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倾向性匹配评分分析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中部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作者 倪博 朱纯超 张子臻 《腹部外科》 2024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laparoscopy-assisted pylorus-preserving gastrectomy,LAPPG)治疗早期胃中部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laparoscopy-assisted pylorus-preserving gastrectomy,LAPPG)治疗早期胃中部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辅助手术的早期胃中部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病人的围手术期相关事件,包括一般情况、肿瘤病理特征、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营养状况和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LAPPG组的手术时间比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laparoscopy-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ADG)组稍长[(226.6±18.2)mins比(220.6±18.4)mins P<0.05]。LAPPG组术后6个月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率较LADG组低(LAPPG组9.5%,LADG组33.6%,χ^(2)=19.99,P<0.01)。两组病人的淋巴结清扫数目[LAPPG组(20.4±6.1)个,LADG组(21.4±7.5)个]和术后住院时间[LAPPG组8(6~32)d,LADG组8(6~31)d]及相关恢复情况均无差异,且均符合诊疗指南要求。结论LAPPG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与LADG相比可有效降低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安全性 有效性 倾向性匹配评分
下载PDF
电力-信息网可靠性提升方法研究
2
作者 朱纯超 赵焕 +1 位作者 陆家乐 黄永华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24年第1期20-26,共7页
研究相依网络的优化措施有助于指导相依系统的规划与建设。针对网络的结构特性,在常见类型的相依网络中,采用增加连接边的方式,研究了3种常见的加边保护策略及其分配策略在不同的加边率下对相依网络可靠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将上述加边保... 研究相依网络的优化措施有助于指导相依系统的规划与建设。针对网络的结构特性,在常见类型的相依网络中,采用增加连接边的方式,研究了3种常见的加边保护策略及其分配策略在不同的加边率下对相依网络可靠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将上述加边保护策略应用到真实的基础网络设施即电力-信息物理网中。仿真结果表明加边保护策略及其分配策略具有更好地提高电力信息网络和模拟合成网络可靠性的作用,且随着加边率的增大,可靠性逐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网络 可靠性 加边保护策略 加边分配 仿真分析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学习曲线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朱纯超 汤佳音 +3 位作者 赵刚 徐佳 郁丰荣 曹晖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2月由同一术者完成的120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手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次序分为3组(A、B、C组各40例),比较各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2月由同一术者完成的120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手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次序分为3组(A、B、C组各40例),比较各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中转开腹例数)及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例数).结果 与A组相比,B、C组手术时间短[A、B、C组分别为(287.8±34.9)、(200.6±21.2)、(201.8±27.7)min,F=125 012,P=0.000],术中出血量少[A、B、C组分别为(143.8±67.2)、(68.8±27.8)、(67.5±27.2)ml,F=38.018,P=0.000],淋巴结清扫数量多[A、B、C组分别为(18.3±3.4)、(25.8±4.6)、(26.3±4.9)个,F=43.047,P=0.000].B、C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进行40例手术后,可完成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手术的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 手术 学习曲线
下载PDF
人工肝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朱纯超 邱伟华 杨卫平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4期380-382,共3页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是一种能够模拟正常肝脏部分功能的体外装置,是一种正在广泛应用于治疗重症肝脏疾病的手段。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其治疗意义在于:①清除重症肝炎病人血清中胆红素、细菌...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是一种能够模拟正常肝脏部分功能的体外装置,是一种正在广泛应用于治疗重症肝脏疾病的手段。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其治疗意义在于:①清除重症肝炎病人血清中胆红素、细菌内毒素及各种细胞因子等有害物质,减轻肝脏损伤,并促进正常肝组织的再生;②改善终末期肝病病人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为病人等待可能到来的肝移植治疗赢得宝贵时间。肝脏损伤,特别是各种急性肝脏疾病的病人血清中往往存在各种细胞因子浓度的异常,血浆置换、血液滤过等人工肝治疗方式已被证实对各种炎性细胞因子有清除作用.阻断或减轻有这些细胞因子介导的各种病理生理过程,从而使病人相关的临床症状和指标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类
