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红曲茯苓片中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酸含量
1
作者 朱映黎 谷洪顺 +7 位作者 张建军 王祥山 梁唯灿 邵盈欣 赵凡 李杨 张丽梅 王林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90-295,共6页
目的:建立适于红曲茯苓片质量控制的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酸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洛伐他汀为对照,建立与其开环产物洛伐他汀酸的校正因子关系,同时对产品中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酸两种成分同时进行定量检测... 目的:建立适于红曲茯苓片质量控制的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酸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洛伐他汀为对照,建立与其开环产物洛伐他汀酸的校正因子关系,同时对产品中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酸两种成分同时进行定量检测的一测多评方法。结果:阴性样品无干扰,样品检测方法的专属性良好,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酸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精密度和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加标回收率为在98.43%~103.18%之间。洛伐他汀对洛伐他汀酸的相对校正因子为0.9000;一测多评法测定三批红曲茯苓片中洛伐他汀酸的平均含量为0.3563 mg/g,外标法测定洛伐他汀酸的平均含量为0.3668 mg/g;洛伐他汀的平均含量为1.1113 mg/g,表明所构建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红曲茯苓片的多成分质量评价研究。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产品中洛伐他汀定量方法稳定准确,专属性强,为以红曲为原料的红曲茯苓片的质量控制和深度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红曲茯苓片 洛伐他汀 洛伐他汀酸 一测多评法
下载PDF
川芎对衰老大鼠脑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HIF-1α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尧 张建军 +9 位作者 李振皓 朱映黎 张睿 乐娜 陈彦 陈亚文 陶然 王淳 李明焱 王林元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衰老合并血瘀大鼠模型,探讨川芎小剂量久服对于延缓衰老脑保护的药效及作用机制,为川芎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66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川芎2 g组、川芎4 g组、川芎配伍人参2 g组,每组11只。除空... 目的:通过构建衰老合并血瘀大鼠模型,探讨川芎小剂量久服对于延缓衰老脑保护的药效及作用机制,为川芎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66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川芎2 g组、川芎4 g组、川芎配伍人参2 g组,每组11只。除空白组外各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300 mg/kg)连续42 d,同时继续造模并给药14 d,第15天冰水浴20 min,连续14 d,最后1 d注射0.1%肾上腺素0.8 mg/kg。WST-1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TBA法检测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蛋白质羰基(PC)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组织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栓素B2(TXB2)、内皮素(ET)-1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检测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蛋白激酶B(AKT)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下降(P<0.001),血清SOD、GSH-PX、T-AOC含量降低(P<0.001,P<0.01,P<0.01),MDA、PC含量升高(P<0.001),脑组织NO、TXB2、ET-1含量升高(P<0.001,P<0.05,P<0.001),eNOS含量降低(P<0.01),HIF-1α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川芎2 g及4 g能升高血清GSH-Px含量,增加T-AOC,降低脑组织NO、TXB2、ET-1含量,升高eNOS(P<0.01),川芎4 g可以增加HIF-1α蛋白表达量(P<0.01)。川芎1 g与人参1 g配伍后进一步升高血清SOD、GSH-Px含量,降低血清MDA、PC含量,降低脑组织NO、TXB2、ET-1含量(P<0.001,P<0.05,P<0.001),升高eNOS(P<0.001),增加HIF-1α蛋白表达量(P<0.01)。结论:对衰老合并血瘀大鼠模型,川芎小剂量久服即可改善内皮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发挥抗氧化作用;川芎剂量减少并与人参配伍后可以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可能通过HIF-1α通路对脑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久服 剂量 衰老 活血化瘀 抗氧化
下载PDF
铁皮枫斗颗粒对气阴两虚证小鼠环核苷酸-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
3
