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赶黄草活性成分及主要功效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佳 朱柏雨 +4 位作者 杨星 夏陈 朱永清 向卓亚 陈松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赶黄草是四川古蔺道地中药材,拥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是苗族传统的保肝护肝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赶黄草富含多种活性成分,主要为类黄酮类、香豆素类、鞣质类、三萜类等,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肝炎病毒、酒精/非酒精性性肝脏保护等药理... 赶黄草是四川古蔺道地中药材,拥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是苗族传统的保肝护肝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赶黄草富含多种活性成分,主要为类黄酮类、香豆素类、鞣质类、三萜类等,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肝炎病毒、酒精/非酒精性性肝脏保护等药理作用。目前,赶黄草作为新资源食品,使用范围已扩大至食品饮料,具有极强的开发应用潜力。文章将赶黄草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赶黄草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赶黄草活性成分提取及不同部位成分分布对比
2
作者 向卓亚 朱柏雨 +2 位作者 朱永清 夏陈 陈松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72,共8页
目的:确定赶黄草活性成分提取溶剂,比较赶黄草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合理开发赶黄草。方法:测定赶黄草中总多酚、总黄酮、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随着溶剂浓度的增加,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全草... 目的:确定赶黄草活性成分提取溶剂,比较赶黄草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合理开发赶黄草。方法:测定赶黄草中总多酚、总黄酮、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随着溶剂浓度的增加,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全草中主要的7种酚类化合物(儿茶素、芦丁、乔松素葡萄糖苷、槲皮素、山奈酚、乔松素和赶黄草苷A)含量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铁离子还原能力均以80%乙醇提取物的最高。赶黄草不同部位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均呈现为花>叶>茎,且花和茎中的含量及活性随提取时间的延长均显著降低,而叶中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相对稳定。此外,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儿茶素、异槲皮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阿福豆苷、乔松素葡萄糖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80%乙醇提取赶黄草中活性成分效果最好,其活性成分含量高且活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溶剂 部位 多酚类化合物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桑叶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3
作者 杨星 朱柏雨 +6 位作者 向卓亚 余鳗游 邓俊琳 赵佳骏 陈建 朱永清 夏陈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桑叶是我国传统蚕丝业的物质基础,研究发现,桑叶具有抗菌、降糖、降血脂的功效,桑叶作为一种具有较高保健价值的新型食品,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文章主要从桑叶产业的现状、限制产业发展的疑难及未来展望进行阐述。重点论述了桑叶种植的产... 桑叶是我国传统蚕丝业的物质基础,研究发现,桑叶具有抗菌、降糖、降血脂的功效,桑叶作为一种具有较高保健价值的新型食品,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文章主要从桑叶产业的现状、限制产业发展的疑难及未来展望进行阐述。重点论述了桑叶种植的产区情况、产品加工情况,对桑叶产业的优势进行挖掘,提出了加强校地合作,协同培养科技人才,强化科技支撑;创建智慧产业园,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开发桑叶新产品,强化精深加工;联合互联网平台,强化品牌效应的发展模式,旨在为桑叶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产业 现状 发展前景
下载PDF
康定灵芝功效成分分析及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柏雨 朱永清 +6 位作者 陈航 向卓亚 赵佳俊 邓俊琳 陈建 杨星 夏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92-298,共7页
本文采用药典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康定灵芝多糖、三萜及灵芝酸A、灵芝酸C1、灵芝酸F的含量。通过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的考察以及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评价了其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 本文采用药典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康定灵芝多糖、三萜及灵芝酸A、灵芝酸C1、灵芝酸F的含量。通过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的考察以及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评价了其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结果显示,康定灵芝多糖和三萜含量分别为1.15%和1.50%,灵芝酸A、灵芝酸C1和灵芝酸F含量分别为0.052%、0.020%和0.064%。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康定灵芝多糖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的IC_(50)值分别为0.75 mg/mL和1.24 mg/mL,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IC_(50)值分别为1.45 mg/mL和1.97 mg/mL。三萜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的IC_(50)值分别为0.65 mg/mL和1.06 mg/mL,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IC_(50)值分别为1.44 mg/mL和1.09 mg/mL。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康定灵芝功效成分含量高,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这将为康定灵芝在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定灵芝 功效成分 抗氧化活性 降血糖活性
