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赤潮高发区浮游植物与水动力环境因子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48
1
作者 朱根海 许卫忆 +2 位作者 朱德第 施青松 张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135-1139,共5页
报道了 2 0 0 2年春季长江口海域 (30°5 0′~ 31°5 0′N ,12 1°5 0′~ 12 3°0 0′E)的 2 2个大面观察站和一个昼夜连续观察站的水样和网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与水动力环境因子、营养盐的关系 .结果表... 报道了 2 0 0 2年春季长江口海域 (30°5 0′~ 31°5 0′N ,12 1°5 0′~ 12 3°0 0′E)的 2 2个大面观察站和一个昼夜连续观察站的水样和网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与水动力环境因子、营养盐的关系 .结果表明 ,长江口区共有浮游植物 5门 4 5属 110种 .主要赤潮生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 tum)和具齿原甲藻 (Prorocentrumdentatum)等 .浮游植物丰度的昼夜变化白天大于夜间 ,垂直分布不明显 .浮游植物主要生态类型可划分为 :沿岸河口低盐半咸水类群、沿岸偏低盐广布性类群、外海高盐暖水性类群等 .长江口区浮游植物丰度在 1.6× 10 3 ~ 75 .2× 10 3 个·dm-3 .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与长江冲淡水密切相关 .在该区域存在三股不同性质的水 ,即长江河口水、长江冲淡水及外海水 (台湾暖流 )影响着浮游植物的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赤潮 丰度 水动力 长江口
下载PDF
南海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72
2
作者 朱根海 宁修仁 +2 位作者 蔡昱明 刘子琳 刘诚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8-23,共16页
报道了1998年夏季(6~7月)和冬季(12月)在南海大尺度海域(5°~25°N,105°~120°E)和1999年夏季(8月)在南海北部(18°~22°N,105°~117°E)3个航次所进行的表层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的研究,... 报道了1998年夏季(6~7月)和冬季(12月)在南海大尺度海域(5°~25°N,105°~120°E)和1999年夏季(8月)在南海北部(18°~22°N,105°~117°E)3个航次所进行的表层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的研究,并结合过去网采浮游植物调查资料进行讨论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南海海域表层共有浮游植物5门54属119种3变种和2变型.1998年夏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范围在0 09×103~24 60×103个/dm3之间,平均值为0 83(SD±3 22)×103个/dm3(n=61).其中,硅藻类占75 7%,甲藻类占10 8%,蓝藻类占13 5%.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密集区分布在海南岛东北部海域,细胞丰度分别大于10×103个/dm3和5×103~10×103个/dm3,并且主要由硅藻类组成,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1998年冬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范围在0 26×103~65 62×103个/dm3,冬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明显高于夏季,平均值为8 46(SD±14 07)×103个/dm3(n=49).其中,硅藻类占95 8%,甲藻类占1 9%,蓝藻类占2 3%.冬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密集区分布在南沙群岛西南海域和西北海域以及海南岛东北部和东沙群岛附近海域,细胞丰度均大于10×103个/dm3,并且90%以上是由硅藻类组成,主要优势种类为伏氏海毛藻、尖刺拟菱形藻、柔弱拟菱形藻、角刺藻、辐杆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丰度 南海
下载PDF
2000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根海 宁修仁 +3 位作者 刘子琳 蔡昱明 刘诚刚 潘建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8-126,共9页
报道了2000年夏季(1月)在62°~69°S,70°30′~75°30′E的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丰度分布、叶绿素a浓度及其环境调控.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共有浮游植物4门33属65种、变种和变型.浮游植物平均... 报道了2000年夏季(1月)在62°~69°S,70°30′~75°30′E的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丰度分布、叶绿素a浓度及其环境调控.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共有浮游植物4门33属65种、变种和变型.浮游植物平均细胞丰度为32.67×10^3个/dm^3.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叶绿素a浓度高值均出现在水体较稳定的近岸海湾和冰间湖及毗邻陆架,在大陆坡和深海区它们的值明显减小.