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苹果尺寸差异对糖度模型适用性的影响
1
作者 姜小刚 朱明旺 +4 位作者 姚金良 李斌 廖军 张宇翔 刘燕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248,共7页
为消除水果自身尺寸差异对其糖度预测模型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高水果分选模型精度,应用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装置采集不同果径苹果的近红外光谱,对光谱进行多种预处理后,分别建立苹果可溶性固形物的偏最小二乘法模型,再用苹果果径75~85mm... 为消除水果自身尺寸差异对其糖度预测模型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高水果分选模型精度,应用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装置采集不同果径苹果的近红外光谱,对光谱进行多种预处理后,分别建立苹果可溶性固形物的偏最小二乘法模型,再用苹果果径75~85mm组中的建模集预测苹果果径分别为65~75、85~95mm组中的预测集样品,最后用果径组65~75、75~85、85~95 mm中的建模集和预测集,分别作为混合苹果尺寸糖度预测模型的建模集和预测集,并利用特征光谱选择算法对模型进行简化,建立苹果糖度通用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与建模集和预测集果径不同时所建立的苹果糖度预测模型最优组相比,其相关系数Rp由0.805提高至0.943,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值RMSEP由0.778减小至0.480,RPD由0.96增加至3.05,再对建立的通用模型进行简化,可以降低苹果尺寸对苹果糖度模型的影响,提高模型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近红外光谱 混合尺寸模型 尺寸差异 水果分选 无损检测
下载PDF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影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朱明旺 赵殿江 +2 位作者 杜铁桥 王丽宁 张旭妃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分析脑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ET)的MR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NET的MR影像改变,重点包括肿瘤部位,形态,信号改变等。结果 14例DNET中位于额叶7例,颞叶5例,顶叶2例。病变以累及大脑皮层为主,表现为较... 目的分析脑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ET)的MR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NET的MR影像改变,重点包括肿瘤部位,形态,信号改变等。结果 14例DNET中位于额叶7例,颞叶5例,顶叶2例。病变以累及大脑皮层为主,表现为较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FLAIR像呈低信号,病变边缘见FLAIR像高信号影环绕。9例病变为三角形或楔形,5例可见肿瘤沿脑皮层分布。10例病变内可见多发大小不等圆形囊性结构。7例病变浅表者均可见病变邻近颅骨骨质吸收、变薄。13例患者病变无强化,12例扩散加权像中11例患者表现为低信号影。结论 DNET具有比较典型MR影像学改变,病变形态、信号、囊变影像改变有助于正确诊断DN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下载PDF
受病变累及的运动中枢fMR表现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明旺 李少武 +1 位作者 戴建平 詹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0-412,共3页
目的 观察正常及受病变累及的运动中枢的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表现。方法 通过双手对指运动使运动中枢功能活跃,然后对14例正常志愿者和36例运动中枢受累的病人进行运动功能区血氧水平依赖法(BOLD)fMR成像。结果... 目的 观察正常及受病变累及的运动中枢的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表现。方法 通过双手对指运动使运动中枢功能活跃,然后对14例正常志愿者和36例运动中枢受累的病人进行运动功能区血氧水平依赖法(BOLD)fMR成像。结果 通过双手对指运动使运动中枢功能活跃,正常志愿者和病人脑内产生了相应的功能信号,表现为功能区信号增高。在正常志愿者中,双侧半球运动功能区的位置基本对称,但大部分志愿者左侧半球功能信号稍强于对侧半球。在累及运动中枢病变的病人中,病变侧功能信号全部位于病变外或病变边缘,病变内未见功能信号。病侧功能区主要表现为功能信号降低、移位。结论BOLD法fMR可以很好的显示正常和病变的运动中枢,是评价运动中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运动功能区 颅内病变 脑功能
下载PDF
