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氢氧化氧铁制备纳米级铁酸锌及产物性质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朱梅英 刘辉 魏雨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21,共3页
提出了一种合成铁酸锌纳米粉体的新方法。以二价铁盐为原料,用过氧化氢快速氧化得到氢氧化氧铁(δ-FeOOH);添加计算量的锌离子经沸腾回流制备出纳米级铁酸锌粉体。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 提出了一种合成铁酸锌纳米粉体的新方法。以二价铁盐为原料,用过氧化氢快速氧化得到氢氧化氧铁(δ-FeOOH);添加计算量的锌离子经沸腾回流制备出纳米级铁酸锌粉体。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产物的形貌、谱学性质、磁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铁酸锌微粒的粒径在5~20nm,颗粒形貌为球形且具有超顺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氢氧化氧铁 铁酸锌 纳米粉体
下载PDF
两点电位滴定法测定盐酸雷尼替丁的含量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梅英 刘辉 +1 位作者 修荣 黄超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5期498-500,共3页
提出了以 Ag NO3标准溶液为滴定液 ,用两点电位滴定法测定盐酸雷尼替丁含量的新方法 ,试验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 ,结果准确可靠 。
关键词 盐酸雷尼替丁 两点电位滴定法 含量测定 抗溃疡药物 药品测定 回收率
下载PDF
关于医用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20
3
作者 朱梅英 李献锐 倪瑞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632-633,共2页
关键词 医用化学 教学现状 改革探索
下载PDF
纳米TiO_2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梅英 崔晓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9-252,共4页
关键词 纳米TIO2 医学领域 应用研究进展 杀菌消毒 癌细胞
下载PDF
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梅英 吴凌云 沈洪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1期1236-1236,共1页
关键词 血清 前S1抗原 HBV 血清标志物 乙型肝炎 ELISA法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和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梅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研究出生体质量≤1500g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生率和临床高危因素,探讨预防小早产儿视网膜病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1日—2008年7月31日期间,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107例出生体质量≤1500g早产儿ROP筛查的结果,... 目的研究出生体质量≤1500g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生率和临床高危因素,探讨预防小早产儿视网膜病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1日—2008年7月31日期间,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107例出生体质量≤1500g早产儿ROP筛查的结果,以发病组为观察组,非ROP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产儿ROP的发生率为33.64%,Ⅰ期11例,Ⅱ期13例,Ⅲ期12例,检出时间为(245.36±12.85)d。妊娠并发症胎盘早剥和严重的早产儿并发症,增加了ROP的发病率;ROP的发生率与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成反比,双胎及多胎妊娠不影响ROP的发生;对ROP的病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出生体质量、抗生素使用时间、吸氧时间、血氧分压、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机械通气、呼吸暂停与ROP有关(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呼吸暂停、血氧分压和出生体质量是高危因素(P均<0.05)。结论呼吸暂停、血氧分压和出生体质量是ROP的高危因素,避免血氧波动有助于降低RO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视网膜病 高危因素
下载PDF
产前使用抗生素与早产儿早发型及晚发型败血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梅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0-335,共6页
目的探讨母亲分娩前使用抗生素与早产儿早发型败血症(EOS)及晚发型败血症(LOS)发生以及病原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胎龄≤33周,生后24h内住院,住院时间≥24 h的单胎早产儿;将母亲分娩前使用抗生素时间≥4 h作为抗生... 目的探讨母亲分娩前使用抗生素与早产儿早发型败血症(EOS)及晚发型败血症(LOS)发生以及病原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胎龄≤33周,生后24h内住院,住院时间≥24 h的单胎早产儿;将母亲分娩前使用抗生素时间≥4 h作为抗生素组,未使用或使用抗生素时间<4 h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早产儿EOS和LOS的比例和致病菌情况。结果共入选629例早产儿,其中抗生素组232例,对照组397例。抗生素组早产儿的出生体质量、临床羊膜炎、产前激素>24h、EOS的发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窒息和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发生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OS发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OS 29例,5例(17.2%)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抗生素组EOS 16例,血培养阳性11例(68.8%),革兰阳性(G+)菌6例(37.5%),G-菌5例(31.3%);对照组EOS 13例,血培养阳性5例(38.5%),G-菌4例(30.8%),G+杆菌1例(7.7%);均以非耐药菌为主,两组EOS早产儿血培养阳性率和G+菌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S 75例,5例(6.7%)合并化脓性脑膜炎,与E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组LOS 29例,血培养阳性17例(58.6%),G+菌6例(20.7%),G-菌9例(31.0%),真菌2例(6.9%);对照组LOS 46例,血培养阳性23例(50.0%),G+菌14例(30.4%),G-菌8例(17.4%),真菌1例(2.2%);均以耐药菌为主,两组LOS早产儿血培养阳性率以及G+菌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分娩前使用抗生素,既没有减少早产儿EOS和LOS的发生概率,也未改变病原菌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胎儿 早发性败血症 晚发性败血症
下载PDF
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梅英 《海峡药学》 2010年第4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随机选择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持续静脉抗生素;观察组应用对照组相似同类抗生素,静脉给药2~5d,病情稳定改... 目的探讨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随机选择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持续静脉抗生素;观察组应用对照组相似同类抗生素,静脉给药2~5d,病情稳定改为门诊转换相应抗生素口服。结果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无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药物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但应用中应首先考虑选择有效的口服抗生素,掌握适用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序贯疗法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可行性 注意事项
