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海与加利福尼亚湾初始扩张系统的热状态差异
1
作者 徐柳娜 李春峰 +2 位作者 黄亮 朱塽 尹义红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8,共15页
红海与加利福尼亚湾同处于由大陆裂谷向初始海底扩张的过渡阶段,但具有显著不同的构造背景与演化特征。本文基于磁异常数据,利用基于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质心法,计算得到了红海和加利福尼亚湾的居里面深度,对比发现二者热状态存在显... 红海与加利福尼亚湾同处于由大陆裂谷向初始海底扩张的过渡阶段,但具有显著不同的构造背景与演化特征。本文基于磁异常数据,利用基于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质心法,计算得到了红海和加利福尼亚湾的居里面深度,对比发现二者热状态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均显示加利福尼亚湾的居里面明显深于红海的居里面。红海扩张中心相对连续,岩浆活动较为活跃,而加利福尼亚湾扩张中心区域广泛发育了错开扩张脊的转换断层,并且扩张中心处热液活动强烈,加速了该区域的热对流和热损耗。此外,扩张速率与热状态和热液活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耦合关系。加利福尼亚湾的扩张速率是红海的两倍多,较快的扩张速率与热液活动正相关,较强的热液活动加速热损耗而加深居里面,也是引起加利福尼亚湾居里面比红海居里面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 加利福尼亚湾 居里面 热状态 小波变换 傅里叶变换 热流 热液活动
下载PDF
不同蒸制方式下太湖蟹感官评定及营养价值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塽 郑忻 +2 位作者 刘梦茵 谢云飞 姚卫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8,80,共8页
对比明火蒸锅与电蒸箱两种蒸制工具对太湖蟹感官评定及营养价值的影响。通过失重率、水分和感官3个过程指标,确定电蒸箱和明火蒸锅蒸制太湖蟹的感官最佳时间;比较了两种蒸制方式的最佳条件下,太湖蟹蟹肉和蟹黄/膏的基本营养成分、维生... 对比明火蒸锅与电蒸箱两种蒸制工具对太湖蟹感官评定及营养价值的影响。通过失重率、水分和感官3个过程指标,确定电蒸箱和明火蒸锅蒸制太湖蟹的感官最佳时间;比较了两种蒸制方式的最佳条件下,太湖蟹蟹肉和蟹黄/膏的基本营养成分、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和功能性成分。结果表明:两种蒸制方式下的太湖蟹的失重率随着蒸制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可食部的水分逐渐下降;电蒸箱和明火蒸锅蒸制的最佳感官时间分别为25,20min,在该条件下,电蒸箱蒸制蟹的基本营养成分和维生素含量均高于明火蒸锅蒸制;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也优于明火蒸锅蒸制;电蒸箱蒸制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明火蒸锅,且DHA(C_(22:6))和虾青素含量均为明火蒸锅的2倍以上。该研究对日常烹调和企业生产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火蒸锅 电蒸箱 太湖蟹 感官评定 氨基酸 维生素 脂肪酸
下载PDF
南海高分辨率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志康 李春峰 +2 位作者 朱塽 黄亮 刘文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70-2682,共13页
南海构造环境复杂,海盆内海山规模不一,为了探究南海岩石圈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海山演化的联系,本文利用Parker Oldenburg法计算得到地壳密度分布并结合基于小波变换的导纳法计算南海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简称T_(e)),提高了计算结果的... 南海构造环境复杂,海盆内海山规模不一,为了探究南海岩石圈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海山演化的联系,本文利用Parker Oldenburg法计算得到地壳密度分布并结合基于小波变换的导纳法计算南海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简称T_(e)),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和分辨率。南海大洋岩石圈T_(e)整体较小,分布在0~16 km范围内。南海T_(e)与居里点深度和热流点相关性高,说明岩石圈强度受温度结构影响强烈,海山T_(e)值与海山加载时岩石圈年龄未表现出相关性,表明岩浆活动等热异常会削弱岩石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弹性厚度 南海 海山 居里面 热结构 Parker-Oldenburg法
下载PDF
西太平洋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空间分布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文潇 李春峰 +2 位作者 朱塽 陆哲哲 吴招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75-1986,共12页
西太平洋地区板块间相互作用强烈,热演化和构造演化过程复杂.为了揭示构造相互作用对岩石圈强度的影响,本文使用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模型WGM2012和地形模型ETOPO1,基于小波变换的导纳法计算得到了该地区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西太平洋... 西太平洋地区板块间相互作用强烈,热演化和构造演化过程复杂.为了揭示构造相互作用对岩石圈强度的影响,本文使用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模型WGM2012和地形模型ETOPO1,基于小波变换的导纳法计算得到了该地区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西太平洋区域的Te主要分布在5~85 km之间,南海等张裂环境地区Te普遍小于20 km,俯冲带附近Te一般大于80 km,与俯冲板片年龄呈正相关.参照平板冷却模型,弹性岩石圈底界面主要分布在200~500℃等温面之间,随洋壳年龄增大逐渐趋于平稳,热点及年轻洋壳部分地区弹性岩石圈底界面处于200℃等温面之上.西太平洋海山与年轻海盆等区域Te与居里点深度一般呈正相关,与地表热流一般呈负相关,但由于强烈的构造运动、热液循环、岩浆活动、地幔流变性等因素的影响,整体Te与居里点深度和地表热流所反映的岩石圈热结构相关性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 西太平洋 导纳法 洋壳年龄 热结构 居里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