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8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综方对肥胖小鼠白色脂肪组织糖原代谢的影响
1
作者 张莉唯 刘喜明 +4 位作者 付守强 冯慧 汤阳 徐婧 朱晓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90-96,共7页
目的观察代综方对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糖原代谢的影响,探讨其激活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C57BL/6J小鼠建立肥胖模型,将成模小鼠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15 g/kg)和代综方低(0.20 g/kg)、高(0.40 g/kg)剂量组... 目的观察代综方对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糖原代谢的影响,探讨其激活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C57BL/6J小鼠建立肥胖模型,将成模小鼠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15 g/kg)和代综方低(0.20 g/kg)、高(0.40 g/kg)剂量组,另取常规维持饲料喂养的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2只,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6周。测量小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取肩胛棕色脂肪组织及腹股沟、肾周、附睾白色脂肪组织,分别测定脂肪组织质量并计算体脂系数,HE染色观察脂肪组织形态变化,PAS染色观察脂肪组织糖原分布,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糖原合成酶2(Gys2)、蛋白磷酸酶1调节亚基3c(Ppp1r3c)、糖原合酶激酶(GSK)-3β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各时点体质量和空腹血糖均显著升高(P<0.05,P<0.01),血清TC、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1);腹股沟、肾周、附睾白色脂肪组织质量及体脂系数显著升高(P<0.01),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细胞肥大、呈大空泡样,糖原积累较少,Gys2、Ppp1r3c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代综方高剂量组小鼠给药4、6周体质量和空腹血糖均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TG、TC、HDL-C、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肾周、附睾白色脂肪组织质量及体脂系数显著降低(P<0.05,P<0.01),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质量显著降低(P<0.05),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可见多处形态不规则的小空泡,周围伴有细胞核聚集,糖原积累增加,Gys2、Ppp1r3c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各组小鼠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GSK-3β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代综方可通过上调Ppp1r3c表达提高Gys2活性,促进糖原合成,诱导脂肪组织棕色化,增加脂肪产热,改善肥胖及相关糖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代综方 脂肪组织 糖原合成 小鼠
下载PDF
叶天士开宣肺痹法内涵探微
2
作者 张莉唯 付守强 +1 位作者 朱晓云 刘喜明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肺主一身之气,禀清肃之体。若浊邪凝滞,肺气痹阻,扰及周身,可见咳喘、憋闷、呃逆、呕恶、痞胀、二便不通等多脏腑病症。叶天士独创开宣肺痹法,其常法有三,清内伤外感之邪以畅肺气、清肺卫、通肺络;其变法有三,清上焦肺痹以和中焦胃气、... 肺主一身之气,禀清肃之体。若浊邪凝滞,肺气痹阻,扰及周身,可见咳喘、憋闷、呃逆、呕恶、痞胀、二便不通等多脏腑病症。叶天士独创开宣肺痹法,其常法有三,清内伤外感之邪以畅肺气、清肺卫、通肺络;其变法有三,清上焦肺痹以和中焦胃气、通大肠腑气、行膀胱水气。叶天士开宣肺痹法用药特点鲜明,苦辛轻剂合化以复肺气宣肃,取药材表皮、嫩心与药汁以使轻清气药上浮于肺,取柔润通行之品护娇脏之体。叶天士处方用药灵活多变,临证可宗其开宣肺痹法随证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桂 《临证指南医案》 肺气郁痹
下载PDF
朱晓云的诗
3
作者 朱晓云 《金沙江文艺》 2012年第2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城市 消失 身体 金沙江 根生长 肉眼 芸芸众生 麦穗 胸腹 血液
原文传递
2013—2021年上海市金山区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
4
作者 朱晓云 高霞 +1 位作者 王倩 舒奇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对2013—2021年上海市金山区大肠癌筛查成效进行分析,为今后改进大肠癌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icrosoft Access 2010建立2013—2021年金山区大肠癌筛查数据库,并计算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居民的初筛阳性率、肠镜检查率和肠... 目的对2013—2021年上海市金山区大肠癌筛查成效进行分析,为今后改进大肠癌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icrosoft Access 2010建立2013—2021年金山区大肠癌筛查数据库,并计算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居民的初筛阳性率、肠镜检查率和肠镜检查结果。结果2013—2021年,金山区对172244例50~74周岁常住居民开展大肠癌筛查,初筛阳性率为24.28%,其中男性为25.73%,女性为23.34%,两者初筛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145,P<0.001)。16714例初筛阳性居民接受了肠镜检查,肠镜检查率为39.97%,其中男性为40.28%,女性为39.74%,两者肠镜检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8,P=0.262)。9年间,通过肠镜检查共检出大肠癌90例,检出率为0.54%,检出癌前病变2974例,检出率为17.79%,男性和女性在肠镜检查诊断结果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903,P<0.001),不同年龄组居民在肠镜检查诊断结果分布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11.769,P<0.001)。结论金山区大肠癌筛查取得了良好成效,但需要进一步动员50~74岁居民参加筛查,不断提高肠镜检查率,增强定点医院肠镜检查和病理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初筛阳性率 肠镜检查率 金山区
