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杉碱戊和石杉碱己的结构 被引量:5
1
作者 朱大元 黄梅芬 +2 位作者 王保德 孔祥明 杨一青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52-355,共4页
在石杉[Huperziaserrata(Thunb.)Trev.]中分得了命名为石杉碱成素和已素的2个新生物碱,并用2D-NMR和MS测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石杉 石杉碱戊素 石杉碱己素
下载PDF
玄参中环烯醚萜甙和苯丙素甙对LTB_4产生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52
2
作者 李医明 曾华武 +3 位作者 贺祥 姜远英 蒋山好 朱大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玄参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关系。方法:应用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和正、反相硅胶等层析方法,摸索多种溶剂系统对玄参中含量高的水溶性成分进行分离,应用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结构。观察分离得到的主要单体成分对大鼠腹腔中性白... 目的:探讨玄参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关系。方法:应用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和正、反相硅胶等层析方法,摸索多种溶剂系统对玄参中含量高的水溶性成分进行分离,应用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结构。观察分离得到的主要单体成分对大鼠腹腔中性白细胞中花生四烯酸(AA)代谢产物白三烯B4(LTB4)的影响,及对阈剂量的二磷酸腺苷,AA和20nmol/L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结果:共分得11种玄参水溶性成分,发现它们属于环烯醚萜甙和苯丙素甙类型。药理实验中苯丙素甙XS-8,XS-10在0.5mmol/L时对LTB4产生较强抑制作用;环烯醚萜甙XS-6,XS-7在相同条件下作用较弱。苯丙素甙和环烯醚萜甙在0.5mmol/L时,对体外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但苯丙素甙的作用强于环烯醚萜甙。结论:玄参中的苯丙素甙和环烯醚萜甙成分与玄参的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环烯醚萜甙 苯丙素甙 血小板聚集 LTB4
下载PDF
迷迭香酸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1
3
作者 尚雁君 黄才国 +3 位作者 蒋三好 朱大元 魏善建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0、40、60μg/ml迷迭香酸或1μg/ml阳性对照别嘌呤醇,分别加入黄嘌呤溶液(测尿酸生成量:1 mmol/L;测超氧离子:50μmol/L)和0.1 U/ml黄嘌呤氧化酶中,用生化仪测定5min尿酸生成量和...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0、40、60μg/ml迷迭香酸或1μg/ml阳性对照别嘌呤醇,分别加入黄嘌呤溶液(测尿酸生成量:1 mmol/L;测超氧离子:50μmol/L)和0.1 U/ml黄嘌呤氧化酶中,用生化仪测定5min尿酸生成量和超氧离子生成(NBT显色法)。在1 ml 2×105/ml HL-60细胞悬液中加入100μl 6 mol/L黄嘌呤、100μl0.1 U/ml黄嘌呤氧化酶、500μg/ml迷迭香酸,分别以AnnexinⅤ-PI双标试剂盒法(以1μg/ml别嘌呤醇为阳性对照)或细胞周期法(以100 U/ml SOD为阳性对照)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迷迭香酸显著抑制尿酸生成和超氧离子引起的NBT显色,两种方法测得其IC50分别为56μg/ml和21μg/ml;对细胞凋亡的抑制率均在40%以上。结论:迷迭香酸是黄嘌呤氧化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黄嘌呤氧化酶 尿酸 超氧离子 细胞凋亡 抑制作用
下载PDF
胡柚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36
4
作者 赵雪梅 叶兴乾 +2 位作者 席屿芳 朱大元 蒋山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揭示常山胡柚 Citrus changshan- huyou Y. B. Chang活性成分的化学物质基础 ,对胡柚皮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我们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反复硅胶柱层析 ,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揭示常山胡柚 Citrus changshan- huyou Y. B. Chang活性成分的化学物质基础 ,对胡柚皮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我们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反复硅胶柱层析 ,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6个黄酮类化合物 ,分别为 :橙皮苷 (hysperetin- 7- O- rutonoside, ) ;4′,5 ,7-三羟基二氢黄酮 (naringenin, ) ;川陈皮素 (3′,4′,5 ,6 ,7,8- hexamethoxyflavone, ) ;柑橘黄酮 (4′,5 ,6 ,7,8- pen-tam ethoxyflavone, ) ;5 -羟基 - 3′,4′,6 ,7,8-五甲氧基黄酮 (5 - hydroxy- 3′,4′,6 ,7,8- pentamethoxyflavone, ) ;5 -羟基 - 3′,4′,3,6 ,7,8-六甲氧基黄酮 (5 - hydroxy- 3′,4′,6 ,7,8- haxamethoxyflavone, )。结论 这 6个黄酮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柚皮 常山胡柚 黄酮 双氢黄酮 黄酮苷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胡柚皮中的化学成分研究(I) 被引量:28
