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类实验室开放运行安全文化建设与风险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天菊 任宏洋 +1 位作者 陈春燕 朱鹏飞 《实验室科学》 2023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化学类实验室开放运行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等特点的同时因实验类型、使用药品试剂、反应条件的特殊性使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危险性因素显著增多,导致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因此以西南石油大学化学类实验室开放运行现状为例,提出化学类实验... 化学类实验室开放运行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等特点的同时因实验类型、使用药品试剂、反应条件的特殊性使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危险性因素显著增多,导致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因此以西南石油大学化学类实验室开放运行现状为例,提出化学类实验室开放运行安全文化建设与风险控制,从安全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四方面入手,建立安全文化体系,提高实验人员安全素养,规范人员行为,促进形成成熟完善的化学类实验室开放运行综合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开放 安全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下载PDF
某页岩气开发场地重金属污染风险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天菊 宋娇 +2 位作者 张超 贾旭 王玉荥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0-249,共10页
为探究页岩气开发不同阶段对开发场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长宁区块某平台为例,监测开发过程中场地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Ni、Zn的质量比变化,并对其分布特征评价。结果表明:页岩气开发各阶段场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 为探究页岩气开发不同阶段对开发场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长宁区块某平台为例,监测开发过程中场地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Ni、Zn的质量比变化,并对其分布特征评价。结果表明:页岩气开发各阶段场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的超标率最高达到了76.92%,页岩气开发对场地土壤中重金属Hg、Cd、As质量比变化影响程度相对较大;部分采样点土壤受重金属元素Cd与Hg影响存在中等生态危害风险,但场地内土壤重金属的综合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70.357<150,仍有0.67%的比例存在中等生态危害风险;4.35%采样点土壤中因重金属元素As影响为中度污染风险,场地内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P的平均值为0.880,但1.35%采样点的土壤为中度污染风险。因此页岩气开发场地内土壤重金属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为避免页岩气开发过程对场地土壤的污染,应加强重点区域防控与措施整改降低页岩气开发过程对场地土壤的污染风险,减少页岩气开采对资源地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页岩气场地 土壤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综合污染
原文传递
协同理论视角下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发展对策
3
作者 朱鹏飞 刘梅 朱天菊 《实验室科学》 2023年第5期146-148,152,共4页
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发展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点之一。但当前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存在职业认同感低、管理机制落后、创新实践能力不足、协作共享意识淡薄等问题。基于协同理论视角,提出了促进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发展对策:关注教师需求,完善激... 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发展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点之一。但当前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存在职业认同感低、管理机制落后、创新实践能力不足、协作共享意识淡薄等问题。基于协同理论视角,提出了促进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发展对策:关注教师需求,完善激励机制;实现师生耦合,加强内部协同;强化团队建设,构建协作共同体;增强协作意愿,搭建协作平台;严格过程管理,协同人文关怀,以期促进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发展,为“十四五”期间加快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理论 高校 实验教师队伍 发展对策
下载PDF
川南页岩气开发油基钻屑对玉米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
4
作者 梁敏 朱天菊 +1 位作者 谢贵林 黄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6-294,共9页
以川南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油基岩屑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油基岩屑胁迫对玉米生长过程中生长指标的影响,包括玉米的生物量指标(种子出苗率、地面高度、茎叶鲜质量、茎叶干质量、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和生理性指... 以川南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油基岩屑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油基岩屑胁迫对玉米生长过程中生长指标的影响,包括玉米的生物量指标(种子出苗率、地面高度、茎叶鲜质量、茎叶干质量、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和生理性指标(叶片叶绿素、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当油基岩屑的质量百分比为100%时,玉米的出苗率仍在86.67%,油基岩屑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影响较小;不同质量百分比的油基岩屑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呈现低促进高抑制的现象,各项生长指标之间呈现显著差异(P<0.05),其中油基岩屑的质量百分比为100%时对玉米培育后期(30 d)地面高度和根的鲜质量显著影响(P<0.001);油基岩屑质量百分比≥50%时,油基岩屑对玉米叶片叶绿素质量浓度、H_(2)O_(2)与MDA的物质的量浓度影响显著(P<0.01);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和油基岩屑质量百分比的增加,玉米叶片中叶绿素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叶片中H_(2)O_(2)与MDA的物质的量浓度呈上升趋势,其中当油基岩屑的质量百分比为100%时枯萎的黄叶中叶绿素的质量浓度仅为0.15 mg·g^(-1),H_(2)O_(2)与MDA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09 nmol·g^(-1)、25.91μmol·g^(-1),是空白对照组的7.5倍、3.37倍。因此,油基岩屑对玉米的生物毒性效应表现为“低促进高抑制”,低质量百分比浓度(≤25%)的油基岩屑掺杂对玉米的生长无显著影响,这为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油基岩屑利用生物降解及农作物对其修复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可为实现页岩气开发平台农作物复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屑 玉米 植物毒性 页岩气开发