作者 郭琳琳 刘尧 +6 位作者 陈亚文 乐娜 朱映黎 张建军 李振皓 赵晋燕 王林元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通过建立气阴两虚证小鼠模型,探讨铁皮枫斗颗粒的益气养阴功效与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玉屏风颗粒组、铁皮枫斗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30 d。实验采用单日限制饮食,双日负重... 目的:通过建立气阴两虚证小鼠模型,探讨铁皮枫斗颗粒的益气养阴功效与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玉屏风颗粒组、铁皮枫斗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30 d。实验采用单日限制饮食,双日负重力竭游泳运动,结合灌胃左甲状腺素钠片构建小鼠气阴两虚证模型。动态观察小鼠一般状态,测定小鼠体质量、脏器指数、四肢抓力和力竭游泳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小鼠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白细胞介素-6(IL-6)、补体成分3(C3)、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雌二醇(E2)和睾酮(T)相关指标,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观察下丘脑组织中蛋白激酶A(PKA)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改善小鼠的一般状态,实验第30天,铁皮枫斗颗粒高、中剂量组均可增加小鼠体质量(P<0.01)。铁皮枫斗颗粒高剂量组可以增大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四肢抓力,延长负重游泳力竭时间(P<0.05,P<0.01),降低血清cAMP、cAMP/cGMP、T3、E2、E2/T和IL-6水平(P<0.05,P<0.01),升高血清T、C3水平(P<0.01),降低下丘脑组织PKAmRNA表达水平(P<0.01)。铁皮枫斗颗粒中剂量组可以升高血清中TSH水平(P<0.01),低剂量组可以降低下丘脑组织中CREB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铁皮枫斗颗粒可以改善气阴两虚证小鼠的一般状态,通过调节环核苷酸、内分泌和免疫系统这一网络机制,上调PKA/CREB信号通路,起到益气养阴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枫斗颗粒 气阴两虚证 益气养阴 环核苷酸 内分泌系统 免疫功能 PKA/CREB信号
下载PDF
基于AMPK信号通路的附子在不同机体状态下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生物学效应表达机制研究
4
作者 王智威 邸松蕊 +4 位作者 黄鹏力 谢辰雨 王一帆 张建军 朱映黎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508-1515,共8页
目的基于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i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研究附子在寒热不同机体状态下对神经—内分泌—免疫(neural-endocrine-immune,NEI)网络的生物效应表达机制。方法84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虚热模型组... 目的基于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i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研究附子在寒热不同机体状态下对神经—内分泌—免疫(neural-endocrine-immune,NEI)网络的生物效应表达机制。方法84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虚热模型组、虚寒模型组、虚热附子低剂量(10 g/kg)组、虚热附子高剂量(20 g/kg)组、虚寒附子低剂量(10 g/kg)组、虚寒附子高剂量(20 g/kg)组,每组12只。采用醋酸地塞米松建立虚热模型、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建立虚寒模型,各组灌胃相应药物,连续14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鸟苷酸(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cGMP)、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补体C3(complement 3,C3)、C4、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in G,IgG)、IgM;通过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法(reverse transcript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心脏组织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3(6-phosphofructo-2-kinase/fructose-2,6-biphosphatase 3,PFKFB3)、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 coenzyme A desaturase 1,SCD1)、胰岛素受体底物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IRS2)的mRNA表达。结果与虚寒模型组比较,附子高剂量能够显著升高虚寒证小鼠的环核苷酸cAMP、cAMP/cGMP含量(P<0.01),神经递质NE、DA、5-HT含量(P<0.01),内分泌激素T3、T4含量(P<0.01),免疫因子C3、C4、IgG、IgM含量(P<0.01),显著降低虚寒证小鼠cGMP含量(P<0.01),FASN、PFKFB3、SCD1、IRS2的mRNA表达(P<0.01,P<0.05,P<0.01,P<0.01);与虚热模型比较,附子对虚热证小鼠的FASN、SCD1、PFKFB3的mRNA表达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热中药附子作用于寒热不同机体状态下通过调控AMPK信号通路上FASN、PFKFB3、SCD1基因mRNA表达进而影响NEI网络的生物学效应表达不同,并且无论是虚寒状态还是虚热状态,附子均能显著抑制IRS2的mRNA表达,可能是其“效—毒”效应表达不同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K信号通路 附子 机体状态 中药药性 NEI网络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鹿胎丹参白芍颗粒中葛根素、芍药苷及丹酚酸B含量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映黎 刘磊 +7 位作者 张建军 吕美豫 张文雅 侯新娟 王卫茜 王金凤 谷洪顺 王林元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3139-3142,共4页