颅脑孤立性浆细胞瘤的MR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明旺 戴建平 +6 位作者 陆荣庆 罗林 高培毅 何志华 孙波 刘祥 田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572-574,共3页
目的:总结颅脑孤立性浆细胞瘤的MR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了4例经我院病理证实的颅脑孤立性浆细胞瘤,全部病人均在我院行MR检查。MR扫描重点观察了肿瘤的发生部位,信号特点,侵润范围,骨质破坏情况,和增强扫描... 目的:总结颅脑孤立性浆细胞瘤的MR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了4例经我院病理证实的颅脑孤立性浆细胞瘤,全部病人均在我院行MR检查。MR扫描重点观察了肿瘤的发生部位,信号特点,侵润范围,骨质破坏情况,和增强扫描特征。根据病人病历资料,我们对病人的CT和X线平片表现也进行了总结,并与MR表现进行了对照。结果:4例颅脑孤立性浆细胞瘤中,两例肿瘤发生于额式顶骨,并造成相应的骨质破坏。另两例肿瘤与颅骨无任何联系,一例位于左额镰旁,一例位于右三角区。肿瘤多表现为均匀的等或稍低T1信号,等或稍高T2信号,注药后均匀强化。肿瘤边界清楚,无骨硬化及增生。本组3例行尿本周蛋白检查病人,全部表现阴性。结论:颅脑浆细胞瘤的MR表现与肿瘤起源部位和侵润范围有着密切关系。肿瘤的MR表现与某些常见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十分相似,不易鉴别。MR能够清楚地显示肿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显示浆细胞瘤及其侵润范围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CT
下载PDF
MR流动补偿技术在诊断颅内巨大动脉瘤中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明旺 戴建平 +1 位作者 李少武 詹炯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观察MR流动补偿技术对颅内巨大动脉瘤MRI表现的影响 ,评价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 搜集 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巨大动脉瘤 ,均行使用和未使用流动补偿技术T1WI检查 ,重点观察动脉瘤的残腔和血栓的MRI表现。结果 ... 目的 观察MR流动补偿技术对颅内巨大动脉瘤MRI表现的影响 ,评价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 搜集 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巨大动脉瘤 ,均行使用和未使用流动补偿技术T1WI检查 ,重点观察动脉瘤的残腔和血栓的MRI表现。结果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MR信号表现多样 ,主要与动脉瘤内是否出现血栓及其大小、形成时间的长短和动脉瘤引起的继发性改变等因素有关。使用流动补偿技术使残腔信号增高 ,有助于明确动脉瘤残腔的位置和大小。动脉瘤壁血栓信号差异很大 ,多呈层状或涡状的混杂信号。流动补偿技术对闭塞动脉瘤和瘤内血栓的信号没有影响。结论 MRI可清楚显示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残腔和血栓形成情况 ,使用流动补偿技术可以明确动脉瘤残腔的位置 ,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颅内巨大动脉瘤 流动补偿技术 诊断 MRI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在线装置苹果糖度模型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姜小刚 朱明旺 +5 位作者 姚金良 李斌 廖军 刘燕德 张剑一 景寒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1,共6页
糖度(SSC)是苹果内部品质主要评价指标之一,近红外光谱技术是预测苹果SSC的首选技术,优化近红外光谱采集装置的参数,可以提升模型的性能。采用本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动态在线设备采集苹果的近红外光谱(350~1150 nm),研究不同参数条件下(运... 糖度(SSC)是苹果内部品质主要评价指标之一,近红外光谱技术是预测苹果SSC的首选技术,优化近红外光谱采集装置的参数,可以提升模型的性能。采用本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动态在线设备采集苹果的近红外光谱(350~1150 nm),研究不同参数条件下(运动速度、积分时间和光照强度)对近红外光谱预测苹果糖度模型的影响,优化动态在线装置的参数。210个红富士苹果被分为两批,第一批90个苹果样品,经过Kennard-Stone算法(K-S)算法分为建模集和预测集,用于研究不同运动速度、不同积分时间对苹果SSC含量在线预测模型的影响。在0.3和0.5 m·s^(-1)两种运动速度下,使用多元散射校正(MSC)、小波变换(WT)、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对采集到的光谱进行预处理,对不同移动速度的光谱构建糖度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结果表明:装置的运动速度为0.5 m·s^(-1)所建立的预测模型性能较优,在四种不同积分时间中,积分时间为120 ms时,经SNV预处理所建立的模型性能最优,其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68和0.331。