机凝汽器壳侧的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了计算,对该凝汽器的设计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凝汽器的管束布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需改进之处,凝汽器的工作压力可能会因此而... 采用数值方法对大港电厂从意大利引进的328MW汽轮机凝汽器壳侧的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了计算,对该凝汽器的设计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凝汽器的管束布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需改进之处,凝汽器的工作压力可能会因此而略高于设计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凝汽器 汽相 流动传流 电站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灰熵并行分析优化算法的多目标流水车间调度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光宇 贺利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5-170,共6页
在供应链环境下构建一个多目标Flow Shop调度优化模型,采用灰熵并行分析(GEPA)法优化该多目标模型。在表征序列间相似程度的灰关联分析法基础上引入信息熵理论建立GEPA法,推导出的灰熵并行关联度衡量多目标Pareto解与理想解的相似程度,... 在供应链环境下构建一个多目标Flow Shop调度优化模型,采用灰熵并行分析(GEPA)法优化该多目标模型。在表征序列间相似程度的灰关联分析法基础上引入信息熵理论建立GEPA法,推导出的灰熵并行关联度衡量多目标Pareto解与理想解的相似程度,并将其作为适应度值引导算法进化,避免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直接对目标权重赋值。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灰熵并行分析的遗传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解决供应链环境下高维多目标Flow Shop调度问题,在多目标最优解、性能评价指标等方面均优于基于随机权重的遗传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多目标Flow SHOP 灰熵并行分析法 灰熵并行关联度 多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