目的:完善鹿胎丹参白芍颗粒质量标准,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鹿胎丹参白芍颗粒中葛根素、芍药苷及丹酚酸B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鹿胎丹参白芍颗粒工艺验证得出其出膏率为33.39%;HPLC确定了... 目的:完善鹿胎丹参白芍颗粒质量标准,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鹿胎丹参白芍颗粒中葛根素、芍药苷及丹酚酸B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鹿胎丹参白芍颗粒工艺验证得出其出膏率为33.39%;HPLC确定了葛根素、芍药苷及丹酚酸B的液相色谱条件,其含量分别为18.94、10.15、9.25 mg/g;并对该方法的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线性及加样回收等方法学考察,其中葛根素、芍药苷及丹酚酸B的平均加样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分别为1.63%、1.01%、1.38%。结论:本研究在现行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增加葛根素、芍药苷及丹酚酸B作为质量标准提升控制成分,运用HPLC测定其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提高了产品的可控性,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为完善和提高鹿胎丹参白芍颗粒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胎丹参白芍颗粒 葛根素 芍药苷 丹酚酸B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下载PDF
芍药内酯苷对放射线辐照法致血虚免疫抑制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成龙 王林元 +5 位作者 朱映黎 瞿研 吴丽 王莎 费文婷 张建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782-787,共6页
目的研究芍药内酯苷对放射线辐照诱导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放射线辐照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以四物颗粒和芍药苷为阳性对照药,灌胃芍药内酯苷,检测外周血象、脾脏指数及分离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白细胞介素-1、粒细... 目的研究芍药内酯苷对放射线辐照诱导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放射线辐照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以四物颗粒和芍药苷为阳性对照药,灌胃芍药内酯苷,检测外周血象、脾脏指数及分离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白细胞介素-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脾脏中GM-CSF和TNF-α的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芍药内酯苷30 mg/kg组对白细胞数、脾脏指数均有升高作用(P<0.05),对GM-CSF含量水平亦有升高作用(P<0.05),但降低TNF-α的含量水平(P<0.01)及脾脏中TNF-αmRNA的表达(P<0.01)。结论芍药内酯苷作为白芍的特征性有效成分,通过对造血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对抗放射线辐照所致的血虚状态,提示其为白芍养血敛阴功效的物质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内酯苷 放射线辐照法 血虚证 造血细胞因子
下载PDF
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对放射线辐照致血虚小鼠IL-3,GM-CSF,IL-6及TNF-α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成龙 王林元 +3 位作者 王景霞 朱映黎 赵丹萍 张建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574-1577,共4页
目的:研究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对放射线辐照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对白细胞介素-3(IL-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造血细胞因子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放射线辐照法复制小... 目的:研究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对放射线辐照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对白细胞介素-3(IL-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造血细胞因子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放射线辐照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灌胃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检测小鼠外周血象、胸腺与脾脏指数及分离血清、血浆,分析IL-3、GMCSF、IL-6、TNF-α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芍药内酯苷30 mg/kg组及15 mg/kg组和芍药苷30 mg/kg组及15 mg/kg组均能升高白细胞值(P<0.01或P<0.05);芍药内酯苷30 mg/kg组及15 mg/kg组和芍药苷30 mg/kg组对红细胞值有升高作用(P<0.05);芍药内酯苷30 mg/kg组、芍药苷30 mg/kg组均能明显升高胸腺指数(P<0.01);芍药内酯苷30 mg/kg组、芍药苷30 mg/kg组明显升高IL-3含量水平(P<0.01);芍药内酯苷30 mg/kg组及15 mg/kg组和芍药苷30 mg/kg组均能升高GM-CSF含量水平(P<0.01或P<0.05);芍药内酯苷30 mg/kg组明显降低TNF-α含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芍药苷30 mg/kg组亦能降低TNF-α含量水平(P<0.05)。结论:芍药内酯苷作为白芍的特征性有效成分,与芍药苷一致具有补血作用;二者都通过对机体细胞造血因子的调控作用,促进血细胞的生成,维持造血功能的稳定,是白芍养血敛阴功效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放射线辐照法 血虚证 造血细胞因子
