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种高硫煤中硫氮化学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朱珍平 崔洪 +4 位作者 李允梅 顾永达 冯大明 HugginsFE HuffmanGP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83-488,共6页
利用XPS技术研究了贵定煤和西班牙Mequienza煤中硫和氮化学形态的分布,并结合流K-边XANES和Mossbauer谱着重考察贵定煤中硫化学形态.结果表明,贵定煤中含硫化合物主要以噻吩形态存在,其次为有机硫化物;而Mequienza煤中以有机硫化物含量... 利用XPS技术研究了贵定煤和西班牙Mequienza煤中硫和氮化学形态的分布,并结合流K-边XANES和Mossbauer谱着重考察贵定煤中硫化学形态.结果表明,贵定煤中含硫化合物主要以噻吩形态存在,其次为有机硫化物;而Mequienza煤中以有机硫化物含量最大,噻吩硫次之.有关含氮化合物,Mequienza煤以吡咯和吡啶氮为主,但在贵定煤中观察到较大浓度的氧化氮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形态 燃烧
下载PDF
载铁煤焦中铁化学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朱珍平 崔洪 +5 位作者 李允梅 顾永达 吴东 谢亚宁 巨新 胡天斗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利用EXAFS、XANES和XRD方法对负载三氯化铁的煤半焦中铁化学形态进行了表征,并着重考察煤的性质和铁负载量对铁化学形态的影响。在600℃热解条件下,两种褐煤载铁半焦中铁主要以晶相Fe_3O_4存在,而烟煤载铁半... 利用EXAFS、XANES和XRD方法对负载三氯化铁的煤半焦中铁化学形态进行了表征,并着重考察煤的性质和铁负载量对铁化学形态的影响。在600℃热解条件下,两种褐煤载铁半焦中铁主要以晶相Fe_3O_4存在,而烟煤载铁半焦中以Fe_3O_4、FeO和α-Fe混合物相存在。这可能源于烟煤中存在较少的含氧官能团和较多的固定碳。对于富含有机硫的煤,负载铁与其中有机硫化合物发生作用并在给定热解条件下形成Fe_(1-x)S。铁负载量在研究范围内对铁化学形态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形态 XAFS XRD 铁催化剂 热解
下载PDF
煤裂解过程中负载铁化学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朱珍平 顾永达 +3 位作者 吴东 巨新 谢亚宁 胡天斗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9-53,共5页
应用EXAFS、XANES和XRD方法研究了褐煤中负载铁在裂解过程中化学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载FeCl_3·6H_2O煤中,铁与煤表面碳-氧官能团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铁化学形态以如下顺序... 应用EXAFS、XANES和XRD方法研究了褐煤中负载铁在裂解过程中化学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载FeCl_3·6H_2O煤中,铁与煤表面碳-氧官能团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铁化学形态以如下顺序递变:高分散Fe-O/C络合物,超细FeOOH,晶态Fe_3O_4,晶态还原态铁(α-Fe,(F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 催化剂
下载PDF
聚丙烯腈脱氮碳化过程中负载铁的化学形态 被引量:2
4
作者 朱珍平 顾永达 +4 位作者 吴东 刘振宇 谢亚宁 巨新 胡天斗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8-151,共4页
应用EXAPF和XRD技术研究了负载铁聚丙烯腈在脱氮碳化过程中铁化学形态的变化。发现在300~1000℃范围内随碳化温度的升高,铁化学形态呈如下顺序递变:Fe3O4→Fe2.5N→Fe3C→αFe。其中Fe2.5N作... 应用EXAPF和XRD技术研究了负载铁聚丙烯腈在脱氮碳化过程中铁化学形态的变化。发现在300~1000℃范围内随碳化温度的升高,铁化学形态呈如下顺序递变:Fe3O4→Fe2.5N→Fe3C→αFe。其中Fe2.5N作为聚丙烯腈脱氮反应的中间体,其形成可能来源于负载铁与含氮杂环结构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脱氮 铁催化剂 化学形态 碳化
下载PDF
铁催化聚丙烯腈脱氮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朱珍平 崔洪 +2 位作者 李允梅 顾永达 刘振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1-306,共6页
