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造影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的长期预后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研究
1
作者 杨敏 林章宇 +4 位作者 丰雷 朱成刚 尹栋 杨跃进 窦克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0-1056,共7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具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预后特征及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PCI的患者26771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的...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具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预后特征及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PCI的患者26771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的钙化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无或轻度钙化组和中重度钙化组,比较两组PCI后的长期预后特征及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主要终点事件为3年靶血管失败(TVF),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TV-MI)及靶血管相关血运重建(TVR)在内的复合终点事件。结果: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4105例(15.33%),无或轻度钙化患者22666例(84.67%)。与无或轻度钙化组比,中重度钙化病变组患者年龄较大,男性比例较高,病变较为复杂(包括累及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开口处病变和慢性完全闭塞病变),P均<0.05。中位随访时间3年,中重度钙化患者具有更高的TVF率(5.31%vs.4.65%;HR=1.162,95%CI:1.004~1.344,P=0.044)、心原性死亡率(1.24%vs.0.64%;HR=1.996,95%CI:1.451~2.747,P<0.001)以及TV-MI发生率(0.85%vs.0.61%;HR=1.449,95%CI:1.000~2.101,P=0.049)。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术前SYNTAX评分高、合并三支或左主干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以及未使用血管内超声是中重度钙化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具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在接受PCI后,其TVF、心原性死亡、TV-MI发生风险均高于无或轻度钙化患者。高龄、合并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以及未使用血管内超声是中重度钙化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中重度钙化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长期预后特征 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评估的靶病变钙化程度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和长期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杨敏 林章宇 +4 位作者 丰雷 朱成刚 尹栋 杨跃进 窦克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39-1245,共7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评估的靶病变钙化程度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PCI的前瞻性队列中有冠状动脉造影评估靶病变钙化病...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评估的靶病变钙化程度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PCI的前瞻性队列中有冠状动脉造影评估靶病变钙化病变程度的26712例患者数据进行分析,按靶病变钙化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4组,包括无钙化组(n=14387)、轻度钙化组(n=8231)、中度钙化组(n=3208)和重度钙化组(n=886)。主要术后即刻终点为PCI成功,定义为术后残余狭窄<50%且无主要操作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穿孔、冠状动脉夹层、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介入器械穿入失败)。主要长期临床终点事件为3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MI)及再次血运重建在内的复合终点事件。结果:重度钙化组较无钙化组、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具有更低的PCI即刻成功率(80.59%vs.94.23%vs.94.29%vs.91.49%),更高的术后残余狭窄≥50%发生率(17.72%vs.5.03%vs.4.84%vs.7.29%)、冠状动脉夹层发生率(1.81%vs.0.66%vs.0.78%vs.1.25%)、冠状动脉穿孔发生率(2.14%vs.0.51%vs.0.38%vs.0.69%)及介入器械穿越失败发生率(0.23%vs.0.12%vs.0.04%vs.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重度钙化组较无钙化组具有更高的MACE(12.98%vs.9.35%;HR=1.21,95%CI:1.00~1.47,P=0.046)、全因死亡(4.29%vs.1.80%;HR=1.55,95%CI:1.10~2.18,P=0.013)以及MI发生风险(2.14%vs.0.97%;HR=1.97,95%CI:1.21~3.20,P=0.006)。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具有重度钙化靶病变患者在接受PCI后,其介入治疗未成功率、MACE、全因死亡、MI发生风险均高于无钙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钙化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长期预后
下载PDF
极端干旱生境下胡杨克隆水分整合特征及其生态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朱成刚 李卫红 +1 位作者 马建新 周莹莹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4-353,共10页