下载PDF
基于中、英文文献数据库的欧洲七叶树种子和娑罗子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丹萍 张建军 +3 位作者 费文婷 朱映黎 汤如莹 王林元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368-373,共6页
欧洲七叶树种子隶属无患子目、七叶树科、七叶子属、欧洲七叶树(Aesculus hippocastanum L.)种,为欧洲七叶树的干燥成熟种子。欧洲七叶树种子、树皮、叶作为一种传统草药在欧洲已有数百年的应用历史,可用于解热、痔疮等疾病的治疗,现代... 欧洲七叶树种子隶属无患子目、七叶树科、七叶子属、欧洲七叶树(Aesculus hippocastanum L.)种,为欧洲七叶树的干燥成熟种子。欧洲七叶树种子、树皮、叶作为一种传统草药在欧洲已有数百年的应用历史,可用于解热、痔疮等疾病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欧洲七叶树以种子中活性成分最多、应用最广。娑罗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中药,是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ge.)、浙江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ge. var. Chekiangensis(Hu et Fang) Fang)或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 Rehd.)的干燥成熟种子,性温味甘,归肝、胃经,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功效,可用于肝胃气滞、胸腹胀闷、胃脘疼痛。本文基于英文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 S)、Pub Med以及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通过检索欧洲七叶树种子和娑罗子的相关中、英文文献,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对比总结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欧洲七叶树种子中含有皂苷、黄酮、酚类、脂肪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心血管等疾病;娑罗子中化学成分与欧洲七叶树种子基本一致,也含有皂苷、黄酮等化合物,具有抗炎、胃肠道保护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脑出血、脑血栓、外伤肿胀等疾病,可见欧洲七叶树种子和娑罗子在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有所不同,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目前2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或者是2者在某种化学成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本文将为欧洲七叶树种子在中国的引种、药用价值研究以及相关产品开发等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七叶树种子 娑罗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文献数据库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芍药苷对血虚肝郁证大鼠海马CA1区sGCβ1和5种PDE亚型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景霞 周恬恬 +3 位作者 朱映黎 王成龙 吴丽 张建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790-794,共5页
目的研究芍药苷对血虚肝郁证大鼠海马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c monophosphate,c GMP)含量及CA1区c GMP合成酶即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oluble guanylyl cyclaseβ1,s GCβ1)和水解酶即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不同亚型(PDE1... 目的研究芍药苷对血虚肝郁证大鼠海马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c monophosphate,c GMP)含量及CA1区c GMP合成酶即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oluble guanylyl cyclaseβ1,s GCβ1)和水解酶即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不同亚型(PDE1A、PDE2A、PDE5A、PDE9A、PDE10A)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芍药苷高剂量组、芍药苷低剂量组,每组14只。采用辐射结合束缚法建立血虚肝郁证模型,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给药组分别灌以40 mg/kg、20 mg/kg的芍药苷,共造模21天。治疗结束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c GMP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s GCβ1、PDE1A、PDE2A、PDE5A、PDE9A、PDE10A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芍药苷高剂量组可降低c GMP含量(P<0.01),并下调PDE1A、PDE2A、PDE5A、PDE9A的蛋白表达(P<0.05),且上调PDE10A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芍药苷对于c GMP水解酶不同亚型存在双向调控,与抑制合成酶发挥协同作用,降低c GMP的含量,下调NO/c GMP通路,从而改善血虚肝郁证引起的大脑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虚肝郁证 芍药苷 环磷酸鸟苷 磷酸二酯酶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