下载PDF
健脾益肾方对肺癌恶病质模型小鼠肌肉消耗及生存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5
作者 吉兆奕 +2 位作者 朱晓云 焦拥政 吴洁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11期1212-1218,共7页
目的 建立C57小鼠肺癌恶病质模型,观察健脾益肾方对其肌肉消耗及生存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10只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剩余小鼠给予腋下注射lewis肺腺癌肿瘤细胞制备肺癌恶病质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益肾组... 目的 建立C57小鼠肺癌恶病质模型,观察健脾益肾方对其肌肉消耗及生存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10只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剩余小鼠给予腋下注射lewis肺腺癌肿瘤细胞制备肺癌恶病质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益肾组、甲地孕酮组,各16只。肺癌细胞接种第2天,健脾益肾组以5倍临床等效剂量给予2.3 g/mL健脾益肾方灌胃,0.3 mL/次;甲地孕酮组给予甲地孕酮溶液灌胃,0.3 mL/次;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1次/d,灌胃直至第60天。给药14 d后每组取10只小鼠以断颈法处死,其余小鼠留存进行生存期观察。对比各组生化指标[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ALB/G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糖(GLU),血钙(CA)],脾脏、肝脏质量及腓肠肌质量,血清TNF-α、激活素A (Activin-A)水平,生存期,肌萎缩相关基因(Activin-A、Myostatin、MuRF-1 mRNA)表达,自噬相关基因(AMPK、beclin mRNA)表达。结果 各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肾组、甲地孕酮组肿瘤最大径、瘤重小(P<0.05),且健脾益肾组肿瘤最大径、瘤重小于甲地孕酮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GLU、ALB、ALB/GLB低,AST、AST/ALT、CA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肾组GLU、ALB、ALB/GLB高,AST、AST/ALT、CA低(P<0.05),甲地孕酮组GLU高(P<0.05);与甲地孕酮组比较,健脾益肾组ALB/GLB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脾脏、肝脏质量高,腓肠肌质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肾组肝脏质量低(P<0.05),腓肠肌质量高(P<0.05);与甲地孕酮组比较,健脾益肾组肝脏质量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NF-α、Activin-A水平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肾组、甲地孕酮组血清Activin-A水平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肾组生存期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地孕酮组生存期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地孕酮组比较,健脾益肾组生存期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ctivin-A、Myostatin、MuRF-1 mRNA表达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肾组、甲地孕酮组Activin-A、Myostatin、MuRF-1 mRNA表达低(P<0.05);与甲地孕酮组比较,健脾益肾组ActivinA mRNA表达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MPK、beclin mRNA表达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肾组、甲地孕酮组AMPK、beclin mRNA表达低(P<0.05);与甲地孕酮组比较,健脾益肾组AMPK mRNA表达低(P<0.05),beclin mRNA表达高(P<0.05)。结论 健脾益肾方能够改善肺癌恶病质小鼠体内炎症环境,抑制其骨骼肌萎缩,延长生存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自噬-溶酶体途径(autophagy-lysosomal pathway,ALS)和泛素-蛋白酶体(ubiquitin-proteasome,UPS)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鼠 Lewis细胞 肿瘤恶病质 自噬-溶酶体途径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健脾益肾方
原文传递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思想探讨激活脂肪组织产热在肥胖症辨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付守强 莉莉 +3 位作者 徐婧 张莉唯 朱晓云 刘喜明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84-88,共5页