克隆水分整合是克隆植物有效利用异质性生境资源的重要对策,也是在恶劣生境下得以定植、存活的重要生存策略。本研究以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为对象,结合野外调查、稳定同位素技术、生理生态监测实验,调查胡杨... 克隆水分整合是克隆植物有效利用异质性生境资源的重要对策,也是在恶劣生境下得以定植、存活的重要生存策略。本研究以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为对象,结合野外调查、稳定同位素技术、生理生态监测实验,调查胡杨的克隆水分整合特征并分析其生态意义。结果显示,胡杨母株与其克隆幼株间存在显著水分生理整合,水分整合以顶向传输为主,水分整合过程与整合水量受到母株生理节律及母株到幼株间隔子长度的影响;克隆幼株因水分整合而能够获取与母株相似的深层土壤水分,比同一区域实生幼株拥有更好的水分获取能力,并使胡杨克隆幼株比实生幼株保持相对更高的水力导度、叶片水分含量及叶水势;在极端干旱生境下的这种水分获取及利用策略使胡杨克隆幼株比实生幼株具有更高的光化学效率与光合性能,有助于克隆幼株在不利生境下定植、存活并保持更高的生存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整合 稳定同位素示踪 水力导度 水势 光合活性 干旱生境
下载PDF
血液净化治疗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成刚 刘庚 +7 位作者 吴娜琼 郭远林 徐瑞霞 董倩 高莹 张彦 李莎 李建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75-1178,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血液净化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2至2016-10入住我院的12例FH患者,在强化调脂治疗(瑞舒伐他汀10~20 mg qd+依折麦布10 mg qd)的基础上,经双侧肘正中静脉或股静脉路... 目的:探讨使用血液净化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2至2016-10入住我院的12例FH患者,在强化调脂治疗(瑞舒伐他汀10~20 mg qd+依折麦布10 mg qd)的基础上,经双侧肘正中静脉或股静脉路径,采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方式,给予血液净化治疗。观察血液净化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12例FH患者净化治疗前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平均水平分别为(9.42±3.65)mmol/L和(7.31±3.46)mmol/L,净化后即刻TC[(2.84±0.83)mmol/L]和LDL-C[(1.95±0.82)mmol/L]水平较净化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净化后第1、3、7及30天上述两项指标虽有增高趋势,但仍较净化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净化后即刻([0.63±0.17)mmol/L]和净化后第1天([0.56±0.15)mmol/L]、第3天[(0.68±0.22)mmol/L]均较净化治疗前[(0.96±0.31)mmol/L]降低(P〈0.05~0.01);甘油三酯:仅在净化后即刻[(0.88±0.38)mmol/L]较净化治疗前[(1.90±0.86)mmol/L]降低(P〈0.05)。仅1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恶心、出汗,经对症处理症状缓解。结论:血液净化治疗短期内可明显降低FH患者的TC及LDL-C水平,耐受性好,虽治疗后TC及LDL-C会缓慢回升,但与强化调脂药物相结合可以作为FH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冠状动脉疾病 血液净化
下载PDF
阿维菌素与茚虫威混配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 被引量:7
5
作者 朱成刚 吉沐祥 +3 位作者 吴祥 杨红福 王健 杨成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0-121,136,共3页
经室内毒力测定,阿维菌素与茚虫威几种不同比例混配对稻纵卷叶螟均表现出较高毒力,与单剂相比均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以阿维菌素与茚虫威1∶5比例混配增效最为显著,其LD50为1.29μg/g,共毒系数为158.7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阿维... 经室内毒力测定,阿维菌素与茚虫威几种不同比例混配对稻纵卷叶螟均表现出较高毒力,与单剂相比均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以阿维菌素与茚虫威1∶5比例混配增效最为显著,其LD50为1.29μg/g,共毒系数为158.7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阿维·茚虫威可湿性粉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225、300、375 g/hm2施药后3、7、10 d防效均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高浓度药液3、7、10 d杀虫和保叶效果均显著高于单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225 mL/hm2和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 mL/hm2;中浓度药液3、7、10 d杀虫和保叶效果与150 g/L茚虫威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相近;供试药剂各处理对水稻生长安全。12%阿维·茚虫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推荐用量为300~375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茚虫威 稻纵卷叶螟 毒力测定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新疆和田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特征及匹配性分析
6
作者 徐永波 侯一峰 朱成刚 《水资源研究》 2023年第1期27-35,共9页
