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压放大式两自由度压电微动平台建模仿真与控制
1
作者 许有熊 庄广锋 +1 位作者 朱松青 陈星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9-204,共6页
传统微动平台采用压电加柔性铰链的方式,存在柔性铰链刚度低、承受载荷小、易损坏等问题。针对此,将压电和液压放大技术的优点应用到微动平台上,提出一种液压放大式两自由度压电微动平台,建立其数学模型,分析其工作机制和性能特点。利用... 传统微动平台采用压电加柔性铰链的方式,存在柔性铰链刚度低、承受载荷小、易损坏等问题。针对此,将压电和液压放大技术的优点应用到微动平台上,提出一种液压放大式两自由度压电微动平台,建立其数学模型,分析其工作机制和性能特点。利用AMESim软件对液压放大机构进行结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腔体体积小、弹簧刚度小的情况下,液压放大机构的位移放大效果最好。搭建AMESim与MATLAB的联合仿真模型进行动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液压放大式两自由度压电微动平台能实现高精度定位,为后续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平台 压电 液压放大 动态仿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改进JSOA-SVM的地铁站台门故障诊断
2
作者 王若凡 朱松青 +2 位作者 杨柳 郝飞 徐涛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7,125,共7页
为准确地对地铁站台门进行故障诊断,并针对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在故障诊断中的参数选择问题,将跳蛛算法(Jumping Spid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JSOA)用于SVM参数优化提升诊断性能,同时针对JSOA易陷入局部最优、收... 为准确地对地铁站台门进行故障诊断,并针对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在故障诊断中的参数选择问题,将跳蛛算法(Jumping Spid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JSOA)用于SVM参数优化提升诊断性能,同时针对JSOA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等不足,提出一种多策略改进跳蛛算法(Improved Jumping Spid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IJSOA)优化SVM的站台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使用Teager能量算子、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以及精细复合多尺度模糊熵(Refined Composite Multiscale Fuzzy Entropy,RCMFE)提取信号特征;其次,通过IJSOA寻找SVM最优参数组合构建诊断模型;最后,使用提取的特征向量输入诊断模型实现站台门故障诊断。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平均识别率为97.774%,诊断精度较其余几种方法更具优势,能够有效提升故障诊断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地铁站台门系统 变分模态分解(VMD) 跳蛛优化算法(JSOA) 支持向量机(SVM)
下载PDF
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微波烧结参数实验优化
3
作者 徐伟伟 张作轩 +1 位作者 朱松青 殷增斌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443,共9页
微波烧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陶瓷材料的制备中,然而微波烧结的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存在性能一致性差、升温过程功率波动大等问题。为此,通过仿真比较了微波烧结腔有无负载、不同试样放置方式下电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特性,分析了微波功率对电... 微波烧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陶瓷材料的制备中,然而微波烧结的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存在性能一致性差、升温过程功率波动大等问题。为此,通过仿真比较了微波烧结腔有无负载、不同试样放置方式下电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特性,分析了微波功率对电场和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微波烧结功率选择原则,通过实验研究比较了各温度段升温速率及匹配功率对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场中添加负载、试样紧密排列有助于提高电场均匀性,在0~800℃、800~1400℃、1400~1650℃温度段分别选择升温速率80℃/min、50℃/min和25℃/min,各温度段匹配的功率分别选择1600 W、1800 W和2200 W,可获得力学性能最佳的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其维氏硬度达(18.278±0.233)GPa,断裂韧度达(8.588±0.165)MPa·m^(1/2),与匀速升温工艺相比,材料硬度提高14.8%,韧度提高22.5%,且该调控策略能有效提高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基陶瓷 微波烧结 调控策略 微波功率
下载PDF
基于Plant Simulation的丝杆生产线仿真建模与优化
4
作者 王明宇 朱松青 +2 位作者 韩亚丽 许慈 刘树青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5年第2期135-140,共6页
为了提高轨道车辆门系统丝杆部件的生产效率,基于Plant Simulation软件构建丝杆生产线仿真模型,优化丝杆工艺流程和产线布局。通过对不同工艺布局方案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各方案的设备利用率和总加工时间,并引入设备故障率变量,分析不同... 为了提高轨道车辆门系统丝杆部件的生产效率,基于Plant Simulation软件构建丝杆生产线仿真模型,优化丝杆工艺流程和产线布局。通过对不同工艺布局方案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各方案的设备利用率和总加工时间,并引入设备故障率变量,分析不同方案对故障的适应能力。揭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环节,并合理增加瓶颈环节的加工设备。有效提高了产线的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丝杆生产线 仿真建模 工艺布局 生产效率
下载PDF
充填射孔枪的射孔液压力脉动及管柱应力分析
5
作者 窦益华 饶一伍 +3 位作者 李明飞 张伟 朱松青 梁经纬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3,共8页
射孔液充填射孔枪时的负压使射孔段管柱产生很大的下曳力,影响管柱和封隔器中心管的强度安全,但负压的量化一直是难点。建立射孔液压力脉动数值分析模型,分析射孔液充填射孔枪的压力脉动和负压及负压下的管柱安全。研究结果表明:16孔/m... 射孔液充填射孔枪时的负压使射孔段管柱产生很大的下曳力,影响管柱和封隔器中心管的强度安全,但负压的量化一直是难点。建立射孔液压力脉动数值分析模型,分析射孔液充填射孔枪的压力脉动和负压及负压下的管柱安全。研究结果表明:16孔/m、10 mm孔径,射孔液压力在1 ms达到最大值226.70 MPa,5 ms达到最小值24.80 MPa,随后做振幅减小的往复波动;孔密(16孔/m)不变,8、10、12 mm孔径时,最小压力分别为26.25、24.80、22.79 MPa,压差分别为214.23、201.9、189.2 MPa,说明孔径与负压呈负相关,最小降低到22.79 MPa;孔径10 mm不变,孔密为16、20、24孔/m时,最小压力分别为24.80、24.19、23.23 MPa,最大压差分别为201.9、211.81、215.19 MPa,说明孔密与负压呈负相关,最小降低到23.23 MPa。根据负压和鼓胀效应,得到了射孔段管柱和封隔器中心管的安全系数为1.43和1.24,说明射孔负压引起的下曳力可能是引发封隔器中心管损伤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射孔段管柱安全强度分析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孔参数 射孔液 气液耦合 压力脉动 负压 管柱强度安全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和项目引领的卓越工程师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树青 卞荣 +1 位作者 朱松青 史翔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69,173,共5页