下载PDF
土著水生植物对页岩气钻井废水中Cu和Pb的去除及富集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朱天菊 王兵 +3 位作者 谢红丽 廖能 张名 许倩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8-483,共6页
为实现页岩气钻井废水绿色环保无害化现场处理,选取页岩气井场附近的土著水生植物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水花生(Alligator philoxeroides)、鱼腥草(Herbahouttuyniae)、狐尾草(Alopecuruspratensis)、菖蒲(Acoruscalamus)、雍菜... 为实现页岩气钻井废水绿色环保无害化现场处理,选取页岩气井场附近的土著水生植物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水花生(Alligator philoxeroides)、鱼腥草(Herbahouttuyniae)、狐尾草(Alopecuruspratensis)、菖蒲(Acoruscalamus)、雍菜(Swamp mrningglory)为试验植物,考察植物单一养殖与5种植物(凤眼莲、水花生、鱼腥草、狐尾草、菖蒲)组合作用时对页岩气钻井废水中Cu、Pb的去除率及生物富集特征.结果表明:凤眼莲对钻井废水中Cu的去除效率最高,达到83.04%,对Pb的去除效率达到88.89%,根部吸附重金属离子能力较强;鱼腥草对废水中Cu、Pb富集能力较强BCF(富集系数)达400以上,地上转运系数在0.5以上,Cu、Pb主要富集在茎叶;雍菜对页岩气钻井废水的毒性物质较为敏感,不易存活.水生植物组合养殖时,对废水中Cu、Pb的降解速率大于单一养殖,分别达到82.17%、88.03%.试验用土著水生植物对页岩气钻井废水中Cu、Pb的BCF均达到200以上.研究显示,通过土著水生植物对页岩气钻井废水中的Cu、Pb可以进行有效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钻井废水 重金属 生物富集
下载PDF
非对称信息下企业治理环境污染的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天菊 姚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9-51,共3页
基于博弈论构建了隐性声誉激励与显性收益激励相结合的动态激励机制,分析了企业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声誉激励因素的激励效应,探讨了非对称信息下隐性声誉激励机制效应发挥的有效均衡条件和相关要求,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动态声誉激励机制,... 基于博弈论构建了隐性声誉激励与显性收益激励相结合的动态激励机制,分析了企业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声誉激励因素的激励效应,探讨了非对称信息下隐性声誉激励机制效应发挥的有效均衡条件和相关要求,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动态声誉激励机制,不仅能促使企业更加努力进行治污。而且能减少信息不对称或行为不可验证性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激励机制 博弈论
下载PDF
光催化氧化技术对焦化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7
7
作者 朱天菊 王兵 +1 位作者 林孟雄 杨丹丹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8年第9期9-10,共2页
通过自制的光催化剂对某厂焦化废水进行了处理。通过实验,论述了光催化剂的制取过程,并对其处理性能进行了评价,在低成本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实验表明,通过混凝沉降预处理后,在紫外光照射下,加入适量H2O2,能够大大提升光催化剂的处... 通过自制的光催化剂对某厂焦化废水进行了处理。通过实验,论述了光催化剂的制取过程,并对其处理性能进行了评价,在低成本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实验表明,通过混凝沉降预处理后,在紫外光照射下,加入适量H2O2,能够大大提升光催化剂的处理效率,通过40-60 min反应,可使COD去除率达到94%以上,基本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焦化废水 处理
下载PDF
页岩气开发井场污染土壤可生化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天菊 解艺平 +2 位作者 吴波 张起荣 许倩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3期60-62,共3页
以威远-长宁页岩气开发井场H6平台受污染土壤为例,分析其碳、氮、磷、有机烃类、石油类、重金属类含量与生物毒性,结合结果分析其生态修复性。数据表明,井场各区域土壤中的碳、氮、磷含量差异较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与含油率成正相关;石... 以威远-长宁页岩气开发井场H6平台受污染土壤为例,分析其碳、氮、磷、有机烃类、石油类、重金属类含量与生物毒性,结合结果分析其生态修复性。数据表明,井场各区域土壤中的碳、氮、磷含量差异较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与含油率成正相关;石油类污染物的含量均未超过1%;一类重金属Ni、Cd超标,含量分别为210.19 mg/kg、6.53 mg/kg;除工作区域外,污染土壤生物毒性为微毒。结果表明,研究土壤具有可生化性,应有针对性地改善土壤条件,提高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开发 土壤污染 可生化性 修复
下载PDF
基于“PEPP”的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及运行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天菊 陈春燕 +1 位作者 王兵 任宏洋 《实验室科学》 2017年第3期88-90,共3页
高校实验教学体系是整个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开放性实验教学有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学生在开放性实验教学过程中相互沟通配合,展示自我,交流情感,提高了团队协... 高校实验教学体系是整个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开放性实验教学有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学生在开放性实验教学过程中相互沟通配合,展示自我,交流情感,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开放实验教学质量为目的,提出了包括策划(Plan)、研讨(Explore)、实践(Practice)、演示(Perform)4个阶段的"PEPP"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阐述了西南石油大学"PEPP"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及运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PEPP 开放性实验