水土资源是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组成和基础。本文以和田地区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基尼系数方法探究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特征和匹配关系。结果表明,在过去20年间(2000~2020年),和田地区主要呈耕地和草地面积增加和... 水土资源是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组成和基础。本文以和田地区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基尼系数方法探究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特征和匹配关系。结果表明,在过去20年间(2000~2020年),和田地区主要呈耕地和草地面积增加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趋势,耕地增长率高达24.02%,且在2000~2010年增加显著,未利用地面积共计减少509.27万亩。期间主要以草地转变为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不断开发利用转化为耕地和草地为主。和田地区的耕地和绿洲面积空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各县市人均耕地面积匹配度较好,而人均绿洲面积匹配度较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田地区耕地的不断扩张,需要科学配置水资源,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地区 土地利用 水土资源 匹配系数
下载PDF
国人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及性别差异 被引量:6
7
作者 朱成刚 郭远林 +3 位作者 李小林 李莎 吴娜琼 李建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国人中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至2009-12期间入住我院的312例自发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未行激发试验)的临床资料,并对男女性别之间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揭示性别之间的异同点。结果:变... 目的:初步探讨国人中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至2009-12期间入住我院的312例自发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未行激发试验)的临床资料,并对男女性别之间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揭示性别之间的异同点。结果:变异型心绞痛好发于男性占87.8%(274/312),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17.6%(55/312)的患者有过敏史;心绞痛发作时18.9%(59/312)的患者合并心律失常;造影发现有54.8%(155/283)的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固定狭窄,7.1%(22/312)的患者合并冠状动脉肌桥。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及支架置入术可以有效控制心绞痛的发作。与男性相比,女性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吸烟者比例低(10.5%vs 78.8%,P<0.01),冠心病家族史比例高(31.6%vs11.3%,P<0.01),室性心动过速(13.2%vs 3.6%,P<0.05)及心室颤动(7.9%vs 1.8%,P<0.05)发生的比例高。结论:变异型心绞痛为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的比例较高,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严重情况。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应常规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对于狭窄严重者应行支架置入术。与男性相比,女性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吸烟者比例较低,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较高,更容易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绞痛 变异型 疾病特征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条件下胡杨林生态系统恢复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朱成刚 艾克热木·阿布拉 +1 位作者 李卫红 周洪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9-636,共8页
基于文献阅读,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条件下胡杨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响应进行了讨论分析。生态输水显著抬升了地下水位,降低了地下水矿化度与土壤干旱指数,有效改善了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生态系统的生境;胡杨复壮明显,距河道50 m胡杨冠幅... 基于文献阅读,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条件下胡杨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响应进行了讨论分析。生态输水显著抬升了地下水位,降低了地下水矿化度与土壤干旱指数,有效改善了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生态系统的生境;胡杨复壮明显,距河道50 m胡杨冠幅最大增长达511.20%,距河道500 m内胡杨枯枝比平均小于0.15。输水后,下游胡杨树干径向生长平均增加62.80%,以胡杨为建群种的下游荒漠河岸林植被面积从2000年的492 km^(2)增加到2020年的1423 km^(2),其中,低、中、高覆盖度植被面积分别增加20.80%、448.00%和190.00%;下游生态环境与植被群落对输水响应敏感,随输水量变化响应波动;现有输水模式因缺乏面上水文过程而难以保障下游胡杨林的有效更新,胡杨种群历经输水20 a依然保持"倒金字塔"型的退化龄级结构,并出现显著的性比偏雄与性别空间分异;胡杨群落依然处于恢复演替的初级阶段且不稳定,下游生态系统退化态势尚未彻底扭转。基于研究综述,探讨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恢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输水方案,扩大受水面积和采取更加积极的恢复措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生态输水 胡杨 生态恢复
下载PDF
天山南坡季节河流——黄水沟生态流量阈值分析
9
作者 李江 徐永波 +1 位作者 牛英 朱成刚 《水资源研究》 2023年第5期519-529,共11页