下载PDF
黄精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5
作者 朱柏雨 向卓亚 +6 位作者 余鳗游 杨星 邓俊琳 陈建 朱永清 黄巧莲 夏陈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12期107-110,共4页
黄精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优良的药食两用资源,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黄精产业面临着野生资源破坏严重、良种不足和精深加工产业不匹配等问题。为了黄精产业健康发展,本文从黄精生物学特征、种质资源及分布、黄精有效成分和功能活性4个方面介... 黄精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优良的药食两用资源,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黄精产业面临着野生资源破坏严重、良种不足和精深加工产业不匹配等问题。为了黄精产业健康发展,本文从黄精生物学特征、种质资源及分布、黄精有效成分和功能活性4个方面介绍了黄精的研究现状,同时从黄精药用和食用价值、产业发展和发展策略对黄精产业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黄精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对黄精产业发展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对黄精未来发展模式提出了展望,旨在为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研究现状 发展前景
下载PDF
金花藏茶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的多酚成分及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棵濒 邓俊琳 +8 位作者 向卓亚 朱柏雨 夏陈 朱永清 李娟 张盈娇 陈建 吕晓华 施刘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83-389,共7页
研究金花藏茶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多酚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采用液-液萃取金花藏茶醇提物,得到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水层三个极性部位。采用福林酚法和AlCl_(3)-乙酸钾比色法分别测量醇提物及三个极性部位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 研究金花藏茶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多酚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采用液-液萃取金花藏茶醇提物,得到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水层三个极性部位。采用福林酚法和AlCl_(3)-乙酸钾比色法分别测量醇提物及三个极性部位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醇提物及三个极性部位的主要多酚类单体含量,并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以及铁离子螯合三种方法比较各类部位的抗氧化作用,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极性部位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金花藏茶乙酸乙酯层含有的多酚和黄酮含量较其它不同极性部位最多,分别为384.65 mg/g和188.82 mg/g,以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EGC)为主要酚类成分。抗氧化活性试验显示,对照维生素E,不同极性部位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的大小为,维生素E>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醇提物>水层,各样品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EDTA,不同极性部位均有一定的亚铁离子螯和能力,EDTA(IC_(50)为48.3μg/mL)>乙酸乙酯层(332.4μg/mL)>正丁醇(1332.0μg/mL)>醇提物(1846.0μg/mL)及水层(1952.0μg/mL),除水相和醇提物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样品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抗氧化综合能力排序为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醇提物>水层。各极性部位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均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且作用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其中乙酸乙酯层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IC_(50)为111.6μg/mL)。相对其它各层分,乙酸乙酯层抗氧化活力及抑制HeLa细胞增殖能力均最强,这与其中多酚和黄酮含量最多有关。本研究为金花藏茶的抗氧化和抗肿瘤的健康功效提供了初步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藏茶 醇提物 体外抗氧化活性 体外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佛手现状和发展前景
7
作者 杨星 赵佳俊 +7 位作者 黄巧莲 李娟 朱永清 向卓亚 邓俊琳 朱柏雨 陈建 夏陈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佛手作为药食两用的优势作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及应用历史,种植资源丰富,药用及食用价值高,而且极具观赏价值。笔者主要通过了解不同地区佛手的种植差异,对佛手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重点论述了佛手... 佛手作为药食两用的优势作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及应用历史,种植资源丰富,药用及食用价值高,而且极具观赏价值。笔者主要通过了解不同地区佛手的种植差异,对佛手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重点论述了佛手种植情况、佛手的食用加工及产品开发情况,并指出了佛手未来发展的优势及佛手产业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佛手“产+学+研”发展模式、建立种植规范化管理机制以及推动建立佛手种植产业园区,打造佛手品牌,以期形成佛手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产业 现状 发展前景
