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1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内涵、使命与发展方向——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
1
作者 朱旭东 张军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朱旭东教授作为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在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朱旭东教授在我国率先提出了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观点,并从国际比较、制度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 朱旭东教授作为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在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朱旭东教授在我国率先提出了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观点,并从国际比较、制度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朱旭东教授重点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的内涵、时代使命和发展方向。在对教师教育内涵的分析中,朱旭东教授认为教师教育是聚焦教师终身发展的立体化教育体系,既包含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体系,也包含教师教育机构和制度体系。朱旭东教授认为教师教育学科具有三重属性:既是一项国家事业,也是一个学术范畴,同时还是一项实践性工作。教师教育不但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还要促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贡献力量。朱旭东教授还指出,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均衡而有质量的特色化教师教育体系,尤其要重视发展学科教师教育,由此推动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让教师教育学科为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职前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体系 学科教师教育
下载PDF
朱旭东:让教师队伍具备全专业属性
2
作者 朱旭东 《教育家》 2016年第10期12-13,共2页
现代学校建设,须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本,这是一所学校所应具备的基本价值观。而这一价值观的确立基于一个基本规律,就是学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发展,那么现代学校建设如何才能保障学生通过自身学习获得发展呢?显然,学生在学校与教师接... 现代学校建设,须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本,这是一所学校所应具备的基本价值观。而这一价值观的确立基于一个基本规律,就是学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发展,那么现代学校建设如何才能保障学生通过自身学习获得发展呢?显然,学生在学校与教师接触时间最长,学生成长也多少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理应放在学校工作首位。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属性 现代学校 学习理论 朱旭东 接触时间 教师学 学科专业性 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师范司 一所
下载PDF
构建教师教育学科体系 推动教师教育事业发展——访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教授 被引量:15
3
作者 朱旭东 陈兰枝 《教师教育论坛》 2014年第2期5-11,共7页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旭东最初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美国教育、外国教育史,在美国教育以及外国教育史等领域研究成果丰硕,1999年开始转向本土教师教育研究,现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旭东最初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美国教育、外国教育史,在美国教育以及外国教育史等领域研究成果丰硕,1999年开始转向本土教师教育研究,现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2014年元旦前夕,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摆满各种中外文书籍的办公室里,朱旭东教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面对记者的提问,刚给研究生上完课的朱旭东教授,手捧清茶,侃侃而谈。对于教师教育"边缘化"的问题、"免费师范生"政策走向以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朱旭东教授言辞恳切、鞭辟入里,但在雄辩的论据下独到的见解水到渠成,让人折服。两个多小时的采访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朱旭东教授对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强烈使命感和饱满的激情。教育的根本在教师,作为一个肩负学术责任的学者,同时作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咨询专家,朱旭东教授认为,在我国当前背景下,要提高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促进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国家的进步,最为紧迫的问题在于构建教师教育学科体系,培育学科队伍落实专业建设,并强调这是我国教师教育事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学科体系 大学教师 大学教授 主任 教师教育研究
下载PDF
当下,亟需一场“教室文化变革”——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香玉 朱旭东 《教育家》 2021年第41期23-26,共4页
理想的教室是什么样子的?教室应该具备哪些育人功能?学生在教室里只是听、说和做习题吗?教室里的课桌椅都要一样吗?基于近20年对国内外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提出了"教室文化"这一概念。他强调... 理想的教室是什么样子的?教室应该具备哪些育人功能?学生在教室里只是听、说和做习题吗?教室里的课桌椅都要一样吗?基于近20年对国内外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提出了"教室文化"这一概念。他强调,教室文化必须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需求和欲望,"可以肯定地说,当学生在教室里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时候,其生活绝不只是拿一本教材坐在课桌前的生活,其需求也绝不仅仅是听老师讲课,其欲望更不仅限于在家长和老师面前考一个高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室文化 班级文化 教师和学生 技术构建 儿童成长 教室文化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朱旭东
下载PDF
“十三五”时期的教师教育展望——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 被引量:5
5
作者 江丽莉 朱旭东 《中国教师》 2016年第1期23-28,共6页
中国教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此,您如何解读?您和您的研究团队在"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教师培训模式 朱旭东 乡村教师 学习过程 大学教师 教学学习 城乡教师 教师身份 整体性问题 模式基础
原文传递
