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20年海河流域农田水热碳通量及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集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自为 刘绍民 +2 位作者 肖青 柏军华 朱忠礼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1期207-216,共10页
本研究以海河流域官厅水库旁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渗仪、涡动相关仪、大孔径闪烁仪和自动气象站/气象要素梯度等观测系统,开展农田生态系统多尺度通量和气象要素的长期定位观测。本数据集由多尺度通量(米,百米,公里级)和气象... 本研究以海河流域官厅水库旁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渗仪、涡动相关仪、大孔径闪烁仪和自动气象站/气象要素梯度等观测系统,开展农田生态系统多尺度通量和气象要素的长期定位观测。本数据集由多尺度通量(米,百米,公里级)和气象要素数据组成,观测项目包括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潜热通量/蒸散发、感热通量、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向下/上短波辐射、向下/上长波辐射、净辐射、大气压、降水、红外辐射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热通量、平均土壤温度等。本数据集经过了严格的处理和质量控制,可用于研究水库消涨对周边生态系统碳水等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带来的影响,也可为相关遥感模型或过程模型等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动相关仪 自动气象站 大孔径闪烁仪 蒸渗仪 农田
下载PDF
水土流失与地貌侵蚀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忠礼 莫多闻 徐海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86-90,共5页
物质的侵蚀- 搬运- 堆积是地貌发育的主要过程。水土流失目前主要是指第一阶段即地貌发育的侵蚀过程。地貌的侵蚀一般被分为两类:自然侵蚀和人为侵蚀,而人为侵蚀被认为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人类活动固然加剧了侵蚀过程的发生... 物质的侵蚀- 搬运- 堆积是地貌发育的主要过程。水土流失目前主要是指第一阶段即地貌发育的侵蚀过程。地貌的侵蚀一般被分为两类:自然侵蚀和人为侵蚀,而人为侵蚀被认为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人类活动固然加剧了侵蚀过程的发生,但它是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符合自然侵蚀规律的。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水土流失的治理不仅仅是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应该是使人类活动在地貌演化过程中扮演因势利导的角色,使其向着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演化 人类活动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
下载PDF
四川省北川县赵家沟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朱忠礼 刘希林 尚志海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0年第4期57-62,共6页
赵家沟位于北川县擂鼓镇坪上村西北侧,属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在地震发生前为一般性清水沟或洪水沟。由于地震的影响,流域内发育了多处滑坡和崩塌,斜坡上和沟道中堆积了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在2008年9月24日暴雨的作用下,赵家沟流域发生了百... 赵家沟位于北川县擂鼓镇坪上村西北侧,属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在地震发生前为一般性清水沟或洪水沟。由于地震的影响,流域内发育了多处滑坡和崩塌,斜坡上和沟道中堆积了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在2008年9月24日暴雨的作用下,赵家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灾害,成为地震次生泥石流沟。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地震次生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物源条件和水源条件进行了分析。表明地震次生泥石流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规模有可能加大,其危险性由于松散固体物质的增大而上升,这是地震次生泥石流灾害显著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形成条件 地震次生灾害 四川省北川县 赵家沟
下载PDF