下载PDF
Meckel憩室炎同时合并急性阑尾炎1例报告
5
作者 朱纯超 王坚 崔喆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期81-81,共1页
病例:女,38岁,因脐周偏右侧疼痛半天,伴高热39.2℃来院求诊。查体示,右侧腹部散在压痛,以右侧腹平脐部水平最明显,无肌卫,无反跳痛。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WBC)19.3×109/L,中性粒细胞90.8%,尿常规正常。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可能"。
关键词 MECKEL憩室炎 阑尾炎
原文传递
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实践和探索:理念的转变和技术的创新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刚 朱纯超 曹晖 《上海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556-560,共5页
早期胃癌的手术治疗正经历着传统和标准化向微创化、精准化、个体化发展的转变,从单纯强调根治的理念转变为根治与功能保留并重。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可对早期胃癌病灶进行局部精准切除,同时能够解决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无法完成的淋... 早期胃癌的手术治疗正经历着传统和标准化向微创化、精准化、个体化发展的转变,从单纯强调根治的理念转变为根治与功能保留并重。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可对早期胃癌病灶进行局部精准切除,同时能够解决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无法完成的淋巴结清扫问题;其是一种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合理方法,且能为患者带来获益的外科治疗手段。本文介绍了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提出和发展过程,内容涉及病灶切除方式、淋巴结清扫范围等,以及对相关临床研究的解读。作为一种发展中的早期胃癌精准治疗手段,随着器械设备技术的发展和淋巴结示踪技术的完善,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已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 前哨淋巴结导航手术 早期胃癌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刚 汤佳音 +1 位作者 朱纯超 曹晖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其处理。结果术中并发症14例,包括术中出血5例,皮下气肿...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其处理。结果术中并发症14例,包括术中出血5例,皮下气肿3例,高碳酸血症2例,横结肠系膜损伤4例;中转开腹2例,中转率为3.17%,1例为术中血管损伤引起出血,1例为严重高碳酸血症;余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处理。术后早期并发症11例,包括术后腹腔内出血2例,戳孔感染2例,戳孔血肿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出血1例,淋巴漏1例。结论了解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原因和种类是减少术中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组织中免疫检查点Tim-3/Gal-9表达及T细胞浸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扬扬 郑骁 +3 位作者 朱纯超 刘强 张子臻 赵恩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7-855,共9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患者肿瘤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 cell immunoglobulin mucin 3,Tim-3)、半乳凝素9(galectin 9,Gal-9)表达及CD3+、CD8+T细胞浸润情况与AE... 目的·探讨胃食管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患者肿瘤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 cell immunoglobulin mucin 3,Tim-3)、半乳凝素9(galectin 9,Gal-9)表达及CD3+、CD8+T细胞浸润情况与AEG患者临床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收集2005年12月—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116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im-3、Gal-9、CD3、CD8蛋白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蛋白表达水平、T细胞浸润水平患者间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Tim-3主要表达在浸润的免疫细胞,Gal-9主要表达在肿瘤细胞。患者临床特征分析结果显示,Tim-3表达水平与Siewert分型相关(P=0.030),CD8+T细胞的浸润水平与肿瘤TNM分期相关(P=0.042)。患者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D8+T细胞高浸润患者拥有较好的生存预后(P=0.047),不同Tim-3和/或Gal-9蛋白表达水平、不同CD3+T细胞浸润水平患者间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D8+T细胞高浸润AEG患者通常伴有较早的TNM分期,且患者预后较好;不同Tim-3/Gal-9表达水平的AEG患者预后未发现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半乳凝素9 预后