下载PDF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临床中药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欣 朱映黎 +2 位作者 张冰 张晓朦 李倩楠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12期5-8,共4页
“临床中药学”是中医临床与中药应用的交叉学科。探索构建基于形成性评价的临床中药学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临床中药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挖掘形成性评价的内涵,探讨其运用于临床中药学教学过程的特点与优势,为进一步... “临床中药学”是中医临床与中药应用的交叉学科。探索构建基于形成性评价的临床中药学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临床中药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挖掘形成性评价的内涵,探讨其运用于临床中药学教学过程的特点与优势,为进一步构建更符合学科特点及人才培养要求的临床中药学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临床中药学” 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下载PDF
脉管复康片抗凝、镇痛及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剑宇 王瑞清 +5 位作者 王林元 马晓君 黄银峰 屈胜胜 朱映黎 周恬恬 《中药与临床》 2014年第4期23-25,27,共4页
目的:观察脉管复康片抗凝血、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抗凝血实验、醋酸扭体实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观察脉管复康片的活血,镇痛以及抗炎作用。结果:2g/kg脉管复康片的凝血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显著(P<0.05);2g/kg脉管复康... 目的:观察脉管复康片抗凝血、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抗凝血实验、醋酸扭体实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观察脉管复康片的活血,镇痛以及抗炎作用。结果:2g/kg脉管复康片的凝血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显著(P<0.05);2g/kg脉管复康片的15min扭体次数明显减少,差异非常显著(P<0.01);1g/kg与0.5g/kg脉管复康片的15min扭体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2g/kg脉管复康片小鼠耳肿胀度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脉管复康片具有抗凝血、镇痛、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复康片 脉管炎 抗凝 镇痛 抗炎
下载PDF
基于对衰老大鼠心脏抗氧化保护作用及Keap1-Nrf2-HO-1通路探讨川芎临床“久服”用药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尧 张建军 +9 位作者 李振皓 朱映黎 乐娜 张睿 南海鹏 王祥山 陈秀红 王淳 李明焱 王林元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2321-2328,共8页
目的通过构建衰老合并血瘀大鼠模型,基于抗氧化通路探讨川芎小剂量下久服对于延缓衰老的药效及作用机制,从而探讨川芎的临床用药策略。方法SD大鼠66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川芎2 g组、川芎4 g组、川芎配伍人参2 g组;除空白... 目的通过构建衰老合并血瘀大鼠模型,基于抗氧化通路探讨川芎小剂量下久服对于延缓衰老的药效及作用机制,从而探讨川芎的临床用药策略。方法SD大鼠66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川芎2 g组、川芎4 g组、川芎配伍人参2 g组;除空白组外各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300 mg/kg)连续42天,同时继续造模并给药14天,第15天冰水浴20分钟,连续14天,最后一天注射0.1%肾上腺素0.8 mg/kg。WST-1法检测血清及心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TBA法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ELISA检测蛋白质羰基化合物(protein carbonyl,PC)含量,检测心脏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检测心脏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factor erythroidderived 2-like 2,Nrf2)蛋白、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蛋白、Kelch样ECH相关蛋白1(recombinant kelch like ECH 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体质量下降(P<0.05),血清及心脏组织SOD、GSH-PX、T-AOC含量降低(P<0.01),MDA、PC含量升高(P<0.01),心脏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含量降低(P<0.01),Nrf2、HO-1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维生素E组能升高大鼠体质量、血清及心脏组织SOD、GSH-PX、T-AOC含量,降低MDA、PC含量,升高心脏组织中Na^(+)-K^(+)-ATP酶(P<0.05);川芎2 g、4 g升高血清GSH-PX、T-AOC含量,且川芎4 g提高心脏GSH-PX,降低血清及心脏MDA含量,增加心脏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含量(P<0.05),增加Nrf2、HO-1蛋白表达量(P<0.05)。川芎配伍人参配伍后进一步升高血清及心脏SOD、GSH-PX含量,降低血清MDA、PC含量,增加心脏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含量(P<0.01),增加Nrf2、HO-1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对衰老合并血瘀大鼠模型,川芎小剂量久服即可发挥抗氧化作用;川芎与人参合用后川芎剂量减少可以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可通过Keap1-Nrf2-HO-1抗氧化通路对心脏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人参 益气活血 衰老 抗氧化
