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多酚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63
1
作者 杨贤强 曹明富 +4 位作者 沈生荣 方允中 刘明哲 朱善瑾 徐黻本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1-59,共9页
用 ESR 法、化学发光法和分光光度法3种实验模型测定,证明茶多酚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效率达92%—98%,明显优于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口喂或腹腔注射给药,茶多酚能提高小白鼠的全血 GSH-Px 活力(P<0.01)和肝中 SOD ... 用 ESR 法、化学发光法和分光光度法3种实验模型测定,证明茶多酚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效率达92%—98%,明显优于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口喂或腹腔注射给药,茶多酚能提高小白鼠的全血 GSH-Px 活力(P<0.01)和肝中 SOD 的活力(P<0.05),降低肝和血清中 LPO 的含量(P<0.01),延缓心肌 LF 的形成(P<0.01)。大白鼠在^(60)Co-γ射线照射前后口喂茶多酚,其全血中的 GSH-Px、SOD 均有提高(P<0.01),血浆和肝脏中的 LPO 含量和心肌中 LF的含量接近或优于阳性(牛磺酸)对照组。用~3H-TdR 掺入法测定茶多酚对 SR-Ⅰ癌细胞 DNA 合成的抑制率,结果达98%。荷瘤小鼠口喂茶多酚后,能明显抑制 S180或 EAC 肿瘤的增长,并能增加荷瘤小鼠的胸腺重量和胸腺细胞数,3个剂量的茶多酚胸腺指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8.5%、43.9%和34.0%。上述结果表明:茶多酚具有抗衰老、抗辐射、抗氧化、消除自由基、防治肿瘤及增加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多酚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茶多酚对家兔肾病的药效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秀芳 杨贤强 +4 位作者 陈留记 朱善瑾 洪宗元 宋建国 孙瑞元 《茶叶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8-154,共7页
研究了茶多酚对C BSA和Masugi肾炎模型及水负荷家兔的疗效。结果表明 :茶多酚高(30 6mg/kg)、中 (10 2mg/kg)、低 (34mg/kg)剂量都明显降低两种肾炎模型兔的尿蛋白、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含量 (P <0 0 5或P <0 0 1) ;降低C BSA肾... 研究了茶多酚对C BSA和Masugi肾炎模型及水负荷家兔的疗效。结果表明 :茶多酚高(30 6mg/kg)、中 (10 2mg/kg)、低 (34mg/kg)剂量都明显降低两种肾炎模型兔的尿蛋白、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含量 (P <0 0 5或P <0 0 1) ;降低C BSA肾炎兔的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含量 (P <0 0 5) ;减轻肾小球肿胀、细胞增生、血栓形成及白细胞浸润 ,修复肾小球病理改变。茶多酚对水负荷兔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P <0 0 5或P <0 0 1)。茶多酚的上述效果强于对照 (地塞米松或氢氯噻嗪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家兔 肾病 药效
下载PDF
茶多酚(TP)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明哲 朱善瑾 +1 位作者 杨贤强 李万里 《科技通报》 1992年第6期380-383,共4页
应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Luminol反应系统,以化学发光法研究了茶叶中抗氧化成分——茶多酚的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结果显示,TP-1(常规工艺茶多酚)和TP-2(N1043730A专利工艺茶多酚)在0.013~0.375μg/ml均表现很强的清除自由基■作用... 应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Luminol反应系统,以化学发光法研究了茶叶中抗氧化成分——茶多酚的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结果显示,TP-1(常规工艺茶多酚)和TP-2(N1043730A专利工艺茶多酚)在0.013~0.375μg/ml均表现很强的清除自由基■作用,TP-1和TP-2对自由基。■50%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011μg/ml和0.004μg/ml,清除自由基作用与剂量呈高度相关(r分别为0.987和0.963).对TP-1和TP-2的儿茶素组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讨论了组分与清除自由基作用的关系.本文结果表明茶多酚(TP)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自由基清除剂加以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自由基 清除剂 茶叶 抗氧化
下载PDF
茶多酚(TP)对抗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贤强 吴炳辉 +2 位作者 沈生荣 朱善瑾 徐黻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76-78,共3页
