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IGHT-HVEM信号通路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慢性湿疹小鼠作用机制
1
作者 黄丽霞 高晶 +2 位作者 陈兴 朱卉雯 于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5,F0003,共6页
目的基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第14个成员(LIGHT)-疱疹病毒入侵介质(HVEM)信号通路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慢性湿疹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50只。模型组采用小剂量二硝基氯苯(DNCB)反复... 目的基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第14个成员(LIGHT)-疱疹病毒入侵介质(HVEM)信号通路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慢性湿疹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50只。模型组采用小剂量二硝基氯苯(DNCB)反复涂抹联合番泻叶灌服建立脾虚型慢性湿疹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50只小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西药治疗组、中药低剂量治疗组、中药中剂量治疗组和中药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西药治疗组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灌胃,中药各剂量组予健脾养血祛风方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连续给药14 d。观察背部皮肤肿胀度和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皮肤LIGHT、HVE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皮肤肿胀度和血清IL-2、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皮肤组织形态学表现呈现慢性湿疹病理改变,皮肤LIGHT、HVEM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治疗组、中药高剂量治疗组小鼠皮肤肿胀度和血清IL-2、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皮肤组织形态学表现明显改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皮肤LIGHT、HVEM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慢性湿疹小鼠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以高剂量效果最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LIGHT-HVEM信号通路,降低血清IL-2、IL-6、TNF-α表达水平,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动态平衡,从而有效改善皮肤肿胀度和皮肤组织病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慢性湿疹 健脾养血祛风方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第14个成员-疱疹病毒入侵介质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湿疹小鼠ICAM-1及VCAM-1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卉雯 田静 +3 位作者 陈家惠 马贤德 冯常青 王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湿疹小鼠模型皮损处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及VCAM-1)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脾虚慢性湿疹模型组、脾虚慢性湿疹西药治疗组、脾虚慢性湿疹中药治疗... 目的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湿疹小鼠模型皮损处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及VCAM-1)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脾虚慢性湿疹模型组、脾虚慢性湿疹西药治疗组、脾虚慢性湿疹中药治疗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中药组以健脾养血祛风方进行治疗,西药组以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耳部病变组织ICAM-1及VCAM-1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耳部病变组织ICAM-1及VCAM-1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给药后,脾虚慢性湿疹中药治疗高剂量组及西药组小鼠耳部病变组织ICAM-1和VCAM-1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ICAM-1及VCAM-1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养血祛风方能够抑制脾虚型湿疹小鼠炎性细胞浸润,减轻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皮损处ICAM-1及VCAM-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血祛风方 慢性 湿疹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原文传递
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证慢性湿疹小鼠模型干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卉雯 田静 +3 位作者 李忻红 马贤德 冯常青 王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证慢性湿疹小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及中药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均制备脾虚证慢性湿疹模型。中药高、低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健... 目的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证慢性湿疹小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及中药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均制备脾虚证慢性湿疹模型。中药高、低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健脾养血祛风方干预,西药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4d后观察各组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变化情况、耳肿胀度(耳质量差)、耳厚度差、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结果中药高、低剂量组以及西药组小鼠病变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不明显,棘层肥厚明显减轻,真皮内炎性浸润显著减少,内皮细胞肿胀减轻。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小鼠耳厚度差及耳肿胀度均显著增加(P均<0.05);各给药组小鼠耳厚度差及耳肿胀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各给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小鼠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均显著升高(P均<0.05);各给药组小鼠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各给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健脾养血祛风方能够显著减轻脾虚证慢性湿疹小鼠模型耳肿胀度,减少耳厚度差;下调脾虚证慢性湿疹小鼠模型增高的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抑制病变组织炎性反应,改善慢性湿疹皮损的病理结构。该方对脾虚证慢性湿疹小鼠模型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血祛风方 脾虚 慢性湿疹 胸腺指数 脾脏指数
