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GBZ70-2015)标准实施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余晨 何嘉玉 朱秋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7期1-6,共6页
目的通过对GBZ70-2015《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标准实施情况调查,为标准的修订提供依据。方法制定《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标准调查问卷,于2021年2月26日—3月15日对取得职业性尘肺病诊断资格的职业病诊断医师进行网络调查。结果923名尘... 目的通过对GBZ70-2015《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标准实施情况调查,为标准的修订提供依据。方法制定《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标准调查问卷,于2021年2月26日—3月15日对取得职业性尘肺病诊断资格的职业病诊断医师进行网络调查。结果923名尘肺病诊断医师参与调查,76.1%的医师年尘肺诊断量在50例以下;所在机构配备了数字化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系统的达84.1%,所在机构已配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达73.2%,达到或部分达到使用医用显示屏进行尘肺诊断条件的占48.7%;77.6%的尘肺诊断医师认为诊断标准需要修订,修订意见主要集中于“明确CT如何用于尘肺病辅助诊断”和“扩展诊断方式,医用显示屏也可以用于诊断,同时应用电子版标准片”上。结论《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标准有必要进行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健康标准 尘肺病 职业病 诊断 职业病诊断医师 调查
下载PDF
5644例农药中毒咨询病例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朱秋鸿 孙承业 +2 位作者 张星 张寿林 谢立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了解全国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2001年至2005年接到的全国农药中毒电话咨询记录输入Excel,用筛选法进行汇总,再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1年至2005年农药中毒电话咨询记录共5 644例,其中生产性中毒、非生产性中... 目的了解全国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2001年至2005年接到的全国农药中毒电话咨询记录输入Excel,用筛选法进行汇总,再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1年至2005年农药中毒电话咨询记录共5 644例,其中生产性中毒、非生产性中毒分别占15.5%和84.5%。中毒者平均年龄33.4岁,15~59岁青壮年占82%;0~14岁组的非生产性中毒主要是误服所致;生产性中毒以男性为主,非生产性中毒以女性为主。结论目前我国农药中毒情况仍然严重,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中毒 咨询
下载PDF
职业接触汞生物限值的研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秋鸿 黄金祥 +1 位作者 孙道远 闵珍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9-250,259,共3页
对职业接触汞工人进行体检和尿汞检测,分析尿汞与工作场所空气中汞浓度及临床表现的关系,并参考国外职业接触汞的生物限值,提出我国职业接触汞的生物限值为尿总汞20μmol/mol Cr(35μg/g Cr)。
关键词 职业接触 尿 生物限值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非神经系统损害 被引量:6
4
作者 朱秋鸿 黄金祥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1-173,共3页
本文对近 10年来文献报道的急性有机磷中毒引起的非神经系统损害作一综述 ,着重介绍了有机磷中毒对心脏、肝脏。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中毒 心脏损害 肝脏损害 肾脏损害 急性胰腺炎 腮腺炎 内分泌系统
下载PDF
氯解磷定对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秋鸿 黄金祥 +1 位作者 肖诚 林铮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 探讨肟类药物氯解磷定 (PAM Cl)对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比较氧乐果染毒 ( 5 0mg/kg ,灌胃 )大鼠PAM Cl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中毒症状及全血胆碱酯酶 (ChE)活力的变化 ,并用电刺激单纤维肌电图 (SSFEMG)研究PAM... 目的 探讨肟类药物氯解磷定 (PAM Cl)对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比较氧乐果染毒 ( 5 0mg/kg ,灌胃 )大鼠PAM Cl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中毒症状及全血胆碱酯酶 (ChE)活力的变化 ,并用电刺激单纤维肌电图 (SSFEMG)研究PAM Cl对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神经肌肉传导 (NMT)的影响。结果 ( 1)氧乐果染毒大鼠在给予PAM Cl治疗后 ,中毒症状减轻 ,症状出现时间延迟 ,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 2 )PAM Cl治疗和未治疗组全血ChE活力无明显差异 (t =0 19,P >0 0 5 ) ;( 3 )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腓肠肌的单肌纤维动作电位平均连续差 (MCD)[( 3 2 78± 5 79) μs]比正常对照大鼠MCD [( 19 3 3± 1 3 0 ) μs]明显延长 ,差异有显著性 (t =7 87,P <0 0 0 1) ;在给予PAM Cl治疗后 ,MCD [( 2 4 2 7± 6 48) μs]明显低于治疗前 (配对t=14 2 ,P <0 0 0 1) ,而与正常对照大鼠MCD差异无显著性 (t=1 67,P >0 0 5 )。结论 PAM Cl对急性氧乐果中毒有治疗作用 ,该作用是通过改善神经肌肉传导阻滞来实现的 ,即“非ChE重活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乐果 氯解磷定 胆碱酯酶 神经肌肉传导