下载PDF
组织单腺体内单细胞的基因变异分析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彦 王超杰 +4 位作者 朱纯超 陈江荣 程酩 邓宇亮 郭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53-762,共10页
从单细胞尺度进行细胞异质性的分析是深度理解细胞群体关系的关键。组织中的单细胞由于细胞类型不同,尺寸往往相差很大,但是目前常用的基于微孔板和Fluidigm公司的微流控的单细胞组学研究方法,需要入口的单细胞大小相近。本研究以胃组... 从单细胞尺度进行细胞异质性的分析是深度理解细胞群体关系的关键。组织中的单细胞由于细胞类型不同,尺寸往往相差很大,但是目前常用的基于微孔板和Fluidigm公司的微流控的单细胞组学研究方法,需要入口的单细胞大小相近。本研究以胃组织为例,建立了一种组织单细胞的基因变异分析方法,实现了尺寸差异较大的单细胞的基因变异分析。在该方法中,先将胃组织裂解获得单个腺体,再将单个腺体酶解得到不同大小的腺体内单细胞,然后把这些单细胞铺在聚乙烯萘膜载玻片上,进行激光显微切割分选、全基因组放大,最后测其微卫星的长度。利用该方法,成功在肠上皮化生腺体内部检测到微卫星长度的变化,并灵活地对尺寸差异大的组织细胞以及肠化生腺体细胞进行了精细分析。此外,这种单细胞分析方法还可以对带有不同标记的细胞进行低通量和高通量的基因组分析,为单细胞尺度上的组织异质性研究提供了一种高度灵活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分析方法 全基因组放大 激光显微切割 胃组织 微卫星
下载PDF
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的质量化控制
10
作者 张子臻 朱纯超 曹晖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随着早期胃癌诊断技术和诊断率的不断提高,早期胃癌的诊疗质量逐渐受到关注,并成为胃癌整体诊疗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多样,近几年,成熟技术手段的开展已经普及,前沿技术的发展迅速而有效,诊疗手段和治疗理念均... 随着早期胃癌诊断技术和诊断率的不断提高,早期胃癌的诊疗质量逐渐受到关注,并成为胃癌整体诊疗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多样,近几年,成熟技术手段的开展已经普及,前沿技术的发展迅速而有效,诊疗手段和治疗理念均在不断更新变化。为了保障早期胃癌的诊疗质量,制定早期胃癌的规范化诊疗质量控制制度,推进该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同质化、标准化执行,建立相应的胃癌诊疗质量评价体系,对提升我国早期胃癌诊疗水平、降低我国胃癌病死率、改善我国胃癌患者预后以及提升我国早期胃癌的临床研究水平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早期胃癌的诊疗现状和技术发展归纳汇总并进行思考,从多学科诊疗、临床诊断技术、内镜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和随访几方面提出了对早期胃癌诊疗过程的质量控制策略、内容和方案,以期对早期胃癌诊治流程的合理、规范和质量控制保障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 诊断 治疗 质量化控制
原文传递
宝善里机关炸弹案史实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纯超 蔡树晖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5期118-126,共9页
辛亥武昌起义前夕,发生在革命秘密机关——汉口俄国租界宝善里十四号的炸弹案,是辛亥革命史上一个著名的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以及紧接着发生的一系列革命秘密机关的被破坏、革命党人的被捕和彭、刘、杨三烈士的英勇牺牺,导... 辛亥武昌起义前夕,发生在革命秘密机关——汉口俄国租界宝善里十四号的炸弹案,是辛亥革命史上一个著名的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以及紧接着发生的一系列革命秘密机关的被破坏、革命党人的被捕和彭、刘、杨三烈士的英勇牺牺,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但是,七十年来,各种有关的文献资料、中外史籍以及辛亥革命回忆录对这一事件的记述都是极其混乱的。即使是那些身亲其事者的记述,也往往因年长日久,回忆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史 武昌起义 孙武 革命党人 炸弹 历史事件 机关 革命回忆录 重大影响 辛亥首义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病理学完全缓解预测因素及预后分析的全国多中心研究
12
作者 陈杰 林超 +10 位作者 臧潞 徐皓 商亮 徐志远 李伟 马志明 朱纯超 于卫华 张健 曹毅 刘凤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1-379,共9页
目的分析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预测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全国12家医学中心收治的662例局部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 目的分析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预测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全国12家医学中心收治的662例局部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93例,女169例;年龄为63(24~82)岁;新辅助治疗pCR和非pCR患者各331例。观察指标:(1)新辅助治疗pCR和非pCR患者临床特征情况。(2)新辅助治疗pCR的预测因素分析。(3)新辅助治疗预后情况。(4)新辅助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pCR预测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新辅助治疗pCR和非pCR患者临床特征情况。