选用先天性缺乏Willis交通动脉环的沙土鼠(Gerbil),用结扎颈总动脉方法使其脑组织缺血、缺氧后再灌流,可使其脑内S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而TP提前60min.ip,可使沙土鼠脑缺血30min,再灌流15min的脑内SOD活性升高54.02%(p<0... 选用先天性缺乏Willis交通动脉环的沙土鼠(Gerbil),用结扎颈总动脉方法使其脑组织缺血、缺氧后再灌流,可使其脑内S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而TP提前60min.ip,可使沙土鼠脑缺血30min,再灌流15min的脑内SOD活性升高54.02%(p<0.001),MDA含量降低21.80%(p<0.001),有效地改善脑组织的生化指标,其效果优于阳性药(尼莫地平和槲皮素).用化学发光法测定TP及阳性药对O_2的IC_(50).结果表明:TP清除自由基的效果最强,尼莫地平则无此作用.最后,本文以自由基学说对TP的药理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沙土鼠 脑缺血再灌流综合症 自由基 化学发光 MDA SOD
全文增补中
胶塞对输液质量影响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长鸿 马闰珍 +1 位作者 朱煜根 朱善瑾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1985年第3期5-8,共4页
输液质量对临床应用关系重大。输液中的非代谢性微粒,即使不能为肉眼所见,对机体亦可引起严重的危害,因而用肉眼检查已不能保证其使用安全。
关键词 胶塞 加速试验 天然 水浸液 腐蚀试验 输液质量 微粒数
下载PDF
茶多酚软膏新配方的研制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昕 董松飞 朱善瑾 《海峡药学》 2009年第3期27-28,共2页
目的茶多酚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药物,本实验特别对茶多酚软膏做了进一步探索,希望可以探索出更新更好的配方。方法将处方中茶多酚含量由前人的3%提高到7%,同时分别增加了VitC和VitE作为水相和油相中的抗氧化剂,并加大了甘油用量,以... 目的茶多酚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药物,本实验特别对茶多酚软膏做了进一步探索,希望可以探索出更新更好的配方。方法将处方中茶多酚含量由前人的3%提高到7%,同时分别增加了VitC和VitE作为水相和油相中的抗氧化剂,并加大了甘油用量,以期获得更佳的稳定性和疗效。结果与结论各相稳定性试验证明了改良后的新配方是稳定合理,品质优良,完全达到了实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新配方 稳定性试验
下载PDF
茶多酚(TP)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的机理及应用基础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杨贤强 沈生荣 +8 位作者 贾之慎 叶立扬 詹勇 曹明富 刘明哲 朱善瑾 杨法军 赵保路 忻文娟 《中国茶叶加工》 1994年第1期41-44,共4页
自由基生物学的研究发现,许多疑难病症的致病因子与过量自由基的毒性反应直接相关。因此,寻找天然自由基清除剂已成为当今医药学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本研究通过茶多酚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效能;茶多酚组成—结构—生物学活性的构效及协... 自由基生物学的研究发现,许多疑难病症的致病因子与过量自由基的毒性反应直接相关。因此,寻找天然自由基清除剂已成为当今医药学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本研究通过茶多酚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效能;茶多酚组成—结构—生物学活性的构效及协同关系;茶多酚对受损细胞膜和细胞器的保护作用,系统研究了茶多酚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分子机理;研究茶多酚抗辐射、抗肿瘤、抗衰老的作用;茶多酚的毒理学试验;茶多酚的应用基础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清除自由基 抗氧化 机理 应用 功能性食品 药理
下载PDF
茶多酚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善瑾 鲍引娟 杨贤强 《茶叶》 1990年第3期40-41,47,共3页
本文筛选了福氏痢疾杆菌、宋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胀杆菌、副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等六种细菌,采用杯碟法对茶灰的提取物——茶多酚粗晶的抗菌活性进行测定。并与黄岑素作对照。结果表示:茶多酚对福氏痢疾杆菌等6种细菌的抑菌... 本文筛选了福氏痢疾杆菌、宋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胀杆菌、副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等六种细菌,采用杯碟法对茶灰的提取物——茶多酚粗晶的抗菌活性进行测定。并与黄岑素作对照。结果表示:茶多酚对福氏痢疾杆菌等6种细菌的抑菌圈大于16mm 的浓度分别为1%、3%、与5%;而黄岑素对福氏痢疾杆菌等4种细菌的抑菌圈大于16mm 的浓度分别为10%与15%,并高达15%浓度的黄岑素药液对大肠杆菌无抑菌作用,对副伤寒杆菌的抑菌作用也不强。由此说明,茶多酚的抗菌活性比黄岑素强,抗菌谱也比黄岑素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抗菌 活性 茶叶 茶灰
下载PDF
“亿福林”——以茶多酚制成的免疫功能调节剂
9
作者 朱善瑾 杨贤强 《茶报》 2001年第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免疫功能调节剂 茶多酚 亿福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