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蜜蜂气味结合蛋白与外源性化合物互作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沛彤 鄢茹 +2 位作者 朱国念 陈梦丽 郭逸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5,共9页
嗅觉是蜜蜂赖以生存和繁殖的主要感官方式,可为蜜蜂外出觅食、躲避天敌、交配等行为提供重要信息,而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在其嗅觉感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探究外界环境中各种化学物质与蜜蜂OBPs之间的相互作用,... 嗅觉是蜜蜂赖以生存和繁殖的主要感官方式,可为蜜蜂外出觅食、躲避天敌、交配等行为提供重要信息,而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在其嗅觉感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探究外界环境中各种化学物质与蜜蜂OBPs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揭示蜜蜂OBPs对不同外源性化合物的结合特性和结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外源性化合物主要包括化学信息物质(信息素和蜜源开花植物挥发物)以及杀虫剂等农用化学品。一方面,化学信息物质与蜜蜂OBPs结合,在维持蜂群稳定、繁殖、觅食、授粉等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杀虫剂与蜜蜂OBPs结合则可能危害蜜蜂嗅觉系统,影响或干扰蜜蜂对环境气味分子的识别。本文综述了蜜蜂OBPs的种类、功能及其与外源性化合物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探究蜜蜂OBPs的生理功能、保护蜜蜂免受杀虫剂等化学物质的危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气味结合蛋白 嗅觉感受器 互作机制 杀虫剂 昆虫信息素 植物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吡虫啉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国念 桂文君 +2 位作者 郑尊涛 程敬丽 吴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1-515,共5页
以吡虫啉原药与β-巯基丙酸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了半抗原{1-[6-(2-羧基乙硫基)-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叉胺}。利用该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得到了人工抗原,经免疫动物后,获得了高效价的... 以吡虫啉原药与β-巯基丙酸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了半抗原{1-[6-(2-羧基乙硫基)-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叉胺}。利用该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得到了人工抗原,经免疫动物后,获得了高效价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抗血清效价为 2.56×104。经酶联免疫反应(ELISA)测定,吡虫啉对抗体的抑制中浓度(IC50)为 20.7 μg·L-1,最低检测限(IC20 )为 1.1 μg·L-1,检测范围在 1~1 000 μg·L-1内线性关系较好,吡虫啉结构类似物交叉反应率均小于 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价 酶联免疫反应 卵清白蛋白 交叉反应 ELISA 抗体 特异性 吡虫啉 人工抗原 免疫动物
下载PDF
克百威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被引量:34
3
作者 朱国念 吴银良 程敬丽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3,共7页
以 2 ,3-二氢 - 2 ,2 -二甲基 - 7-苯并呋喃酚为反应原料 ,在通光条件下合成了 2 ,3-二氢 - 2 ,2 -二甲基 - 7-苯并呋喃基氯甲酸酯 .然后 ,以其作为反应原料与氨基已酸或氨基丁酸反应 ,在不同条件下合成了具有羧基的两种活性半抗原 6- [... 以 2 ,3-二氢 - 2 ,2 -二甲基 - 7-苯并呋喃酚为反应原料 ,在通光条件下合成了 2 ,3-二氢 - 2 ,2 -二甲基 - 7-苯并呋喃基氯甲酸酯 .然后 ,以其作为反应原料与氨基已酸或氨基丁酸反应 ,在不同条件下合成了具有羧基的两种活性半抗原 6- [〔(2 ,3-二氢 - 2 ,2 -二甲基 - 7-苯并呋喃基氧 )羰基〕氨基 ]已酸 (BFNH)和4 - [〔(2 ,3-二氢 - 2 ,2 -二甲基 - 7-苯并呋喃基氧 )羰基〕氨基 ]丁酸 (BFNB) .半抗原和牛血清蛋白 (BSA)经碳二亚胺法偶联得到了其免疫原 ,BFNH- BSA和 BFNB- BSA的结合比分别为 10∶ 1和 13∶ 1,同时利用混合酸酐法和卵清蛋白经偶联得到包被抗原 ,BFNH- OVA和 BFNB- OVA的结合比分别为 4∶ 1和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百威 半抗原 人工抗原 合成 鉴定 免疫分析 农药残留
下载PDF
二氯喹啉酸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被引量:9