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叶绿素a浓度在0~50m水层最大,100m以下水层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浮游植物丰度呈昼夜变化,在13:00丰度最高.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短菱形藻(Nitzschia curta),占总丰度的24.8%.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细胞丰度与浮冰和水团稳定性有关.经回归分析,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水温、溶解氧成显著正相关,与无机磷(PO4^3--P)和无机氮(NO3^-—N)成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叶绿素A 昼夜变化 普里兹湾 南极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对南极淡水藻类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根海 大谷修司 +4 位作者 扈传昱 何剑锋 金矛 于培松 潘建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0-404,共5页
1982~2008年对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地区主要湖泊、溪流、雪地等淡水藻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淡水藻类优势种类为:双尖菱板藻(Hantzschiaa mphioxys),端泥生藻(Luticola mutica),拟钝泥生藻(Lutiola muticopsis),细小隐球藻(Aph... 1982~2008年对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地区主要湖泊、溪流、雪地等淡水藻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淡水藻类优势种类为:双尖菱板藻(Hantzschiaa mphioxys),端泥生藻(Luticola mutica),拟钝泥生藻(Lutiola muticopsis),细小隐球藻(Aphanocapsa elachista),极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imus),寒冷席藻(Phormidium frigidum),赖氏鞘氏藻(Lyngbya lagerheimii),拉氏黏球藻(Gloecapsa ralfsiana),易脆席藻(Phormidium fragile),雪衣藻(Chlamydomo nasnivalis),南极侧果藻(Pleurococcus antarcticus),南极螺翼藻(Scotiella antarctica)和细长聚球藻(Synechococcus elongates).回归分析显示了微、小型藻类细胞丰度与水温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磷酸盐和硝酸盐呈显著负相关.南极气候尤其是水温的变化,引起湖泊藻类丰度与种群结构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拉斯曼丘陵 菲尔德半岛 全球气候变化 淡水藻类
下载PDF
崎岖列岛附近海域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状况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根海 施青松 +3 位作者 张健 许卫忆 朱德弟 陈全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9-158,共10页
于2001年冬(2月)、春(4月)、夏(7月)、秋(10月)首次对崎岖列岛附近海域的浮游植物和赤潮生物与枯水期(2月)、丰水期(7月)的水质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法和环境质量单项评价标准指数法,对该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于2001年冬(2月)、春(4月)、夏(7月)、秋(10月)首次对崎岖列岛附近海域的浮游植物和赤潮生物与枯水期(2月)、丰水期(7月)的水质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法和环境质量单项评价标准指数法,对该海域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崎岖列岛附近海域共有浮游植物6门45属90种,其中赤潮生物有33种,浮游植物平均细胞丰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夏季(4.25×10^4个/dm^3),秋季(3.85×10^4个/dm^3),春季(2.66×10^4个/dm^3),冬季(5.20×10^3个/dm^3)。底泥中发现的藻类有80种,其中赤潮生物有31种,并发现一些甲藻孢囊及休眠孢子。底泥藻类丰度为12-612个/g,平均值为68个/g。主要有害赤潮生物为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dentatum(=东海区的东海原甲藻P.donghaiense),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项圈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onilatum,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具尾鳍藻Dinophysis caudata,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裸藻Eutreptiella gymnastica等。主要赤潮生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该海域化学需氧量、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则超标严重,水质已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崎岖列岛海域 浮游植物 赤潮生物 孢囊 环境质量评价