下载PDF
非淋菌性尿道炎病人支原体感染的探讨及药敏分析
9
作者 朱梅英 蔡萍 张德邻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7期754-754,共1页
关键词 非淋菌性尿道炎 支原体感染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抗生素 耐药性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早产儿脐血GM-CSF与生后24h内外周血细胞的分析
10
作者 朱梅英 肖志辉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 测定早产儿、足月儿脐血GM -CSF的浓度及外周血细胞计数 ,探讨脐血GM -CSF的浓度与生后 2 4h内外周血细胞的关系。方法  5 4例早产儿、13例足月儿出生时采脐血 ,用ELISA法测定GM -CSF的浓度 ,生后 2 4h内检测外周血细胞 ,应用SPS... 目的 测定早产儿、足月儿脐血GM -CSF的浓度及外周血细胞计数 ,探讨脐血GM -CSF的浓度与生后 2 4h内外周血细胞的关系。方法  5 4例早产儿、13例足月儿出生时采脐血 ,用ELISA法测定GM -CSF的浓度 ,生后 2 4h内检测外周血细胞 ,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脐血GM -CSF的浓度与外周血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 ;孕妇的高危因素和早产儿并发症不影响脐血GM -CSF的浓度 ;早产儿脐血GM -CSF的浓度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 ;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值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均无相关性。结论 早产儿与足月儿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脐血GM -CSF的浓度无明显差异 ;早产儿脐血GM -CSF的浓度与生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脐血 GM-CSF 外周血细胞计数 脐血 GM-CSF SPSS统计软件包
下载PDF
相转移催化合成4-苯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
11
作者 朱梅英 刘瑞东 张健 《广州化工》 CAS 2009年第5期95-96,100,共3页
以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醋酸铵为原料,并分别以四丁基碘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在水溶液中一步合成4-苯基-2,6-二甲基-1,4-二氢吡啶3,5-二甲酸二乙酯。以四丁基碘化铵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 以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醋酸铵为原料,并分别以四丁基碘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在水溶液中一步合成4-苯基-2,6-二甲基-1,4-二氢吡啶3,5-二甲酸二乙酯。以四丁基碘化铵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7小时,催化剂用量为5%时收率最高达75%,其催化活性高于另外两种催化剂,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污染,水溶液可以重复使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移催化 水溶液 合成 1 4-二氢吡啶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梅毒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朱梅英 沈洪远 吴敏霞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97-698,共2页
①目的 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在梅毒患者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②方法 对 78例梅毒患者和 2 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分别进行苍白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TPH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TP -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 ①目的 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在梅毒患者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②方法 对 78例梅毒患者和 2 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分别进行苍白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TPH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TP -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 ,对TRUST结果进行OD值分布分析 ,并对 2 0例梅毒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变化进行比较分析。③结果  78例梅毒患者阳性率分别是 1 0 0 %、1 0 0 %、84.6 % ,TRUST阳性标本的TP -ELISAOD值 90 %以上 >1 .0 ,而TRUST阴性的标本其TP -ELISAOD值 90 %以上 <1 .0 ,治疗后TPUST滴度下降 1 7例 ,无变化 2例 ,升高 1例 ,其中有 5例经治疗后完全转为阴性 ,而ELISA测定结果治疗前后均为阳性。④结论 TP -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优于TRUST ,与TPHA符合率高 ,是梅毒检测和筛查的一种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苍白螺旋体白球凝试验
下载PDF
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被引量:48
13
作者 杨祖铭 王三南 +3 位作者 杨晓路 张文瑛 朱梅英 马月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53-1155,共3页
目的研究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将出生体质量≤1 500 g且临床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43例新生儿随机分配到HHFNC组和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比较两组在无创通... 目的研究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将出生体质量≤1 500 g且临床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43例新生儿随机分配到HHFNC组和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比较两组在无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使用、气胸及BPD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无创通气时间,HHFNC组为(4.43±3.42)d;NCPAP组(3.95±3.23)d;机械通气使用,HHFNC组6例(30%);NCPAP组6例(26.1%);气胸,HHFNC组1例(5%),NCPAP组3例(13%);BPD,HHFNC组2例(10%),NCPAP组3例(13%),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HFNC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方面的作用与NCPAP相当,在无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使用、气胸发生率和BPD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鼻导管 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下载PDF