下载PDF
美金刚对急性氧乐果中毒的实验治疗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秋鸿 黄金祥 林铮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1-332,353,共3页
目的研究美金刚(MEM)对急性氧乐果中毒的疗效。方法(1)小鼠用氧乐果(20 mg/kg)灌胃染毒后,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未治疗组)、10 mg/kg MEM(MEM治疗组)或15 mg/kg阿托品(At治疗组),观察3组动物中毒表现和死亡结局。(2)大鼠用氧乐果(40 mg/... 目的研究美金刚(MEM)对急性氧乐果中毒的疗效。方法(1)小鼠用氧乐果(20 mg/kg)灌胃染毒后,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未治疗组)、10 mg/kg MEM(MEM治疗组)或15 mg/kg阿托品(At治疗组),观察3组动物中毒表现和死亡结局。(2)大鼠用氧乐果(40 mg/kg)灌胃染毒后,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未治疗组)或18 mg/kgMEM(MEM治疗组),观察两组动物的中毒表现和死亡结局。结果(1)小鼠MEM治疗组惊厥和呼吸困难发生率均较未治疗组减少,肌颤出现的时间延后,程度减轻,存活率(70%)明显高于未治疗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大鼠MEM治疗组惊厥、呼吸困难和肌颤出现时间延迟,肌颤程度减轻,存活率(70%)明显高于未治疗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M对急性氧乐果中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乐果 美金刚 实验治疗
下载PDF
保护氯乙酸接触者健康 规范急性氯乙酸中毒诊断治疗——《职业性急性氯乙酸中毒的诊断》标准出台 被引量:1
7
作者 朱秋鸿 黄金祥 +7 位作者 杨丽莉 白莹 李培英 王建峰 李冬梅 朱宝立 孟聪申 张福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1年第3期10-13,共4页
氯乙酸(Monochloroacetic acid,MC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精细化工原料。在医药、染料、农药、香料、树脂、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等领域广泛应用。目前全世界每年总产量约400万吨。
关键词 急性氯乙酸中毒 诊断治疗 接触者 职业性 健康 保护 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下载PDF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接触有害生物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部分修订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朱秋鸿 蒋轶文 余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3期1-4,共4页
职业健康监护是职业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应根据监护的种类和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目标疾病,确定具体的医学检查方法和检查指标.《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是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规定的最低检查标准.该标准修订后涵盖了《职... 职业健康监护是职业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应根据监护的种类和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目标疾病,确定具体的医学检查方法和检查指标.《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是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规定的最低检查标准.该标准修订后涵盖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所列的全部法定职业病,对保护劳动者健康和规范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病 健康监护 技术规范 生物因素 目标疾病 接触
下载PDF
ILO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诊断和暴露标准简介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秋鸿 刘拓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11期1-5,共5页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是多行业高发病率的疾病之一。目前已开展相关疾病的前期研究,为加入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提供技术支持。文章主要对ILO发布的7种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诊断和暴露标准进行简要介绍,为我国制定相关职业病诊断标准提...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是多行业高发病率的疾病之一。目前已开展相关疾病的前期研究,为加入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提供技术支持。文章主要对ILO发布的7种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诊断和暴露标准进行简要介绍,为我国制定相关职业病诊断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相关 职业病 肌肉骨骼 诊断 暴露 标准