应用热天平研究了载铁聚丙烯腈(PAN)的脱氮碳化行为.负载铁对PAN的稳定化和脱氮磷化均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并在580—760℃范围内明显增加了N_2形成速率.XPS和XRD对碳化过程中铁和氮化学形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铁催化反应机理可能是负... 应用热天平研究了载铁聚丙烯腈(PAN)的脱氮碳化行为.负载铁对PAN的稳定化和脱氮磷化均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并在580—760℃范围内明显增加了N_2形成速率.XPS和XRD对碳化过程中铁和氮化学形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铁催化反应机理可能是负载铁与吡啶氮作用形成中间体铁氯化物,后者进而分解释放出N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脱氮 铁催化剂 燃烧
下载PDF
中位-四(邻-硝基苯基)四苯并卟啉及其d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6
6
作者 朱珍平 任建国 秦子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5-42,共8页
用微电极技术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中位-四(邻硝基苯基)四苯并卟啉[TP(o-NO_2)TBP]及其Fe(Ⅲ)、Co(Ⅱ)、Ni(Ⅱ)和zn(Ⅱ)配合物在DMF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测得其电子转移过程的半波电位、标准速率常... 用微电极技术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中位-四(邻硝基苯基)四苯并卟啉[TP(o-NO_2)TBP]及其Fe(Ⅲ)、Co(Ⅱ)、Ni(Ⅱ)和zn(Ⅱ)配合物在DMF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测得其电子转移过程的半波电位、标准速率常数及在DMF中的扩散系数。并研究了吡啶轴向配位对Co(Ⅱ)TP(o-NO_2)TBP的氧化还原电位和速率的影响。提出了标题配位化合物在DMF一吡啶混合溶剂中的电子转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苯并卟淋 过滤金属 络合物
下载PDF
先锋褐煤焦的铁催化CO_2脉冲气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朱珍平 崔洪 +3 位作者 徐秀峰 李允梅 刘振宇 顾永达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8-222,共5页
利用脉冲反应技术研究了先锋褐煤焦CO2气化反应的铁催化作用,并考察了铁负载量、催化剂前体和制备方法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前体为Fe(NO3)3时活性最高,FeC6H5O7次之,FeCl3最小。离子交换... 利用脉冲反应技术研究了先锋褐煤焦CO2气化反应的铁催化作用,并考察了铁负载量、催化剂前体和制备方法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前体为Fe(NO3)3时活性最高,FeC6H5O7次之,FeCl3最小。离子交换制备方法可显著提高FeCl3催化活性。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对煤焦表面催化剂浓度的影响。铁对碳化聚丙烯腈的CO2脉冲气化具有异常高的催化活性,其活性物种可能为铁碳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脉冲气化 催化剂 气化 二氧化碳
下载PDF
煤和聚丙烯腈炭化过程中负载铁原子在表面与体相间的质量迁移 被引量:1
8
作者 朱珍平 顾永达 刘振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5-299,共5页
采用XPS和Ar^+离子刻蚀技术,研究了炭化过程中铁原子在煤和聚丙烯腈表面和体相间的质量分布规律.结果发现.随炭化进行铁原子由表面向体相迁移和富集;炭化温度升高.迁移和富集增加.表面浓度逐渐降低.以致铁原子沿粒子径向呈浓度梯度分布.
关键词 铁原子 聚丙烯腈 表面 体相间 质量转移 炭化
下载PDF
富烯碳原子簇的石墨层间闭合形成机理
9
作者 朱珍平 张红霞 +2 位作者 顾永达 魏兴海 崔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4年第1期37-42,共6页
本文提出了富烯碳原子簇的石墨层间闭合形成机理,由该机理推出的许多结果与实验事实符合很好。我们认为碳原子簇自由基的快速淬灭及其淬灭速度是富烯碳原子簇形成及其丰度的决定因素。由此得出富烯碳原子簇在给定实验条件下产生的必然... 本文提出了富烯碳原子簇的石墨层间闭合形成机理,由该机理推出的许多结果与实验事实符合很好。我们认为碳原子簇自由基的快速淬灭及其淬灭速度是富烯碳原子簇形成及其丰度的决定因素。由此得出富烯碳原子簇在给定实验条件下产生的必然性,并预言不同大小的富烯碳原子簇可以通过优化实验条件选择性地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烯碳原子簇 石墨 层间闭合 形成
下载PDF
联氨在d-过渡金属配合物MTP(o-NO_2)TBP修饰石墨电极上的催化氧化研究
10
作者 朱珍平 任建国 秦子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1710-1714,共5页