从“阳化气、阴成形”的视角重新认识肥胖症的成因,并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机制与传统中医理论结合,梳理探讨“转静为动、化形为气”理念在肥胖症辨治中的应用。形气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方药内涵分为补气化形使精微归于正化、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从“阳化气、阴成形”的视角重新认识肥胖症的成因,并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机制与传统中医理论结合,梳理探讨“转静为动、化形为气”理念在肥胖症辨治中的应用。形气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方药内涵分为补气化形使精微归于正化、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形、苦辛开结以畅气调形3个方面,均围绕激活脂肪产热的核心机制,发挥改善肥胖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代谢性疾病 阴阳 形气理论 脂肪组织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下瘀血汤方证探析及运用拓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晓涵 付守强 +1 位作者 朱晓云 刘喜明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56-58,共3页
通过方证分析,探讨并拓展经典名方下瘀血汤的适用范围。认为下瘀血汤证的病因为瘀血,病机源于瘀血胶锢下焦,当与一般瘀血作区别;其组方含义涵盖四点:非逐无以攻瘀,非破无以生新;升降有序,宣通络脉;刚柔并济,动静相宜,缓攻逐之峻;虫类药... 通过方证分析,探讨并拓展经典名方下瘀血汤的适用范围。认为下瘀血汤证的病因为瘀血,病机源于瘀血胶锢下焦,当与一般瘀血作区别;其组方含义涵盖四点:非逐无以攻瘀,非破无以生新;升降有序,宣通络脉;刚柔并济,动静相宜,缓攻逐之峻;虫类药可搜深伏之邪。并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瘀血汤 《金匮要略》 经典名方 适应证 络脉 虫类药
原文传递
刘喜明基于“至虚有盛候”辨治危急重症验案3则
8
作者 付守强 莉莉 +2 位作者 周英梅 朱晓云 刘喜明(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3-56,共4页
“至虚有盛候”是中医诊断学中的经典学说,最早源于苏轼的《苏轼文集·求医诊脉》[1],书中云:“脉之难明,古今所病也,至虚有盛候,而大实有羸状,差之毫厘疑似之间,便有死生祸福之异”,《中医大辞典》[2]释义为“虚弱证发展至严重阶... “至虚有盛候”是中医诊断学中的经典学说,最早源于苏轼的《苏轼文集·求医诊脉》[1],书中云:“脉之难明,古今所病也,至虚有盛候,而大实有羸状,差之毫厘疑似之间,便有死生祸福之异”,《中医大辞典》[2]释义为“虚弱证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出现类似盛实的假象”。但是如何精准辨治真虚假实的复杂病机,一直是中医临床研究的焦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急重症 水肿 淋证 厥证 右心衰竭 泌尿系统感染 脑梗死 刘喜明 验案
下载PDF
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铂粉研究
9
作者 王珂 张杨 +3 位作者 李世鸿 李晨昊 梁兴宇 朱晓云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6-39,共4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硼氢化钾(KBH4)作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等作为分散剂,将还原剂、分散剂及其他添加剂混合制成还原液,加入到处理过的氯铂酸(H2PtCl6)溶液中制备电子浆料用纳米铂粉。研究了还原过程中氯铂酸浓...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硼氢化钾(KBH4)作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等作为分散剂,将还原剂、分散剂及其他添加剂混合制成还原液,加入到处理过的氯铂酸(H2PtCl6)溶液中制备电子浆料用纳米铂粉。研究了还原过程中氯铂酸浓度、还原液p H值、分散剂种类等对铂粉粒度大小及形貌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铂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制备平均粒径在20~100 nm的高纯纳米铂粉。对上述铂粉制备的铂浆料指标进行分析后表明,其可应用于制备催化铂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还原法 纳米铂粉 催化铂电极
下载PDF
代综方改善38例代谢综合征糖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晓云 王春霞 +4 位作者 赵玉雪 张玉璞 沈宝华 齐春水 刘喜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81-1885,共5页
目的:观察代综方颗粒治疗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糖脂代谢紊乱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给予MS患者代综方配方颗粒剂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肝脏超声及腰围、体... 目的:观察代综方颗粒治疗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糖脂代谢紊乱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给予MS患者代综方配方颗粒剂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肝脏超声及腰围、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血压、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和中医临床症状。填写病例观察表,录入epidata数据库,复核数据剔除不合格病例,SPSS 17.0统计分析。结果:(1)完成45例,脱落1例、不合格6例,共38例纳入统计分析;(2)体重、腰围、体质指数(BMI)较疗前降低(P<0.001);(3)改善血糖异常,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较治疗前降低(P<0.001);(4)改善MS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P<0.05);(5)改善血脂异常,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疗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6)治疗后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P<0.001);(7)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证候积分改善有效率为97.37%;(8)治疗前后比较,安全性指标未见异常。结论:代综方颗粒能够降低代谢综合征高血糖、高血脂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改善代谢紊乱,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糖脂代谢异常 胰岛素抵抗 代综方