下载PDF
三门核电站附近海域浮游植物季节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根海 陈立红 钱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6-45,共10页
文章报道了2005年春季(4月)、夏季(7月)、秋季(10月)和2006年冬季(1月)采集于三门湾核电厂附近海域(29 00′00″~2910′26″N,121 34′43″~121 47′06″E)的15个大面观察站和1个昼夜连续观察站的浮游植物调查结果。经显微观察、鉴定... 文章报道了2005年春季(4月)、夏季(7月)、秋季(10月)和2006年冬季(1月)采集于三门湾核电厂附近海域(29 00′00″~2910′26″N,121 34′43″~121 47′06″E)的15个大面观察站和1个昼夜连续观察站的浮游植物调查结果。经显微观察、鉴定,三门湾核电厂附近海域共有浮游植物6门56属146种,季节变化为春季(101种)>秋季(96种)>夏季(96种)>冬季(85种)。三门湾核电厂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0.72×103~1.3×106个/dm3,平均细胞丰度为5.13×104个/dm3,季节变化为冬季(1.27×105个/dm)3>秋季(4.72×104个/dm)3>春季(1.63×104个/dm)3>夏季(2.51×103个/dm)3。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24小时连续观察中,白天尤其下午光合作用强,浮游植物丰度高,夜间尤其后半夜或凌晨光合作用弱,浮游植物丰度低。三门湾主要浮游植物优势种均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浮游植物生态类型可划分为沿岸内湾温带性类群、广布性类群和近岸暖水性类群。其中沿岸内湾广布性类群是本区的优势类群,其他各类群数量较少。三门湾核电厂附近海域共发现赤潮生物64种,其中,硅藻40种,甲藻19种,蓝藻2种,裸藻、金藻以及原生动物各1种。三门湾核电厂附近海域主要赤潮生物的平均细胞丰度在5.6×102个/dm3~1.2×105个/dm3。三门湾核电厂附近海域主要赤潮生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其次为布氏双尾藻、琼氏圆筛藻、海链藻、纺锤角藻、丹麦细柱藻、三角角藻、洛氏角毛藻、叉角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丰度 三门湾
原文传递
腹腔镜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朱根海 杨舒盈 +3 位作者 李诗运 贺国丽 陈春英 王雁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1656-1657,167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妇科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5例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腹腔镜下切除复发癌灶并于切除病灶周边植入125I粒子。结果:随访5~11个月,4例患者血CA125恢复正常,检查肿瘤消失,并且未...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妇科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5例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腹腔镜下切除复发癌灶并于切除病灶周边植入125I粒子。结果:随访5~11个月,4例患者血CA125恢复正常,检查肿瘤消失,并且未出现新的病灶;1例患者血CA125异常,原切除及植入粒子的部位肿块消失,其他部位出现新的复发灶。未见急性或严重的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有一过性CA125升高、肿块切除部位及粒子植入部位隐痛及短期会阴部水肿。结论:腹腔镜下手术切除及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复发妇科恶性肿瘤可行和有效的方法,但结论尚有待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碘放射性同位素
下载PDF
卵巢癌组织nm23、PC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朱根海 宁国媛 +1 位作者 梁茱 杨海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探索卵巢癌组织中nm23、PCNA表达在肿瘤增殖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研究了nm23、PCNA在38例卵巢癌的表达变化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nm23的低表达与卵巢... 目的探索卵巢癌组织中nm23、PCNA表达在肿瘤增殖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研究了nm23、PCNA在38例卵巢癌的表达变化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nm23的低表达与卵巢癌侵袭程度显著相关,nm23的低表达者后腹膜淋巴结转移率比正常高。PCNA的强阳性表达与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密切相关。结论提示nm23低表达和PCNA的强阳性表达在卵巢癌的肿瘤增殖及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NM23基因 增殖细胞核抗原 基因表达
