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7篇文章
< 1 2 2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涛:人民建筑、个人建筑、社区建筑
1
作者 朱涛 《广西城镇建设》 2012年第3期28-30,共3页
广义地说,我们作为社会、文化的人,所从事的任何活动和制作出来的任何东西,都是有"社会文化意涵"的。"建筑的社会文化意涵",此话题之所以特别重要,是源于建筑的独特属性:它的修建消耗巨大的自然、社会和人力资源,它在物质意义上为... 广义地说,我们作为社会、文化的人,所从事的任何活动和制作出来的任何东西,都是有"社会文化意涵"的。"建筑的社会文化意涵",此话题之所以特别重要,是源于建筑的独特属性:它的修建消耗巨大的自然、社会和人力资源,它在物质意义上为人们提供生存庇护所和活动平台,它又是特定文化状况的一种反映或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建筑 社会文化 人力资源 活动平台 庇护所
下载PDF
再织城市 朱涛与2007深圳-香港建筑与城市双城双年展策展人王维仁对谈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维仁 朱涛 《时代建筑》 2008年第1期134-137,共4页
朱涛(以下简称朱): 咱们先从“具体的”谈起。我观察你,作为首届香港建筑与城市双年展的策展人,穿着比较平和,谈吐比较诚恳、清晰,你好像不太追求“明星作派”嘛!能不能坦白说,你承接香港双年展的策展工作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关键词 城市 香港 建筑 王维仁 深圳
下载PDF
朱涛作品
3
作者 朱涛 《政工学刊》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0-50,共1页
下载PDF
朱涛中国画作品
4
作者 朱涛 《关东学刊》 2020年第2期I0001-I0004,共4页
下载PDF
轨道车辆垂向轮轨力时域识别对比及其机器学习修正
5
作者 朱涛 吴佳欣 +3 位作者 王小瑞 肖守讷 阳光武 杨冰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7-257,共11页
为了尽可能减小轨道车辆垂向轮轨力时域识别中存在的误差,以时域法为基础,开展了基于机器学习修正的轨道车辆垂向轮轨力识别研究.首先建立了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获取了车辆在随机轨道激励下以250km/h速度行驶时的轴箱加速度响应和垂向... 为了尽可能减小轨道车辆垂向轮轨力时域识别中存在的误差,以时域法为基础,开展了基于机器学习修正的轨道车辆垂向轮轨力识别研究.首先建立了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获取了车辆在随机轨道激励下以250km/h速度行驶时的轴箱加速度响应和垂向轮轨力.其次,建立了Green函数法、状态空间法这2种时域法对应的动载荷识别模型,对状态空间法的初值误差进行了分析,并引入多项式拟合法修正其趋势项误差,进而对比分析了2种方法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然后,针对时域法存在的识别误差,提出采用NARX(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models with exogenous inputs)模型对识别误差进行训练和预测,用于消减模型中存在的如响应观测不全与观测噪声等因素造成的影响,进而对时域法识别结果进行修正,提高识别精度.最后,通过一个10自由度轨道车辆垂向动力学模型,对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对轨道车辆垂向轮轨力均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对于各轮对的识别精度各有优劣;在计算效率方面,状态空间法比Green函数法更优;经NARX模型修正的2种时域法对轨道车辆垂向轮轨力均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识别值与正演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大于0.99,为极强相关.基于NARX模型的机器学习误差修正方法可有效提高时域识别精度,可以为后续轨道车辆轮轨力预测提供参考,具有较强的工程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轮轨力识别 Green函数法 状态空间法 NARX模型
下载PDF
诗歌中的先锋意识:朱涛的写作与探索
6
作者 欧阳江河 杨庆祥 +9 位作者 傅元峰 张定浩 马春光 陈丙杰 大枪 陆地 厉敏 王山 燎原 朱涛 《作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7,共12页
燎原:今天上午的研讨很精彩,很有深度。下午诗人朱涛的写作与探索的研讨由我来主持,杨庆祥做总结。希望下午的研讨能延续上午的状态,争取比上午更精彩。下面我就言归正传,先做一个开场白。我觉得朱涛跟李少君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朱涛... 燎原:今天上午的研讨很精彩,很有深度。下午诗人朱涛的写作与探索的研讨由我来主持,杨庆祥做总结。希望下午的研讨能延续上午的状态,争取比上午更精彩。下面我就言归正传,先做一个开场白。我觉得朱涛跟李少君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朱涛的写作从2003年开始一度中断,到了2018年又重新开始写作,但势头比以前更猛。而且复出后的朱涛,许多写作是在商务途中,诸如在机场、高铁之类的地方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意识 李少君 开场白 杨庆祥 研讨 写作 探索
原文传递
网红博主AI培训课是否涉及消费欺诈?