一个片流过程控制的冲积扇——太原盆地风峪沟冲积扇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新坡 莫多闻 +2 位作者 朱忠礼 马元旭 刘运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0-566,共7页
风峪沟冲积扇位于太原盆地西北侧,面积较大,平面形态十分开阔。野外考察表明,在该冲积扇顶部出露了典型的、具平行层理结构的沉积物剖面。说明该冲积扇主要由高流态的片流过程形成的。片流沉积物由厚度小、侧向延伸长的中、细砾石坝沉... 风峪沟冲积扇位于太原盆地西北侧,面积较大,平面形态十分开阔。野外考察表明,在该冲积扇顶部出露了典型的、具平行层理结构的沉积物剖面。说明该冲积扇主要由高流态的片流过程形成的。片流沉积物由厚度小、侧向延伸长的中、细砾石坝沉积物和相对粒度较细的坝间沉积物所组成。风峪沟冲积扇流域的地质地貌特征表明,由于该段吕梁山地较大幅度的抬升给冲积扇的发育提供了充分的可容空间,这可能是风峪沟冲积扇上片流沉积物发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片流沉积 太原盆地
下载PDF
侯马盆地冲积扇及其流域地貌发育规律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新坡 莫多闻 朱忠礼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1-248,共8页
根据从DEM数据中提取的侯马盆地冲积扇及其流域的多项地貌指标,分析了各地貌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通过地貌指标的空间分布曲线与山前地形高程曲线形态的对比以及地貌指标相关性分析来揭示冲积扇及其流域地貌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在侯... 根据从DEM数据中提取的侯马盆地冲积扇及其流域的多项地貌指标,分析了各地貌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通过地貌指标的空间分布曲线与山前地形高程曲线形态的对比以及地貌指标相关性分析来揭示冲积扇及其流域地貌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在侯马盆地相对隆起部位的冲积扇及其流域的地貌指标与在盆地凹陷部位的冲积扇及其流域的地貌指标有较大差异;流域地貌指标的空间分布受到盆地边界断层构造活动性的影响;冲积扇的发育主要受到流域规模、山前构造活动以及盆地基准面等多种因素共同的影响;流域内岩性的差异不是造成研究区域内冲积扇地貌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流域 地貌 侯马盆地 山西地堑
下载PDF
怀来地区蒸渗仪测定玉米田蒸散发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杨光超 朱忠礼 +4 位作者 谭磊 刘绍民 徐自为 柏军华 肖青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95-1106,共12页
利用2012年和2013年怀来遥感综合试验站蒸渗仪、涡动相关仪和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土壤蒸发和玉米农田蒸散的日、季节变化,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气象因子(净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土壤水分和农田蒸散量的关系,并将... 利用2012年和2013年怀来遥感综合试验站蒸渗仪、涡动相关仪和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土壤蒸发和玉米农田蒸散的日、季节变化,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气象因子(净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土壤水分和农田蒸散量的关系,并将蒸渗仪蒸散观测值与涡动相关仪蒸散量观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土壤蒸发和玉米农田蒸散日变化曲线较一致,季节性差异明显;怀来地区日蒸散量与净辐射和土壤水分相关性较好,与其他影响因子相关性不明显;蒸渗仪的农田代表性受其观测范围内的作物长势影响显著,涡动相关仪观测的蒸散量与蒸渗仪观测值相关关系较好,蒸渗仪观测值较涡动相关仪观测值高10.5%,这是由于不能同周围农田进行热交换,蒸渗仪内平均土壤温度较农田高了9.5%,导致蒸渗仪对蒸散量的相对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渗仪 涡动相关仪 蒸散量 气象因子
下载PDF
应用低频微波波段GPR测量土壤结构 被引量:14
7
作者 彭亮 徐清 +1 位作者 朱忠礼 余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4-329,共6页
结合在内蒙古包头地区和上海崇明岛地区的实验站点开展的实验工作,尝试性地提出了探地雷达用于刻画农田土壤剖面层位结构的方法.按照该方法在对探地雷达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之后,得到了沿测线的土壤结构细化剖面图,并与开挖剖面对比,结... 结合在内蒙古包头地区和上海崇明岛地区的实验站点开展的实验工作,尝试性地提出了探地雷达用于刻画农田土壤剖面层位结构的方法.按照该方法在对探地雷达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之后,得到了沿测线的土壤结构细化剖面图,并与开挖剖面对比,结果吻合良好,表明采用探地雷达可以有效地探测土壤层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GPR) 土壤结构 剖面法 介电常数
下载PDF