下载PDF
1998/1999年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英文) 被引量:6
9
作者 朱根海 宁修仁 +1 位作者 蔡昱明 刘子琳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4期390-398,共9页
中国第 1 5次南大洋考察从普里兹湾邻近海域获得 2 5个测站的浮游植物样品 ,主要研究了其种类组成、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浮游植物有 5门 1 6科 2 1属 48种 (变种和变型 ) ,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 2 2 .46× 1 0 3个 /dm3,其中... 中国第 1 5次南大洋考察从普里兹湾邻近海域获得 2 5个测站的浮游植物样品 ,主要研究了其种类组成、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浮游植物有 5门 1 6科 2 1属 48种 (变种和变型 ) ,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 2 2 .46× 1 0 3个 /dm3,其中以硅藻类占优势 (84.51 % )。浮游植物分布以近海岸陆架区的细胞密度最高 (4 6 .0 3× 1 0 3个 /dm3) ,其次为陆坡 (4 .40× 1 0 3个 /dm3) ,深海区最低 (3.34× 1 0 3个 /dm3)。表层叶绿素a浓度为 0 .1 6~ 3.99μg/dm3,普里兹湾内和湾西部四女士浅滩海域浓度在 3.5μg/dm3以上 ;平面分布趋势浓度从湾内向西北方向递减 ,深海区浓度在 0 .5μg/dm3以下。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硅藻的短拟脆杆藻 (Fragilariopsiscurta)。浮游植物垂直分布密集区位于 0~ 50m水层 ,1 0 0m或 1 0 0m以下水层随深度的增加而细胞密度逐渐减少 ,2 0 0m水层稀少或未见。其密集区位于普里兹湾近岸陆架区 ,而陆坡及深海区细胞密度显著减少。叶绿素a浓度的最大值同样分布在 2 5m或 50m层 ,50m以下的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2 0 0m层叶绿素a浓度分布范围为 0 .0 1~ 0 .95μg/dm3。粒径分级叶绿素a浓度以微小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优势 (56 % ) ,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 2 4% ,微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 2 0 %。经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分布 普里兹湾邻近海域 南极
下载PDF
评多项肿瘤标记物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根海 杨舒盈 陈春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7-8,共2页
目的:为了提高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病情监测的效率,筛选出较敏感的肿瘤标记物及联合检测方案。方法:检测了50 例卵巢恶性肿瘤、30 例卵巢良性肿瘤及25 例正常妇女血清中CA153 、CA125 、LSA... 目的:为了提高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病情监测的效率,筛选出较敏感的肿瘤标记物及联合检测方案。方法:检测了50 例卵巢恶性肿瘤、30 例卵巢良性肿瘤及25 例正常妇女血清中CA153 、CA125 、LSA、TSGF含量。结果:单项检测的诊断效率从大至小依次为CA125 、LSA、TSGF、CA153 ,联合方案中以CA125 + TSGF诊断效率最大。临床Ⅰ~Ⅱ期患者CA125 + TSGF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CA125 单项检测明显提高。结论:CA125和TSGF二项的联合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病情的有效监测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诊断
下载PDF
1991/1992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朱根海 宁修仁 +1 位作者 陈忠元 刘子琳 《南极研究》 CSCD 1995年第2期38-44,共7页
本文报道了1991/1992年南极夏季在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植物调查的研究结果。经鉴定共有浮游植物3门26属78种;其平均细胞丰度为120±174×105个/m3,密集区分布在62°S、78°~103&... 本文报道了1991/1992年南极夏季在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植物调查的研究结果。经鉴定共有浮游植物3门26属78种;其平均细胞丰度为120±174×105个/m3,密集区分布在62°S、78°~103°E,这一海域其细胞丰度在110×105~864×105个/m3之间。根据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细胞丰度百分比的聚类分析,测区浮游植物群落中可划分为四个聚合类群:菱形藻(Nitzschia)与赖氏针杆藻(Synedrareinboldi)、长环毛藻(Corethroncriophilum)与翼根管藻(Rhizosoleniaala-ta)和翼根管藻与赖氏针杆藻占优势的聚合类群及由海冰习性的菱形藻与近岸性角刺藻(Chaetoceros)占优势组成的中山站近岸单一生态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网采浮游植物 聚类分析 浮游植物 藻类
