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II的I型受体基因位点与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 被引量:6
1
作者 侯淑琴 李明平 +10 位作者 郑勇 刘英 朱席林 顾明亮 戴月 郑华清 赵立娟 萧占森 李国江 刘怡雯 邱长春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00年第6期505-509,共5页
以荧光标记dCTP为底物,应用PCR扩增法和ABI prism 377 测序及PCR/RFLP技术,通过病例-对照群体相关研究和受累同胞对连锁分析,鉴定AT1R基因3' -端A1166→C突变和CA重复序列多态性双等位标记与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结果表明:(1... 以荧光标记dCTP为底物,应用PCR扩增法和ABI prism 377 测序及PCR/RFLP技术,通过病例-对照群体相关研究和受累同胞对连锁分析,鉴定AT1R基因3' -端A1166→C突变和CA重复序列多态性双等位标记与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结果表明:(1)6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652例正常血压对照者群体相关分析,AT1R基因3'-端C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联,其杂合度为0.64,多态性信息量(PIC)为 0.61。该位点存在9种等位基因,按片段由小至大依次命名为a1、a2……a9(CA重复次数依次为6、7…13),a6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正常血压对照者群体中最常见的等位基因。但原发性高血压组a6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血压对照组明显降低,49.4% v.s 64.9%, x2=25.53,OR=0.57,95%CI=0.45~0.71,P<0.001;原发性高血压组 a7 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血压对照组明显升高,其频率为22.6% v.s 7.0%,x2=62.98,OR=3.85, 95%CI=2.68~5.55, P<0.001; 98对受累同胞对中a7 等位基因共享连锁分析结果,x2=3.95,P<0.05, a7等位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存在连锁关系。(2)A1166→C单个碱基取代突变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组与对照组C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4.2% v.s 3.5%,表明AT1R基因1166 A→C突变与汉族原发性高血压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连锁分析 汉族
下载PDF
AN ASSOCIATION STUDY BETWEE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HLA-DRB1 ALLELES 被引量:1
2
作者 陶贞寅 赵岩 +6 位作者 朱席林 朱克 余国平 吴卫平 董怡 刘力生 邱长春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5年第2期70-72,共3页
ANASSOCIATIONSTUDYBETWEENESSENTIALHYPERTENSIONANDHLA-DRB1ALLELESTaoZhenyin(陶贞寅);ZhaoYan(赵岩);ZhuXilin(朱席林);Zh... ANASSOCIATIONSTUDYBETWEENESSENTIALHYPERTENSIONANDHLA-DRB1ALLELESTaoZhenyin(陶贞寅);ZhaoYan(赵岩);ZhuXilin(朱席林);ZhuKe(朱克);YuGuop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SSP HLA-DRB1基因 等位基因 高血压 发病机制
下载PDF
HLA-DRB1 ALLELES GENOTYPING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CHINESE
3
作者 赵岩 董怡 +1 位作者 朱席林 邱长春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32-235,共4页
HLA-DRB1ALLELESGENOTYPINGINPATIENTSWITHRHEUMATOIDARTHRITISINCHINESEZhaoYan(赵岩);DongYi(董怡);ZhuXilin(朱席林)andQi... HLA-DRB1ALLELESGENOTYPINGINPATIENTSWITHRHEUMATOIDARTHRITISINCHINESEZhaoYan(赵岩);DongYi(董怡);ZhuXilin(朱席林)andQiuChangchun(邱长春)(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关节炎 HLA-DRB1 等位基因 放射免疫分析 PCR-SSP 临床意义
下载PDF
RAPID HLA-DRB1 GENERIC TYPING BY PCR-SSP METHOD
4
作者 邱长春 赵岩 +3 位作者 陶贞寅 朱席林 徐作军 董怡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4-37,共4页
RAPIDHLA-DRB1GENERICTYPINGBYPCR-SSPMETHODQiuChangchun(邱长春);ZhaoYan(赵岩);TaoZhenyin(陶贞寅);ZhuXilin(朱席林);XuZuoju... RAPIDHLA-DRB1GENERICTYPINGBYPCR-SSPMETHODQiuChangchun(邱长春);ZhaoYan(赵岩);TaoZhenyin(陶贞寅);ZhuXilin(朱席林);XuZuojun(徐作军)andDongYi(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SSP HLA-DRB1 基因复制 器官移植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俊红 陈冬梅 +10 位作者 李卓 刘英 高冀荣 曾宪嘉 钟崇芳 朱席林 勾春燕 潘利 单晶 郭新会 李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是否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结局相关联。方法以184例慢性乙肝患者和205名无症状HBV携带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是否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结局相关联。方法以184例慢性乙肝患者和205名无症状HBV携带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分析VDR基因第2外显子FokⅠ位点、第9外显子TaqⅠ位点的多态性分布。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okⅠ位点FF基因型在慢性乙肝组的频率44.6%显著高于无症状HBV携带组的31.7%(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作用后,结果仍然显示FF基因型在慢性乙肝组与无症状HBV携带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OR=1.95,P<0·05)。FokⅠ位点与TaqⅠ位点组成的FT单倍型在慢性乙肝组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无症状HBV携带组(OR=1.45,P<0.05),fT单倍型在慢性乙肝组的分布频率显著低于无症状HBV携带组(OR=0.72,P<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HB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乙型肝炎 遗传多态性
原文传递
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Ⅰ、FokⅠ单核苷酸多态与HBV感染结局关联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俊红 李洪权 +8 位作者 李卓 刘英 高冀荣 曾宪嘉 勾春燕 朱席林 郭新会 潘利 李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8期1952-1956,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TaqⅠT/C和FokⅠC/T多态性是否与HBV感染结局之间存在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募集212例HBV自限性感染者、244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和39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TaqⅠT/C和FokⅠC/T多态性是否与HBV感染结局之间存在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募集212例HBV自限性感染者、244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和39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VDR基因TaqⅠ和FokⅠ基因进行分型测定。结果慢性乙肝组VDR-FokⅠC等位基因频率为45.8%,显著高于自限性感染组的38.2%(X2=6.43,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VDR-FokⅠ的TT、T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7%、47.1%和22.2%,与自限性感染组的基因型频率41.0%、41.5%和17.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6,P=0.03)。单因素分析显示,携带CC/CT基因型的个体感染HBV后,增加发生慢性乙型肝炎的风险(OR=1.57,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性别的混杂作用后,携带FokⅠCC/CT基因型者发生慢性乙肝的风险是TT基因型携带者的1.7倍(OR=1.70,P=0.021)。未发现VDR-TaqⅠT/C多态性与HBV感染结局存在显著关联。单体型分析显示,TaqⅠT-Fok C在慢性乙型肝炎组的频率为2.3080%,显著高于HBV自限性感染组的0.5391%(X2=6.08,P=0.01);TaqⅠT-FokⅠT在慢性乙型肝炎组的频率为1.5283%,显著低于HBV自限性感染组的3.7061%(X2=5.65,P=0.02)和显著低于HBV携带组的3.4820%(X2=5.12,P=0.02)。结论VDR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HBV感染结局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受体 骨化三醇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单元型
原文传递
AT_1R基因3’-末端C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藏族原发性高血压相关联
7
作者 周文郁 郑勇 +10 位作者 岑维峻 崔超英 朱席林 卓玛 柴旦 刘英 陈勇 庄兰平 仁丹 刘怡雯 邱长春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3期271-272,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CA重复序列多态性 医学分子生物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 基础医学研究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基因 藏族人群 受累同胞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