下载PDF
四川黑茶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及品质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朱柏雨 夏陈 +3 位作者 罗棵濒 朱永清 唐晓波 陈建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32,共9页
目的:以26种市售四川黑茶(S1~S26)为材料,分析茶多酚单体、咖啡碱(CAF)、总多酚(TPC)和总黄酮(TFC)含量,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梯度洗脱分析茶多酚单体、咖啡碱含量,分别采用福林酚法和化学分析法分析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并... 目的:以26种市售四川黑茶(S1~S26)为材料,分析茶多酚单体、咖啡碱(CAF)、总多酚(TPC)和总黄酮(TFC)含量,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梯度洗脱分析茶多酚单体、咖啡碱含量,分别采用福林酚法和化学分析法分析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并以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黑茶中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咖啡碱(CAF)、总酚酸(TPC)、总黄酮(TFC)含量分别为0.26~19.64,0.72~4.73,0.00~20.28,0.00~0.95,0.00~6.06,0.32~9.44,0.62~63.12,0.29~17.08,0.21~1.81,9.53~44.43,20.96~279.05,7.92~17.49 mg/g。ABTS自由基清除力以水溶性维生素E当量计算为33.49~232.87 mg/g,DPPH自由基清除力以水溶性维生素E当量计算为45.26~237.59 mg/g。相关性分析表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10个单体化合物以及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GC、GA、CAF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TPC和TFC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EGCG、C、TPC 3个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7.566%。结论:S16、S23、S193种黑茶得分较高,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 茶多酚 咖啡碱 总黄酮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金花藏茶渥堆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分析及感官评定 被引量:2
9
作者 夏陈 何扬航 +7 位作者 邓俊琳 向卓亚 谢庆玲 朱永清 陈建 朱柏雨 刘刚 施刘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05-310,共6页
为阐明金花藏茶渥堆加工过程中香气品质的形成规律,本实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感官评定对以金花藏茶为代表的雅安藏茶在渥堆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以及风味变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金花藏茶加工各阶段的样品中共鉴定出80种挥... 为阐明金花藏茶渥堆加工过程中香气品质的形成规律,本实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感官评定对以金花藏茶为代表的雅安藏茶在渥堆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以及风味变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金花藏茶加工各阶段的样品中共鉴定出80种挥发性化合物。在黑毛茶中,香气含量占比依次为醇类、酸类、碳氢类和氧杂环类,在金花藏茶成品中,香气含量占比依次为醇类、酮类、碳氢类和其他类。2,3-丁二醇、2,5-二甲基环己醇、2-癸烯-1-醇、1,2,3-丁三醇等主要醇类物质随着发酵进行而消失,发酵S2阶段柠檬烯是最主要的香气成分(占85.4%)。随着渥堆加工过程的进行,与花香气味相关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与α-松油醇显著减少,与藏茶陈香、菌香风味相关的1,2,3-甲氧基苯以及烯醛类化合物总含量明显增加。研究结果为揭示金花藏茶挥发性物质的构成和转化,探究其陈香风味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藏茶加工和质量把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藏茶 挥发性化合物 渥堆 气质联用 风味
下载PDF
川天麻现状和发展前景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浦 朱永清 +7 位作者 向卓亚 夏陈 陈建 朱柏雨 黎剑 黄友涛 吴涛 邓俊琳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12期81-82,共2页
本文从川天麻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进行了阐述,重点论述了川天麻产区情况、食用加工情况及市场发展前景,指出了川天麻未来发展优势,提出了尽快开展食用试生产,抢占市场先机,整合各产区种植生产和贸易等措施,推动天麻基地发展和品... 本文从川天麻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进行了阐述,重点论述了川天麻产区情况、食用加工情况及市场发展前景,指出了川天麻未来发展优势,提出了尽快开展食用试生产,抢占市场先机,整合各产区种植生产和贸易等措施,推动天麻基地发展和品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天麻 产业 现状 发展前景
下载PDF
赶黄草现状和发展前景
11
作者 赵佳骏 向卓亚 +6 位作者 朱柏雨 夏陈 邓俊琳 陈建 李娟 张盈娇 朱永清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12期86-88,共3页