下载PDF
南极南设得兰群岛邻近水域表层微小型浮游藻类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根海 王春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83-386,共4页
微小型藻类是南极磷虾及其它小型或较大型海洋动物的直接或间接饵料,是海洋生物生产力的基础,在海洋生态系和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微小型浮游藻类的研究,将为我国开发南极磷虾资源和了解南大洋自然生态环境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Uribe;K... 微小型藻类是南极磷虾及其它小型或较大型海洋动物的直接或间接饵料,是海洋生物生产力的基础,在海洋生态系和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微小型浮游藻类的研究,将为我国开发南极磷虾资源和了解南大洋自然生态环境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Uribe;Koczynska和Ligowski;Brandini和Kutner等学者曾对南设得兰群岛北部及邻近水域的浮游植物(主要是浮游硅藻类)的分类和分布做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藻类 分布 南极 生态学
下载PDF
荷人卵巢上皮癌裸鼠冻融卵巢组织移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根海 王圣坦 +6 位作者 杨照新 蔡俊宏 陈春英 姚茂忠 洪澜 贺国丽 杨舒盈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11期838-842,共5页
目的:获取人卵巢上皮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癌旁正常卵巢组织,经安全筛查并冻融后移植至去势裸鼠体内,探讨移植后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人卵巢上皮癌OVCAR3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以获取瘤源,并进行卵巢原位移植,建立卵巢癌原位移植... 目的:获取人卵巢上皮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癌旁正常卵巢组织,经安全筛查并冻融后移植至去势裸鼠体内,探讨移植后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人卵巢上皮癌OVCAR3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以获取瘤源,并进行卵巢原位移植,建立卵巢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解剖裸鼠获取癌旁正常卵巢组织。癌旁组:取筛选后的癌旁卵巢组织进行玻璃化冷冻,复苏后分别进行皮下及原位移植,各20例;对照组:同龄正常裸鼠卵巢组织,皮下移植及原位移植各20例;去势裸鼠组:20只同龄去势裸鼠;正常卵巢组:20只同龄正常裸鼠。移植12周后,分析各组裸鼠卵巢组织内卵泡形态及激素分泌功能。结果:40只人卵巢上皮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中共获取35份活检正常的癌旁卵巢组织,获取率87.5%(35/40)。玻璃化冷冻前后卵巢组织中卵泡形态及各级卵泡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癌旁冷冻组织和癌旁新鲜组织的异常卵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组织以初级卵泡及次级卵泡等窦前卵泡为主。癌旁组皮下移植组织存活率80%(16/20),对照组皮下移植组织存活率90%(18/20),癌旁组原位移植组织存活率90%(18/20),对照组原位移植组织存活率95%(19/20)。移植后组织内卵泡以次级卵泡及窦状卵泡为主,各级卵泡的形态及构成比和未移植的同龄正常裸鼠卵巢相似(P>0.05);癌旁组卵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及正常卵巢组(P<0.01);皮下移植和原位移植组织内的各级卵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卵泡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去势裸鼠组,而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去势裸鼠组(P<0.01);癌旁组卵泡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正常卵巢组(P<0.01),而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及正常卵巢组(P<0.01);皮下移植和原位移植的卵泡刺激素水平和雌二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旁卵巢组织冻融移植后有正常卵泡发育及激素分泌功能;皮下移植和原位移植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癌旁卵巢组织冻融移植有望作为卵巢上皮癌患者治疗后恢复卵巢内分泌功能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卵巢冻存 移植 自体 雌性 BALB c裸鼠 OVCAR3细胞株
下载PDF
杭州西湖初步治理后的浮游植物现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朱根海 宁修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6-144,共9页