下载PDF
新外来中药紫锥菊对虚寒、虚热证小鼠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13
作者 王禅缔 余淑惠 +7 位作者 朱映黎 杨彬睿 杜军 刘晓菲 张建军 王林元 陈亮 王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315-1321,共7页
目的 对新外来中药紫锥菊中药寒热药性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将110只小鼠随机分成11组,即空白组、虚热模型组、虚热西洋参组、虚热紫锥菊低剂量组、虚热紫锥菊中剂量组、虚热紫锥菊高剂量组、虚寒模型组、虚寒人参组、虚寒紫锥菊低剂量组... 目的 对新外来中药紫锥菊中药寒热药性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将110只小鼠随机分成11组,即空白组、虚热模型组、虚热西洋参组、虚热紫锥菊低剂量组、虚热紫锥菊中剂量组、虚热紫锥菊高剂量组、虚寒模型组、虚寒人参组、虚寒紫锥菊低剂量组、虚寒紫锥菊中剂量组和虚寒紫锥菊高剂量组,每组10只。虚热组小鼠灌胃甲状腺片溶液160 mg/kg,虚寒组小鼠灌胃氢化可的松溶液25 mg/kg,每日1次,连续14天制备虚热及虚寒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cAMP/cGMP、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变化。结果 与虚热模型组相比,紫锥菊组小鼠整体状态有一定程度改善,体质量、胸腺及脾脏指数明显改善(P<0.05),cAMP、cAMP/cGMP及T3、T4含量显著降低(P<0.05),TP、ALB、TC、TG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虚寒模型组相比,紫锥菊组小鼠整体状态无明显改善,胸腺及脾脏指数、cAMP、cAMP/cGMP、TP、ALB、TG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体质量、T3、T4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本研究证明紫锥菊寒凉的中药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锥菊 虚热证 虚寒证 外来中药 寒热药性 环核苷酸 甲状腺素
下载PDF
阿萨伊对虚热证大鼠神经递质、三长轴激素及环核苷酸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子晨 王林元 +5 位作者 朱映黎 瞿研 王佳 费文婷 张建军 熊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428-432,共5页
目的:研究阿萨伊对虚热证大鼠神经递质、三长轴激素及环核苷酸水平的变化探讨阿萨伊的寒热药性。方法:SD大鼠分为空白组;虚热模型组,虚热模型加黄柏组、加阿萨伊高、低剂量组;采用每日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次、连续21 d的方法制备大... 目的:研究阿萨伊对虚热证大鼠神经递质、三长轴激素及环核苷酸水平的变化探讨阿萨伊的寒热药性。方法:SD大鼠分为空白组;虚热模型组,虚热模型加黄柏组、加阿萨伊高、低剂量组;采用每日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次、连续21 d的方法制备大鼠虚热模型;通过酶免法与放免法检测神经递质(NE、DA、5-HT)、激素(T4、T3、CORT、E_2、T)及环核苷酸(c AMP、c GMP)指标变化。结果:阿萨伊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中NE、DA、T4、T3、E_2、c AMP、c GMP值(P<0.05,P<0.001,P<0.001,P<0.01,P<0.001,P<0.001,P<0.001);阿萨伊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血清中5-HT、CORT、T(P<0.001,P<0.05,P<0.05);阿萨伊组的作用趋势与黄柏、葛根芩连汤一致,表现出对虚热模型大鼠的调整作用。结论:本实验以同类比较药理学方法验证了理论推导的阿萨伊中药寒凉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萨伊 虚热证 虚寒证 神经递质 激素 环核苷酸 中药药性
下载PDF
基于“OBE-CDIO”模式教学设计的中药学教学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映黎 张晓朦 +1 位作者 刘欣 张冰 《中医教育》 2023年第3期88-93,共6页
目的了解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开展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级本科生中药学专业实施教学改革,围绕OBE成果目标进行CDIO模式中药学课程教学设计;采用调查问卷通过综合调研、课程成绩分析,从知... 目的了解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开展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级本科生中药学专业实施教学改革,围绕OBE成果目标进行CDIO模式中药学课程教学设计;采用调查问卷通过综合调研、课程成绩分析,从知识层面、能力层面、素质层面、授课方式和学习效果评价等5个方面对教学效果开展评价。结果86.1%的学生认同知识层面得到提升,90.3%的学生认同能力层面有所提升,89.1%的学生表示素质层面得到锻炼提升,92.7%的学生能够接受教师的教学模式,90.9%的学生表示学习效果良好。结论基于“OBE-CDIO”模式的中药学课程教学设计,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能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OBE-CDIO模式 教学设计 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鹿鞭对肾阴虚及肾阳虚小鼠抗疲劳作用及PI3K-Akt通路机制研究
16
作者 王祥山 朱映黎 +7 位作者 吕美豫 陈彦 余淑惠 王卫茜 张建军 王淳 谷洪顺 王林元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32-3038,共7页