4
作者 朱国念 毛黎娟 +2 位作者 施海燕 黄雅丽 程敬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90,共5页
以除草剂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Q)、氯化亚砜、氨基己酸和氨基丁酸等为起始原料,经2步化学反应分别合成了2种二氯喹啉酸半抗原:6-(3,7-二氯-8-喹啉甲酰基)氨基己酸(QC)和4-(3,7-二氯-8-喹啉甲酰基)氨基丁酸(QB)。并通过碳化二亚胺法和... 以除草剂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Q)、氯化亚砜、氨基己酸和氨基丁酸等为起始原料,经2步化学反应分别合成了2种二氯喹啉酸半抗原:6-(3,7-二氯-8-喹啉甲酰基)氨基己酸(QC)和4-(3,7-二氯-8-喹啉甲酰基)氨基丁酸(QB)。并通过碳化二亚胺法和混合酸酐法将Q、QC和QB分别与载体蛋白(BSA、OVA)偶联制备了二氯喹啉酸的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再将Q-BSA、QC-BSA和QB-BSA分别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3种抗二氯喹啉酸的多克隆抗体:抗Q-BSA抗体(Q-Ab)、抗QC-BSA抗体(QC-Ab)和抗QB-BSA抗体(QB-Ab),当相应的包被抗原浓度均为4μg·ml-1时,相应的冻干粉效价分别为2×103,1.2×106和1.6×106。由于Q-Ab效价偏低,不适合用于检测。采用同源间接ELISA竞争法测定时,其他2种抗体(QC-Ab、QB-Ab)的抑制中浓度(IC50)均大于50mg·L-1,检测灵敏度也较低。因此本文对异源间接竞争ELISA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异源反应的检测灵敏度高于同源反应,其中QB-Ab的IC50为0.4mg·L-1;最低检测限为0.006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 OC 人工抗原 抗体 效价 二氯喹啉酸 氨基丁酸 BSA 间接ELISA 浓度
下载PDF
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被引量:25
5
作者 朱国念 吴刚 吴慧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7-662,共6页
以杀虫剂毒死蜱为起始原料 ,在碱性条件下与 3 巯基丙酸反应 ,合成了半抗原O ,O 二乙基 O [3,5 二氯 6 (2 羧乙基 )硫代 2 吡啶基 ]硫逐磷酸酯 (简称AR) ,然后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和卵清白蛋白 (OVA) ,经过碳二亚胺法和混合酸... 以杀虫剂毒死蜱为起始原料 ,在碱性条件下与 3 巯基丙酸反应 ,合成了半抗原O ,O 二乙基 O [3,5 二氯 6 (2 羧乙基 )硫代 2 吡啶基 ]硫逐磷酸酯 (简称AR) ,然后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和卵清白蛋白 (OVA) ,经过碳二亚胺法和混合酸酐法偶联反应得到了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 ,其结合比分别为 39∶1和 13∶1。用所得的免疫抗原免疫兔子获得了效价较高的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杀虫剂 毒死蜱 人工抗原 合成鉴定 免疫抗原 包被抗原 结合比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抗克百威多克隆抗体的研制 被引量:26
6
作者 朱国念 杨挺 吴银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025-1029,共5页
以 2 ,3 二氢 2 ,2 二甲基 7 苯并呋喃酚为反应原料经两步化学反应合成了 2种克百威半抗原 :6 [[(2 ,3 二氢 2 ,2 二甲基 7 苯并呋喃基氧 )羰基 ]氨基 ]己酸 (BFNH)和 4 [[(2 ,3 二氢 2 ,2 二甲基 7 苯并呋喃基氧 )羰基 ]氨基 ]... 以 2 ,3 二氢 2 ,2 二甲基 7 苯并呋喃酚为反应原料经两步化学反应合成了 2种克百威半抗原 :6 [[(2 ,3 二氢 2 ,2 二甲基 7 苯并呋喃基氧 )羰基 ]氨基 ]己酸 (BFNH)和 4 [[(2 ,3 二氢 2 ,2 二甲基 7 苯并呋喃基氧 )羰基 ]氨基 ]丁酸 (BFNB)。通过活性酯法和混合酸酐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 (BSA、OVA)偶联制备了克百威的人工抗原。利用BFNH BSA和BFNB BSA分别免疫日本大耳白家兔获得了 2种抗克百威的多克隆抗体 :抗BFNH BSA抗体和抗BFNB BSA抗体 ,并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了 2种抗体的效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百威 多克隆抗体 研制 ELISA 农药残留 免疫分析
下载PDF
氟虫腈在模拟稻田生态系中降解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朱国念 吴金涛 +1 位作者 刘乾开 孙锦荷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2-56,共5页