抗感冒药麦克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修荣 朱梅英 +1 位作者 周月棉 侯海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4,56,共2页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抗感冒药 含量测定 咖啡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处理方法 紫外吸收 计算程序 线性规划法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与抗角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余伟 朱梅英 +1 位作者 沈洪远 张雯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比较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与抗角蛋白抗体(AK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18例(RA 61例,非RA 57例)患者血清同时进行抗CCP抗体、RF和AKA检测,检测方法分别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BECKMAN全... 目的比较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与抗角蛋白抗体(AK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18例(RA 61例,非RA 57例)患者血清同时进行抗CCP抗体、RF和AKA检测,检测方法分别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BECKMAN全自动蛋白分析仪、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RA组中3种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组(P<0.01);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67.2%)明显高于AKA(41.6%,P<0.01),且两者显著相关(P=0.004),与RF(77.0%)差异无显著性;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94.7%)明显高于RF(73.7%,P<0.01)与AKA(91.2%),差异无显著性;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达90.2%。结论抗CCP抗体有适度的敏感性和很高的特异性,对诊断RA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抗角蛋白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分析(附65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新央 胡洪宽 +3 位作者 朱梅英 任佰年 陈建强 胡志孟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 提高对儿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认识水平。方法在对2000-2005年与鼻咽喉科合作诊治的65例儿童OSAH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OSAHS 病因60%由腺体、扁桃体肥大引起65例患儿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LS... 目的 提高对儿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认识水平。方法在对2000-2005年与鼻咽喉科合作诊治的65例儿童OSAH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OSAHS 病因60%由腺体、扁桃体肥大引起65例患儿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LSaO2〈92%。中药方剂及腺祥体、扁桃全肥大微创治疗远期有较好的效果;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aO2、PaCO2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OSAS对儿童患者心血管系统、生长发育、神经系统认识功能、智力、听力均有影响。中药方剂及微创治疗是重要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低通气综合征 儿童患者 临床分析 扁桃体肥大 OSAHS 低通气综合症 中药方剂
下载PDF
纳米金属氧化物粉体的液相制备和表征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辉 朱梅英 魏雨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4年第11期17-23,38,共8页
根据国内外研究者的报道及作者近几年来对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制备研究结果,介绍了纳米金属氧化物液相法制备中常用的方法及表征手段,并探讨了纳米粉体制备过程中的团聚和反团聚措施。
关键词 纳米粉体 表征 液相法 制备过程 团聚 制备研究 国内外 纳米金属氧化物 液相制备
下载PDF
纳米级铁酸锰制备、表征及对Cr(Ⅵ)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献锐 王娜 +1 位作者 焦留国 朱梅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4-617,共4页
以无定形的δ-FeOOH为前驱物,利用沸腾回流法制备了纳米级铁酸锰粉体.利用TEM,XRD及VSM等手段对产物的形貌、谱学性质、磁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铁酸锰为球形颗粒,粒径为30~60 nm,具有较强的磁性,该纳米铁酸锰对水中... 以无定形的δ-FeOOH为前驱物,利用沸腾回流法制备了纳米级铁酸锰粉体.利用TEM,XRD及VSM等手段对产物的形貌、谱学性质、磁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铁酸锰为球形颗粒,粒径为30~60 nm,具有较强的磁性,该纳米铁酸锰对水中6价铬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可通过磁分离处理含铬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FeOOH 纳米铁酸锰 结构和磁学性质 Cr(Ⅵ) 吸附
下载PDF
脐静脉置管13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祖铭 周景 +3 位作者 王三南 马月兰 杨晓路 朱梅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脐静脉置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7例新生儿进行了脐静脉置管,134例(97.8%)为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另外3例为Rh血型不...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脐静脉置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7例新生儿进行了脐静脉置管,134例(97.8%)为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另外3例为Rh血型不合溶血病换血1例、难治性低血糖1例和重度窒息复苏1例。106例(77.4%)导管位置在右心房和下腔静脉连接处,正常使用7~14d,27例(19.7%)置管不顺利,留置深度在4~5cm,短期使用3~5d,4例(2.9%)置管失败。133例送检导管末端培养,5例(3.8%)导管末端细菌培养阳性,血培养为同一细菌生长3例(2.3%)。5例阳性导管留置时间均较长,置管平均时间10.8d。结论脐静脉置管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的重要技术,用途广泛,尤其在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早期(7~10d)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置管 新生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对桂利嗪的包合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彩琴 王静 朱梅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制备桂利嗪 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物并对其加以鉴定。 方法 :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桂利嗪 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物 ,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薄层色谱、熔点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 :桂利嗪与羟丙基 β 环糊精已形成包... 目的 :制备桂利嗪 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物并对其加以鉴定。 方法 :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桂利嗪 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物 ,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薄层色谱、熔点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 :桂利嗪与羟丙基 β 环糊精已形成包合物。包合物主、客分子之比为 1∶1。结论 :羟丙基 β 环糊精可使桂利嗪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2 2 .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利嗪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