科学确定内陆河流生态流量阈值是保障干旱区水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基础。基于1980~2020年实测径流资料,采用水文学多种方法,对新疆开都河流域黄水沟的生态流量和下游生态水量阈值分河段进行分析显示,作为典型的干旱区山溪性季... 科学确定内陆河流生态流量阈值是保障干旱区水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基础。基于1980~2020年实测径流资料,采用水文学多种方法,对新疆开都河流域黄水沟的生态流量和下游生态水量阈值分河段进行分析显示,作为典型的干旱区山溪性季节河流,黄水沟山区段为长流水河段,应保障其生态基流以保护山区水生态;出山口以下季节性河段依据生态保护目标科学确定适宜生态水量更为合理。基于Qp法确定的黄水沟水文站断面的年内丰水期(5~10月)生态流量为3.90 m3/s,年内枯水期(11月~翌年4月)生态流量2.46 m3/s;结合黄水沟水文站至入博斯腾湖河段多年平均河损,以及黄水沟防洪和黄水沟下游生态环境保育需求,计算分析确定入博斯腾湖南大闸断面年内丰水期多年平均最小入湖生态水量为0.20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内陆河 生态流量 径流 水文学方法
下载PDF
单中心192例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成刚 李建军 高立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内我院住院患者中192例确诊为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未行激发试验)的临床资料。结果变异型心绞痛临床上少见,好发于男性,占85.9%,合并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饮酒,有过敏史...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内我院住院患者中192例确诊为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未行激发试验)的临床资料。结果变异型心绞痛临床上少见,好发于男性,占85.9%,合并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饮酒,有过敏史16.7%。心绞痛的好发时间为夜间及凌晨。35例(18.2%)心绞痛发作时合并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动过速11例(5.7%)、心室颤动6例(3.1%)、窦性心动过缓7例(3.6%)、三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3.1%);56.9%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固定狭窄,17例(8.9%)合并冠状动脉肌桥。结论变异型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心肌缺血,常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对于狭窄程度严重者应行支架置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绞痛 变异型 危险因素 高血压 心律失常 支架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与水资源变化的和田河流域绿洲适宜规模分析
11
作者 徐永波 李江 +1 位作者 侯一峰 朱成刚 《水资源研究》 2023年第5期509-5018,共10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田河流域耕地与绿洲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探究和田河流域土地发展与绿洲演变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遥感数据、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水热平衡法等方法,探究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与绿洲演变、绿洲适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田河流域耕地与绿洲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探究和田河流域土地发展与绿洲演变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遥感数据、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水热平衡法等方法,探究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与绿洲演变、绿洲适宜规模及耕地适宜面积。结果表明:1) 1990~2020年,流域内耕地和草地面积增加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十分显著,并且明显转化为其他土地类型。期间耕地面积增长率高达36.12%,未利用地共减少1435.99 km2。2) 期间流域内绿洲面积增加了454.11 km2,2000~2010年显著增加。3) 在“绿度”取值0.75和1时,适宜绿洲规模分别为4381.40 km2和5841.87 km2,适宜耕地面积范围则分别在1314.40~1752.53 km2和1752.53~2336.73 km2。随着流域耕地和绿洲规模不断扩张,需要科学推进绿洲发展,建设高标准节水农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河流域 绿洲演变 适宜规模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地上生物量负向扰动对干旱荒漠区补植沙拐枣幼株光化学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成刚 李卫红 +1 位作者 马建新 马晓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1-289,共9页
本研究通过试验模拟了不同强度的地上生物量刈割扰动(对照,30%,50%和70%),并监测了试验沙拐枣幼株的光化学特性,旨在研究补植灌木人工刈割作为饲草过程中,地上生物量负向扰动对沙拐枣幼株光系统Ⅱ(PSⅡ)光化学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扰... 本研究通过试验模拟了不同强度的地上生物量刈割扰动(对照,30%,50%和70%),并监测了试验沙拐枣幼株的光化学特性,旨在研究补植灌木人工刈割作为饲草过程中,地上生物量负向扰动对沙拐枣幼株光系统Ⅱ(PSⅡ)光化学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扰动强度与幼株光化学过程的响应并非简单线性关系;扰动30%地上生物量的幼株表现出最高的PSⅡ光化学效率与光合能力;高强度地上生物量负向扰动下,虽然幼株能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保证PSⅡ的正常功能与完整性,并能在光化学过程被抑制时通过热耗散消耗多数过剩激能,使过剩激能份额保持稳定,但是高强度的扰动(>50%)将降低幼株光合能力,电子传递速率及光化学效率与活性,并最终影响幼株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光化学效率 光化学淬灭 非光化学淬灭 激能耗散
下载PDF