7
作者 朱涛 卢允允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24年第2期60-61,共2页
近日,拥有百万网络粉丝的网红博主李一舟推出的AI系列培训课程因违反《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遭全面下架一事,被诸多媒体竞相报道。“清华博士李一舟”一词引爆网络,目前该事件仍在不断发酵过程中,李一舟的直播内... 近日,拥有百万网络粉丝的网红博主李一舟推出的AI系列培训课程因违反《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遭全面下架一事,被诸多媒体竞相报道。“清华博士李一舟”一词引爆网络,目前该事件仍在不断发酵过程中,李一舟的直播内容是否涉及虚假宣传,以及是否涉及欺诈消费者是这次舆论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通信工具 公众信息服务 虚假宣传 暂行规定 欺诈消费者 消费欺诈 培训课程 博主
下载PDF
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临床分析
8
作者 朱涛 李晓 +2 位作者 陈振 李娟 韩东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 探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TFD)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TFD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13例,依据围手术期及随访期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目的 探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TFD)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TFD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13例,依据围手术期及随访期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共13枚动脉瘤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病例中TFD联合弹簧圈栓塞10例(同期治疗),一期弹簧圈填塞联合择期TFD置入2例(分期治疗),单纯TFD置入1例。围手术期并发症率为15.4%(2/13),其中1例为无症状性缺血事件,1例为术后脑室外引流相关性出血并导致患者死亡。中位随访时间6.5个月,共83.3%(10/12)完成脑血管造影(DSA)复查。OKM分级D级,即动脉瘤完全闭塞率80%(8/10),另有2例瘤颈残留(OKM分级C级)。结论 应用TFD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流导向装置 血管内治疗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回归分析法的矩形槽圆管吸能特性研究
9
作者 雷成 李福胜 +1 位作者 缪得祥 朱涛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0,共9页
为了研究矩形槽圆管吸能特性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归分析法的结构参数与吸能特性关系的拟合方法。针对轴向冲击下的圆管动态响应,首先,建立了6005A-T6材料的Cowper-Symonds本构模型,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其次,设计了正交试验,建... 为了研究矩形槽圆管吸能特性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归分析法的结构参数与吸能特性关系的拟合方法。针对轴向冲击下的圆管动态响应,首先,建立了6005A-T6材料的Cowper-Symonds本构模型,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其次,设计了正交试验,建立了吸能特性与结构参数之间的计算模型;然后,利用多元线性与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计算模型参数求解,并对比了两种拟合结果,得到了峰值力和吸能量的经验公式;接着,对比经验公式与有限元数值计算值表明,经验公式在研究范围内具有较高准确性,误差在8%以内;最后,引入吸能性能指标并使用遗传算法对圆管进行了结构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当直径和槽端距最小、壁厚和槽宽最大、槽深最浅时,矩形槽圆管的吸能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槽 薄壁圆管 多元回归分析法 经验公式 结构优化
下载PDF
非结构化数据表征增强的术后风险预测模型
10
作者 王亚强 杨潇 +3 位作者 朱涛 郝学超 舒红平 陈果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准确的术后风险预测对临床资源的规划、应急方案的准备以及患者术后风险和死亡率的降低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术后风险预测主要基于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前的实验室检查及术中的生命体征等结构化数据,蕴含着丰富语义信息的非结构化术前诊... 准确的术后风险预测对临床资源的规划、应急方案的准备以及患者术后风险和死亡率的降低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术后风险预测主要基于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前的实验室检查及术中的生命体征等结构化数据,蕴含着丰富语义信息的非结构化术前诊断的价值尚待验证。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非结构化数据表征增强的术后风险预测模型,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将结构化数据与术前诊断进行信息加权融合。基于临床数据,该文将所提出的模型与术后风险预测常用的统计机器学习模型以及最新的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对比,在肺部并发症风险预测、ICU入室风险预测和心血管不良风险预测任务上的F1值平均提升了9.533%,同时预测模型还具有良好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风险预测 自注意力机制 数据表征 信息融合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11