下载PDF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判定标准国内外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秋鸿 张君 刘拓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22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工业化国家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名单和判定标准,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个工业化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的职业病名单和判定标准并和我国进行比较。结果尽管大多数国家都对职业病判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了规定,... 目的分析工业化国家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名单和判定标准,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个工业化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的职业病名单和判定标准并和我国进行比较。结果尽管大多数国家都对职业病判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了规定,但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职业病诊断标准,这和本国职业病发病情况及国家职业病赔偿制度等相关。结论我国应开展相关研究,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相关 肌肉骨骼 判定标准 职业病名单 工业化国家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职业病诊断标准编写指南》修订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秋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9期1-3,共3页
职业病诊断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配套文件,也是临床诊断职业病的科学依据。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我国职业病诊断标准编写的框架结构。按修订后的《职业病诊断标准编写指南》编写的职业病... 职业病诊断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配套文件,也是临床诊断职业病的科学依据。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我国职业病诊断标准编写的框架结构。按修订后的《职业病诊断标准编写指南》编写的职业病诊断标准既与国内其他诊断标准保持一致,同时也体现了职业病诊断标准的特点,对职业病诊断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病 诊断标准 制修订
下载PDF
142例职业性急性氯乙酸中毒病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秋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8期7-9,共3页
目的对142例急性氯乙酸中毒病例进行分析,探讨氯乙酸灼伤患者的救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42例急性氯乙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氯乙酸对皮肤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可经破损皮肤吸收中毒致多种器官损害。结论接触氯乙酸会引起严重的... 目的对142例急性氯乙酸中毒病例进行分析,探讨氯乙酸灼伤患者的救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42例急性氯乙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氯乙酸对皮肤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可经破损皮肤吸收中毒致多种器官损害。结论接触氯乙酸会引起严重的烧伤,烧伤面积小于体表面积的10%时也可能致死。氯乙酸灼伤处理的关键是立即给予大量清水反复冲洗被污染的皮肤,随后湿敷创面,住院后需削痂处理的要及早进行削痂处理,同时给予纠正酸中毒,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抗感染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酸 职业性 急性中毒 灼伤
下载PDF
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体系发展历程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秋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8期168-168,共1页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是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对劳动条件(工作场所)的卫生要求做出的技术规定,是实施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技术规范,是卫生监督和管理的法定依据。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体系从无到有,从初步建立到逐步完善经历了漫长的历...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是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对劳动条件(工作场所)的卫生要求做出的技术规定,是实施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技术规范,是卫生监督和管理的法定依据。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体系从无到有,从初步建立到逐步完善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目前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体系已基本完善。本文着重阐述职业卫生标准体系和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历程及新时期面临的问题,进而推动职业卫生标准的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标准体系 专业委员会 卫生要求 工作场所 劳动条件 卫生法律 卫生监督