5
作者 赵雪梅 叶兴乾 +2 位作者 席屿芳 朱大元 蒋山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 :为了揭示常山胡柚Citruschangshan huyou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基础 ,对胡柚皮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我们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反复硅胶柱层析 ,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5个化合物 ,它们分别为... 目的 :为了揭示常山胡柚Citruschangshan huyou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基础 ,对胡柚皮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我们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反复硅胶柱层析 ,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5个化合物 ,它们分别为 :3 oxofriedelin (I) ,limonin (Ⅱ ) ,β sitosterol (Ⅲ ) ,8 (2′ ,3′ dihydroxy 4′ methylbutane) 7 methoxycoumarin (Ⅳ ) ,sucrose (V)。 结论 :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胡柚 柠檬苦素 三萜 Β-谷甾醇 香豆素 蔗糖
下载PDF
新疆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宋兆辉 王保德 +3 位作者 巴杭 童孝田 朱大元 蒋福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48-751,共4页
目的 :研究新疆芍药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柱色谱分离 ,利用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芍药苷 (paeoniflorinⅠ )、白芍苷 (albiflorinⅡ )、芍药新苷 (lactiflorinⅢ )、胡萝卜苷 (daucosterolⅣ )和蔗糖 (suc... 目的 :研究新疆芍药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柱色谱分离 ,利用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芍药苷 (paeoniflorinⅠ )、白芍苷 (albiflorinⅡ )、芍药新苷 (lactiflorinⅢ )、胡萝卜苷 (daucosterolⅣ )和蔗糖 (sucroseⅤ )等 5个成分。结论 :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另芍药新苷化学结构曾 2次被修正 ,本研究分析后确认了其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化学成分 胡萝卜苷 首次 白芍 鉴定 分离 新疆 蔗糖 利用
下载PDF
胡柚皮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药理活性 被引量:33
7
作者 赵雪梅 叶兴乾 +2 位作者 席屿芳 朱大元 蒋山好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8-461,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揭示常山胡柚(Citrusparadisicv.Changshanhuyou)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对胡柚皮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对其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利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及现代波谱法(IR、NMR、MS)分离鉴定了常山胡柚果皮中3种化学成分的结... 为了进一步揭示常山胡柚(Citrusparadisicv.Changshanhuyou)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对胡柚皮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对其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利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及现代波谱法(IR、NMR、MS)分离鉴定了常山胡柚果皮中3种化学成分的结构,它们分别为柚皮素(I,naringerin)、柚皮甙(II,naringin)、柠檬苦素(III,limonin),并在体外做了免疫生物活性筛选实验。结果表明这3种化学成分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并证明这3种化学成分对T、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揭示了其免疫生物活性部位为氯仿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胡柚 有效成分 鉴定 药理活性
下载PDF
水杨柳根的化学成分(英文)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淑敏 刘锡葵 +2 位作者 卿晨 吴大刚 朱大元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2-296,共5页