下载PDF
中药痤疮合剂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肺经风热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卉雯 芦源 +1 位作者 顾炜 解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痤疮合剂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肺经风热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痤疮合剂联合中药面膜组(33例)口服痤疮合剂,外用中药面膜;痤疮合剂组(33例)单纯口服痤疮合剂;枇杷清肺饮组(33例)单纯口服枇... 目的观察中药痤疮合剂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肺经风热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痤疮合剂联合中药面膜组(33例)口服痤疮合剂,外用中药面膜;痤疮合剂组(33例)单纯口服痤疮合剂;枇杷清肺饮组(33例)单纯口服枇杷清肺饮,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患者皮损的改善、中医证候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痤疮合剂联合中药面膜组、痤疮合剂组、枇杷清肺饮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28/31)、82.76%(24/29)、74.19%(23/31)(P<0.05);3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皮疹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0.01),皮疹改善程度:痤疮合剂联合中药面膜组优于痤疮合剂组及枇杷清肺饮组,痤疮合剂组优于枇杷清肺饮组。中医证候改善:在皮肤痒痛、颜面潮红改善上,痤疮合剂联合中药面膜组优于痤疮合剂组及枇杷清肺饮组(P<0.05)。在口渴喜饮、舌苔改善上,痤疮合剂联合中药面膜组、痤疮合剂组优于枇杷清肺饮组(P<0.05)。3组在尿黄、便秘、舌质改善上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痤疮合剂联合中药面膜能够显著提高寻常痤疮肺经风热证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肺经风热证 痤疮合剂 中药面膜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卉雯 田静 +2 位作者 李鑫 冯常青 王敏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8期810-81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下肢丹毒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静脉滴注青霉素注射液,或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局部以雷夫诺尔纱布外敷患肢。治疗组在对...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下肢丹毒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静脉滴注青霉素注射液,或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局部以雷夫诺尔纱布外敷患肢。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清热利湿解毒之汤剂口服。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7.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化瘀,有效控制全身感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毒/中西医结合疗法 清热 利湿 解毒 金银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下载PDF
四联疗法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临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卉雯 田静 +1 位作者 王敏 冯常青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11-113,共3页
目的:总结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科诊治的64例头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四联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四联疗法即中药、抗病毒药物、维生素与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64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并重点分... 目的:总结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科诊治的64例头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四联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四联疗法即中药、抗病毒药物、维生素与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64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并重点分析治疗方案。结果:头面部带状疱疹64例患者中,依据皮损、并发症及个体差异确定病情严重程度,并排除有激素禁忌证后,予四联疗法治疗,痊愈38例(59.37%),显效17例(26.56%),有效8例(12.50%),死亡1例(1.56%)。总有效率达85.94%。64例患者中在治疗前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CD8则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治疗后(除死亡1例外),CD3、CD4均较前有明显升高,CD8有所下降,但较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满意,可有效抗病毒、减轻炎症,调节细胞免疫,阻止对神经的毒性及破坏作用,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带状疱疹 中西医结合 四联疗法
原文传递
辨证分型治疗蛇串疮122例临证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卉雯 田静 李慧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195-197,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蛇串疮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经方辨证治疗122例蛇串疮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122例患者中,痊愈93例,显效18例,好转11例,痊愈率76.22%,总有效率达90.98%。结论:中医内外合治治疗蛇...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蛇串疮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经方辨证治疗122例蛇串疮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122例患者中,痊愈93例,显效18例,好转11例,痊愈率76.22%,总有效率达90.98%。结论:中医内外合治治疗蛇串疮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串疮 中医 辨证分型 经方
原文传递
疏风凉血汤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卉雯 田静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 :运用疏风凉血汤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确诊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中药制剂口服,对照组给予西药抗过敏药物治疗。连续使用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疗效及中... 目的 :运用疏风凉血汤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确诊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中药制剂口服,对照组给予西药抗过敏药物治疗。连续使用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疏风凉血汤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疏风凉血