本文记录了杭州西湖初步治理后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相似性、数量分布与环境理化因子的关系,以及根据指示种类评价了西湖水质。在1985年2月至1986年2月周年调查的20个站位中,共鉴定了浮游植物7门92属229种、变种和变型;其中蓝藻门19属39... 本文记录了杭州西湖初步治理后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相似性、数量分布与环境理化因子的关系,以及根据指示种类评价了西湖水质。在1985年2月至1986年2月周年调查的20个站位中,共鉴定了浮游植物7门92属229种、变种和变型;其中蓝藻门19属39种;绿藻门35属87种8变种1变型;硅藻门24属54种7变种1变型等。西湖浮游植物的数量分布以外湖最高,年均值为529.1×10~5个/L,三潭内湖最低,仅1.76×10~5个/L。全湖每升水样含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年均值为614×10~5个,并且以蓝藻占绝对优势,年均值为423×10~5个/L,绿藻、硅藻次之,分别为97.3×10~5个/L和77×10~5个/L。不同站位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相似性指数值(sorensen 公式)在51.3-85.3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西湖
下载PDF
南极普里兹湾及其毗邻南印度洋夏季微小型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根海 刘子琳 宁修仁 《南极研究》 CSCD 1993年第4期73-82,共10页
1990年 1 2月~ 1 991年 1月从南极普里兹湾及其毗邻南印度洋获得的微小型浮游植物样品 ,经鉴定、分析表明 :调查海区有 5门 40属 1 2 2种、变种和变型 ,其中硅藻类占 73 .0 %,甲藻类占2 0 .5 %,其它仅占 6 .5 %。表层水样微小型浮游植... 1990年 1 2月~ 1 991年 1月从南极普里兹湾及其毗邻南印度洋获得的微小型浮游植物样品 ,经鉴定、分析表明 :调查海区有 5门 40属 1 2 2种、变种和变型 ,其中硅藻类占 73 .0 %,甲藻类占2 0 .5 %,其它仅占 6 .5 %。表层水样微小型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 2 5 5 1× 1 0 4个 /m3 ,其密集区主要分布在普里兹湾内邻近陆架区的 7站和西冰架与沙克尔顿冰架之间的以北海域 ( 3、 4、 2、 3、 1站及 1站 ) ;位于普里兹湾西北部海域断面 和 1~ 5站丰度最低。网采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 81 2× 1 0 4 个 /m3 ,其密集区则分布在普里兹湾邻近陆架区 ( 2、 4、 5、 7、 4、 5站 )和西冰架北部海域 ( 1、 3站 ) ;低丰度位于沙克尔顿冰架东部海域 (断面 、 的测站 )。微小型浮游植物垂直分布密集区位于测区中部 ( 3、 3站 )和东部 ( 3站 ) 0~ 5 0 m水体 ,水深1 0 0 m以下至 2 0 0 m随深度的增加而丰度逐渐减少。微小型浮游植物丰度与大磷虾的丰度和营养盐 (N、P、Si)浓度成显著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普里兹湾 浮游植物 丰度 分布
下载PDF
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微、小型藻类生态研究Ⅱ.数量分布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根海 王旭 +1 位作者 王春生 高爱根 《东海海洋》 1998年第2期22-28,共7页
本文对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中的微、小型藻类的丰度和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海水中浮游藻类的年平均丰度为120×104个/m3;沉积物中底栖藻类年平均丰度为216×104个/c... 本文对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中的微、小型藻类的丰度和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海水中浮游藻类的年平均丰度为120×104个/m3;沉积物中底栖藻类年平均丰度为216×104个/cm2;潮间带中微、小型藻类年平均丰度为196603个/g或17793个/cm2。海水中微、小型藻类丰度的季节变化为夏季高于秋季高于春季高于冬季;潮间带以个/cm2表示的藻类丰度的季节变化为春季高于夏季高于秋季高于冬季,这与大型海藻丰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以个/g表示的藻类丰度的季节变化为春季高于秋季高于冬季高于夏季,这与大型底栖动物总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南麂海域微、小型藻类丰度与盐度、溶解氧浓度呈正相关,与营养盐(N、P、Si)含量之间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自然保护区 微型藻 小型澡 生态研究 数量
下载PDF
高聚金葡素辅佐化疗药物对卵巢上皮癌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根海 杨舒盈 +2 位作者 陈春英 杨剑 国梁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 :研究卵巢上皮癌者化疗后及高聚金葡萄素治疗后机体细胞免疫状态。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法分别检测了 36例卵巢上皮癌患者化疗前后及高聚金葡素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 ,并对照检测了 2 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 30例健康... 目的 :研究卵巢上皮癌者化疗后及高聚金葡萄素治疗后机体细胞免疫状态。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法分别检测了 36例卵巢上皮癌患者化疗前后及高聚金葡素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 ,并对照检测了 2 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 30例健康体检者。