本文的目的是对水杨柳的根部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从水杨柳的根部分离得到了13个化合物,包括1-羰基-油桐酸(1),油桐酸(2)-3-乙酰氧基-油桐酸(3),... 本文的目的是对水杨柳的根部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从水杨柳的根部分离得到了13个化合物,包括1-羰基-油桐酸(1),油桐酸(2)-3-乙酰氧基-油桐酸(3),蒲公英赛酮(4),蒲公英赛醇(5),3-乙酰氧基-12-齐墩果烯-28-酸甲酯(6),3-乙酰氧基-12-齐墩果烯-28-醇(7),熊果酸(8),羽扇豆醇(9),乙酰氧羽扇豆醇酯(10),臭矢菜素A(11),大黄酚(12)和没食子酸(13)。化合物1为新的蒲公英赛烷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2~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用MTT法测定了化合物1—3对AGZY83-a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证明化合物2对AGZY83-a细胞有弱抑制作用(IC5033.055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柳 化学成分 1-羰基-油桐酸 细胞毒性
下载PDF
胡柚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赵雪梅 叶兴乾 +1 位作者 朱大元 蒋山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87-1089,共3页
关键词 胡柚皮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中药
下载PDF
甘青乌头的生物碱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海顷 蒋山好 +3 位作者 杨培明 应明华 林双君 朱大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3-15,共3页
从甘青乌头 (AconitumTanguticum(Maxim)Stapf.)中分出五个生物碱 ,其中一个为新生物碱 ,命名为Tangutimine ,四个为已知生物碱 ,分别为 :Hetisinone、Talatizamine、Atisine、Hordeine。经IR ,MS ,1H和13 CNMR以及 2DNMR的测定 ,确定... 从甘青乌头 (AconitumTanguticum(Maxim)Stapf.)中分出五个生物碱 ,其中一个为新生物碱 ,命名为Tangutimine ,四个为已知生物碱 ,分别为 :Hetisinone、Talatizamine、Atisine、Hordeine。经IR ,MS ,1H和13 CNMR以及 2DNMR的测定 ,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其中Talatizam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乌头 毛莨科 Tangutimine Hetisinone Talatizamine Atisine Hordeine
下载PDF
天山棱子芹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1
11
作者 谭俊杰 蒋山好 朱大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67-271,共5页
从天山棱子芹中首次分离得到15个已知化合物,通过NMR、MS及IR等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6,7二羟基香豆素(1),(+)marmesin(2),marmesinin(3),5,7,4′三羟基黄酮(4),莰非醇3OαL吡喃鼠李糖甙(5),藤黄菌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6),(R)6hydroxy3(... 从天山棱子芹中首次分离得到15个已知化合物,通过NMR、MS及IR等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6,7二羟基香豆素(1),(+)marmesin(2),marmesinin(3),5,7,4′三羟基黄酮(4),莰非醇3OαL吡喃鼠李糖甙(5),藤黄菌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6),(R)6hydroxy3(2hydroxypropan2yl)6methylcyclohex2enone(7),4羟基苯甲酸(8),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9),3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苯甲酸(10),丁香酸甲酯(11),丁香酸甲酯4OβD吡喃葡萄糖甙(12),姜油酮4′OβD吡喃葡萄糖甙(13),2(4羟基苯基)乙醇(14)和正二十八醇(15)。其中化合物7为一新的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天山 羟基苯甲酸 葡萄糖甙 羟基香豆素 亚甲二氧基 波谱数据 羟基黄酮 二十八醇 羟基苯基 天然产物 化合物 丁香酸 吡喃 NMR 甲氧基 甲酯 分离 油酮
下载PDF
玄参提取物的抗炎和抗氧活性 被引量:39
12
作者 曾华武 李医明 +3 位作者 贺祥 姜远英 蒋山好 朱大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14-616,共3页
目的:研究玄参提取液和玄参中 4 种单体成分的抗炎和抗氧活性。方法:应用(l)角叉菜胶及眼镜蛇毒致大鼠脚趾肿胀实验;(2) Fe2+ /半胱氨酸诱导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3) A A P H 诱导红细胞氧化性溶血实验,观察玄... 目的:研究玄参提取液和玄参中 4 种单体成分的抗炎和抗氧活性。方法:应用(l)角叉菜胶及眼镜蛇毒致大鼠脚趾肿胀实验;(2) Fe2+ /半胱氨酸诱导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3) A A P H 诱导红细胞氧化性溶血实验,观察玄参提取液以及玄参中环烯醚萜甙类成分哈帕酯甙、哈帕甙和苯丙素甙类成分安格洛甙 C、阿格托甙的作用。结果:玄参提取液具有较好的抗肿胀作用。在相应剂量,其苯丙素甙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活性,环烯醚萜甙类成分作用较弱。结论:玄参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可能主要与其苯丙素甙类成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中药 提取物 抗炎作用 抗氧活性
下载PDF