研究鹿鞭对肾阴虚及肾阳虚小鼠抗疲劳作用及机制。将健康雄性昆明小鼠88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肾阴虚模型组、肾阴虚西洋参组、肾阴虚各给药组、肾阳虚模型组、肾阳虚人参组、肾阳虚各给药组,每组8只,合计11组。每日定时分... 研究鹿鞭对肾阴虚及肾阳虚小鼠抗疲劳作用及机制。将健康雄性昆明小鼠88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肾阴虚模型组、肾阴虚西洋参组、肾阴虚各给药组、肾阳虚模型组、肾阳虚人参组、肾阳虚各给药组,每组8只,合计11组。每日定时分别灌胃醋酸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制备肾阴虚模型、肾阳虚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空白组给予空白溶剂,连续14 d。于第14天给药后30 min测定各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于第15天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乳酸(lactic acid,LD)、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鸟苷酸(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cGMP)含量,剖取肝脏测定肝糖原含量、肝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蛋白表达情况。与肾阳虚模型组相比,鹿鞭给药组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阳虚症状有所改善,cGMP含量显著降低(P<0.01),cAMP/cGMP比值显著升高(P<0.01),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增加(P<0.01),LD含量显著降低(P<0.01),BUN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糖原含量显著增加(P<0.01),肝脏PI3K、Akt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肾阴虚模型组相比,鹿鞭给药组体质量显著升高(P<0.01),阴虚症状有所改善,cGMP含量显著升高(P<0.01),cAMP/cGMP比值显著下降(P<0.01),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增加(P<0.01),LD含量显著降低(P<0.01),BUN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糖原含量显著增加(P<0.01),肝脏PI3K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肝脏Akt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综上,鹿鞭对阴虚及阳虚证均有一定调节作用,且可以通过影响PI3K-Akt通路增加糖原合成以起到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鞭 抗疲劳 肾阴虚 肾阳虚 糖原合成
原文传递
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对GM-CSF,IL-3,TNF-α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朱映黎 张建军 +4 位作者 王景霞 阳志晖 黄银峰 屈胜胜 周恬恬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0-333,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环磷酰胺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灌胃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单体提取物,检测小鼠外周血象、胸腺与脾脏指数及分离血清检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 目的:比较研究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环磷酰胺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灌胃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单体提取物,检测小鼠外周血象、胸腺与脾脏指数及分离血清检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二者的补血作用及机制。结果:芍药内酯苷30 mg·kg-1与芍药苷30 mg·kg-1均能升高白细胞数(P<0.01);芍药内酯苷30 mg·kg-1与芍药苷30 mg·kg-1均能升高红细胞数(P<0.01,P<0.001)。芍药内酯苷30 mg·kg-1的胸腺指数明显升高(P<0.01),芍药苷30 mg·kg-1的胸腺指数则无升高作用,二者相比,芍药内酯苷优于芍药苷(P<0.05);芍药内酯苷15 mg·kg-1的胸腺指数明显升高(P<0.01),芍药苷15 mg·kg-1的胸腺指数无升高作用,二者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芍药内酯苷30 mg·kg-1(P<0.01)、芍药内酯苷15 mg·kg-1(P<0.05)、芍药苷30 mg·kg-1(P<0.01)与芍药苷15 mg·kg-1(P<0.05)均能升高GM-CSF的含量。芍药内酯苷30 mg·kg-1与芍药苷30 mg·kg-1均能升高IL-3(P<0.001)。芍药内酯苷30 mg·kg-1与芍药苷30 mg·kg-1均能降低TNF-α(P<0.01),二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芍药内酯苷优于芍药苷。结论: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能够通过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对抗环磷酰胺导致的血虚状态,且芍药内酯苷对造血负向调控因子的作用更强,与芍药苷协同发挥作用,是白芍养血柔肝功效的重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血虚证 GM-CSF IL-3 TNF-Α
原文传递