pCR和非pCR患者血清肿瘤学指标、肿瘤长径、印戒细胞癌、手术方式、新辅助治疗模式、术后N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新辅助治疗pCR的预测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肿瘤学指标、印戒细胞癌、新辅助治疗模式是局部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治疗pCR的独立预测因素(优势比=0.479,0.290,1.451,95%可信区间为0.333~0.691,0.146~0.576,1.199~1.756,P<0.05)。(3)新辅助治疗预后情况。6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1.0(0.7~109.0)个月。pCR和非pCR患者总生存率分别为88.2%和69.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0.351,95%可信区间为0.228~0.431,P<0.05);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3%和61.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0.285,95%可信区间为0.226~0.416,P<0.05)。进一步分析,术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中,pCR和非pCR患者总生存率分别为90.4%和69.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0.292,95%可信区间为0.237~0.475,P<0.05);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7%和58.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0.279,95%可信区间为0.232~0.431,P<0.05)。术后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中,pCR和非pCR患者总生存率分别为74.4%和69.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0.671,95%可信区间为0.404~1.231,P>0.05);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1.8%和61.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0.628,95%可信区间为0.403~1.122,P>0.05)。新辅助治疗pCR患者中,术后行辅助治疗和未行辅助治疗患者总生存率分别为87.8%和89.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0.710,95%可信区间为0.268~1.693,P>0.05);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5.9%和8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0.919,95%可信区间为0.417~2.010,P>0.05)。(4)新辅助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长径、术后N分期、pCR状态是局部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治疗后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1.476,2.691,0.621,95%可信区间为1.042~2.092,1.730~3.965,0.406~0.948,P<0.05)。血清肿瘤学指标、肿瘤长径、新辅助治疗模式、术后N分期、pCR状态是局部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治疗后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1.477,1.474,0.780,2.182,0.472,95%可信区间为1.080~2.020,1.069~2.030,0.635~0.958,1.509~3.154,0.316~0.704,P<0.05)。结论血清肿瘤学指标、印戒细胞癌、新辅助治疗模式是局部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治疗pCR的独立预测因素。局部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治疗pCR患者预后较非pCR患者更好,其中术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中,pCR患者预后更好,术后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中,pCR和非pCR患者预后相当;术后行辅助治疗未能改善新辅助治疗pCR患者预后。pCR状态是局部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治疗后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局部进展期 新辅助治疗 病理学完全缓解 淋巴结转移 预后
原文传递
关于孙中山早期思想的探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60周年
13
作者 朱纯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91-98,共8页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已六十周年了。他为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历尽艰辛、坚韧不拔、再接再励,愈挫愈奋;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青少年时期,是孙中山一生立志革命,献身革...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已六十周年了。他为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历尽艰辛、坚韧不拔、再接再励,愈挫愈奋;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青少年时期,是孙中山一生立志革命,献身革命的奠基时期,因此,探讨这位伟大爱国者和革命家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就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 孙中山早期思想的研究,历来受到重视,但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云,歧见层出。总起采讲,基本上有两种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早期思想 兴中会成立 革命思想 书院 洪秀全 李鸿章 西医 檀香山 和平改革