原文传递
带状疱疹致腹部膨出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卉雯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794-794,共1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腹部膨出
下载PDF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医辨证施治略述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卉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22期148-149,共2页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由于影响人们的美观,因此其治疗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临床治疗中,笔者认为本病病因为风、湿、热、毒,主要责之于肺、脾、心三脏,病机主要为热毒蕴阻。辨证分型主要有风热蕴肤、湿热毒蕴、血虚风燥、肝肾不足。治疗上...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由于影响人们的美观,因此其治疗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临床治疗中,笔者认为本病病因为风、湿、热、毒,主要责之于肺、脾、心三脏,病机主要为热毒蕴阻。辨证分型主要有风热蕴肤、湿热毒蕴、血虚风燥、肝肾不足。治疗上须审证求因,辨明脏腑,选方用药时应注意"治血"及花类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中医药治疗 辨证论治
下载PDF
田静教授治疗婴儿湿疮经验分析
11
作者 朱卉雯 田静 李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第3期208-209,共2页
婴儿湿疮俗称"奶癣",是发生在婴儿头面部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导师田静教授认为,其病位在头面部,与脾、肺、心三脏有着密切关系,其致病主要是"外感风热之邪"和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共同作用的结... 婴儿湿疮俗称"奶癣",是发生在婴儿头面部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导师田静教授认为,其病位在头面部,与脾、肺、心三脏有着密切关系,其致病主要是"外感风热之邪"和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上应予祛风除湿,养阴清热之法,善用中医外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田静 名医经验 中医外治法 婴儿
下载PDF
带状疱疹致腹部膨出1例
12
作者 朱卉雯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3119-3119,共1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腹部膨出
下载PDF
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慢性湿疹模型小鼠皮肤组织水通道蛋白3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静 李忻红 +3 位作者 朱卉雯 马贤德 冯常青 王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慢性湿疹模型小鼠皮损处水通道蛋白3(AQP3)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中药高、低剂量组。采用小剂量反复DNCB涂抹及番泻叶致脾虚证... 目的观察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慢性湿疹模型小鼠皮损处水通道蛋白3(AQP3)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中药高、低剂量组。采用小剂量反复DNCB涂抹及番泻叶致脾虚证建立小鼠脾虚慢性湿疹模型。中药组予健脾养血祛风方灌胃,阳性药组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灌胃。免疫组化法检测病变皮肤组织中AQP3的表达,同时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病理观察结果显示,健脾养血祛风方对小鼠皮损处炎症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QP3过度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AQP3表达均明显下降,染色强度降低。模型组AQP3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下调AQP3表达(P<0.05)。结论健脾养血祛风方下调皮损中过度表达的AQP3可能是其治疗脾虚慢性湿疹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血祛风方 脾虚 慢性湿疹 水通道蛋白3 小鼠 AQP3
下载PDF
个人成长链金融特征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岷峰 朱卉雯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6年第4期1-7,共7页
个人成长链金融是以自然人金融为研究对象,将人的一生分为成长、就业、成熟及退休四个阶段,并为自然人提供跨期动态授信等金融服务,整合了传统的个人消费金融、个人零售业务、个人理财等金融业务并确立终生性服务及综合化金融服务的新理... 个人成长链金融是以自然人金融为研究对象,将人的一生分为成长、就业、成熟及退休四个阶段,并为自然人提供跨期动态授信等金融服务,整合了传统的个人消费金融、个人零售业务、个人理财等金融业务并确立终生性服务及综合化金融服务的新理念,对自然人终身性授信及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体现了整体与局部并重优化原则。发展成长链金融或是当前金融机构的下一个风口,准确把握个人成长链金融的基本特征,对发展目标和措施有基础决定性作用。当前发展成长链金融要坚持为客户提供终身服务的理念,将发展个人成长链金融列入金融机构发展战略,创新金融产品,综合运用金融工具,积极防范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积极引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成长链金融 消费金融 发展对策 大数据技术
下载PDF
成长链金融:个人融资新生态
15
作者 陆岷峰 朱卉雯 《首席财务官》 2016年第8期12-15,共4页
发展成长链金融或是当前金融机构的下一个风口。在具体发展措施上,既要面对流动性风险、违约风险、意外风险,还要面对国内征信体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现实,更要基于成长链金融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金融机构 成长 生态 融资 个人 社会保障体系 流动性风险 违约风险
下载PDF
外汇管理领域系统重要性银行机构的识别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和平 朱卉雯 严黄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82,共9页
系统重要性银行机构的识别是防范外汇管理领域金融风险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江苏省内经营的银行机构为研究对象,选取衡量外汇管理领域系统重要性银行机构的六个要素,构建外汇管理领域银行机构系统重要性测评的指标体系,依据熵值法给指标... 系统重要性银行机构的识别是防范外汇管理领域金融风险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江苏省内经营的银行机构为研究对象,选取衡量外汇管理领域系统重要性银行机构的六个要素,构建外汇管理领域银行机构系统重要性测评的指标体系,依据熵值法给指标赋权重,根据系统重要性得分情况对外汇管理领域银行机构的系统重要性进行排序。结果表明:一是系统重要性各大类评价指标的权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资金流动性和业务规模两大类指标的权重最高;二是系统重要性银行机构的梯队分布较为明显,资金流动性和业务规模两类指标得分越高的银行机构往往系统重要性也越高;三是系统重要性指标评测效果比按照业务规模等单项指标的评测效果更好,更有助于外汇管理部门识别高风险的银行机构。为此,要完善外汇管理领域系统重要性银行机构的监管框架,根据系统重要性实施外汇管理领域银行机构的分类监管措施,强化对外汇管理领域系统重要性银行机构的监管要求,完善外汇管理领域系统重要性银行机构监管规则,为外汇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管理 跨境资金流动 顺周期效应 羊群效应 金融风险