基于超视距的外辐射源信号提取在被动探测中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李圣衍 朱旭东 +1 位作者 吴久涛 江涛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前外辐射源雷达主要以接收辐射源的直达波信号为主,该方式提取的直达波信号信噪比高,利于后续目标信号检测和处理,但需要收发站通视,对直达波天线架高有要求,这极大地限制了该体制的应用。基于此,文中提出在沿海低海拔条件下,利用超... 目前外辐射源雷达主要以接收辐射源的直达波信号为主,该方式提取的直达波信号信噪比高,利于后续目标信号检测和处理,但需要收发站通视,对直达波天线架高有要求,这极大地限制了该体制的应用。基于此,文中提出在沿海低海拔条件下,利用超视距侦察截获辐射源信号成为非合作探测的基准信号的思路,分析了其探测机理,和理论误差模型,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可实现的工程样机,分析了性能指标,给出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思路可以应用在后续的工程实践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 外辐射源探测 定位椭圆 直达波 超视距
原文传递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7
作者 马宝英 朱旭东 +2 位作者 王娟 李力力 王雪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4-77,共4页
提出基于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大学生对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的理解,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与信息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大学生信息素养 理论教学
下载PDF
朱旭东的诗
8
作者 朱旭东 《作品》 2016年第12期129-130,共2页
住在一条河流隔壁 隔着开阔得不能再开阔的空地 隔着堤岸的墙壁 隔着两种质地不同的心 我经常动用想象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原文传递
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笔谈) 被引量:4
9
作者 朱旭东 陈时见 +5 位作者 荀渊 潘岳林 李森 吕立杰 荆鹏 王建华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8,共18页
“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深入研究如何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这个时代问题,需要讨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还有哪些短板并致力于补齐这些短板。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发展需要立足中... “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深入研究如何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这个时代问题,需要讨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还有哪些短板并致力于补齐这些短板。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发展需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国家使命,直面解决中国高质量教育发展面临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大胆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勇于创新扎根中国大地的教师教育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从而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发展新格局。教师教育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既具备了法制化、制度化、专业化等现代化教师教育基本样态,又在满足庞大规模基础教育师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人的现代化等方面显示出了独有的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需要营建开放多元的教学文化、创设立体智能的教学环境、建立多边共治的教学制度,全方位推进中国式教师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实现。从需求视角厘清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标志,是教师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有力举措,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由之路。对标世界教育强国,我们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重申师范性,以充分彰显师范教育作为一种中国教师教育模式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师教育现代化 理论创新 实践探索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三维”话语体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旭东 薄艳玲 国建文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共11页
话语体系是话语主体围绕某一主题传递自身意志的一种外在表达形式,中国共产党推行教育方针并出台教育政策的过程都会发挥话语体系的作用。话语体系的结构说为理解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话语体系提供了概念框架,不同话语观为理解中国共产... 话语体系是话语主体围绕某一主题传递自身意志的一种外在表达形式,中国共产党推行教育方针并出台教育政策的过程都会发挥话语体系的作用。话语体系的结构说为理解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话语体系提供了概念框架,不同话语观为理解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话语提供了基本要素,马克思主义为发展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话语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价值立场。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三维”话语体系由政策话语、学术话语和实践话语组成,其中政策话语是主导、学术话语是内核、实践话语是基础。将三者发展且统整为逻辑统一且连贯的话语体系成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并推动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课题。发展且统整党的教育方针的“三维”话语体系应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话语的共识性转向、学术话语的互动融合、实践话语的可操作性实践和加强“三维”话语之间的互动联通四种途径具体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教育方针 话语体系 政策话语 学术话语 实践话语
下载PDF
基于均衡适配迁移的异源域样本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旭东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1-369,共9页
由于轴承带标签的故障样本数量较少,且源域数据与目标域数据存在异域问题,会导致轴承诊断准确率大大下降。为此,对异源域样本条件下的轴承故障诊断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改进均衡分布适配迁移学习的轴承故障迭代诊断方法。首先,分... 由于轴承带标签的故障样本数量较少,且源域数据与目标域数据存在异域问题,会导致轴承诊断准确率大大下降。为此,对异源域样本条件下的轴承故障诊断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改进均衡分布适配迁移学习的轴承故障迭代诊断方法。首先,分析了滚动轴承的结构和不同部位故障的信号特征;介绍了迁移学习工作原理,基于动态的均衡因子,提出了改进均衡分布适配方法,解决了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差异性未知导致的异源域适配难题;然后,给出了基于K近邻算法(KNN)的伪标签初步确定方法,提出了基于迁移学习和KNN算法的目标域伪标签迭代优化方法,确定了目标域样本的故障标签;最后,采用实验数据对该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将其与其他两种方法进行了异域样本的故障诊断,对其诊断准确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凯斯西储轴承实验中,基于迁移学习、迁移成分分析(TCA)+KNN的诊断准确率均值分别为93.72%和75.52%;在西安交通大学轴承实验中,基于迁移学习、TCA+KNN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80%和70.40%。