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筋石膏单向板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
作者 种迅 叶传胜 +2 位作者 蒋庆 章卫东 朱旺成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5期85-89,共5页
制作受拉纵筋配筋率分别为0.42%、0.66%、0.95%的石膏单向板试件S1、S2、S3,通过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其面外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试件S1和S2纵筋均首先屈服,之后弯剪斜裂缝逐渐发展成为临界裂缝,2个试件最终... 制作受拉纵筋配筋率分别为0.42%、0.66%、0.95%的石膏单向板试件S1、S2、S3,通过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其面外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试件S1和S2纵筋均首先屈服,之后弯剪斜裂缝逐渐发展成为临界裂缝,2个试件最终的主要破坏模式分别为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配筋率最大的试件S3纵筋屈服较晚,最终破坏模式为斜拉破坏;试件S1和S2破坏时挠度变形较大,延性较好,而试件S3极限变形较小;3个试件受力过程均与适当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类似,分为未裂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和破坏阶段3个受力阶段;随着配筋率的增大,试件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峰值荷载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筋石膏 单向板 力学性能 静力加载试验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介质层的直线滚动导轨结合部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钦奉 李坤 +1 位作者 周瑞 朱旺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68-171,共4页
为了更方便更精确地模拟直线滚动导轨的动态特性,提出采用虚拟介质层来建立直线滚动导轨结合部动力学模型,使用赫兹接触理论和Palmgren经验公式推导出虚拟介质层的材料属性和厚度等参数的解析解,然后将得到的虚拟介质层特征参数导入A... 为了更方便更精确地模拟直线滚动导轨的动态特性,提出采用虚拟介质层来建立直线滚动导轨结合部动力学模型,使用赫兹接触理论和Palmgren经验公式推导出虚拟介质层的材料属性和厚度等参数的解析解,然后将得到的虚拟介质层特征参数导入ANSYS中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对比有限元模态分析与试验模态分析前6阶固有频率和相应的振型。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态分析的固有频率与试验结果相对误差在-2.5%~9.3%之间,验证了虚拟介质方法建模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建立数控机床整机的动力学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滚动导轨 结合部 虚拟介质层 动态特性
下载PDF
单元预定时间标准法在标准工时与现场生产工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钦奉 朱旺成 《机械制造》 2016年第9期85-89,共5页
生产现场改善成功与否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为提高现场生产效率,运用单元预定时间标准(MOD)法和取消、合并、调整、简化原则,结合动作经济原则对装配现场的动作进行分析,与秒表测时法进行对比后制定标准工时。在此基础上,找出影响装... 生产现场改善成功与否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为提高现场生产效率,运用单元预定时间标准(MOD)法和取消、合并、调整、简化原则,结合动作经济原则对装配现场的动作进行分析,与秒表测时法进行对比后制定标准工时。在此基础上,找出影响装配过程的因素。最终的分析结果表明,MOD法不仅能制定标准工时,而且能够改善装配作业方式、装配布局、工装夹具等,对提高车间生产效率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预定时间标准法 标准工时 动作改善 生产布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