内皮素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成刚 窦克非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744-748,共5页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活性肽,有着收缩血管和细胞增殖的作用,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内皮素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在冠心病治疗中所起的作用做...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活性肽,有着收缩血管和细胞增殖的作用,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内皮素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在冠心病治疗中所起的作用做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 冠心病
下载PDF
炎症在变异型心绞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成刚 李建军 +1 位作者 郭远林 蒋立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1959年Prinzmental等[1]初次报道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心绞痛,其特点为静息状态下发生的心绞痛伴有心电图一过性的ST段抬高,被称作变异型心绞痛(variant angina,VA)或血管痉挛性心绞痛(vasospastic angina,VSA)。以往研究证实,冠... 1959年Prinzmental等[1]初次报道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心绞痛,其特点为静息状态下发生的心绞痛伴有心电图一过性的ST段抬高,被称作变异型心绞痛(variant angina,VA)或血管痉挛性心绞痛(vasospastic angina,VSA)。以往研究证实,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是引起VA的主要机制:痉挛造成冠状动脉管腔的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的症状及心电图的ST段一过性抬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患者 CAS 心电图 冠心病 电诊断图 冠状动脉痉挛 变异型 病理 炎症
下载PDF
基于氧传感膜荧光特性的溶解氧传感器研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成刚 常建华 王志丹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5期56-59,共4页
基于氧传感膜荧光特性研制了一种低成本、小型化的溶解氧传感器。对传统氧传感膜的制备方案进行了优化,结合其透光特性对所制备的传感膜优劣进行甄别和选优。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水温、浸泡时间等因素对传感膜荧光发射强度的影响。为... 基于氧传感膜荧光特性研制了一种低成本、小型化的溶解氧传感器。对传统氧传感膜的制备方案进行了优化,结合其透光特性对所制备的传感膜优劣进行甄别和选优。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水温、浸泡时间等因素对传感膜荧光发射强度的影响。为提高溶解氧的测量精度,设计了一种45°角斜面传感器探头结构,有效降低了水中气泡对溶解氧的测量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该溶解氧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0-20 mg/L范围内的待测液体的含氧量,检测误差为±2%,检测精度达±0.1 mg/L,在工农业生产、水质监测及水产养殖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氧传感膜 荧光特性
下载PDF
急性支架内血栓造成心肌梗死一例
16
作者 朱成刚 乔树宾 +5 位作者 杨跃进 刘海波 杨伟宪 胡奉环 袁建松 刘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4-314,共1页
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48岁。因“胸痛10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0天突发胸痛,伴出汗、恶心、呕吐,持续不缓解,10小时后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给予药物保守治疗症状缓解,为行介入治疗入我院。既往史:高血压10... 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48岁。因“胸痛10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0天突发胸痛,伴出汗、恶心、呕吐,持续不缓解,10小时后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给予药物保守治疗症状缓解,为行介入治疗入我院。既往史:高血压10年;吸烟史19年;10年前曾患上消化道出血,已愈。入院查体无异常。心电图:Ⅱ、Ⅲ、aVF、V_3R-5R导联QS型。超声心动图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下后壁)。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高血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支架内血栓 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药物保守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 男性患者 突发胸痛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CRP诱导变异型心绞痛患者NF-κB合成的影响
17
作者 朱成刚 李建军 +5 位作者 刘俊 郭远林 吴娜琼 李小林 唐熠达 蒋立新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4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NF-κB在变异型心绞痛(VA)中的作用和他汀类药物的干预效应。方法采集并培养VA患者(VA组,n=6)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6)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使用C反应蛋白(CRP,终浓度为20 mg/L)刺激24 h;干预组采用辛伐他汀(终浓度10μmol/L)预... 目的探讨NF-κB在变异型心绞痛(VA)中的作用和他汀类药物的干预效应。方法采集并培养VA患者(VA组,n=6)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6)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使用C反应蛋白(CRP,终浓度为20 mg/L)刺激24 h;干预组采用辛伐他汀(终浓度10μmol/L)预先孵育单核细胞2 h,继以CRP刺激24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核中NF-κB的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基础状态下VA组中NF-κB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给予CRP刺激后,VA组及对照组中NF-κB的水平较其基础状态均升高(P<0.01),VA组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显著(P<0.01),辛伐他汀预孵育后可以有效抑制两组CRP刺激后的NF-κB表达(P<0.01)。结论 VA患者受到CRP刺激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κB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炎症机制可能在VA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辛伐他汀可以有效抑制VA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变异型心绞痛 C反应蛋白 单核细胞 NF-ΚB