通过模拟试验的方法 ,研究氟虫腈 (fipronil)在稻田生态系中的降解与代谢途径 ,结果表明 :在稻田水体中氟虫腈主要通过光解和水解作用降解为 MB4 6 513和RPA2 0 0 76 6 ;在土壤中以氧化和水解产物 MB4 6 136和 MB4 5950为主 ;在水稻植... 通过模拟试验的方法 ,研究氟虫腈 (fipronil)在稻田生态系中的降解与代谢途径 ,结果表明 :在稻田水体中氟虫腈主要通过光解和水解作用降解为 MB4 6 513和RPA2 0 0 76 6 ;在土壤中以氧化和水解产物 MB4 6 136和 MB4 5950为主 ;在水稻植株中转化为氧化产物 MB4 6 136和还原产物 MB4 5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腈 稻田生态系 降解 代射 模拟试验 苯基吡唑类杀虫剂 环境安全性
下载PDF
混合重金属离子诱导的鲫鱼DNA损伤与基因表达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国念 周新文 孙锦荷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9-202,共4页
本研究结果表明 ,混合重金属离子诱导了鲫鱼鱼鳃、肝脏组织产生脂质过氧化作用 (LPO) ;鱼鳃、肝脏组织中的LPO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与暴露浓度呈指数效应关系 ;鱼鳃、肝脏的指数方程分别为Y =e- 2 87X + 0 6 87和Y =e- 2 19X + 0 11... 本研究结果表明 ,混合重金属离子诱导了鲫鱼鱼鳃、肝脏组织产生脂质过氧化作用 (LPO) ;鱼鳃、肝脏组织中的LPO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与暴露浓度呈指数效应关系 ;鱼鳃、肝脏的指数方程分别为Y =e- 2 87X + 0 6 87和Y =e- 2 19X + 0 115;LPO引发了DNA链的断裂损伤 ;3H TdR在鱼鳃、肝脏细胞DNA中大量掺入 ,并与重金属离子暴露浓度间呈双向效应 ;重金属离子的暴露极大地提高了鲫鱼肝脏DNA的总甲基化水平 ;重金属离子的毒性作用干扰了鲫鱼细胞的正常生理周期和基因的表达 ,是引发水生生物基因毒性作用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污染 混合污染 重金属离子 鲫鱼 DNA损伤 基因表达 细胞周期 毒性作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应用^(14)C核素研究草甘膦在水域生态系中的迁移、生物富集与消失动态 被引量:11
9
作者 朱国念 郭江峰 孙锦荷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5-190,共6页
采用室内模拟与室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除草剂草甘膦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行为、生物富集作用和消失动态。表明该药进入水系后迅速向水生植物(金鱼藻CeratopyllumdemersumL .)和底泥中发生迁移 ;5~ 1 0d后以更快的速率向水生动... 采用室内模拟与室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除草剂草甘膦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行为、生物富集作用和消失动态。表明该药进入水系后迅速向水生植物(金鱼藻CeratopyllumdemersumL .)和底泥中发生迁移 ;5~ 1 0d后以更快的速率向水生动物 (麦穗鱼Psudorasoboraparva)体内迁移并积累。 2 0d时的分配系数和生物富集系数分别达 8 59、2 7 96和 45 79,系统中草甘膦的浓度分布为麦穗鱼 >金鱼藻 >沉积物 >水体。鱼塘和河道用药后 ,草甘膦在水和沉积物之间的迁移及消失则更为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核素 草甘膦 水域生态系 迁移 生物富集 消失 除草剂 水环境 环境行为
下载PDF
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水中克百威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国念 吴慧明 +2 位作者 杨挺 吴刚 胡秀卿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5-488,共4页
本研究建立了水样中克百威残留的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RIA) ,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 ,前处理简单 ,灵敏度更高。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检出限为 0 1 75ng ml,用放射免疫测定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相同水样中克百威的残留 ,两者的线性相... 本研究建立了水样中克百威残留的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RIA) ,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 ,前处理简单 ,灵敏度更高。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检出限为 0 1 75ng ml,用放射免疫测定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相同水样中克百威的残留 ,两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 0 9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免疫法测定 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RIA 高效液相色谱法 研究结果 放射免疫测定法 残留 克百威 利用 线性相关系数
下载PDF