研究了N_2H_4在间-四(邻-硝基苯基)四苯并卟啉铁(Ⅲ)、钴(Ⅱ)、锌(Ⅱ)和镍(Ⅱ)配合物[MTP(o-NO_2)TBP,简称MTBP]修饰石墨电极上的催化电氧化反应,测得该系列金属四苯并卟啉的催化活性的顺序为Co(Ⅱ)TBP>ClFe(Ⅲ)TBP>Ni(Ⅱ)TBP>... 研究了N_2H_4在间-四(邻-硝基苯基)四苯并卟啉铁(Ⅲ)、钴(Ⅱ)、锌(Ⅱ)和镍(Ⅱ)配合物[MTP(o-NO_2)TBP,简称MTBP]修饰石墨电极上的催化电氧化反应,测得该系列金属四苯并卟啉的催化活性的顺序为Co(Ⅱ)TBP>ClFe(Ⅲ)TBP>Ni(Ⅱ)TBP>Zn(Ⅱ)TBP≈石墨,考察了Co(Ⅱ)TBP和ClFe(Ⅲ)TBP催化联氨电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OH^-和N_2H_4在ClFe(Ⅱ)TBP修饰电极上的反应级数分别为2和1,而在Co(Ⅱ)TBP修饰电极上的均为1.根据电化学参数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修饰石墨电极 联氨 卟啉
下载PDF
巴氏管的结构和形成:碳帽生长模型
11
作者 朱珍平 张红霞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43-351,共9页
基于理论计算和已报道的实验结果,对巴氏管的结构和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提出了一碳帽生长模型,根据此模型所得的许多理论推导结果,可很好地解释前人的实验研究结论。
关键词 巴氏管 生长模型 碳帽 富勒烯
下载PDF
新型低温CuO/AC脱硫剂制备——煅烧温度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守军 刘振宇 +4 位作者 朱珍平 牛宏贤 胡天斗 谢亚宁 刘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7,共6页
首次将炭载型CuO/AC用于烟气脱硫,在最经济的烟气脱硫温度窗口(120~250℃)显示出高的脱硫活性.考查了煅烧温度和煅烧后脱硫剂的预氧化对脱硫活性的影响,并对脱硫剂进行了TPD和EXAFS表征.结果表明:经250... 首次将炭载型CuO/AC用于烟气脱硫,在最经济的烟气脱硫温度窗口(120~250℃)显示出高的脱硫活性.考查了煅烧温度和煅烧后脱硫剂的预氧化对脱硫活性的影响,并对脱硫剂进行了TPD和EXAFS表征.结果表明:经250℃煅烧的CuO/AC脱硫剂具有最高的脱硫活性.200℃煅烧,前驱体Cu(NO3)2未完全分解;高于250℃煅烧,活性组分CuO被载体C部分还原为金属Cu 微晶,从而发生烧结、聚集,以上均导致脱硫剂活性的下降.尽管不同温度煅烧的CuO/AC表现出大的脱硫活性差异,但吸硫后均生成同一反应产物CuSO4.250℃煅烧的CuO/AC脱硫剂Cu 以CuO和Cu2O形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AC 脱硫剂 煅烧 烟气脱硫 吸附 废气处理
下载PDF
V_2O_5/AC催化剂对氨还原NO的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黄张根 朱珍平 +1 位作者 刘振宇 牛宏贤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8-453,共6页
考察了V2 O5/AC催化剂对NH3 选择催化还原NO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浓硝酸预氧化处理的活性焦为载体对催化剂活性有很大提高 ,这是由于浓硝酸预氧化后 ,活性焦表面产生了较多的含氧官能团可能吸附更多的NH3 ,并且提高了活性组分V2 O5的含... 考察了V2 O5/AC催化剂对NH3 选择催化还原NO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浓硝酸预氧化处理的活性焦为载体对催化剂活性有很大提高 ,这是由于浓硝酸预氧化后 ,活性焦表面产生了较多的含氧官能团可能吸附更多的NH3 ,并且提高了活性组分V2 O5的含量 .反应气氛中加入SO2 后 ,二者活性都增加 ,但差异消失 ,这是由于SO2 存在时 ,反应生成的SO2 - 4离子的酸性强于浓硝酸预氧化产生的含氧官能团的酸性 .催化剂在使用前经过煅烧和氧化对催化剂活性有很大改善 .SO2 存在时 ,V2 O5含量为1wt%的催化剂活性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O5/AC催化剂 氨还原 NO 烟气处理 氮氧化物
下载PDF
水对V_2O_5/AC催化剂低温还原NO的影响 被引量:32
14
作者 黄张根 朱珍平 刘振宇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2-536,共5页
研究了烟气中的水对新型V2 O5/AC催化剂选择催化还原NO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通过与反应物 (如NO和NH3)的竞争吸附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 .在SO2 共存下 ,水的存在导致硫酸铵盐在催化剂表面的过量沉积 ,造成催化剂孔道堵塞 ,... 研究了烟气中的水对新型V2 O5/AC催化剂选择催化还原NO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通过与反应物 (如NO和NH3)的竞争吸附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 .在SO2 共存下 ,水的存在导致硫酸铵盐在催化剂表面的过量沉积 ,造成催化剂孔道堵塞 ,比表面积减小 ,从而使催化剂失活 .较高的反应温度 (如 5 5 3K)和 /或低空速有利于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脱除活性焦载体中的矿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催化剂失活的速率 ,但不能完全抑制水对V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钒 负载型催化剂 选择催化还原 一氧化氮 大气污染 烟气治理 活性焦 脱氮