丹酚酸B盐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晓柠 胡义扬 +2 位作者 刘成海 刘平 朱大元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丹参的有效成分丹酚酸B盐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丹酚酸B盐治疗组。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丹酚酸B盐治疗组在造模4周后给予丹酚酸B盐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 目的:研究中药丹参的有效成分丹酚酸B盐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丹酚酸B盐治疗组。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丹酚酸B盐治疗组在造模4周后给予丹酚酸B盐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用盐酸水解法检测全部大鼠肝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组织Ⅰ型胶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receptortypeⅠ,TβRⅠ)、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receptortypeⅡ,TβRⅡ)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Ⅰ型胶原蛋白、TGF-β1及其受体TβRⅠ和TβRⅡ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增加,而丹酚酸B盐治疗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丹酚酸B盐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GF-β1及其受体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丹酚酸B盐 二甲基亚硝胺 TGF—β1 受体
下载PDF
11种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41
14
作者 陈季武 胡天喜 朱大元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 研究了 11种高纯度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 (O-·2 )的构效关系 ,试图找出某些规律 ,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法。结果  9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能有效地清除O-·2 ,其清除... 目的 研究了 11种高纯度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 (O-·2 )的构效关系 ,试图找出某些规律 ,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法。结果  9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能有效地清除O-·2 ,其清除O-·2 能力大小顺序依次为 :黄芩苷 >泽漆新苷 >槲皮素 >芸香苷 >金丝桃苷 >山奈素 >甘草查尔酮 >橙皮苷 >石吊兰素 ,而川陈和补甲 Ac无效。结论 ①A环上羟基和 /或B环上羟基是清除O-·2 2的主要活性基团 ;②A环上具有邻位羟基和 /或B环上具有邻位羟基可大大增强清除O-·2 能力 ;③A环上 6位羟基和B环上 3′、4′位羟基清除O-·2 的活性都很强 ;④糖苷对清除O-·2 也有贡献 ,其作用因糖苷种类而异 ;⑤酚羟基化合物往往具有清除O-·2 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构效关系 超氧阴离子 药物化学
下载PDF
肾茶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7
15
作者 谭俊杰 谭昌恒 +2 位作者 陈伊蕾 蒋山好 朱大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4期608-611,592,共5页
从肾茶中分离得到11个已知化合物,通过NMR及MS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5-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1),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烷酮(2),orthosiphol F(3),siphonol B(4),白桦酯酸(5),2α-羟基齐墩果酸(6),2α,3α-二羟基-12-烯-28... 从肾茶中分离得到11个已知化合物,通过NMR及MS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5-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1),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烷酮(2),orthosiphol F(3),siphonol B(4),白桦酯酸(5),2α-羟基齐墩果酸(6),2α,3α-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7),委陵菜酸(8),蔷薇酸(9),熊果酸(10)和胡萝卜甙(11)。其中,化合物2~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茶 唇形科 黄酮 二萜 三萜
下载PDF
微生物对蛇足石杉扦插生根及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娜 陈钧 +1 位作者 承曦 朱大元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73-877,共5页
目的:研究原生境土壤微生物、内生真菌和根表真菌对蛇足石杉扦插生根率和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蛇足石杉分别在原生境土壤(土壤Ⅰ)、接种了内生真菌和根表真菌的灭菌土壤(土壤Ⅱ)、灭菌土壤(土壤Ⅲ)上进行扦插,调查蛇足石杉扦... 目的:研究原生境土壤微生物、内生真菌和根表真菌对蛇足石杉扦插生根率和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蛇足石杉分别在原生境土壤(土壤Ⅰ)、接种了内生真菌和根表真菌的灭菌土壤(土壤Ⅱ)、灭菌土壤(土壤Ⅲ)上进行扦插,调查蛇足石杉扦插生根率,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PO(多酚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和石杉碱甲含量。