下载PDF
张难先关于辛亥革命的部份记述
14
作者 朱纯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我们征得张难先之子张彻生的同意,从张难先未刊遗著《义痴六十自述》、《六十以后续记》、《六十自述补遗》等著作中,选编了有关辛亥革命的部份记述。
关键词 章氏 辛亥革命 司令 都督府 述补 汉阳 起义 革命团体 武昌 系狱
下载PDF
武昌革命真相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武 朱纯超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5期134-140,共7页
武昌革命速成之缘[原]因,实系内部组织之敏捷以及运动之方法主义之公正所致。武汉自丙午年(一九○六年)日知会刘家润[刘静菴]、朱子龙失败后,同志多半四散,而孙武仍在汉口德租界德华里八号,设一秘密机关,名同兴俱乐部,彼时未散者有:潘... 武昌革命速成之缘[原]因,实系内部组织之敏捷以及运动之方法主义之公正所致。武汉自丙午年(一九○六年)日知会刘家润[刘静菴]、朱子龙失败后,同志多半四散,而孙武仍在汉口德租界德华里八号,设一秘密机关,名同兴俱乐部,彼时未散者有:潘善伯、丁佛堂[丁笏堂]、邓炳三[即邓玉麟]、刘燮卿、钟雨庭、刘英、彭汉一[遗]等,仍分途出外联和[合]。于是次年丁未(一九○七年),刘英赴襄河、邓赴河南、丁赴江西、孙武赴东三省,尽[仅]留刘、钟两人在武汉守机关,作交通责任。孙丁未秋抵奉时,吴禄贞已赴间岛督办任,于是戊申年(一九○八年)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武 共进会 革命运动 武昌城 武汉 机关 内部组织 租界 真相 起义
下载PDF
胃癌术后并发症对肿瘤学预后的影响——胃外科医生技术、责任心、同理心的体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晖 张子臻 朱纯超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胃癌根治术联合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是胃癌患者获得治愈的主要手段,而术后并发症是胃外科医生一直以来无法回避的问题。手术相关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近期术后恢复、延缓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的实施,而且可促进肿瘤复发转移,导致患者远期预后不... 胃癌根治术联合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是胃癌患者获得治愈的主要手段,而术后并发症是胃外科医生一直以来无法回避的问题。手术相关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近期术后恢复、延缓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的实施,而且可促进肿瘤复发转移,导致患者远期预后不良。因此,统一胃癌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标准,提高外科医师对并发症的重视程度,理解并发症影响患者肿瘤学预后的潜在机制,将有利于提升我国胃癌诊疗水平,改善患者总体预后。同时,外科医师应不断磨练自身手术技巧,增强责任心和同理心,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制定围手术期治疗和管理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术后并发症 感染性并发症 预后
原文传递
胃癌分子残留病灶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17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专家工作组 曹晖 +6 位作者 陈凛 王争 刘凤林 赵恩昊 张子臻 朱纯超 王东亮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47-1154,共8页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异质性强、侵袭性高和分子分型复杂等特征。尽管手术、放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多种综合治疗手段改善了胃癌患者生存状况,但隐匿的转移或复发常无法及时发现,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基于循环肿瘤DNA检测技术...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异质性强、侵袭性高和分子分型复杂等特征。尽管手术、放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多种综合治疗手段改善了胃癌患者生存状况,但隐匿的转移或复发常无法及时发现,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基于循环肿瘤DNA检测技术评估分子残留病灶(MRD)已初步应用于多种实体肿瘤,并在临床研究中证实其具备良好预测复发风险和预后能力。目前国内对于胃癌MRD检测和临床应用了解不足,尚未建立统一共识。因此,本共识的制订旨在推动胃癌MRD检测与临床应用的规范化,为胃癌患者制订更加精准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规范操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分子残留病灶 循环肿瘤DNA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SiewertI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手术径路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朱纯超 赵刚 +2 位作者 徐佳 赵恩昊 曹晖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SiewertI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合理的手术径路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103例SiewertI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径路将患者分为2组:单纯经... 