下载PDF
CuO/AC脱除烟气中SO_2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刘守军 刘振宇 +1 位作者 朱珍平 牛宏贤 《煤炭转化》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7-71,共5页
通过活性焦 AC与 Cu O/AC在不同反应气氛吸硫后 ,于 Ar气氛中的程序升温脱附( TPD)实验 ,对 AC和 Cu O/AC吸附 SO2 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常温下 AC和 Cu O/AC吸附 SO2 后 ,均分别生成两种硫物种 .并借助对 AC和 Cu O/Al2 O3... 通过活性焦 AC与 Cu O/AC在不同反应气氛吸硫后 ,于 Ar气氛中的程序升温脱附( TPD)实验 ,对 AC和 Cu O/AC吸附 SO2 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常温下 AC和 Cu O/AC吸附 SO2 后 ,均分别生成两种硫物种 .并借助对 AC和 Cu O/Al2 O3 吸附 SO2 现存机理的分析 ,提出了 Cu O/AC吸附 SO2 可能的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 脱硫剂 烟气脱硫 氧化铜 废气处理 燃煤
下载PDF
高活性炭载金属脱硫剂的制备与筛选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守军 刘振宇 +1 位作者 朱珍平 牛宏贤 《煤炭转化》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3-58,共6页
工业锅炉最经济的烟气脱硫温度为 1 2 0℃~ 2 50℃ ,而绝大多数干法脱硫剂在该温度窗口却无法高效脱除烟气中 SO2 .为制备该温度具有高脱硫活性的炭载性脱硫剂 ,分别对活性焦担载不同金属制备的脱硫剂在 2 0 0℃的脱硫活性进行了评价 ... 工业锅炉最经济的烟气脱硫温度为 1 2 0℃~ 2 50℃ ,而绝大多数干法脱硫剂在该温度窗口却无法高效脱除烟气中 SO2 .为制备该温度具有高脱硫活性的炭载性脱硫剂 ,分别对活性焦担载不同金属制备的脱硫剂在 2 0 0℃的脱硫活性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Cu/AC脱硫剂对 SO2 具有高的吸附硫容和较快的吸附速率 ,且饱和 SO2 后脱硫剂可在惰性气氛中 ,于较低的温度下被载体炭还原再生 .通过对不同载铜量 Cu/AC脱硫剂的活性评价以及 TPR和 TPO表征 ,发现不高于5% ( wt.)的载铜量 ,活性组分 Cu O在 AC表面具有高的分散性 ,只存在表面 Cu O;载铜量增至7% ( wt.) ,脱硫剂开始出现体相 Cu O,且随载铜量的继续增加 ,体相 Cu O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 ,表面 Cu O因与载体炭良好的相互作用 ,呈现高的脱硫活性 ;而体相 Cu O低温下较难与 SO2 进行反应 ,故过高的 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载型 脱硫剂 载铜量 活性炭 锅炉 烟气脱硫
下载PDF
程序升温热重法研究扎赉诺尔煤的气化动力学 被引量:16
17
作者 崔洪 朱珍平 +1 位作者 刘振宇 顾永达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99-403,共5页
用程序升温热重法对扎赉诺尔煤(ZL)的800℃半焦进行CO2气化研究,考察了升温速率对TG/DTG谱图的影响,分析讨论了DTG参数(Tm和Rm)的变化;用单一升温速率法和多个升温速率组合法分别作了动力学计算,并对结果... 用程序升温热重法对扎赉诺尔煤(ZL)的800℃半焦进行CO2气化研究,考察了升温速率对TG/DTG谱图的影响,分析讨论了DTG参数(Tm和Rm)的变化;用单一升温速率法和多个升温速率组合法分别作了动力学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Tm和Rm均随升温速率的增高而增大,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动力学参数是不同的,单一升温速率法计算出的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遵循关系式:logA=0.10E8.4s,即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多个升温速率组合法对表观活化能E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程序升温 热重法 气化 动力学 煤气化
下载PDF
CuO/AC低温脱除烟气中SO_x和NO_x的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守军 刘振宇 +1 位作者 朱珍平 牛宏贤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93-199,共7页