原文传递
GOD-POD法在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晓云 王朋倩 +1 位作者 韩曼 刘喜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84-1687,共4页
目的:通过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GOD-POD)法检测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建立简便、经济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评价方法。方法: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分别采用高浓度葡萄糖(25 mmol/L)、地塞米松(... 目的:通过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GOD-POD)法检测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建立简便、经济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评价方法。方法: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分别采用高浓度葡萄糖(25 mmol/L)、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1.0μmol/L)诱导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GOD-POD法测定糖浓度,动态观察诱导过程中细胞糖消耗,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同时应用RT-PCR检测脂联素(Adiponectin)mRNA表达。结果:通过该方法检测,可以反映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以胰岛素刺激下较基础状态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增加量,计算出ISI,能够反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抵抗程度。结论:GOD-POD法能够准确测定细胞总体葡萄糖消耗,可用于脂肪细胞糖摄取利用与IR评价,此方法操作简便、经济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 胰岛素抵抗 3T3-L1 脂联素
下载PDF
代综方对3T3-L1脂肪细胞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晓云 楚小燕 +1 位作者 王兆礼 刘喜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研究代综方(Dai Zong Fang,DZF)对3T3-L1脂肪细胞分化及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鸡尾酒式诱导脂肪细胞分化,给予不同浓度DZF干预6 d。BODIPY493/503与DAPI双荧光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分化情况;... 目的:研究代综方(Dai Zong Fang,DZF)对3T3-L1脂肪细胞分化及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鸡尾酒式诱导脂肪细胞分化,给予不同浓度DZF干预6 d。BODIPY493/503与DAPI双荧光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分化情况;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RT-PCR检测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α,C/EBP-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PAR-γ、C/EBP-α的蛋白表达。结果:DZF抑制脂肪细胞分化,降低细胞内TG含量,并呈剂量依赖效应;与对照组比较,DZF大剂量组明显下调ACC的m RNA表达(P<0.05),DZF小中大剂量均明显下调FAS的m RNA表达(P<0.01);与对照组比较,DZF中、大剂量组明显下调C/EBPα、PPAR-γ的m RNA表达(P<0.01),Western蛋白表达结果与m RNA结果一致。结论:DZF能够明显抑制3T3-L1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EBPα、PPAR-γ、ACC、FAS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综方 3T3-L1 脂肪细胞 分化
下载PDF
化学镀Ni-P合金在铝合金表面强化上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晓云 郭忠诚 翟大成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0-42,共3页
研究了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镍–磷合金镀层硬度和 耐磨性有较大的影响,二者经400℃× 1 h热处理后达到峰值;镍–磷合金在酸、碱、盐介 质中的耐蚀性优于1Cr18Ni9Ti不锈钢。应用结果证明,化学镀Ni–P... 研究了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镍–磷合金镀层硬度和 耐磨性有较大的影响,二者经400℃× 1 h热处理后达到峰值;镍–磷合金在酸、碱、盐介 质中的耐蚀性优于1Cr18Ni9Ti不锈钢。应用结果证明,化学镀Ni–P合金在铝合金零部件上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镍-磷合金 应用
下载PDF
上海市金山区2002-2013年肺癌发病及死亡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朱晓云 张亚宁 +1 位作者 林菲 马碧萍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37-441,共5页