上述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迁移学习的迭代诊断方法在异源域样本故障诊断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故障诊断准确率 异源域样本 改进均衡适配 迁移学习 K近邻算法 源域数据 目标域数据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构建:理论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旭东 赵瞳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43,共10页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为我国和世界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才能实现世界不同民族和个体间的休戚与共、相依相存。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中国传统“和”文化和天下...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为我国和世界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才能实现世界不同民族和个体间的休戚与共、相依相存。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中国传统“和”文化和天下观基础上,通过全面系统的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生态共同体教育,可以实现培养个体形成超越民族和国家的共同价值观念,助力个体掌握对世界和人类发展认知的知识体系,发展个体世界公利的集体理性行动能力。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的国际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其教育方式可以采用国际对话、开放融合与实践反思的方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教育 共同体 “和”文化
下载PDF
教育学视野中学生运动学业发展:内涵、价值、困境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旭东 邵婷 韩晓伟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5-151,共7页
教育学视野中学生运动学业发展是指在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体育(运动)教师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运动技能学习规律设计运动学业,教会学生如何运动,从而使学生获得运动知识、运动技能、运动素质和运动伦理,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 教育学视野中学生运动学业发展是指在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体育(运动)教师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运动技能学习规律设计运动学业,教会学生如何运动,从而使学生获得运动知识、运动技能、运动素质和运动伦理,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综合成就变化过程,它具有孕育学生运动生命、提升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体教融合和培育运动项目文化等多重价值意蕴。由于现实中学生运动学业发展存在“衔接不畅”,缺乏科学布局和相关评价体系及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等问题,需要根据学生兴趣设立运动项目选修学习,优化完善学生运动学业发展的教育要素配置,建立健全学生运动学业发展评价和运动教育评价体系及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运动学业发展 学校体育 实践路径
下载PDF
电针气海、中极、关元穴改善压力性尿失禁尿道括约肌线粒体损伤机制研究
14
作者 杨明 朱旭东 +5 位作者 马波 盛梦钰 蔡晓清 李海涛 邵轶群 叶和松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440-445,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压力性尿失禁(SUI)环境下尿控的影响,并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对SD大鼠进行随机分组,空白组未采取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完成手术解剖未干预,模型组行双侧卵巢切除+阴道扩张,假针组予非穴位电针,电针组进... 目的:观察电针对压力性尿失禁(SUI)环境下尿控的影响,并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对SD大鼠进行随机分组,空白组未采取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完成手术解剖未干预,模型组行双侧卵巢切除+阴道扩张,假针组予非穴位电针,电针组进行穴位电针。尿动力学仪测量各组大鼠的最大膀胱容量(MBC)和腹腔漏尿点压力(ALPP)和漏尿点压力(LPP);HE染色观察尿道括约肌肌纤维形态改变;ELISA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TP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电镜观察尿道括约肌线粒体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尿道括约肌线粒体动力学相关因子线粒体融合素1(Mfn1)、Mfn2、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线粒体分裂因子(MFF)、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控指标MBC、ALPP和LPP显著降低(均P<0.05),尿道括约肌纤维断裂、排列紊乱,线粒体明显肿胀,嵴增宽;线粒体膜电位、ATP、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SIRT1、PGC-1α、Mfn1和Mfn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Drp1和MF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与假针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的MBC、ALPP和LPP显著升高(均P<0.05),尿道括约肌纤维断裂、排列紊乱及线粒体的肿胀、嵴增宽情况显著改善;线粒体膜电位和ATP水平以及SDH和SOD活性显著升高(均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SIRT1、PGC-1α、Mfn1、Mfn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Drp1和MF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调控线粒体动力学改善SUI环境下尿道括约肌肌纤维形态和线粒体形态及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电针 尿控 尿道括约肌 线粒体动力学 大鼠
下载PDF
“优师计划”是遵循教师教育规律的一个政策典范
15
作者 朱旭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2,5,共5页
“优师计划”是继2006年起实施的“特岗计划”、2007年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2018年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以及2015年开展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之后又一项促进我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政策,这项政策具有战略性眼光... “优师计划”是继2006年起实施的“特岗计划”、2007年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2018年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以及2015年开展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之后又一项促进我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政策,这项政策具有战略性眼光,是一项策略性措施,堪称我国有史以来遵循教师教育规律的一个政策典范。它不仅遵循了教师教育实现国家公共价值的规律,服务于国家公共教育事业的均衡性、公正性和平等性,而且还遵循了教师教育满足一个国家师资供需关系的规律,体现了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和定向促进的“四定向”特征,名义上是为建设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而制定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实质上是解决了长期以来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没有解决的问题;它不仅遵循了教师教育构建协同发展机制的规律,构建了所有与“优师计划”实施过程中利益相关方必须参与的协同发展机制,而且还遵循了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更重要的是,“优师计划”遵循了教师教育体现政治本质属性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师计划” 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 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我国科学教师队伍的突出问题与解决路径