张掖绿洲—荒漠区域近地层微气象与水热交换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芬 刘绍民 +2 位作者 徐自为 王介民 朱忠礼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33-1247,共15页
利用张掖2012年5-9月"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蒸散发的多尺度观测试验:通量观测矩阵"数据,结合同步观测的航空和卫星遥感图像,分析了绿洲-荒漠区域近地层气象要素、辐射和能量收支特征。结果表明:(1)相对于荒漠,绿洲表现出冷、湿、... 利用张掖2012年5-9月"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蒸散发的多尺度观测试验:通量观测矩阵"数据,结合同步观测的航空和卫星遥感图像,分析了绿洲-荒漠区域近地层气象要素、辐射和能量收支特征。结果表明:(1)相对于荒漠,绿洲表现出冷、湿、风屏、增雨等"绿洲效应"。在不同的天气背景下,绿洲与荒漠及绿洲内不同田块之间存在不同尺度的相互作用过程;平流发生时,绿洲近地层出现逆温,且湿度上升,临近戈壁的近地层湿度也上升;绿洲灌溉后气温达峰值的时间滞后;在大风天,绿洲、荒漠的风向比较一致,而小风天则受到局地环流影响,绿洲内、外风向不一致。绿洲降水量大于荒漠。绿洲土壤水分明显大于荒漠,且绿洲为灌溉控制型,荒漠为降水控制型。(2)绿洲与荒漠的太阳总辐射一致;绿洲的大气逆辐射稍大;荒漠地表反射辐射和地表长波辐射明显偏大,净辐射则偏小。(3)绿洲潜热通量远大于荒漠,土壤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小于荒漠;绿洲的能量输送以潜热通量为主;荒漠以感热通量为主。晴天下午绿洲经常出现感热通量为负,潜热通量超过净辐射的现象-平流/局地环流。由于风场以及绿洲-荒漠水热条件差异程度不同,绿洲不同站点平流出现的时间及强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荒漠 微气象 辐射 能量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发育特征 被引量:30
9
作者 莫多闻 朱忠礼 万林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16-823,共8页
贺兰山东麓是我国冲积扇发育比较典型的地区之一,受独特的气候和山地特征以及黄河冲积平原的影响,该地区冲积扇发育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扇体主要以砂砾石物质为主形成,砾石滩地与前缘坡地呈突然转折,前缘形成咸水湖沼和沙地,扇体... 贺兰山东麓是我国冲积扇发育比较典型的地区之一,受独特的气候和山地特征以及黄河冲积平原的影响,该地区冲积扇发育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扇体主要以砂砾石物质为主形成,砾石滩地与前缘坡地呈突然转折,前缘形成咸水湖沼和沙地,扇体坡度较大,扇体前缘基本沿直线分布等。而且本地区冲积扇在发育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北段的大武口冲积扇物质组成较细,坡度较平缓,面积较大。中段的大水沟等四个扇体组成物质较粗,坡度较大,而面积较小。南段的贺兰口等4个扇体则物质粗,坡度大,面积中等。本文介绍了贺兰山东麓冲积扇的形态、规模、地貌、物质、沉积结构构造等。并对流域特征与扇体特征的关系以及其他影响冲积扇的发育特征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扇体面积与流域面积、地势起伏度有以下关系:Af=6245A109dh133。扇体坡度与流域面积和地势起伏度的关系式为:r=1067A-027dh039。可见山地地势起伏对贺兰山东麓冲积扇的影响相对较大。同时,气候、构造和黄河冲积平原也影响着扇体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贺兰山 地势起伏度 发育特征 流水地貌
下载PDF
热释光方法在环境剂量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公望 朱忠礼 +4 位作者 唐适宜 任秀生 田昭舆 伍世良 吕丰伟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1,共3页
天然热释光量和年剂量是热释光断代工作中两个重要参数 ,它们代表着标本周边环境的放射性辐射水平。实验数据表明 ,环境辐射水平受到基底岩性的控制影响。经过长期改造 。
关键词 热释光 辐射剂量 环境监测 核辐射水平 评估
下载PDF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遗址地层的沉积相与古地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海鹏 莫多闻 +2 位作者 岳升阳 朱忠礼 郁金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24-833,共10页
通过对遗址地层典型沉积剖面和遗址地区150余个地层资料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晚更新世晚期旧石器人类遗址地层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类型,从而恢复了距今22万年前人类在此生存活动的古地貌面。研究表明,古人类曾活动于古冲... 通过对遗址地层典型沉积剖面和遗址地区150余个地层资料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晚更新世晚期旧石器人类遗址地层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类型,从而恢复了距今22万年前人类在此生存活动的古地貌面。研究表明,古人类曾活动于古冲积扇面的砂岛上,这是末次冰期间较温暖的间冰阶时期,是一个水流相对稳定的时期。还讨论了由于受较强的不稳定水流影响,使该文化层内有3140年没有人类的活动,认为该遗址是一个人类活动的临时营地。并且,在同一时期,人类可能来自周围的古冲积扇高地,或来自平原西部较早形成的高地貌面。以上的研究为北京平原晚更新世晚期人地环境的重建和进行史前人类历史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王府井 遗址 地层 沉积相 古地貌 晚更新世