作者 李飞 耿杰 +20 位作者 陈洪波 周治军 刘孝华 石洪波 杜丹 朱涛 张景宇 李晓东 却辉 宋洪飞 姚启盛 窦中岭 阮建中 郑江 祝子清 任选义 黄桥 龚侃 刘同族 贺大林 曾宪涛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4期381-390,共10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TUPK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设计。在全国20家医院泌尿外科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入组行TUPKP...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TUPK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设计。在全国20家医院泌尿外科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入组行TUPKP治疗的高危BPH患者,分析患者基线、围手术期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相关数据,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共入组229名高危BPH患者。与基线相比,术后3个月随访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改变量为-17.28[95%CI(-18.02,-16.54)]分、最大尿流率改变量为5.61[95%CI(0.68,10.54)]mL·s^(-1)、残余尿量改变量为-84.50[95%CI(-96.49,-72.51)]mL、生活质量评分改变量为-3.24[95%CI(-3.42,-3.0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TUPKP可以用于治疗高危BPH患者,建议由技术熟练的术者实施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高危患者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12
作者 俞国军 伊力哈木江·克尤木 +4 位作者 刘正 艾克热木·吐尔逊 朱涛 霍强 张为民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 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再发Stanfor... 目的 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通过门诊或电话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8~102个月。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随访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5例患者术后发生了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脑梗死2例,肾功能不全1例,切口感染1例。2例患者于术后1、13个月死于急性脑出血,1例患者于术后4年发生脑梗死。1例患者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1年发现胸腹主动脉瘤样扩张,患者拒绝手术,选择长期密切随访。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ER术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再发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李娟 田海龙 +2 位作者 朱涛 王岳 李晓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究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50例。两组均于腹腔镜引导行肿瘤切除术,研究组在术后7 d辅以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后随访2年。... 目的探究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50例。两组均于腹腔镜引导行肿瘤切除术,研究组在术后7 d辅以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后随访2年。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及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水平、生存质量[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OL-LC)],统计两组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7 d的血清AST、TBIL、ALT水平均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1个月血清CA19-9、AFP、GPC3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1个月两组QOL-LC评分均增高,且研究组[(185.74±12.34)分]较对照组[(164.30±11.55)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年复发率为26.00%(13/50),低于对照组的50.00%(25/50),生存率为84.00%(42/50),高于对照组的64.00%(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辅助肿瘤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改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提升临床生存率,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肿瘤切除术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 肝功能 血清肿瘤标志物 复发率 生存率
下载PDF
朱涛作品选
14
作者 朱涛 《艺术教育》 2010年第10期I0036-I0036,共1页