下载PDF
江苏省互联网金融人才发展状况与竞争趋势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和平 朱卉雯 《阅江学刊》 2018年第3期75-85,147,共12页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需要大量跨界复合型金融人才。目前,我国的人才储备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需要。根据针对江苏省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江苏互联网金融人才...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需要大量跨界复合型金融人才。目前,我国的人才储备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需要。根据针对江苏省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江苏互联网金融人才匮乏,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稀缺,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政学企”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各主体的积极作用,构建互联网金融人才生态圈。应发挥财政政策对金融资源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完善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引进机制,制定和完善互联网金融人才配套服务制度。通过优化整合“政、产、学、研”资源,不断提升各行业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支持、适应和提升“互联网+”发展创新能力,打造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集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政策研习、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服务于一体的高端培训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模式创新 金融人才培养 “政学企”协同创新 人才配套服务
下载PDF
健脾养血祛风方对慢性湿疹小鼠模型趋化因子CCL17和CCL18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卉雯 田静 +2 位作者 李忻红 冯常青 王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64-1367,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养血祛风方对慢性湿疹小鼠模型血清及皮肤组织中趋化因子CCL17和CCL18的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慢性湿疹模型组、慢性湿疹西药治疗组、慢性湿疹中药治疗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中药组以健... 目的观察健脾养血祛风方对慢性湿疹小鼠模型血清及皮肤组织中趋化因子CCL17和CCL18的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慢性湿疹模型组、慢性湿疹西药治疗组、慢性湿疹中药治疗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中药组以健脾养血祛风方进行治疗,西药组以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细胞CD4^+和CD8^+水平并计算其比值;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CCL17和CCL18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小鼠背部皮肤组织中CCL17和CCL18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干预后,小鼠脾细胞CD4^+水平、CD4^+/CD8^+显著升高,血清中CCL17和CCL18水平显著下降,小鼠皮损中CCL17和CCL18的表达明显减弱。以上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剂量组各指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健脾养血祛风方能够显著上调慢性湿疹小鼠模型CD4^+水平及CD4^+/CD8^+比值;下调慢性湿疹小鼠模型趋化因子CCL17及CCL18血清水平、抑制CCL17及CCL18在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对失衡状态下的细胞免疫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血祛风方 慢性湿疹 T细胞亚群 趋化因子CCL17 趋化因子CCL18
原文传递
基于近邻效应的泛长三角城市群俱乐部收敛研究
19
作者 葛和平 朱卉雯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05-115,共11页
基于探究泛长三角30个城市投入产出增长是否发生空间俱乐部收敛现象,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数据分析法、Moran's I指数、σ收敛指数,对2002-2013年泛长三角30个城市近邻效应和空间俱乐部收敛进行测算,并通过Panel Data进行实... 基于探究泛长三角30个城市投入产出增长是否发生空间俱乐部收敛现象,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数据分析法、Moran's I指数、σ收敛指数,对2002-2013年泛长三角30个城市近邻效应和空间俱乐部收敛进行测算,并通过Panel Data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上海与杭州的区域空间关系较为紧密,上海对杭州的溢出效应较为显著,而上海与南京、合肥的区域空间关系不够紧密,上海对南京及合肥的溢出效应很弱;泛长三角整体上呈收敛发展格局,只是在发展速度上存在差异性,上海经济发展平稳、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浙江经济发展迅猛,江苏经济发展循序渐进,安徽经济发展相对迟缓;泛长三角30个城市人均投资对人均GDP的影响较为显著,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较大且具有相同的俱乐部收敛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邻效应 俱乐部收敛 泛长三角 区域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省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5
20
作者 葛和平 朱卉雯 《新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7-53,共7页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急速发展拓宽了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范围,提高了普惠金融的触及能力。本文汇总并分析了2011年至2015年期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选择科学的指标,从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服务支持三个维度选取16个指标构建我...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急速发展拓宽了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范围,提高了普惠金融的触及能力。本文汇总并分析了2011年至2015年期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选择科学的指标,从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服务支持三个维度选取16个指标构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呈现由东至西递减发展的整体趋势,但部分城市有例外;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呈U型关系,数字普惠金融的滞后1期、人口密度、金融意识、互联网使用情况均与数字普惠金融呈显著且稳健的正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差距与数字普惠金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数字技术 面板数据 区域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