文章主要从赶黄草产业加工现状、赶黄草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机遇进行了分析阐述。重点论述了赶黄草产区情况、赶黄草活性成分研究、食用加工情况及市场发展前景,指出赶黄草的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并提出加强赶黄草制品的研究开... 文章主要从赶黄草产业加工现状、赶黄草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机遇进行了分析阐述。重点论述了赶黄草产区情况、赶黄草活性成分研究、食用加工情况及市场发展前景,指出赶黄草的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并提出加强赶黄草制品的研究开发、拓展国内外市场、重视培养性状优良品种、完善赶黄草质量检测标准、完善生产加工销售链、打造产业园区、构建赶黄草特色产业文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产业 现状 发展前景
下载PDF
四川青梅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12
作者 邓俊琳 杨星 +6 位作者 赵佳俊 李娟 夏陈 向卓亚 朱柏雨 陈建 朱永清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4期79-81,共3页
主要从青梅产业的现状,四川青梅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意见。重点阐述了青梅的栽培情况、食用加工情况及市场发展优势,并提出应重视青梅优势种苗的培育、建立种植规范化管理机制以及推动青梅产业... 主要从青梅产业的现状,四川青梅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意见。重点阐述了青梅的栽培情况、食用加工情况及市场发展优势,并提出应重视青梅优势种苗的培育、建立种植规范化管理机制以及推动青梅产业发展成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大力整合各方资源,以期形成青梅产业的循环向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梅 产业 现状 发展前景
下载PDF
中药六神曲消化酶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3
作者 朱柏雨 杨程 +3 位作者 姜媛媛 苟丽琼 佘启惠 张利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763-3767,共5页
六神曲是由青蒿、辣蓼、苍耳草、赤小豆、苦杏仁、面粉和麦麸等经天然发酵制成的中药曲剂,为常用发酵中药,其含有丰富的消化酶、挥发油和苷类等多种成分,具有健胃消食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呕吐泻利及其他饮食不良引起的症状... 六神曲是由青蒿、辣蓼、苍耳草、赤小豆、苦杏仁、面粉和麦麸等经天然发酵制成的中药曲剂,为常用发酵中药,其含有丰富的消化酶、挥发油和苷类等多种成分,具有健胃消食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呕吐泻利及其他饮食不良引起的症状,是治疗肠胃疾病的特效药物。目前关于六神曲的研究主要包括消化酶、生物活性、制作工艺以及质量标准的建立等方面。本综述以六神曲的应用为基础,对近年来关于六神曲的消化酶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对其后续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六神曲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曲 发酵 消化酶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川红花籽油理化性质及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柏雨 李亚波 +3 位作者 姜媛媛 佘启惠 苟丽琼 张利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5418-5423,共6页
以溶剂浸出法提取川红花籽油,并测定了理化性质,再分别通过琼脂扩散法,检测川红花籽油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OH能力以及还原力,评价其抑菌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川红花籽含油率为20.56%,酸值为2.32 mg KOH/g,碘值为139.27 g I... 以溶剂浸出法提取川红花籽油,并测定了理化性质,再分别通过琼脂扩散法,检测川红花籽油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OH能力以及还原力,评价其抑菌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川红花籽含油率为20.56%,酸值为2.32 mg KOH/g,碘值为139.27 g I·100-1·g-1,皂化值为197.41 mg KOH/g,过氧化值为7.31 mmol/kg,不皂化物为10.5 g/kg。当川红花籽油浓度为15%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66 mm,11.09 mm,9.91 mm和10.29 mm,清除DPPH自由基,·OH的半数浓度(IC50)分别为2.7%、0.43%,同时具有一定的还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红花籽油 理化性质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雪胆属植物的组织培养与栽培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佘启惠 姜媛媛 +3 位作者 杨程 苟丽琼 朱柏雨 张利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70-1375,共6页
雪胆属植物中含有丰富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同时因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等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雪胆属植物深入研究的不断展开,其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缓解雪胆属植物资源匮乏的状况,为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 雪胆属植物中含有丰富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同时因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等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雪胆属植物深入研究的不断展开,其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缓解雪胆属植物资源匮乏的状况,为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综述对雪胆属植物的组培和栽培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对雪胆属植物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雪胆属植物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胆属 组织培养 栽培 开发利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