朱涛,1972年生,副教授。1995年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设计学院,2000年于华东理工大学课程班进修,2006年获得武汉大学网络传播硕士学位。现为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湖北省科技美术学会理事,湖北省高教学会艺术设计委员会常务理事,湖... 朱涛,1972年生,副教授。1995年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设计学院,2000年于华东理工大学课程班进修,2006年获得武汉大学网络传播硕士学位。现为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湖北省科技美术学会理事,湖北省高教学会艺术设计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包装协会会员,宜昌市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宜昌市装饰协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品牌设计相关教学和推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市 电子商务协会 推广研究 包装协会 设计学院 高教学会 课程班
原文传递
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切削式防爬器研究
15
作者 陈佳明 朱涛 +2 位作者 肖守讷 阳光武 杨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目的]当前,切削式防爬器存在切削初始峰值力过高问题,会出现刀具脱落或断裂,造成防爬器失效的情况。而且,既有双切削式防爬器极易出现内部切屑在管内堆积的情况。因此需对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切削式防爬器进行研究。[方法]先建立切削... [目的]当前,切削式防爬器存在切削初始峰值力过高问题,会出现刀具脱落或断裂,造成防爬器失效的情况。而且,既有双切削式防爬器极易出现内部切屑在管内堆积的情况。因此需对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切削式防爬器进行研究。[方法]先建立切削式防爬器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将切削式防爬器的切削力、碰撞吸能仿真结果同相关文献的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模拟方法的准确性。介绍蜂窝切削复合式防爬器和改进的内外双切削式防爬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有限元模型的模拟计算,分析两种新型切削式防爬器的切削性能。[结果及结论]在切削式防爬器出现初始峰值力的位置设置诱导槽,可以有效地降低该峰值力;诱导槽的深度不小于切削深度效果更佳;诱导槽的宽度过大,会导致二次峰值力的增加,且刀具通过该诱导槽之后切削力会出现较大波动。与传统的抽屉式蜂窝防爬器相比,蜂窝切削复合式防爬器不仅吸能能力极为优秀,还能更换部件,具有可重复利用的特性。新型内外双切削式防爬器能将切屑从管内顺利排出,从而避免了切屑堆积。对比单切削式的防爬器,新型内外双切削式防爬器的吸能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切削式防爬器 蜂窝 碰撞吸能 诱导结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2023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更新评述
16
作者 吴晓娟 杜发旺 +5 位作者 罗晓斌 李丽 王小川 王勤 熊伟 朱涛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机制复杂,是一种复杂累积和动态的基因-环境-时间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这些相互作用会损害肺部和/或改变其正常的发育。COPD目前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其经济和社会负担正在不断增加。本文根据2...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机制复杂,是一种复杂累积和动态的基因-环境-时间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这些相互作用会损害肺部和/或改变其正常的发育。COPD目前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其经济和社会负担正在不断增加。本文根据2023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的更新,就COPD定义、诊断和治疗等关键问题进行评述,以期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COPD患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GOLD 气流阻塞 药物治疗 病情评估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与治疗
17
作者 王小川 王汉超 +4 位作者 姚宇 李丽 何高燕 李博 朱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2-400,共9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特点,分析与其相关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收集遂宁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的住院AECOPD患者479例,...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特点,分析与其相关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收集遂宁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的住院AECOPD患者479例,经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患者为275例。其中AECOPD组患者为215例,AECOPD合并T2DM组患者为60例。收集变量包括人口学资料、合并症、血常规、感染指标、随机血糖、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等指标。基本描述分类资料采用率及构成比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等级变量数据采用秩和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AECOPD患者合并T2DM的独立相关因素。