以水蒸气活化工业半焦得到的活性焦(AC)为载体,等体积浸渍硝酸铜溶液制得新型CuO/AC催化吸附剂,在烟气净化最经济的温度(120~250℃)下分别对其催化吸附脱除SO2和催化还原脱除NO的活性进行了考查,并与同温下活性焦(AC)和/或CuO/Al2O3的... 以水蒸气活化工业半焦得到的活性焦(AC)为载体,等体积浸渍硝酸铜溶液制得新型CuO/AC催化吸附剂,在烟气净化最经济的温度(120~250℃)下分别对其催化吸附脱除SO2和催化还原脱除NO的活性进行了考查,并与同温下活性焦(AC)和/或CuO/Al2O3的脱硫、脱氮活性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吸硫后的AC和CuO/AC进行了TPD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uO/AC在120~250℃时的脱硫活性明显高于同温下的AC和CuO/Al2O3,吸硫后生成CuSO4物种;有氧气氛下的硫容高于无氧情况,硫容增加的部分为化学吸附形态;CuO/AC在120~250℃的脱氮活性亦明显高于AC,因此,CuO/AC是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烟气净化吸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AC催化吸附剂 SO2吸附剂 脱硫 脱氮 TPD
下载PDF
纳米碳材料负载铂催化剂在环己烷脱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杜建平 宋昌 +2 位作者 宋金玲 赵江红 朱珍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8-472,共5页
制备了纳米碳材料负载铂的催化剂,通过N2吸附、TEM、XRD技术分别对载体的BET比表面积和催化剂结构、形貌和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在环己烷脱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以及温度对纳米碳颗粒负载铂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制备了纳米碳材料负载铂的催化剂,通过N2吸附、TEM、XRD技术分别对载体的BET比表面积和催化剂结构、形貌和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在环己烷脱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以及温度对纳米碳颗粒负载铂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锚定在不同碳载体上的铂有较好的分散性,粒径较小,粒度分布范围较窄并且具有相同的晶型结构。孔状纳米碳颗粒负载铂催化剂的活性高于碳纳米管和高比表面的活性炭负载铂催化剂,并且在低温条件下已经显示了较高的活性,尤其是中空碳颗粒负载铂催化剂在环己烷脱氢反应中显示了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材料 孔状碳颗粒 铂催化剂 环己烷脱氢 催化性能
下载PDF
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气还原性能 被引量:18
20
作者 马贵香 赵江红 +1 位作者 郑剑锋 朱珍平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8-265,共8页
通过改良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Graphite oxide,GO),采用爆炸辅助还原法将GO还原剥离并原位掺杂得到氮掺杂石墨烯(Nitrogen-doped graphene,N-RGO)。采用TEM、SEM、FI-IR、XPS、XRD及Raman等分析手段对N-RGO的形貌、组成以及结构进行... 通过改良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Graphite oxide,GO),采用爆炸辅助还原法将GO还原剥离并原位掺杂得到氮掺杂石墨烯(Nitrogen-doped graphene,N-RGO)。采用TEM、SEM、FI-IR、XPS、XRD及Raman等分析手段对N-RGO的形貌、组成以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旋转环盘电极技术测试了其电催化氧气还原活性。TEM和SEM结果表明,爆炸条件下GO被很好地剥离开来,得到只有几层厚度的石墨烯;FI-IR及XPS结果表明,GO中大部分含氧官能团被脱除,C/O原子比达到26.2,是目前所得GO还原程度非常高的方法之一,且氮元素成功掺杂进石墨烯晶格中,掺杂氮的原子质量分数约为2.11%;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氧气还原的极限扩散电流由非氮掺杂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的0.24mA提高到N-RGO的0.49 mA,尽管爆炸辅助还原得到的RGO对氧气还原也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但掺杂之后的N-RGO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 氧化石墨 氮掺杂石墨烯 氧气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