草甘膦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及环境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5
11
作者 朱国念 楼正云 孙锦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9-312,共4页
报道了草甘膦对鱼、水蚤和藻类的毒性及剂量 -效应关系 .研究表明 ,草甘膦对麦穗鱼、蚤状蚤和斜生栅藻的急性毒性均属低毒 ,其中蚤状蚤对草甘膦较敏感 .残留试验结果还表明鱼塘水中草甘膦的消失迅速 ,施药后 6 d,残留量低于 0 .0 1mg/ L。
关键词 草甘膦 水生生物 毒性 残留试验 环境
下载PDF
氰氟草酯及其活性代谢物在水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国念 吴刚 +1 位作者 赵莉 吴慧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5-70,共6页
以紫外光(254nm)为光源,研究了氰氟草酯及其活性代谢产物氰氟草酸(ACID)在不同水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氰氟草酯及ACID在pH5.0的缓冲溶液和pH6.8的去离子水中易发生光解,丙酮的存在对氰氟草酯及ACID的光解有延缓作用。通过GC-MS... 以紫外光(254nm)为光源,研究了氰氟草酯及其活性代谢产物氰氟草酸(ACID)在不同水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氰氟草酯及ACID在pH5.0的缓冲溶液和pH6.8的去离子水中易发生光解,丙酮的存在对氰氟草酯及ACID的光解有延缓作用。通过GC-MS和HPLC鉴定了氰氟草酯及ACID光解后的部分产物,从而推测了其可能的光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氟草酯 代谢物 光解
下载PDF
稻瘟灵对家蚕及其生态环境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国念 龚志强 刘乾开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2年第2期18-22,共5页
本文以敌百虫为参比,通过测定稻瘟灵对家蚕的 LC_50。划分稻瘟灵的毒性级别,并对毒力测定的方法、稻瘟灵对家蚕的主要作用方式和残留毒性作了探讨。稻瘟灵对家蚕的 LC_50值>1280ppm,在桑树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7天。
关键词 稻瘟灵 毒力测定 残留毒性 作用方式 安全间隔期 胃毒 安全性评价 触杀作用 杂环类杀菌剂 水稻稻瘟病
下载PDF
稻瘟灵对鱼类的毒性及环境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国念 陈恺 刘乾开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4,共3页
本文以杀菌剂稻瘟灵(Isoprothiolane)为对象,论述了农药对鲤鱼急性毒性的测定方法,其96小时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的测定值为6.53ppm,并结合田间实际施药情况,论证了农药安全性评价的两种方法——实验室评价方法与田间安全预评价法评价... 本文以杀菌剂稻瘟灵(Isoprothiolane)为对象,论述了农药对鲤鱼急性毒性的测定方法,其96小时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的测定值为6.53ppm,并结合田间实际施药情况,论证了农药安全性评价的两种方法——实验室评价方法与田间安全预评价法评价农药的根据与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稻瘟灵对鱼类的安全性等级属低毒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灵 鱼类 毒性 环境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毒死蜱·阿维菌素复配剂对棉铃虫的增效机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国念 魏方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9-324,共6页
以棉铃虫三龄幼虫为试虫 ,从表皮穿透、生物转化、作用靶标三个方面研究了毒死蜱·阿维菌素复配剂的增效机理。结果表明 :1复配后 ,毒死蜱、阿维菌素的表皮穿透能力上升 ;2毒死蜱对酸性磷酸酯酶 (ACPase)的竞争性抑制与阿维菌素对 A... 以棉铃虫三龄幼虫为试虫 ,从表皮穿透、生物转化、作用靶标三个方面研究了毒死蜱·阿维菌素复配剂的增效机理。结果表明 :1复配后 ,毒死蜱、阿维菌素的表皮穿透能力上升 ;2毒死蜱对酸性磷酸酯酶 (ACPase)的竞争性抑制与阿维菌素对 ACPase的非竞争性抑制与竞争性抑制的混合型抑制相结合 ,使复配剂对 ACPase的抑制能力大幅度上升 ;3对乙酰胆碱酯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毒死蜱·阿维菌素复配剂 棉铃虫 增效机理
下载PDF
氰氟草酯、杀虫安亚致死剂量对金鱼Carrasius auratus和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肝脏酯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国念 吴慧明 +1 位作者 Jilisa K.Mwalilino 李少南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5-42,共8页