针对实践课程体系同质化,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立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分析了产教融合开展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厘清应用型本科卓越现场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结合实践案例构建了“产教融合、项... 针对实践课程体系同质化,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立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分析了产教融合开展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厘清应用型本科卓越现场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结合实践案例构建了“产教融合、项目引领、全程贯穿、能力进阶”4级系列化项目课程体系,并从产教融合共建实践育人平台、目标导向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机制创新培育良好生态等方面,对卓越现场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和探索,形成了可参考、可借鉴的经验和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产教融合 项目化课程 实践课程体系
下载PDF
沥青路面现场微波加热再生模型与实验 被引量:24
7
作者 朱松青 史金飞 王鸿翔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3-396,共4页
为了求解微波加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内的温度分布,研究了由于沥青混合料介电常数和比热容是温变参数,从而导致电磁场分布和吸收微波功率的非线性变化.建立了电磁场控制方程和热传递方程耦合的二维非线性热电耦合模型,提出了按微波周期为时... 为了求解微波加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内的温度分布,研究了由于沥青混合料介电常数和比热容是温变参数,从而导致电磁场分布和吸收微波功率的非线性变化.建立了电磁场控制方程和热传递方程耦合的二维非线性热电耦合模型,提出了按微波周期为时间步长交替迭代求解该非线性模型的求解方法.使用了工作频率为2.45 GHz的微波系统,通过连续或间歇辐射加热方式,对不同体积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加热实验.实验结果证实了微波加热再生通过辐射热传递能实现瞬间体积加热,具有快速、加热均匀、保证质量和无污染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热再生 微波加热 热电耦合模型 辐射屏蔽
下载PDF
数控纤维缠绕机精密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7
8
作者 朱松青 史金飞 +1 位作者 伍斌 张兴奎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4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纤维缠绕过程中张力控制是缠绕工艺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直接影响到缠绕制品的质量。通过对纤维缠绕过程中张力的产生和张力控制方法的分析,建立了张力控制系统各部分的数学模型,介绍了一种张力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控制原理及实现... 纤维缠绕过程中张力控制是缠绕工艺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直接影响到缠绕制品的质量。通过对纤维缠绕过程中张力的产生和张力控制方法的分析,建立了张力控制系统各部分的数学模型,介绍了一种张力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控制原理及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纤维缠绕机 张力控制系统 缠绕工艺 执行元件 控制算法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数控纤维缠绕机精密张力控制系统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松青 史金飞 +1 位作者 伍斌 张兴奎 《自动化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64,共6页
主要论述了数控纤维缠绕机张力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基本构成及其实现方法。在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力矩电机的工作原理、探讨PID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并对张力传感器和力矩电机的标定方法以及主要性能指标 (静差率... 主要论述了数控纤维缠绕机张力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基本构成及其实现方法。在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力矩电机的工作原理、探讨PID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并对张力传感器和力矩电机的标定方法以及主要性能指标 (静差率和波动率 )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纤维缠绕机 张力控制系统 控制方案 PID控制算法 研究 实现方法 精密 张力传感器 力矩电机 性能指标
下载PDF
微波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松青 史金飞 孙铜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286-290,共5页
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在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厂拌热再生和清除路面冰雪等道路养护技术中的应用和发展;探讨了采用微波技术进行路面病害无损检测的工作原理、实现方法及其应用;提出了微波加热器结构参数设计是影响加热均匀性和效率的主要... 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在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厂拌热再生和清除路面冰雪等道路养护技术中的应用和发展;探讨了采用微波技术进行路面病害无损检测的工作原理、实现方法及其应用;提出了微波加热器结构参数设计是影响加热均匀性和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了防微波泄漏措施和技术经济性等问题。研究表明,微波加热具有效率高、无污染,微波无损检测具有检测快速、准确等特点,可有效提高路面养护质量和道路病害无损检测能力,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技术 道路养护 热再生 无损检测
下载PDF
沥青路面微波现场热再生传热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松青 史金飞 +1 位作者 姜来东 伍斌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6,共5页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微波加热再生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根据傅里叶传热学理论建立了二维微波热再生传热数学模型;用角锥喇叭口面场近似辐射场,研究了微波内热源;建立边界条件并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基于控制容积的有限差分法(CV-BDM)建立了微...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微波加热再生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根据傅里叶传热学理论建立了二维微波热再生传热数学模型;用角锥喇叭口面场近似辐射场,研究了微波内热源;建立边界条件并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基于控制容积的有限差分法(CV-BDM)建立了微分方程的隐式离散格式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选用了工业频率2.45 GHz的微波试验系统,采用连续加热工艺和间歇加热工艺,研究在沥青路面内二维温度场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时温度上升是非线性的,在加热初期升温较慢,后期升温较快;沥青混合料内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其口面中心区域附近温度较高,而边缘处温度较低。当采用间歇加热工艺时,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受热均匀性,必须合理选择加热时间。数值模拟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微波热再生 传热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微波现场加热再生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松青 史金飞 王鸿翔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8-31,36,共5页