下载PDF
释光方法在油气勘查中应用的新探索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公望 张宝红 +3 位作者 朱忠礼 汪新兰 任秀生 田昭舆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3-76,共4页
直接利用砂土释光信号寻找油气藏是油气勘查中的新思路。释光方法可以有效地找到环境辐射异常区,大大地提高了信噪比,突出不明显的异常区。随着信号累积时间的延长,含油区与非油区之间的样品释光强度差异也会由小变大。样品释光连续累... 直接利用砂土释光信号寻找油气藏是油气勘查中的新思路。释光方法可以有效地找到环境辐射异常区,大大地提高了信噪比,突出不明显的异常区。随着信号累积时间的延长,含油区与非油区之间的样品释光强度差异也会由小变大。样品释光连续累积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沉积环境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查 放射性辐射 热释光 光释光
下载PDF
祁连山、贺兰山与吕梁山山前冲积扇上的农地对比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新坡 莫多闻 朱忠礼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85-993,I0002,共10页
不同地区冲积扇上农地发育特征的对比可以揭示环境条件与农地发育的关系。本文以Lansat卫星ETM+遥感影像、DEM和野外考察资料为基础,研究了祁连山、贺兰山与吕梁山三个地区山前冲积扇的地貌特征和扇上农地的发育特征,探讨了影响冲积扇... 不同地区冲积扇上农地发育特征的对比可以揭示环境条件与农地发育的关系。本文以Lansat卫星ETM+遥感影像、DEM和野外考察资料为基础,研究了祁连山、贺兰山与吕梁山三个地区山前冲积扇的地貌特征和扇上农地的发育特征,探讨了影响冲积扇上农地发育的因素。结果表明,吕梁山地区扇上农地比例最高,自扇顶到扇缘均有农地发育,其次为祁连山地区,农地主要发育在一些被黄土覆盖的冲积扇的老扇面上,贺兰山地区冲积扇上农地比例最低,农地多分布在扇缘区域;物质组成是影响冲积扇上农地发育的直接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祁连山和吕梁山地区冲积扇上的农地发育受黄土沉积过程影响显著,而贺兰山前冲积扇上农地发育更多地受冲积扇地貌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农地 祁连山 贺兰山 吕梁山
下载PDF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的古环境背景 被引量:4
14
作者 莫多闻 徐海鹏 +1 位作者 杨晓燕 朱忠礼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1-239,共9页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遗址,是在北京平原的首次发现。依据对遗址区剖面中段( 包含了上下两个文化层) 沉积样品的沉积相特征以及粘土矿物、化学元素和孢粉等古环境指标的分析,探讨了2-6 万年前后至1-4 万...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遗址,是在北京平原的首次发现。依据对遗址区剖面中段( 包含了上下两个文化层) 沉积样品的沉积相特征以及粘土矿物、化学元素和孢粉等古环境指标的分析,探讨了2-6 万年前后至1-4 万年前后古环境的演变过程。古人类活动遗址所处地貌部位为古永定河冲积扇的河间冲积平原。古环境分析表明,文化层出现前后的这一段时期,一直以干冷气候为主,草本花粉占绝对优势,中后期温湿度有所增加,尤其上下文化层之间曾有一个短暂而明显的较为温湿的时期,出现了温带森林草原景观。在下文化层形成之后,由于气候转湿,河流水量增加,洪泛加剧,古人类活动范围有可能限于其他地势较高的地区,后期气候又有所变干,古人类活动才又涉足本区,因而形成上下两个文化层。晚更新世晚期干冷气候背景下,古人类活动遗址在北京、内蒙和黑龙江等地的发现表明,当时的古人类已具有能抵御干冷气候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广场遗址 北京 旧石器晚期 文化遗址 古环境
下载PDF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文化遗址的古地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海鹏 莫多闻 +2 位作者 岳升阳 朱忠礼 郁金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8-188,共1页
关键词 古地貌 文化遗址 王府井广场 北京
下载PDF
高精度称量式蒸渗仪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季辰 朱忠礼 徐自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8-634,共7页