16
作者 朱旭东 张军 《教育家》 2023年第48期10-11,共2页
科学教育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的关键途径,科学教师是科学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的启蒙者,是培养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高质量科学教师队伍的发展是科学教育的基础保障。2023年5... 科学教育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的关键途径,科学教师是科学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的启蒙者,是培养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高质量科学教师队伍的发展是科学教育的基础保障。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从科学教师的培养、任用等方面入手,提高科学教师队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启蒙者 教师队伍 教师主导作用 全民科学素养 教育的基础 关键途径 加强师资队伍
下载PDF
教师自主培养的时代之问、中国之问
17
作者 朱旭东 《教育家》 2023年第45期1-1,共1页
教师自主培养是一个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命题,其涉及三个问题:自主培养什么样的教师?为什么教师要自主培养?教师如何自主培养?前两个问题早有答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我们要自主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 教师自主培养是一个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命题,其涉及三个问题:自主培养什么样的教师?为什么教师要自主培养?教师如何自主培养?前两个问题早有答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我们要自主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自主培养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这其中包含了教师培养的两个目标: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目标和终身追求的高级目标,也即回答了“为什么培养”的问题。至于“如何培养”,无论是党和国家出台的教师教育政策,还是教师培养和培训、教研机构开展的教师教育模式,实际上都致力于培养“四有”好老师和“大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模式 教研机构 教师培养 教师专业成长 自主培养 教师教育政策 培养塑造 学生品格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教师行走在教育家之路上的明灯
18
作者 朱旭东 《教育家》 2023年第41期1-2,共2页
从2014年教师节到2023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国人民将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推向新的高度,不仅温暖了人民教师的心,还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尤其是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内涵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 从2014年教师节到2023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国人民将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推向新的高度,不仅温暖了人民教师的心,还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尤其是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内涵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将“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的师者形象升华为精神画像,为人民教师点亮了一盏行走在成为教育家之路上的明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文化人 因材施教 尊师重教 启智 人师 求是创新 乐教 仁爱之心
下载PDF
深入学习总书记教师节致信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时代意义
19
作者 朱旭东 《华夏教师教育》 2023年第10期60-61,共2页
一、习总书记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2023年9月9日,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系统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习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全国广大教师认真贯... 一、习总书记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2023年9月9日,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系统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习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全国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书育人 教育家精神 党的教育方针 习总书记 教师节 系统阐释 时代内涵
下载PDF
智能终端应用开发课程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慧娟 朱旭东 孟敏 《物联网技术》 2023年第1期158-160,共3页
以物联网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智能终端应用开发”为例,指出传统教学的弊端;依据学校物联网技术课程近年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加强校企合作并引入企业项目、构建课程团队并重组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并做好线上线下安排... 以物联网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智能终端应用开发”为例,指出传统教学的弊端;依据学校物联网技术课程近年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加强校企合作并引入企业项目、构建课程团队并重组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并做好线上线下安排等方案;同时进行了有效的教学反思,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充分发挥传统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势,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提高物联网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物联网技术 混合式教学 智能终端应用 在线开放课程 团队协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