结果:与土壤Ⅲ上的扦插蛇足石杉相比,土壤Ⅰ和土壤Ⅱ上植株生根率,分别提高了10%和16%,土壤Ⅱ上扦插植株茎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土壤Ⅰ上扦插植株叶片和茎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P<0.05),土壤Ⅰ和土壤Ⅱ上的扦插植株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显著提高。结论:原生境土壤微生物、内生真菌和根表真菌对扦插蛇足石杉的生根有促进作用,提高蛇足石杉体内的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足石杉 扦插 生根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玄参的脂溶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医明 蒋山好 +1 位作者 高文运 朱大元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48-450,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玄参(ScrophularianingpoensisHemsl.)脂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溶剂提取和硅胶等色谱方法对玄参乙醚可溶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共分得10个化... 目的:研究中药玄参(ScrophularianingpoensisHemsl.)脂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溶剂提取和硅胶等色谱方法对玄参乙醚可溶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共分得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乙酰基2O阿魏酰基αL鼠李糖(I),3O乙酰基2O对羟基肉桂酰基αL鼠李糖(II),肉桂酸(II),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IV),对甲氧基肉桂酸(V),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VI),5羟甲基糠醛(VI),熊果酸(VII),β谷甾醇(IX),β谷甾醇葡糖苷(X)。结论:化合物I,I为新化合物。化合物IV,V,VII,VI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玄参脂溶性部位含有较多的酚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化学成分 酚性化合物 脂溶性
下载PDF
凤尾草的化学成分及其对体外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效应(英文) 被引量:8
18
作者 秦波 朱大元 +5 位作者 蒋山好 向贵 冷颖 顾芝萍 汪意青 邵雪峰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研究凤尾草抑制前列腺上皮细胞增生的活性化学成分。方法:大孔树脂、凝胶、正相及反相硅胶柱层析方法用于化合物的分离;红外、紫外、核磁和质谱等方法用于鉴定化合物结构。化合物对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抑制活性用MTT方法测定。结... 目的:研究凤尾草抑制前列腺上皮细胞增生的活性化学成分。方法:大孔树脂、凝胶、正相及反相硅胶柱层析方法用于化合物的分离;红外、紫外、核磁和质谱等方法用于鉴定化合物结构。化合物对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抑制活性用MTT方法测定。结果:从凤尾草的丙酮和2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22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木犀草素,棕榈酸和芹菜素4′-O-α-L-鼠李糖苷显示与爱普列特相比拟的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增生体外抑制效应。结论:化合物ptero-sideP′(1)是一个新的C14的倍半萜苷;化合物木犀草素、棕榈酸和芹菜素4′-O-α-L-鼠李糖苷可能是凤尾草能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草 前列腺上皮细胞 良性前列腺增生 Pteroside P’
下载PDF
白蒺藜有效组分治疗脑血管障碍(瘀血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端 顾仁樾 +5 位作者 陈琼 诸田明 俞蓓红 朱大元 汪长根 蒋山好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89-290,共2页
本文应用白蔟藜有效组分(912—Ⅱ片)治疗脑血管障碍病变40例,经过3个月治疗,观察到该药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粘度,调整血小板功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与卡兰片相比,改善临床的作用大致相同,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善优于卡兰片。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中医药疗法 蒺藜 血瘀
下载PDF
真菌对蛇足石杉扦插生根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娜 陈钧 +1 位作者 承曦 朱大元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1-184,共4页
研究了真菌对蛇足石杉插条生根效应的影响,及其生根过程中吲哚乙酸(IAA)、酚类化合物(儿茶酚、槲皮素、绿原酸、阿魏酸)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真菌能够提高蛇足石杉的生根率,增加生根条数,原因... 研究了真菌对蛇足石杉插条生根效应的影响,及其生根过程中吲哚乙酸(IAA)、酚类化合物(儿茶酚、槲皮素、绿原酸、阿魏酸)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真菌能够提高蛇足石杉的生根率,增加生根条数,原因是真菌提高了蛇足石杉扦插生根过程中IAA及儿茶酚、槲皮素、绿原酸等酚类化合物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足石杉 内生真菌 根表真菌 扦插生根 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