第二批苹果120个,经K-S分为建模集和预测集,选择运动速度为0.5 m·s^(-1),积分时间为120 ms的装置参数进行不同光照强度对苹果SSC预测模型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光照强度为4.5 A时,采集到的光谱相对其他光照强度组有较大的变化,光谱在640和800 nm处的波峰基本消失。在光照强度为6.5 A时,经SNV预处理后建立的模型性能最优。再使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对采集的光谱数据进行波长筛选后,建立苹果SSC模型,结果表明:CARS-PLS所建立的模型性能较好,其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91和0.149,同时简化了模型,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对动态在线设备进行参数优化,有助于提高苹果模型的预测精度,该研究有助于对苹果品质在线分选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动态在线装置 光照强度 波长筛选 参数优化
下载PDF
颅内T_1加权像高信号钙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朱明旺 戴建平 +1 位作者 何志华 高培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3-414,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钙化在T1加权像表现为高信号的几种情况。方法:本组搜集了7例MRT1加权像扫描呈高信号的颅内病变的钙化,全部钙化均由CT证实。结果:T1加权像高信号钙化可出现在多种颅内疾病中,包括肿瘤、脑血管疾病和代谢... 目的:探讨颅内钙化在T1加权像表现为高信号的几种情况。方法:本组搜集了7例MRT1加权像扫描呈高信号的颅内病变的钙化,全部钙化均由CT证实。结果:T1加权像高信号钙化可出现在多种颅内疾病中,包括肿瘤、脑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T2加权像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结论:T1加权像高信号颅内钙化可见于任何颅内可发生钙化的病变。在某些钙化程度上升缓慢的病变中,更有可能检出高信号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病变 核磁共振成像 钙化
下载PDF
原发性高颅压垂体和蝶鞍形态改变机制及MR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明旺 戴建平 +2 位作者 孙波 王桂红 龙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对原发性高颅压病人的垂体和蝶鞍的形态进行研究。方法 本组包括 32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高颅压病人。对垂体和蝶鞍形态进行分级评价。结果 绝大部分原发性高颅压病人 (90 .6 % )出现垂体形态的改变。本组病例中病史短者 ,垂体和... 目的 对原发性高颅压病人的垂体和蝶鞍的形态进行研究。方法 本组包括 32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高颅压病人。对垂体和蝶鞍形态进行分级评价。结果 绝大部分原发性高颅压病人 (90 .6 % )出现垂体形态的改变。本组病例中病史短者 ,垂体和蝶鞍出现形态变化的例数和变化的程度都较病史长者稍轻 ,但垂体形态的变化 (n =2 9)多于蝶鞍的变化 (n =18)。结论 原发性高颅压引起垂体和蝶鞍形态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 蝶鞍 磁共振 原发性高颅压
下载PDF
脑功能MR成像扫描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明旺 戴建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MR成像 脑功能 观察 扫描技术 脑皮层 MR扫描 脑血液动力学 实时 空间分辨力 信号采集
下载PDF
变量选择结合模型更新以改进苹果的糖度检测
10
作者 姜小刚 姚金良 +4 位作者 朱明旺 李斌 廖军 刘燕德 欧阳爱国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6-671,共6页
为了获得稳健的近红外光谱模型,采用变量选择结合模型更新的方法,以240个红富士苹果为对象,取得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和糖度数据,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苹果糖度含量进行预测,并采用后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对建... 为了获得稳健的近红外光谱模型,采用变量选择结合模型更新的方法,以240个红富士苹果为对象,取得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和糖度数据,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苹果糖度含量进行预测,并采用后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对建模变量进行了选择,通过将新批次中的一些样品加入到旧批次中重新校准来实现模型更新。结果表明,变量选择可以提高模型性能,预测决定系数提高到0.7915,预测均方根误差降低到0.5810,预测偏差降至0.2627;结合模型更新策略,可以进一步降低预测均方根误差和预测偏差;仅使用20个样品进行模型更新已经明显改善了模型性能,预测决定系数提高到0.8506,预测均方根误差降到0.4358,预测偏差降到0.1045。这一结果对于多种水果建立稳健的近红外光谱模型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后向区间偏最小二乘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 苹果 模型更新