下载PDF
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天菊 王林元 《实验室科学》 201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培养安全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构建具有油气田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基础实验、综合技能实验、课外实践教学... 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培养安全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构建具有油气田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基础实验、综合技能实验、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等,在此基础上更注重课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知识与技术的运用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少数拔尖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和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下载PDF
页岩气开发水基钻屑的生物急性毒性测试研究
11
作者 朱天菊 宋娇 +3 位作者 黄涛 彭宝亮 董鑫杰 胡小龙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7,共6页
为探究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水基钻屑的生物急性毒性等级,以川南页岩气开发区域某井区开发平台钻井过程中产生的水基钻屑为研究对象,以明亮发光杆菌T_(3)(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_(3))为受试物种,通过试验评价其生物急性毒性等级。试... 为探究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水基钻屑的生物急性毒性等级,以川南页岩气开发区域某井区开发平台钻井过程中产生的水基钻屑为研究对象,以明亮发光杆菌T_(3)(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_(3))为受试物种,通过试验评价其生物急性毒性等级。试验过程中主要考察水基钻屑生物急性毒性测试液的制备条件对其生物急性毒性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提剂与水基钻屑的液固比为5 L/kg,浸提剂pH为5,振荡18±2 h后静置30 min的条件下得到的中层液为水基钻屑生物毒性测试液;当水基钻屑测试液pH为8时,将其稀释50倍后对明亮发光杆菌T_(3)的发光抑制率为52%以上。根据不同受试物种对水基钻屑生物急性毒性测试方法适应性分析可知,以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为受试物种的水生生物急性毒性测试方法(GB/T 13267—91)与以明亮发光杆菌T_(3)为受试物种的生物急性毒性测试方法(Q/SY111—2007)对水基钻屑的生物急性毒性重复测试结果较为稳定,与标准物质测试结果对比P<5%,证明水基钻屑测试液能客观反应水基钻屑的生物急性毒性等级。该研究不仅能为前端环境友好型钻井工作液开发提供参考,也能为后续水基钻屑的处理处置、特别是为后续采用发光细菌法为油气田勘探开发产生的固废、不溶性固体材料等的生物毒性分级及检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屑 发光菌 生物急性毒性 生态风险
下载PDF
PAS-PDMDAAC复合混凝剂研究
12
作者 朱天菊 王兵 《环境与发展》 2011年第5期186-187,共2页
以Al2(SO)4和PDMDAAC为原料进行了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的复合实验研制,确定其制备工艺条件,并对油田现场采集的钻井废水作絮凝沉降实验,所研制的PAS-PDMDAAC复合絮凝剂对COD的去除效率可大大提高。
关键词 复合混凝剂 PAS 二甲基二烯丙基聚合物
下载PDF
铜铁共掺杂TiO_2/膨润土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鹏飞 刘梅 +1 位作者 朱天菊 宋诚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5,共4页
以溶胶-凝胶法、液相沉淀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了Cu-Fe双金属掺杂的TiO2/膨润土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FTI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以紫外光和可见光催化降解直接天蓝染料废水为模型,考察了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催... 以溶胶-凝胶法、液相沉淀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了Cu-Fe双金属掺杂的TiO2/膨润土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FTI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以紫外光和可见光催化降解直接天蓝染料废水为模型,考察了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催化剂中均有锐钛矿型TiO2生成,且部分TiO2进入了膨润土的蒙脱石层间,改变了其层间的有序性,生成了Ti—O—Si键,实现了TiO2粒子与膨润土的复合。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中TiO2与膨润土的复合程度最高,Cu2+和Fe3+成功掺入了TiO2晶格,形成了复合半导体,拓宽了TiO2的光谱响应范围,使该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光催化活性,并且该催化剂性能稳定,易于沉降分离,经高温活化再生后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可重复多次使用,表现出良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Cu-Fe掺杂 TIO2/膨润土 制备方法 光催化 染料废水
原文传递
基于军事供应链的军用物资精确化保障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平 姜大立 朱天菊 《物流技术》 2010年第12期149-151,共3页
从我军当前物资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界定了军事供应链的含义,论证了基于军事供应链物资精确化保障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实现精确化物资保障的构想,对促进我军后勤保障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军队供应链 军用物资 精确保障
下载PDF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实验兴趣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丽华 刘莹 朱天菊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6年第4期200-202,共3页