白芍和赤芍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对IL-3、TNF-α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朱映黎 张建军 +4 位作者 黄银峰 屈胜胜 王景霞 王淳 李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58-1060,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白芍、赤芍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环磷酰胺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灌胃白芍水提物、赤芍水提物,检测小鼠外周血象、胸腺与脾脏指数及分离血清检验白细胞介素-3(IL-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 目的:比较研究白芍、赤芍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环磷酰胺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灌胃白芍水提物、赤芍水提物,检测小鼠外周血象、胸腺与脾脏指数及分离血清检验白细胞介素-3(IL-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二者的补血作用及机制。结果:白芍高剂量组和赤芍高剂量组均能升高白细胞数(P<0.001,P<0.01),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白芍优于赤芍;白芍高剂量组的胸腺指数有明显升高作用(P<0.001),赤芍高剂量组的胸腺指数无升高作用,二者之间相比,白芍优于赤芍(P<0.001);白芍高剂量组与赤芍高剂量组对IL-3的升高作用均非常明显(P<0.001);白芍中剂量组和赤芍中剂量组对IL-3升高亦有作用(P<0.001,P<0.05),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显著(P<0.01),白芍优于赤芍;白芍高剂量组降低TNF-α的作用非常明显(P<0.001),而赤芍高剂量组对TNF-α则无明显作用,二者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01),白芍优于赤芍。结论:白芍对环磷酰胺模型的补血作用略优于赤芍,其机制可能为白芍通过对IL-3、TNF-α的共同影响,促进早期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发育以及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来改善血虚状态;而赤芍的补血机制仅通过影响IL-3促进早期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赤芍 血虚证 白细胞介素-3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对血虚免疫抑制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朱映黎 王林元 +3 位作者 赵丹萍 王成龙 吴丽 张建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研究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免疫抑制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环磷酰胺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分别灌胃芍药内酯苷及芍药苷单体高、低剂量(30、15 mg/kg),检测小鼠外周血象、胸腺与脾脏指数,分离血清、血浆检验粒细... 目的研究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免疫抑制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环磷酰胺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分别灌胃芍药内酯苷及芍药苷单体高、低剂量(30、15 mg/kg),检测小鼠外周血象、胸腺与脾脏指数,分离血清、血浆检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含量变化,比较2者的补血作用及机制。结果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高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白细胞数(P<0.01)和胸腺指数(P<0.01、P<0.05),升高血清中GM-CSF的含量(P<0.01)和血浆中G-CSF含量(P<0.001、P<0.01),升高血清中IL-3含量(P<0.01、P<0.05),明显降低血清中IL-6含量(P<0.05)和TNF-α含量(P<0.001、P<0.01)。结论芍药内酯苷与芍药苷通过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对抗环磷酰胺导致的血虚状态,是白芍养血柔肝功效的重要特征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血虚证 细胞造血因子 小鼠
原文传递
芍药内酯苷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朱映黎 王林元 +4 位作者 王景霞 王成龙 赵丹萍 王子晨 张建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92-1896,共5页
目的:研究芍药内酯苷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四物颗粒及芍药苷为对照,检测外周血象,胸腺与脾脏指数,骨髓病理切片,酶免法检测血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放免法检测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M-CSF... 目的:研究芍药内酯苷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四物颗粒及芍药苷为对照,检测外周血象,胸腺与脾脏指数,骨髓病理切片,酶免法检测血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放免法检测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RT-q PCR法检测脾脏中G-CSF、CM-CSF及TNF-α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髓中G-CSF、CM-CSF及TNF-α的蛋白表达。结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组与芍药内酯苷高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白细胞数和胸腺指数(P<0.01,P<0.05),升高G-CSF与GM-CSF含量(P<0.01,P<0.05),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P<0.05,P<0.01),降低脾脏TNF-αm RNA的表达(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芍药苷组与芍药内酯苷高剂量组小鼠骨髓细胞数量多,密度大,巨核细胞数量与模型组相比较少。结论:芍药内酯苷具有补血作用,不仅能够通过促进造血生长因子的分泌调节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还能够调控负向造血因子,减轻其对造血功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环磷酰胺法 血虚证 造血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