下载PDF
原发性高颅压中垂体和蝶鞍形态演变
11
作者 朱明旺 戴建平 王桂红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6期339-341,共3页
目的 :证实原发性高颅压中垂体和蝶鞍形态改变的演化规律。方法 :10例经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高颅压病人 ,通过比较复查前后 MR正中矢状面垂体和蝶鞍出现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全部病人在首次 MR检查中均发现不同程度的空蝶鞍或出现蝶鞍扩大... 目的 :证实原发性高颅压中垂体和蝶鞍形态改变的演化规律。方法 :10例经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高颅压病人 ,通过比较复查前后 MR正中矢状面垂体和蝶鞍出现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全部病人在首次 MR检查中均发现不同程度的空蝶鞍或出现蝶鞍扩大。在复查 MR中 ,有 9例病人的垂体形态和蝶鞍扩大程度出现改变 ,1例空蝶鞍和蝶鞍稍扩大病人在复查 MR中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原发性高颅压可引起的鞍区形态学改变 ,是与颅压增高程度和病程长短有关的动态演变过程。垂体形态改变要早于蝶鞍改变 ;而蝶鞍扩大出现较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增高 磁共振 蝶鞍 垂体
下载PDF
贡梨尺寸差异对可溶性固形物模型的适用性研究
12
作者 刘燕德 廖军 +4 位作者 孙赵祥 李斌 朱明旺 姚金良 王秋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7-533,共7页
为了降低贡梨自身尺寸差异造成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模型的精度不高问题,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近红外光谱模型和尺寸通用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小果、中果、大果3个尺寸等级的局部尺寸... 为了降低贡梨自身尺寸差异造成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模型的精度不高问题,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近红外光谱模型和尺寸通用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小果、中果、大果3个尺寸等级的局部尺寸模型和尺寸通用模型,预测了不同尺寸等级贡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数据。结果表明,局部尺寸模型预测自身等级的贡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效果好,预测其它等级的效果差;通用模型预测小果、中果、大果的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892、0.937、0.889,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24、0.417、0.551,通用模型无论预测哪一个尺寸等级的贡梨都有较好的结果。尺寸通用模型能够减小尺寸差异带来的不良影响,适用于检测不同尺寸等级的贡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尺寸通用模型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贡梨
下载PDF
脑磁图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13
作者 朱明旺 戴建平 《当代医学》 2001年第11期-,共4页
脑磁图是一种无创的脑功能检查技术,通过实时测量脑神经元功能活动产生的微弱电磁改变显示功能区的位置.脑磁图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前的脑功能定位诊断,评价脑部疾患的引起的功能改变,癫痫灶的精确定位等.脑磁图还可用于一系列的脑神经科... 脑磁图是一种无创的脑功能检查技术,通过实时测量脑神经元功能活动产生的微弱电磁改变显示功能区的位置.脑磁图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前的脑功能定位诊断,评价脑部疾患的引起的功能改变,癫痫灶的精确定位等.脑磁图还可用于一系列的脑神经科学,精神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本文就脑磁图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磁图 功能 应用 原理