为提高学生做化学实验的兴趣,该文从化合物的合成、化学分析、实验课内容的拓展、课外开放实验、授课形式、化学实验竞赛和走进科研实验室等方面进行改进。通过详细案例,将乏味的实验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实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 为提高学生做化学实验的兴趣,该文从化合物的合成、化学分析、实验课内容的拓展、课外开放实验、授课形式、化学实验竞赛和走进科研实验室等方面进行改进。通过详细案例,将乏味的实验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实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课外开放实验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同时改变授课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产实验,做到学以致用。鼓励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以提高对实验课学习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课 实验课教学
下载PDF
基于“翻转”教学思路的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16
作者 任宏洋 王兵 +1 位作者 朱天菊 王新惠 《西部素质教育》 2017年第14期142-143,共2页
文章在分析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基于"翻转"教学思路的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认为应在教学设计方面建立学生为中心,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实验教学运行机制和互动平台;不断强化教学过程的组织和... 文章在分析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基于"翻转"教学思路的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认为应在教学设计方面建立学生为中心,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实验教学运行机制和互动平台;不断强化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监控;改革成绩评价方式;建立开放的实验室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课程 翻转 实验教学
下载PDF
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联动的开放式《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宏洋 王兵 朱天菊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第33期83-83,77,共2页
针对传统的《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不能满足课程教学水平提升的要求,建立课内、课外联动的《环境监测》实验优化体系,让学生在课内实验中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和影响监测结果的主要干扰因素,依托学校课外开放性实验,以及大学生课外科技... 针对传统的《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不能满足课程教学水平提升的要求,建立课内、课外联动的《环境监测》实验优化体系,让学生在课内实验中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和影响监测结果的主要干扰因素,依托学校课外开放性实验,以及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等实践环节,不仅仅局限于课内教学学时的限制,开展区域环境长周期监测项目,以及复杂环境样品预处理方案设计及条件优化、干扰物排除方案设计及条件优化等相关实验项目,建立开放式的《环境监测》实验教学运行平台,并通过对整个实践环节体系监控,确保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实验 开放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成都市新都区城市主干道挥发性有机物分布特征研究
18
作者 张名 黄激文 +3 位作者 朱天菊 邓琪 包化云 廖能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5年第9期41-44,共4页
选择新都区的部分城市主干道两侧大气中VOCs(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进行检测,了解新都区城区空气质量,分析车流量、降水、温度等条件对不同道路类型(相对宽阔型、高层峡谷型、交叉口道路)两侧空气中VOCs浓度的影响。车流量是影响VOCs浓度偏... 选择新都区的部分城市主干道两侧大气中VOCs(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进行检测,了解新都区城区空气质量,分析车流量、降水、温度等条件对不同道路类型(相对宽阔型、高层峡谷型、交叉口道路)两侧空气中VOCs浓度的影响。车流量是影响VOCs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一天不同时段的浓度变化呈双峰型,高浓度出现在早晨和傍晚。大气降水会使VOCs浓度降低,温度对其影响不大,温度的骤降通常伴随降水,使VOCs浓度下降,不同道路类型其下降的幅度存在差异,相对开阔型下降幅度最大。夏季,不同道路类型两侧空气中VOCs浓度的趋势相似,浓度差异大;在冬季三种道路类型两侧空气中VOCs浓度的趋势相同,浓度差异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车流量 降水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的军队物资供应商信息甄别研究
19
作者 姚平 姜大立 朱天菊 《物流技术》 2010年第7期149-150,155,共3页
军用物资保障是战斗力生成和提升的重要支撑。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指导,基于博弈论,建立了军用物资管理部门和军用物资供应商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构建了科学的报酬机制,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现象。
关键词 军队物资供应商 信息甄别 博弈论
下载PDF
基于能力培养导向的课程教育改革探索--以环境监测课程为例
20
作者 任宏洋 王兵 朱天菊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第11期27-28,共2页
文章探索了基于OBE理念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首先明确课程能力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内容的重构、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建立了基于能力获得的课程教育模式,根据学生能力获得评价结果开展教学过程的持续改... 文章探索了基于OBE理念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首先明确课程能力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内容的重构、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建立了基于能力获得的课程教育模式,根据学生能力获得评价结果开展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解决环境监测工作中复杂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课程教育 能力培养 持续改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