最后,采用nomogram、效验曲线、ROC曲线和DCA曲线对Logistic回归结果进行验证和可视化。设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Af)、肺功能(GOLD stage)、血中性粒细胞(NS)数、血淋巴细胞(LYM)数、动脉血气(PaCO_(2))、谷丙转氨酶(ALT)和随机血糖值(RBG)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采用上述10个变量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C-index=0.847),结果显示BMI(OR=1.309)、Af(OR=8.188)、LYM数(OR=0.474)、PaCO_(2)(OR=1.082)和RBG(OR=1.434)与AECOPD患者合并T2DM独立相关(P均<0.05)。Nomogram及相关曲线对Logistic回归结果进行验证和可视化。效应曲线MAE为0.021和ROC曲线AUC为0.847,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一致性和准确性。DCA曲线显示nomogram的风险阈值在0.01~0.99时该模型的预测净获益>0,提示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增高的BMI、PaCO_(2)和随机血糖,降低的血LYM数,及Af是AECOPD合并T2DM的独立相关的临床特征。该结果提示AECOPD合并T2DM的免疫功能受损更严重,更容易伴发Af,是导致这部分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因素。同时,该结论需要在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2型糖尿病 危险因素 体质量指数 心房颤动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视觉识别导盲机器人设计
18
作者 刘梦禹 田志宏 朱涛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针对现阶段导盲产品功能单一、不易携带等问题,对导盲机器人领域进行了研究。采用传感器与视觉识别技术,设计了一种智能化移动式导盲机器人。在传统避障功能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添加了定位与图像识别功能。机器人以STM32为主控制器,采用... 针对现阶段导盲产品功能单一、不易携带等问题,对导盲机器人领域进行了研究。采用传感器与视觉识别技术,设计了一种智能化移动式导盲机器人。在传统避障功能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添加了定位与图像识别功能。机器人以STM32为主控制器,采用伺服系统运动设计,在前进途中获取超声波传感器反馈的障碍物信息以实现避障。同时,可通过串口与全球定位系统(GPS)通信获取经纬度信息。搭载的Jetson Nano采用你只看一次(YOLO) v3算法对摄像头扫描得到的图像进行识别,达到GPS定位精度为2.5 m、摄像头平均检测准确率为88.33%的性能指标。以木箱避障与计算机端图像检测为试验案例,验证设计软硬件方案的可行性。该设计能够提高盲人出行的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技术 导盲机器人 STM32 Jetson Nano 避障 视觉识别
下载PDF
不同级别横风下虚拟轨道车辆动力学性能研究
19
作者 张弛 朱涛 +2 位作者 张卫华 王超 黄文杰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43-48,76,共7页
为了研究虚拟轨道车辆在不同级别横风下的动力学性能,基于非线性胎地耦合关系建立了3编组虚拟轨道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虚拟轨道车辆在AW0和AW3状态下,不同级别横风对其胎地垂向力、抗倾覆稳定性、抗侧滚性能等主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为了研究虚拟轨道车辆在不同级别横风下的动力学性能,基于非线性胎地耦合关系建立了3编组虚拟轨道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虚拟轨道车辆在AW0和AW3状态下,不同级别横风对其胎地垂向力、抗倾覆稳定性、抗侧滚性能等主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AW0状态且低速工况下,不同风级的风载和运行速度对各编组车辆影响较小,车辆动力学性能等指标基本一致;AW3状态下,各个指标值均随着运行速度和风级的提高而增大,且AW0状态下车辆的抗倾覆稳定性总体上优于AW3状态;针对各编组车辆而言,中间车的抗侧滚性能优于头车和尾车,其中尾车的抗侧滚性能最差,但各编组之间的抗倾覆稳定性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动力学 虚拟轨道车辆 胎地耦合关系 抗倾覆稳定性 抗侧滚性能
下载PDF
电力机车底架前端结构耐撞性拓扑优化研究
20
作者 谷鹏 齐红瑞 +3 位作者 朱涛 肖守讷 张敬科 王小瑞 《机车电传动》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为提高电力机车碰撞安全性,文章以某型电力机车车体为研究对象,对底架前端部位开展耐撞性动态拓扑优化研究。首先,建立电力机车有限元模型,通过基于混合元胞自动机法的动态拓扑优化分析得到底架能量流动的主要路径;然后,结合电力机车车... 为提高电力机车碰撞安全性,文章以某型电力机车车体为研究对象,对底架前端部位开展耐撞性动态拓扑优化研究。首先,建立电力机车有限元模型,通过基于混合元胞自动机法的动态拓扑优化分析得到底架能量流动的主要路径;然后,结合电力机车车体结构特点,对底架前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与铝蜂窝吸能材料填充;最后,将优化前后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碰撞仿真计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体碰撞峰值加速度为402.56 m/s^(2),较优化前的车体碰撞峰值加速度663.04 m/s^(2)降低了39.29%,优化后碰撞峰值界面力比优化前降低35.71%,验证了机车耐撞性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提升了该型机车的耐撞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机车 机车耐撞性 动态拓扑优化 混合元胞自动机法 铝蜂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