下载PDF
骨关节肌肉系统影像新进展
14
作者 朱明旺 《当代医学》 2001年第8期57-59,共3页
弥散加权MRI在鉴别软组织良性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使用1.5T MR 系统对10例经病理证实的软组织肿瘤(良性6例,恶性4例)行弥散加权MR成像,采用弥散加权自旋回波序列.在不同b值所成的各向同性图象上选定感兴趣区,测量肿瘤、骨骼肌肉、皮下脂... 弥散加权MRI在鉴别软组织良性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使用1.5T MR 系统对10例经病理证实的软组织肿瘤(良性6例,恶性4例)行弥散加权MR成像,采用弥散加权自旋回波序列.在不同b值所成的各向同性图象上选定感兴趣区,测量肿瘤、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骨髓的平均信号强度,计算校正灌注因素后实际弥散系数D值.结果显示肌肉、骨髓、皮下脂肪、良性和恶性软组织肿瘤的D值分别为0.69×10-3mm2/sec,0.59、0.32×10-3mm2/sec,0.56、0.20×10-3mM2/SEC,0.20,2.00×10-3mm2/sec,0.59、1.43×10-3mm2/sec,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系统 肌肉系统 影像学诊断 MRI MR CT X线片
下载PDF
肝胆胰影像检查进展
15
作者 朱明旺 《当代医学》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对可切除胰管腺癌(pACA)的病人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①进行更多分期检查对治疗的影响:②三相螺旋CT(tPCT)、动态钆增强MR(GdMR)和内窥镜超声的TNM分期准确性。33位影像检查(32例CT扫描,1例超声)没有不可切除指征的可疑pACA病人,进行了... 对可切除胰管腺癌(pACA)的病人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①进行更多分期检查对治疗的影响:②三相螺旋CT(tPCT)、动态钆增强MR(GdMR)和内窥镜超声的TNM分期准确性。33位影像检查(32例CT扫描,1例超声)没有不可切除指征的可疑pACA病人,进行了tpCT(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医学影像诊断 进展
下载PDF
神经影像进展
16
作者 朱明旺 《当代医学》 2001年第12期80-82,共3页
迟发放射性脑损伤的常规和功能成像技术 为了评价常规和功能成像在迟发性放射性脑病(RIBI)病人中的应用,Gomori等对22例放射性脑坏死病例进行了研究,其中20例得到病理证实,2例病人分别进行了4年和8年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这些病人因高级... 迟发放射性脑损伤的常规和功能成像技术 为了评价常规和功能成像在迟发性放射性脑病(RIBI)病人中的应用,Gomori等对22例放射性脑坏死病例进行了研究,其中20例得到病理证实,2例病人分别进行了4年和8年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这些病人因高级别原发性脑肿瘤(15例)、脑膜瘤(3例)、其他肿瘤(3例)行放射治疗.影像学检查包括常规对比增强MRI和动态磁敏感相对局部脑血容量研究(22例),MRS(10例)TI-SPECT (11例)和 PFT(1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脑损伤 功能成像技术 神经影像 帕金森氏病
下载PDF
心血管影像系统新进展
17
作者 朱明旺 《当代医学》 2001年第9期56-57,共2页
多排探测器CT无创诊断冠状动脉钙化和非钙化性斑块:与冠状动脉内超声的对照研究 无创性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是临床心脏病学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除了证实高度狭窄之外,检出尚无临床意义斑块对风险分级和进行防止斑块破裂的早期治疗具有... 多排探测器CT无创诊断冠状动脉钙化和非钙化性斑块:与冠状动脉内超声的对照研究 无创性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是临床心脏病学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除了证实高度狭窄之外,检出尚无临床意义斑块对风险分级和进行防止斑块破裂的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使用多层CT鉴别斑块形态,并与诊断金标准冠状动脉内超声(ICUS)进行对照研究.20例计划进行ICUS引导下PTCA术的病人进行了ICUS和多层C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影像系统 新进展
下载PDF