研究了 10 %千金乳油 (有效成分 :氰氟草酯 )和 78%杀虫安可溶性粉剂对金鱼和麦穗鱼肝脏酯酶及谷胱甘肽 - S-转移酶 (GST)活性的亚致死剂量效应。发现杀虫安 (0 .2 34mg· L-1)对两种鱼的 GST活性均具诱导作用 ,而氰氟草酯 (1,2 mg&... 研究了 10 %千金乳油 (有效成分 :氰氟草酯 )和 78%杀虫安可溶性粉剂对金鱼和麦穗鱼肝脏酯酶及谷胱甘肽 - S-转移酶 (GST)活性的亚致死剂量效应。发现杀虫安 (0 .2 34mg· L-1)对两种鱼的 GST活性均具诱导作用 ,而氰氟草酯 (1,2 mg· L-1)仅诱导了麦穗鱼的 GST活性 ;当杀虫安与氰氟草酯混合处理时 ,对麦穗鱼 GST活性的诱导效应最为明显。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氰氟草酯 (1,2 mg· L-1)和杀虫安 (0 .117,0 .2 34mg· L-1)均可诱导金鱼肝脏酯酶活性 ;对麦穗鱼肝脏酯酶而言 ,杀虫安为诱导作用 ,氰氟草酯则抑制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酶的活性直接或间接地受供试药剂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鱼 Carrasiusauratus 麦穗鱼 Pseudorasboraparva 酶活性 氰氟草酯 杀虫安 肝脏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亚致死剂量效应 农药 环境毒理
下载PDF
噁唑禾草灵在小麦及土壤环境中的残留与降解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国念 刘惠君 朱金文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9-20,22,共3页
报道了除草剂唑禾草灵 (骠马 )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检测方法 ,以及在小麦和麦田土壤中的降解规律。在小麦苗期、分蘖末期施药后 ,骠马在麦苗和土壤中降解较快 ,半衰期 (T1/2 ) 1.5d左右 ,但代谢物的降解却比母体化合物缓慢 ,麦苗上的T1/2... 报道了除草剂唑禾草灵 (骠马 )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检测方法 ,以及在小麦和麦田土壤中的降解规律。在小麦苗期、分蘖末期施药后 ,骠马在麦苗和土壤中降解较快 ,半衰期 (T1/2 ) 1.5d左右 ,但代谢物的降解却比母体化合物缓慢 ,麦苗上的T1/2 为 3d左右 ,土壤中为 3~ 5d。无论是在小麦苗期或分蘖末期施药 ,收获时 ,骠马及代谢物在麦粒中的残留量均≤ 0 .0 1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唑禾草灵 残留 小麦 土壤 除草剂 降解 农药
下载PDF
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生产残液的成分解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国念 赵金浩 +3 位作者 程敬丽 戴金贵 阳艺 徐振元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76-578,共3页
通过气质联用方法,对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1#,乙基氯化物)蒸馏残液的杂质结构与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经定性分析发现:1#的残液中主要包括氯乙烷等A~L12种杂质。从其结构上分析,如果要提高1#的总收率,则可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氯气的用量、... 通过气质联用方法,对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1#,乙基氯化物)蒸馏残液的杂质结构与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经定性分析发现:1#的残液中主要包括氯乙烷等A~L12种杂质。从其结构上分析,如果要提高1#的总收率,则可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氯气的用量、控制五硫化二磷的质量、降低蒸馏温度、提高真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 乙基氯化物 蒸馏残液 杂质结构解析
下载PDF
20%菊马乳油气相色谱快速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国念 沈朵朵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4-25,30,共3页
20%菊马乳油是氰戊菊酯和马拉硫磷混配而成的高效杀虫剂,其单剂的分析方法已有报道,而有关菊马混剂的气相色谱快速分析方法,尚未见报道。
关键词 菊马乳油 氰戊菊酯 马拉硫磷
下载PDF
单甲脒在蘑菇上的残留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国念 吴慧明 +1 位作者 俞木清 章钢明 《科技通报》 2000年第4期309-311,共3页
报道了单甲脒在蘑菇上的残留试验结果 .在蘑菇生产期间 ,培养料经二次发酵后 ,蘑菇菌种接种前 ,分别用单甲脒 1 .2 5 g a.i./m2和 2 .5 g a.i./m2施药处理 ,采收的鲜蘑菇中单甲脒的残留量为 0 .0 2~ 0 .86mg/kg,单甲脒在培养料中的降... 报道了单甲脒在蘑菇上的残留试验结果 .在蘑菇生产期间 ,培养料经二次发酵后 ,蘑菇菌种接种前 ,分别用单甲脒 1 .2 5 g a.i./m2和 2 .5 g a.i./m2施药处理 ,采收的鲜蘑菇中单甲脒的残留量为 0 .0 2~ 0 .86mg/kg,单甲脒在培养料中的降解半衰期 (T1 /2 )约为 9~ 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甲脒 蘑菇 残留试验 农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