下载PDF
工作场所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的法规和技术要求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焕强 朱秋鸿 余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129,共9页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的法规、标准和文献资料,阐述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法规和技术要求。分析表明,我国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法律和配套标准不够完善,部分标准重复、交叉或矛盾,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与欧美...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的法规、标准和文献资料,阐述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法规和技术要求。分析表明,我国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法律和配套标准不够完善,部分标准重复、交叉或矛盾,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与欧美发达国家标准有较大差距。因此,应加快技术标准的完善和研制,加强对不同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实际应用和主要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危害 检测预警 有毒有害气体 法规 标准
原文传递
2000~2005年3419例服毒自杀案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星 孙承业 +5 位作者 朱秋鸿 张寿林 周静 张璘 张爽 郑玉新 《中国健康教育》 2007年第5期327-329,351,共4页
目的分析服毒自杀者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提出预防干预措施。方法从2000~2005年6年间接报的14371件中毒咨询电话中选出服毒自杀案例4755例,并对其中资料完整的3419例,录入Excel进行汇总,分析其年龄、性别、时间、地区分布特点及服毒... 目的分析服毒自杀者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提出预防干预措施。方法从2000~2005年6年间接报的14371件中毒咨询电话中选出服毒自杀案例4755例,并对其中资料完整的3419例,录入Excel进行汇总,分析其年龄、性别、时间、地区分布特点及服毒类型。结果3419例服毒自杀者中女性为2108例(61.7%),男性为1311例(38.3%)。年龄最小10岁,最大90岁,20~39岁居多。6年间服毒自杀不论是绝对数,还是占中毒咨询者的百分比,除2003年外,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2004年、2005年增加幅度较大。自杀者5~10月份较多。地区分布以河北、山东、河南和安徽居多。服用毒物以农药为主。结论服毒自杀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季节和地区分布特征各年度基本相似,服用农药的种类有所变化。我国在对服毒自杀的干预、预防措施制定中需要考虑流行病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毒自杀 电话咨询 变化趋势 农药
下载PDF
1068例服毒自杀资料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星 孙承业 +2 位作者 朱秋鸿 张寿林 张爽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对服毒自杀者的特点进行分析,为今后的自杀干预及医疗救治提供建议。方法从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全年接报的中毒咨询电话共2718件中选出自杀案例1068例,对其年龄、性别及服用毒物种类、时间与地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068... 目的对服毒自杀者的特点进行分析,为今后的自杀干预及医疗救治提供建议。方法从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全年接报的中毒咨询电话共2718件中选出自杀案例1068例,对其年龄、性别及服用毒物种类、时间与地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068例服毒自杀者中女性为589例(61.5%),男性369例,不详者110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90岁;30-9岁居多,占总数的32.3%。服用的毒物主要为农药,占90.6%。全年中自杀者5-10较多。地区分布以河北、山东、河南和安徽居多。结论服毒自杀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针对其特点需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及医疗救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咨询 服毒 农药
下载PDF
接触对硫磷农药工人监测指标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铮 黄金祥 朱秋鸿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接触有机磷农药(OP)对硫磷工人的监测指标。方法对某农药厂包装车间进行现场调查,并对56名长期对硫磷接触工人(接触组)和120名无对硫磷接触工人(对照组)进行体格检查及血胆碱酯酶(ChE)、血清对氧磷酶(PON)、β-葡萄糖苷酸酶(-β... 目的探讨接触有机磷农药(OP)对硫磷工人的监测指标。方法对某农药厂包装车间进行现场调查,并对56名长期对硫磷接触工人(接触组)和120名无对硫磷接触工人(对照组)进行体格检查及血胆碱酯酶(ChE)、血清对氧磷酶(PON)、β-葡萄糖苷酸酶(-βGD)和羧酸酯酶(CaE)活力测定。结果(1)对照组红细胞AChE、血清PON、CaE和BChE活力呈正态分布,不同年龄、性别4种酯酶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接触组红细胞AChE、血清PON、CaE和BChE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βGD活力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接触组工人红细胞AChE活力低于参考值下限的异常率,为5.4%,而血清CaE、BChE活力异常率分别为37.5%和48.2%,明显高于红细胞AChE活力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PON活力异常率为5.4%,与红细胞AChE活力异常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职业接触OP工人红细胞AChE、血清BChE、CaE、PON 4种酯酶活力均受到抑制,血清CaE可作为反映OP接触的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对硫磷 胆碱酯酶 对氧磷酶 β-葡萄糖苷酸酶 羧酸酯酶