蒸散发是地表能量循环与水循环的关键环节,蒸渗仪则是获取蒸散发量最为准确的仪器.但受到仪器噪声、风压等因素的影响,蒸渗仪数据在计算蒸散发量时会出现误差.本文通过对误差来源的分析,结合数据筛选阈值与数据平滑窗口大小的选择,给出... 蒸散发是地表能量循环与水循环的关键环节,蒸渗仪则是获取蒸散发量最为准确的仪器.但受到仪器噪声、风压等因素的影响,蒸渗仪数据在计算蒸散发量时会出现误差.本文通过对误差来源的分析,结合数据筛选阈值与数据平滑窗口大小的选择,给出蒸渗仪数据处理的一般流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蒸渗仪观测蒸散发的季节变化,并与涡动相关所观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以有效处理蒸渗仪数据,并解决了数据头尾作差计算而导致的蒸散量高估的问题,同时准确地计算蒸散发量;计算结果显示出怀来地区作物生长季内的蒸散规律——作物生长期间由于作物蒸腾作用,种植玉米蒸渗仪的蒸散发要高于裸土蒸渗仪的蒸散发,而生长末期由于蒸渗仪对桶内土壤水分的消耗,则呈现出相反的结果;同时,蒸渗仪观测结果与涡动相关仪观测结果也有良好的一致性,其之间的差异是由于灌溉不同步以及各自代表性不同所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渗仪 数据处理 蒸散发
下载PDF
环境辐射场对热释光断代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公望 朱忠礼 +1 位作者 任秀生 田昭舆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31-1033,共3页
热释光强度的高低反映了周边环境中放射性元素含量的水平 ,但是油气藏的存在以及由其引起的油气扩散和元素迁移 ,有可能导致原本均一的环境辐射场出现局部异常区。据典型标本估算 ,钾含量 1%或铀、钍含量百万分之一的变化 ,都可能造成... 热释光强度的高低反映了周边环境中放射性元素含量的水平 ,但是油气藏的存在以及由其引起的油气扩散和元素迁移 ,有可能导致原本均一的环境辐射场出现局部异常区。据典型标本估算 ,钾含量 1%或铀、钍含量百万分之一的变化 ,都可能造成断代年龄 10 %左右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热释光 环境加射场 热释光断代 放射性元素 强度 年辐射剂量
下载PDF
水土保持学科理论体系初探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海鹏 朱忠礼 莫多闻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54-61,共8页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在总结我国防治水土流失、进行水土保持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立水土保持学科理论体系的必要性、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实质、学科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研究意义,着重讨论了水土保持学科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认为应包括:水土...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在总结我国防治水土流失、进行水土保持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立水土保持学科理论体系的必要性、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实质、学科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研究意义,着重讨论了水土保持学科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认为应包括:水土流失的地貌学理论研究、水土保持的生态系统控制理论研究、水土保持的系统工程技术与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护学科 地貌学 系统工程 理论体系
下载PDF
热释光在油气勘查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公望 朱忠礼 +1 位作者 任秀生 田昭舆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97-900,共4页
利用砂土天然热释光信号勘查油气藏,是一种观念上的创新,研究中发现:(1)地表圈定的热释光异常区与地下油气藏相对应,它支持了油气垂直向上运移的观点;(2经过长时间积累,油气区与非油气区的热释光信噪比得到增强,弥补了短寿命放射性勘查... 利用砂土天然热释光信号勘查油气藏,是一种观念上的创新,研究中发现:(1)地表圈定的热释光异常区与地下油气藏相对应,它支持了油气垂直向上运移的观点;(2经过长时间积累,油气区与非油气区的热释光信噪比得到增强,弥补了短寿命放射性勘查的不足;(3)热释光勘查不受构造干扰,有利于发现非构造圈闭的油气藏;(4)在一定条件下,地表长寿命放射性元素的天然分布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查 热释光 油气藏 油气运移 核辐射 勘查模式
下载PDF
热释光:沙土标本与剂量计的差异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公望 朱忠礼 +1 位作者 任秀生 田昭舆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在环境辐射剂量的测定中 ,沙土标本与剂量计是经常采用的测试对象。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材料制备的样品 ,其热释光信号反映了不同的辐射剂量信息。以实验数据为基础 。
关键词 热释光 剂量计 沙土标本 环境辐射剂量 测定 地质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