下载PDF
女性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点
18
作者 朱成刚 李建军 +7 位作者 袁晋青 杨跃进 秦学文 徐延路 郭远林 慕朝伟 华绮红 孙羽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中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女性与男性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等方面的异同点。结果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女性所...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中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女性与男性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等方面的异同点。结果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较低(13.0%),与男性患者相比,吸烟者比例较少(12.5%VS81.4%,P<0.001),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较高(33.3%VS11.2%,P<0.01),其它危险因素与男性相比无明显差异,女性患者更易发生室颤(12.5%VS2.5%,P<0.05)。结论国内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女性吸烟者比例低于男性,冠心病家族史及室颤发生率高于男性,其它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与男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变异型心绞痛 女性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吸烟者 冠状动脉狭窄 男性 家族史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近50a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67
19
作者 陈亚宁 徐长春 +3 位作者 郝兴明 李卫红 陈亚鹏 朱成刚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1-929,共9页
根据塔里木河源流区1958-2004年的水文气象数据,利用Mann-Whitney和Mann-Kendall非参数技术检验,对塔里木河源流区近50 a来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进行检测,并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径流变化趋势.结果表... 根据塔里木河源流区1958-2004年的水文气象数据,利用Mann-Whitney和Mann-Kendall非参数技术检验,对塔里木河源流区近50 a来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进行检测,并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径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流域气温和降水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了跳跃式的突变,且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气温和降水均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90年代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最温暖的10 a.阿克苏河区和开孔河区增温幅度大于叶尔羌河区和和田河区,除和田河区外,各区的增湿幅度基本上都超过了10%.与气候变化相一致,塔里木河上游源流区的年径流量除和田河表现出轻微减少趋势外,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的年径流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阿克苏河的年径流量增加了10.9%.流域气温、降水与厄尔尼诺的χ2独立性检验表明,El Nio与La Nia事件对流域年均气温和年降水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非参数检验 径流变化 ENSO 塔里木河流域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中下游荒漠河岸林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3
20
作者 郝兴明 陈亚宁 +2 位作者 李卫红 赵锐锋 朱成刚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23-1130,共8页
结合塔里木河中下游74个植被样地和74眼地下水位监测井(2005-2007年)数据,将地下水位按不同埋深划分为0 ̄2m,2 ̄4m,4 ̄6m,6 ̄8m,8 ̄10m和>10m6个梯度,对不同地下水埋深下的群落盖度、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主要植物种分布频... 结合塔里木河中下游74个植被样地和74眼地下水位监测井(2005-2007年)数据,将地下水位按不同埋深划分为0 ̄2m,2 ̄4m,4 ̄6m,6 ̄8m,8 ̄10m和>10m6个梯度,对不同地下水埋深下的群落盖度、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主要植物种分布频率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位2 ̄4m时,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为4 ̄6m,再次为0 ̄2m;当地下水位在6m以下时,物种多样性锐减。塔里木河中下游主要植物最适宜水位在2 ̄4m之间;这些植物能够正常生长的地下水埋深区间为3 ̄6m。这表明,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的地下水位应确保达到6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物种多样性 高斯回归模型 塔里木河中下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