针对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采用红外加热方式存在的不足,介绍了微波加热再生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情况,提出微波加热再生要着重解决的加热温度控制、温度测量、辐射防护和技术经济性分析4个关键问题。对2 450MHz的微波加热系统,采用辐... 针对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采用红外加热方式存在的不足,介绍了微波加热再生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情况,提出微波加热再生要着重解决的加热温度控制、温度测量、辐射防护和技术经济性分析4个关键问题。对2 450MHz的微波加热系统,采用辐射型喇叭腔体加热结构,分析比较了场强衰减加热模型和均匀场强加热模型,基于均匀场强模型建立了控制沥青混合料温度分布辐射场型结构的一维微波加热模型;从试验和实际应用的角度对微波加热再生中的温度测量、辐射防护进行了探讨;并比较红外加热再生与微波加热再生的技术经济性,从而说明微波加热再生具有快速、再生率高、无污染等特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现场热再生 微波加热模型 温度测量 辐射防护 技术经济性
下载PDF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microwave heaters for asphalt pavements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松青 张志胜 史泰龙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1年第4期410-416,共7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thermoelectric efficiency of microwave heating and reproduction of asphalt pavements and the uniformity of reproductio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 waveguide excitation cavity is designed and app... In order to study the thermoelectric efficiency of microwave heating and reproduction of asphalt pavements and the uniformity of reproductio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 waveguide excitation cavity is designed and applied to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a microwave heater. The structural sizes of the incentive cavities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waveguide transmission line theory. Using IE3D software,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s are respectively carried out in four different situations, including the distances between the magnetron probes (antennas) and a short-circuit board, different horn electric lengths and aperture sizes, different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asphalt mixture, and the distances between the asphalt surface and the mouth cav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magnetron probe and the short-circuit board is 32.5 ram, it is the best installation site; reduction of aerial length is the main factor in improving the heating uniformity. When the aggregate is limestone, the best heating effect can be produced. Maximum radiation efficiency can be realized by adjusting the space between the heater radiation port and the asphalt pavem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sphalt mixture heating in four different situations have a substantial agreement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hich confirms that the developed microwave heater can achieve better impedance matching, thus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heating re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wave heater excitation cavity structural design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experimental analysis
下载PDF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的主元分析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朱松青 史金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1-243,共3页
主元分析是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手段。利用主元分析法,可以在保留原有数据信息特征的基础上,消除变量关联和部分系统干扰,简化分析的复杂程度。本文分析了主元分析法及基于主元分析法的应用,提出了发展趋势是将结合其... 主元分析是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手段。利用主元分析法,可以在保留原有数据信息特征的基础上,消除变量关联和部分系统干扰,简化分析的复杂程度。本文分析了主元分析法及基于主元分析法的应用,提出了发展趋势是将结合其它算法的改进的主元分析法应用于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元分析 状态监测 故障诊断 特征提取
下载PDF