颅底软骨瘤的CT与MRI表现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江民 戴建平 +4 位作者 尚京伟 朱明旺 刘祥 李少武 詹炯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CT与MRI对颅底软骨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12例中,9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7例行CT平扫,其中3例做增强扫描,4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结果:12例软骨瘤均位于颅底中线旁硬膜外。鞍旁肿瘤呈类圆形;同时累及前中颅凹或中后颅凹的肿... 目的:探讨CT与MRI对颅底软骨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12例中,9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7例行CT平扫,其中3例做增强扫描,4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结果:12例软骨瘤均位于颅底中线旁硬膜外。鞍旁肿瘤呈类圆形;同时累及前中颅凹或中后颅凹的肿瘤呈“哑铃”形或不规则形。肿瘤边缘清楚。5例有颅底骨质破坏,其余病例肿块周围骨质呈侵蚀性改变。CT上肿瘤呈等、高混杂密度6例,呈均匀稍高密度1例。钙化表现为斑块状、小球状及弧线样高密度。MRI上T1WI均为低信号,7例肿块T2WI为高、低混杂信号,其余2例T2WI为均匀高信号。6例肿瘤外侧与脑实质之间T2WI上可见弧线样低信号线。冠状位MRI上可见海绵窦有不同程度受累。CT与MR增强扫描肿瘤为不均匀强化。结论:颅底软骨瘤多位于中线旁的硬膜外,特别是鞍旁,前颅凹或后颅凹肿块常与中颅凹肿块相连,根据其部位及CT、MRI表现可以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软骨瘤 脑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殿江 朱明旺 +2 位作者 杜铁桥 张旭妃 王丽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67-1669,共3页
目的探讨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MR图像,其中男14例,女10例。全部病例均接受MR平扫,获得T1WI、T2WI及FLAIR图像,20例接受增强扫描。分析MRI特点。结果病灶位于大脑半球... 目的探讨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MR图像,其中男14例,女10例。全部病例均接受MR平扫,获得T1WI、T2WI及FLAIR图像,20例接受增强扫描。分析MRI特点。结果病灶位于大脑半球者21例,最常见于颞叶,小脑半球3例。病灶直径平均28.7mm。囊性病灶4例,囊实性病灶11例,实性病灶9例。病灶的囊性成分呈长T1、T2信号,FLAIR低信号;实性成分呈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FLAIR高信号。19例病灶无水肿或轻度水肿。14例病灶呈斑片状或结节状不同程度强化。结论根据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结合临床,对部分病例可以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颞叶致痫脑肿瘤的MRI影像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杜铁桥 朱明旺 +2 位作者 赵殿江 王丽宁 张旭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颞叶致痫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肿瘤病理类型和MRI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颞叶致痫肿瘤的发病年龄、病程与癫痫类型等临床资料、MRI表现、累及部位及病理类型。结果 39例颞叶肿瘤患者的癫痫发病年龄平均9.4岁,36例(9... 目的观察和分析颞叶致痫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肿瘤病理类型和MRI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颞叶致痫肿瘤的发病年龄、病程与癫痫类型等临床资料、MRI表现、累及部位及病理类型。结果 39例颞叶肿瘤患者的癫痫发病年龄平均9.4岁,36例(92.3%)为儿童期起病;平均癫痫病程98.8个月。以复杂部分性发作居多,共29例(74.4%),其中11例伴全身性强直-震挛发作(GTCS),2例伴失神发作;GTCS和强直性发作分别为5例(12.8%)和2例(5.1%);单纯部分性发作3例(7.7%)。颞叶肿瘤病理类型:节细胞胶质瘤24例(61.5%),星形细胞瘤5例(12.8%),少枝胶质细胞瘤和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各3例(7.7%),其他类型肿瘤4例(10.3%)。肿瘤位于颞叶内侧和外侧分别为28例和11例;颞叶内侧肿瘤累及海马者(71.4%)显著高于颞叶外侧肿瘤(9.1%)。MRI确定病灶为囊实性、实性为主和囊性为主者分别占46.2%、30.8%和23.1%;MRI增强扫描64.1%的病灶无强化。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ET)位于皮层内,具有多小囊性特征外,其他各类肿瘤MRI表现缺少特异性。结论颞叶肿瘤性癫痫好发于儿童期,多为累及颞叶内侧或外侧皮层,且为生长缓慢的小肿瘤,其中尤以节细胞胶质瘤居多。癫痫发作类型以复杂部分性发作伴有或不伴有全身强直震挛发作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神经系统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