目的了解2002—2013年金山区肺癌发病与死亡特征,为制订有针对性肺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肿瘤登记信息系统采集2002—2013年肺癌发病和死亡病例,计算粗发病率、粗死亡率、标化率、截缩率、累积率、潜在减寿年、潜在减寿率和标化... 目的了解2002—2013年金山区肺癌发病与死亡特征,为制订有针对性肺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肿瘤登记信息系统采集2002—2013年肺癌发病和死亡病例,计算粗发病率、粗死亡率、标化率、截缩率、累积率、潜在减寿年、潜在减寿率和标化减寿率。结果 2002—2013年,金山区肺癌粗发病率为70. 79/10万,中标发病率为36. 90/10万,世标发病率为36. 65/10万,肺癌粗死亡率为62. 53/10万,中标死亡率为32. 30/10万,世标死亡率为31. 99/10万,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12年间,男性中标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PC=-0. 36%,P=0. 632),女性中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4. 42%,P <0. 001),同期男性肺癌中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1. 70%,P=0. 033),女性中标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PC=0. 02%,P=0. 980)。2002—2013年,金山区居民肺癌所致潜在减寿率为7. 21‰,标化减寿率为4. 18‰。12年间,男性标化减寿率呈下降趋势(APC=-2. 58%,P=0. 025),女性标化减寿率无明显升降趋势(APC=2. 16%,P=0. 143)。结论肺癌是对金山居民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人口老龄化是造成金山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发病率 死亡率 寿命损失
下载PDF
代综方对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晓云 王朋倩 刘喜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研究代综方(DZF)对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给予不同浓度DZF或对照药物罗格列酮(Ros)干预48 h,检测培养上清中葡萄糖消耗量、甘油、游离脂肪酸(NEFA)浓度及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应... 目的研究代综方(DZF)对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给予不同浓度DZF或对照药物罗格列酮(Ros)干预48 h,检测培养上清中葡萄糖消耗量、甘油、游离脂肪酸(NEFA)浓度及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葡萄糖转运体4(GLUT-4)、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的mRNA表达。结果 DZF使培养上清中葡萄糖消耗量增加(P<0.01)、甘油的浓度不同程度增加,但对NEFA无显著影响(P>0.05),DZF使胞内TG降低(P<0.01);对照组Ros增加葡萄糖消耗(P<0.01),增加胞内TG积累(P<0.05),对培养上清中甘油、NEFA无显著影响(P>0.05);DZF各组能不同程度上调GLUT-4、HSL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Perilipin的mRNA表达(P<0.01);Ros能上调GLUT-4、HSL、Perilipin的mRNA表达。结论 DZF能促进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和胞内TG分解,改善脂质合成与分解的动态平衡,其作用机制与Ros增加胞内TG积累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综方 3T3-L1 葡萄糖转运体4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脂滴包被蛋白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防治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晓云 祝小燕 许志华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 再出血
下载PDF
1980—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结直肠癌死亡水平及其所致早死概率的趋势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晓云 张亚宁 马碧萍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掌握1980—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结直肠癌死亡水平及其所致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为制订结直肠癌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死因登记信息系统采集1980—2018年金山区结直肠癌死亡病例,计算不同时期结直肠癌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 目的掌握1980—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结直肠癌死亡水平及其所致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为制订结直肠癌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死因登记信息系统采集1980—2018年金山区结直肠癌死亡病例,计算不同时期结直肠癌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组死亡率、早死概率及年度变化百分比等指标。结果1980—2018年,金山区结直肠癌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2.14%,P<0.001),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1.21%,P<0.001)。39年间,30~69岁组结直肠癌死亡率在男性无升降趋势(APC=-0.73%,P=0.070),女性呈下降趋势(APC=-1.80%,P<0.001),但女性在2000—2009年和2010—2018年期间未呈现明显升降趋势(APC=-3.36%、2.19%,P=0.266、0.465)。