下载PDF
11家医院收治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调查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铮 黄金祥 朱秋鸿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2-135,共4页
目的了解当前县及县以上医院收治的急性农药中毒病例数和特点。方法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农药接触登记表》,对7省(自治区、直辖市)11家县及县以上医院一年(2003年4月1日-2004年3月31日)中收治的急性农药中毒病例进行登记... 目的了解当前县及县以上医院收治的急性农药中毒病例数和特点。方法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农药接触登记表》,对7省(自治区、直辖市)11家县及县以上医院一年(2003年4月1日-2004年3月31日)中收治的急性农药中毒病例进行登记、汇总和分析。结果11家县及县以上医院一年共收治急性农药中毒1551例和接触农药但无症状22例,其中有意接触农药中毒1290例(83.2%),意外接触中毒193例(12.4%),生产性中毒62例(4.0%),原因不清6例(0.4%)。农药中毒男女比例为1:1.7,女性有意接触中毒尤为突出,占87.6%。15~44岁是急性农药中毒发生的高峰年龄段,14岁以下是意外接触中毒发生的主要年龄段。急性农药中毒病死率为7.0%,引起中毒和死亡的农药种类以有机磷杀虫剂占首位,其次是杀鼠剂和除草剂。结论县及县以上医院收治的农药中毒病例大多数系有意接触农药所致,杀虫剂、杀鼠剂和除草剂中毒病例数居前三位,杀虫剂中又以有机磷中毒人数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农药 中毒 调查
下载PDF
基于专家访谈的卫生健康标准实施效果评估质性研究实施要点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拓 鲁洋 朱秋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8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质性研究方法开展卫生健康标准实施效果评估过程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系统梳理2010年1月—2021年12月质性研究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卫生健康标准的特点和自身开展专家访谈的经验,归纳总结卫生健康标准实施效果评估质性研... 目的探讨利用质性研究方法开展卫生健康标准实施效果评估过程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系统梳理2010年1月—2021年12月质性研究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卫生健康标准的特点和自身开展专家访谈的经验,归纳总结卫生健康标准实施效果评估质性研究的实施要点。结果访谈应从标准的科学性、可行性、相洽性和效益性4个方面进行评价,访谈对象宜采用分层方便抽样法。正式访谈中宜综合采用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法,并遵循信息饱和原则,提问方式应充分尊重访谈对象的感受。访谈资料可采用Colaizzi七步法归纳提炼访谈资料的主题,依据扎根理论编码分析其背后原因,提取规律性认识,形成卫生健康标准实施效果评估的结论和共识。结论掌握适宜的访谈实施要点有助于卫生健康标准实施效果评估质性研究的开展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健康标准 实施效果评估 专家访谈 质性研究 实施要点 标准实施
下载PDF
活性炭对亚硝酸钠中毒疗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明良 张宏顺 +2 位作者 孟聪申 朱秋鸿 孙承业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索口服活性炭对急性亚硝酸钠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1)体外实验:分别于pH7·0、pH3·0下配制10·0g/L、1·0g/L和0·1g/L三种浓度的亚硝酸钠溶液,分设活性炭组(加活性炭)和对照组(不加活性炭),振荡、水浴孵育... 目的探索口服活性炭对急性亚硝酸钠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1)体外实验:分别于pH7·0、pH3·0下配制10·0g/L、1·0g/L和0·1g/L三种浓度的亚硝酸钠溶液,分设活性炭组(加活性炭)和对照组(不加活性炭),振荡、水浴孵育、离心后测上清液中亚硝酸钠浓度。(2)动物实验:大鼠亚硝酸钠灌胃染毒后(致死剂量200mg/kg、中毒剂量70mg/kg),经口给活性炭(治疗组)或生理盐水(未治疗组),观察两组动物中毒表现和死亡率(致死剂量),测定全血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中毒剂量)。结果(1)活性炭对不同pH值下亚硝酸钠吸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低浓度水平亚硝酸钠吸附率高于高浓度水平。(2)致死剂量染毒大鼠治疗组抽搐出现时间、抽搐分级、死亡时间及死亡率与未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中毒剂量染毒大鼠治疗组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与未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实验显示活性炭吸附亚硝酸钠有效,但动物实验提示活性炭对亚硝酸钠中毒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钠 活性炭 中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