Structural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microwave radiation heater for asphalt pavements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松青 史金飞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9年第1期68-73,共6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eating and the uniformity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recycling asphalt mixtures, a pyramidal radiation heater is designed. The principles of designing horn surface size and 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eating and the uniformity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recycling asphalt mixtures, a pyramidal radiation heater is designed. The principles of designing horn surface size and antenna length a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microwave antenna radiation theory.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re carried out using IE3D softwar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with a fixed horn surface size, the shortened electric antenna length is the main factor leading to the improved heating uniformity. On the other hand, with a fixed antenna length and diminished surface size, the standing wave ratio decreases with the improved radiation efficiency. Furthermore, the efficiency of radiation drops with increased distance between the horn surface and the asphalt pavement. Microwave heating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using this type of heater.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asphalt samples is obtained by the gri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Matlab simulation is perform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halt mixtures microwave heating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microwave radiation heater structural design
下载PDF
基于混合摩擦表达的机器人模块化关节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松青 李永 +1 位作者 高海涛 刘娣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9年第1期5-8,共4页
摩擦是影响机器人关节动力学建模精度和控制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传统单一摩擦模型无法准确描述关节复杂摩擦的问题,以设计的机器人模块化关节为对象,在分析机器人关节运动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相对速度为切换条件,静摩擦、库仑摩... 摩擦是影响机器人关节动力学建模精度和控制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传统单一摩擦模型无法准确描述关节复杂摩擦的问题,以设计的机器人模块化关节为对象,在分析机器人关节运动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相对速度为切换条件,静摩擦、库仑摩擦和Stribeck摩擦混合表达的关节混合摩擦模型来描述复杂的关节摩擦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整个机器人模块化柔性关节的摩擦动力学模型。为了验证模型有效性,用MATLAB编写S-Function函数实现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混合摩擦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关节内多种摩擦状态,提高了建模和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关节 摩擦 柔性 动力学建模 仿真
下载PDF
数字孪生辅助的轴承点蚀故障诊断方法
17
作者 徐涛 杨柳 +2 位作者 朱松青 王若凡 陈嘉琳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4-30,共7页
针对实际应用中工况变化复杂、轴承故障样本不足等因素导致的轴承故障诊断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结合深度子域自适应迁移学习的轴承点蚀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分析轴承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建立Simscape物理模型生成仿... 针对实际应用中工况变化复杂、轴承故障样本不足等因素导致的轴承故障诊断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结合深度子域自适应迁移学习的轴承点蚀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分析轴承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建立Simscape物理模型生成仿真故障数据以弥补故障样本的不足;其次,为了提高仿真样本的可迁移性,采用局部子域自适应机制,通过最小化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局部特征差异,实现类级子域的有效对齐;最后,对仿真数据进行时频域特征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迁移性,并将孪生数据输入迁移学习模型以分析其诊断效果,验证了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数字孪生 迁移学习
下载PDF
基于单神经元的张力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松青 史金飞 伍斌 《自动化仪表》 CAS 2006年第6期33-35,共3页
张力控制是线状、带状及面状弹性材料缠绕工艺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直接影响到缠绕制品的质量。通过张力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和施力机构的建模分析,采用基于单神经元的积分分离PID控制器,克服了传统PID控制的缺点,有效地改善了控制性... 张力控制是线状、带状及面状弹性材料缠绕工艺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直接影响到缠绕制品的质量。通过张力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和施力机构的建模分析,采用基于单神经元的积分分离PID控制器,克服了传统PID控制的缺点,有效地改善了控制性能。在MATLAB环境下,应用S函数实现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子系统的封装,建立了张力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系统降低了超调量,提高了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控制系统 单神经元 积分分离PID控制
下载PDF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力学特征及最大张力的确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松青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5-26,共2页
以矿用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 ,对输送带进行受力分析 ,得出其力学特征和最大张力的确定方法 ,进一步分析带式输送机的安全系数 。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力学特征 最大张力 安全系数 弹性滑动 蠕变
下载PDF
21世纪我国企业先进生产模式及其先进制造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松青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共3页
通过对时间、质量和成本三要素的分析 ,得出了 2 1世纪我国企业先进生产模式是敏捷制造 ,指出必须以CIMS为基础 ,通过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企业集成使企业敏捷性不断加强 ,并阐述了数据交换标准、产品数据管理、并行工程。
关键词 敏捷制造 生产模式 CIMS DES PDM CE VM FMS 21世纪 中国 企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