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卵巢上皮癌患者外周血CD3 及CD4 细胞百分比下降、CD8百分比上升、CD4 /CD8值下降、NK细胞活性降低 ;化疗后CD4 /CD8值及NK细胞活性较化疗前明显降低 ;高聚金葡素联合化疗组外周血CD4 /CD8值及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 :卵巢上皮癌患者处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 ,化疗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化疗 T细胞亚群 NK细胞 治疗
下载PDF
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微、小型藻类生态研究Ⅰ.种类组成与生态特点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根海 王旭 +1 位作者 王春生 高爱根 《东海海洋》 1998年第2期1-21,共21页
本文对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微、小型藻类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分布特点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经鉴定共有微、小型藻类459种,在海水和海洋底栖沉积物中发现的有283种;泥滩、沙滩、岩礁潮间带中发现的有281种;... 本文对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微、小型藻类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分布特点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经鉴定共有微、小型藻类459种,在海水和海洋底栖沉积物中发现的有283种;泥滩、沙滩、岩礁潮间带中发现的有281种;两者共同出现的有105种。其中,硅藻类占71.24%,蓝藻类占13.94%,甲藻类占12.64%,绿藻类和金藻类分别占1.53%和0.65%。这些种类大都为本区的新记录,为我国海洋微、小型藻类首次记录的有30种。根据种类组成、分布特点和温度性质,划分为三个生态类群:广布性类群、暖水性类群、温带性类群。此外,根据生境或生活方式不同,划分为两个生态类群:海洋浮游藻类、海洋底栖藻类或附生藻类;根据盐度的不同,又可划分为:淡水藻类、半咸水藻类、海洋藻类;还可以根据藻类个体大小的不同,划分为两个生态类群:海洋微型藻类、海洋小型藻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微型藻类 小型藻类 生态特点 保护区
下载PDF
腹腔镜下病灶切除、^(125)I粒子植入的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根海 戴儒奇 梁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病灶切除及125I粒子植入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0例,15例行腹腔镜下病灶切除并植入125I粒子(植入组),15例行开腹手术病灶切除(对照组)。放免法检测30例患者...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病灶切除及125I粒子植入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0例,15例行腹腔镜下病灶切除并植入125I粒子(植入组),15例行开腹手术病灶切除(对照组)。放免法检测30例患者的血清CA125。结果术后1个月植入组血清CA125水平升高、对照组降低(P<0.05);术后3个月植入组中有9例血清CA125水平正常,而对照组中只有3例正常(P<0.05);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CA125下降至正常的患者其2 a无瘤生存率为83.3%(10/12),高于术后3个月CA125未降至正常者的50.0%(9/18),两者相比,P<0.05。结论腹腔镜下切除病灶并植入125I粒子的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清CA125水平有短暂升高,术后3个月降至正常,可作为疗效及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碘粒子 糖链抗原125
下载PDF
南极附近水域微小型藻类的研究 Ⅴ.长城站周围不同生境淡水藻类的分布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根海 王敏 《南极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67-74,共8页
本文报道了长城站周围西湖水、西湖泥沙、陆地雪(西湖雪、企鹅粪便和藓类沼泽地)等不同生境淡水藻类的种类组成、密度及分布、生态类群及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种类组成和密度差异显著。陆地雪(4、5站)的藻类密度大于... 本文报道了长城站周围西湖水、西湖泥沙、陆地雪(西湖雪、企鹅粪便和藓类沼泽地)等不同生境淡水藻类的种类组成、密度及分布、生态类群及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种类组成和密度差异显著。陆地雪(4、5站)的藻类密度大于西湖中的水、雪、泥沙。在已鉴定3个门类50种淡水藻类中,划分为两大生态类群:根据其生存环境,划分为水生藻类和雪生藻类;或根据生活方式的不同,划分为浮游藻类和底生(着生)藻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站 雪生藻 泥沙 淡水藻类 藻类 南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