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岛地区秋汛期形成原因探讨
1
作者 黄颖婷 徐海明 朱安豹 《气象科学》 2024年第4期616-629,共14页
基于1998—2017年海南岛地区18个台站逐日降水观测数据、TRMM逐日降水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集等资料,使用资料统计分析和数值模式模拟等方法,对海南岛地区秋汛期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观测分析表明,海南岛地区的降水随季节的变化与华南... 基于1998—2017年海南岛地区18个台站逐日降水观测数据、TRMM逐日降水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集等资料,使用资料统计分析和数值模式模拟等方法,对海南岛地区秋汛期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观测分析表明,海南岛地区的降水随季节的变化与华南及同纬度带的其他地区存在显著差异,降水季节峰期出现在秋季,主要集中于9—10月。秋季,西南夏季风开始向东北冬季风转换,受其影响,海南岛地区上空处于偏东气流带中,秋汛期降水分布明显东多西少,且降水中心位于山前迎风坡一侧,东风气流在钟形地形的阻挡抬升作用下,致使其东部降水增多。此时秋季南海海表温度仍较高,有利于维持和增强海南岛秋季降水。通过WRF v4.3(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 Version 4.3)一系列的数值敏感性试验,验证了海南岛地形、海陆热力差异及南海较高的海温对海南岛秋汛期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地区 秋汛期降水 环流特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近63年中国东部冬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安豹 马敏劲 +1 位作者 杨秀梅 宁贵财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3,共9页
利用中国东部地区115站1951-2013年冬季气温以及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和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展开和旋转经验正交展开方法,分析中国东部地区近63 a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并基于气候划分的区域分析了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 利用中国东部地区115站1951-2013年冬季气温以及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和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展开和旋转经验正交展开方法,分析中国东部地区近63 a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并基于气候划分的区域分析了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冬季气温变化在总体一致型的基础上还存在东北一西南反向变化的类型.近63 a冬季气温在1984年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东部冬季气温突变略早于全国,近30 a来中国东部冬季气温明显偏高.中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异常可以分为华南-东南区、东北区、华中区和河套区。西伯利亚高压、东亚大槽和西风急流与中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变化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地区 冬季气温 大气环流 经验正交展开 旋转经验正交展开
原文传递
2013年7月一次江淮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秀梅 马敏劲 朱安豹 《干旱气象》 2016年第4期700-709,共10页
2013年7月4—7日江淮地区出现了入梅以来的第一次持续性暴雨,造成江淮地区严重的洪涝灾害。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逐6 h的1°×1°再分析资料、FY-2F卫星云量资料和江淮地区72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对此次暴雨过... 2013年7月4—7日江淮地区出现了入梅以来的第一次持续性暴雨,造成江淮地区严重的洪涝灾害。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逐6 h的1°×1°再分析资料、FY-2F卫星云量资料和江淮地区72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对此次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00 h Pa以径向环流为主的背景形势下,江淮地区上空缓慢移近梅雨锋的西南涡是此次降水过程的关键系统。高空急流、500 h Pa高空槽、西南低空急流、西南涡、边界层急流和梅雨锋共同作用形成深厚的辐合层,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结构增强了大气的抽吸作用,造成强烈的垂直运动。边界层强的垂直风切变触发了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通过西南超低空急流向江淮地区输送,为江淮地区带来水汽和热力条件。南方暖空气和北方冷空气交汇于江淮地区,形成假相当位温密集带,产生天气尺度的上升运动,雨带主要位于密集带的南侧,可作为雨区预报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槽 持续性暴雨 西南涡 假相当位温
下载PDF
基于周期分析方法的低频天气信号延伸预报
4
作者 贾旭伟 李旭 +5 位作者 张莹 尚可政 王式功 朱安豹 邬仲勋 苏俊礼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对1980—2014年的NCEP/NCAR 500 hPa高度场逐日格点资料进行Butterworth带通滤波,通过周期分析和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利用预报日前150 d的低频数据对2011—2014年全球逐年6—8月500 hPa低频高度场的低频信号进行逐日外延(至未来30 d),并... 对1980—2014年的NCEP/NCAR 500 hPa高度场逐日格点资料进行Butterworth带通滤波,通过周期分析和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利用预报日前150 d的低频数据对2011—2014年全球逐年6—8月500 hPa低频高度场的低频信号进行逐日外延(至未来30 d),并对其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周期分析和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对500 hPa高度场对应的低频信号的拟合效果从整体上来看,北半球好于南半球,低纬度好于高纬度;随着预报时效的增长,拟合准确度逐步降低,后期趋于稳定.中国对应6个关键区的拟合效果显示,除新疆地区在第10天和第30天未通过信度检验之外,其余5个关键区均通过95%以上的信度检验.该方法对低频系统高低中心配置及落区拟合较好,符合利用低频天气图进行延伸期预报的相关思路,可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低频天气图方法进行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信号 周期分析 延伸期预报
原文传递
石家庄市采暖季霾日气象特征及其心理健康效应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泽恩 马敏劲 朱安豹 《干旱气象》 2016年第1期136-144,共9页
选取石家庄2001-2010年12月至翌年2月28次空气污染过程,结合海平面气压场和500hPa高度场,总结出有利于霾发生的4种天气类型:槽脊型、纬向型、横槽后部型和鞍形气压场型。利用WRF模式对一次霾发展变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霾生消与气... 选取石家庄2001-2010年12月至翌年2月28次空气污染过程,结合海平面气压场和500hPa高度场,总结出有利于霾发生的4种天气类型:槽脊型、纬向型、横槽后部型和鞍形气压场型。利用WRF模式对一次霾发展变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霾生消与气象要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层持续的均压场和逆温层结造成大气污染物持续累积,霾得以持续数日。在霾持续期间开展心理问卷调查,分析霾对成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一周的霾会对人体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其中对强迫、抑郁和焦虑3种症状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分型 数值模拟 心理健康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中纬度带不同等级降水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胡钰玲 张莹 +3 位作者 朱安豹 王式功 尚可政 苏俊礼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2-342,共11页
为研究中国大陆中纬度带不同等级降水的变化特征,利用筛选后的100个测站1960—2014年的日降水量数据,根据站点降水趋势进行区域划分,根据中国不同年降水量对应的降水等级进行强度划分,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大陆中纬度带不同等级降水分地区... 为研究中国大陆中纬度带不同等级降水的变化特征,利用筛选后的100个测站1960—2014年的日降水量数据,根据站点降水趋势进行区域划分,根据中国不同年降水量对应的降水等级进行强度划分,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大陆中纬度带不同等级降水分地区、分季节做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大陆中纬度带东、西部降水存在很大的地域性差异,降水类型以中等以下强度降水过程为主且暴雨和大雨主要发生在夏季。(2)全球变暖大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西部降水均出现转折,西部降水由少变多,暖湿化加剧;东部降水减少,由湿变干;东、西部降水反相变化。(3)近几十年西部暖湿化加剧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不同等级年降水量显著增加,东部降水减少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年暴雨和大雨量减少。(4)东、西部不同等级年降水日数对相应等级年降水量起着决定性作用。(5)东、西部降水日数变化引起的降水量变化远大于降水强度变化引起的降水量变化且东部降水强度对总降水量的贡献较西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纬度带 降水量 降水日数 降水强度 趋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