39年间,男性结直肠癌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APC=-1.71%,P<0.001),但在2000—2009年和2010—2018年期间无明显升降趋势(APC=-2.90%、-2.36%,P=0.150、0.286);同期,女性结直肠癌早死亡概率呈下降趋势(APC=-1.96%,P<0.001),同样在2000—2009年和2010—2018年期间无明显升降趋势(APC=-5.70%、0.19%,P=0.075、0.946)。结论结直肠癌是对金山居民健康威胁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2000年以来,男性和女性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宜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和公共卫生政策来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和早死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死亡率 早死概率 趋势
下载PDF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兔血-脑脊液屏障的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晓云 顾小军 +3 位作者 常家宝 张燕 冯艳红 殷国庆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血脑脊液屏障损伤机制。方法 新西兰家兔随机分模型组(n=6 )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n=6 )。模型组从耳缘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和链脲佐菌素各 15 0 mg/ 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72 h后检测血糖、尿酮体。两组...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血脑脊液屏障损伤机制。方法 新西兰家兔随机分模型组(n=6 )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n=6 )。模型组从耳缘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和链脲佐菌素各 15 0 mg/ 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72 h后检测血糖、尿酮体。两组静脉内均注射伊文氏蓝 ,6 h后检测动脉血气 ;处死动物 ,取脑组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伊文氏蓝吸光度 (A) ,并观察光镜、超微结构、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结果  72 h后模型组 :血糖全部大于 17mm ol/ L,尿中出现酮体 ;伊文氏蓝 A值略增高 ,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模型组脑血管周围水肿 ,内皮细胞损伤 ,神经元变性、坏死。碱性磷酸酶细胞组化显示血管内皮上酶活性明显弱于对照组。免疫组化可见脑实质内血管壁上 i NOS染色阳性。结论 在四氧嘧啶和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动物模型中出现脑水肿 ,其产生与血脑脊液屏障的破坏及一氧化氮 (NO)参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脑脊液屏障 一氧化氮合酶 碱性磷酸酶 脑水肿
下载PDF
过表达人TSHR-A亚单位的重组腺病毒Ad-TSHR289/6xHis载体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晓云 刘丽娟 +2 位作者 杨东甲 高亚芹 刘喜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4-528,共5页
目的:构建以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TSHR)A亚单位(TSHR289)基因片段为免疫原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以期建立Graves病(Graves’s disease,GD)动物模型,为探讨中药复方对GD的防治作用提供条件。方法:利用重叠... 目的:构建以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TSHR)A亚单位(TSHR289)基因片段为免疫原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以期建立Graves病(Graves’s disease,GD)动物模型,为探讨中药复方对GD的防治作用提供条件。方法:利用重叠PCR技术从pSV2neoECE-TSHR289-6H-dhfr质粒中将目的基因TSHR289扩增至载体attB1-Kozak-TSHR289/6xHis/IRES/eGFP-attB2,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Gateway R技术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AV.EX1d-TSHR289/6xHis/IRES/eGFP,pAdTSHR289/6xHis),转化到大肠杆菌Stbl3中,菌落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将pAd-TSHR289/6xHis转染HEK293A细胞包装腺病毒,CsCl梯度离心法纯化腺病毒,TCID50法检测病毒滴度。RT-PCR法检测HEK293A中TSHR289的mRNA表达。应用该腺病毒免疫BALB/c小鼠制备GD模型。结果:菌落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证明构建正确;细胞感染腺病毒后出现明显细胞病变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表达;RT-PCR检测证实重组腺病毒转染的细胞中TSHR289的mRNA表达量是未转染的285倍;实验测得病毒滴度为3.16×1010 PFU/ml;BALB/c小鼠免疫第10周T4、TSHR抗体(TRAb)阳性率7/10。结论:成功构建了过表达人TSHR289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动物实验证明该腺病毒诱发自身免疫,产生TRAb。为下一步体内药物治疗GD试验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重组腺病毒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载体构建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