目的探讨SiewertI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合理的手术径路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103例SiewertI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径路将患者分为2组:单纯经胸手术组(61例),胸腹联合手术组(42例)。两组患者术中腹腔淋巴结清扫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分别采用X2检验(例数〈1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及£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生存情况。患者预后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单纯经胸手术组和胸腹联合手术组患者在腹腔淋巴结清扫和转移数目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2.29,P〈0.05);术中脾脏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反流、肺部感染、切口处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0.94,0.22,1.41,0.17,P〉0.05)。全组患者随访率为94.2%(97/103),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术后3年生存率为35.9%。单纯经胸手术组和胸腹联合手术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32.8%和4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3年生存率与手术方式、TNM分期、N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率、根治程度有关(X2=21.07,26.0d,22.42,6.26,32.20,20.8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及根治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12.01,8.75,10.03,P〈0.05)。结论胸腹联合入路是SiewertI型AEG患者更为合理的手术径路选择。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率、根治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Siewert I型 手术径路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腹腔镜-内镜联合局部胃切除治疗早期胃癌 被引量:18
19
作者 朱纯超 赵刚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39-943,共5页
早期胃癌的手术治疗正经历着微创化、精准化、个体化的发展,从单纯强调根治到根治与功能保留并重的理念方向改变。腹腔镜-内镜联合局部胃切除手术可以做到早期胃癌病灶精准切除,因为相对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胃壁的全层切除... 早期胃癌的手术治疗正经历着微创化、精准化、个体化的发展,从单纯强调根治到根治与功能保留并重的理念方向改变。腹腔镜-内镜联合局部胃切除手术可以做到早期胃癌病灶精准切除,因为相对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胃壁的全层切除保障了肿瘤的垂直切缘的可靠性,而腹腔镜技术不但可以起到辅助内镜下进行全层切除,缝合胃壁缺损,更解决了ESD所欠缺的淋巴结清扫问题。目前,腹腔镜-内镜联合局部胃切除手术有腹腔镜辅助的内镜下全层切除、内镜辅助的腹腔镜楔形切除术、非暴露技术腹腔镜-内镜联合入路肿瘤切除术和非暴露内镜下胃壁翻转术等。尽管每种双镜联合的治疗方法都存在缺陷,但是相较传统胃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较少等特点。淋巴结清扫问题是早期胃癌腹腔镜-内镜联合局部胃切除手术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然而,现阶段的前哨淋巴结可能仍然存在术中淋巴结示踪操作略显繁琐的问题,并存在一定失败率,而且术中淋巴结活检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阴性率等因素,限制了其在早期胃癌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但作为一种发展中的早期胃癌精准治疗手段,相信器械设备技术的发展会使腹腔镜-内镜联合局部胃切除手术方法操作性更强,其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 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 局部切除 前哨淋巴结导航手术
原文传递
韩国腹腔镜胃癌手术临床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纯超 赵刚 曹晖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4-159,共6页
腹腔镜技术在胃癌外科领域应用日渐成熟,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效果也不断获得各种临床研究的支持,其中随机对照研究(RCT)是重要的高级别临床疗效证据。韩国胃癌外科医生在胃癌腹腔镜手术临床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韩国腹腔镜胃肠... 腹腔镜技术在胃癌外科领域应用日渐成熟,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效果也不断获得各种临床研究的支持,其中随机对照研究(RCT)是重要的高级别临床疗效证据。韩国胃癌外科医生在胃癌腹腔镜手术临床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韩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KLASS)更是相关领域的先行者和重要参与者之一,其KLASS系列临床研究的进展和结果均为国际范围内的胃癌外科医生所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KLASS近年来在胃癌腹腔镜手术临床研究领域所进行的前瞻性、多中心RCT研究情况[早期胃癌(KLASS-01、KLASS-03和KLASS-07)、进展期胃癌(KLASS-02和KLASS-06)、胃功能保留(KLASS-04和KLASS-05)和前沿的前哨淋巴结示踪手术(前哨淋巴结导航下的个体化手术的SENORITA研究)];也展望了这些重要研究今后可能获得的成果和对未来胃癌外科治疗标准制定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与国内同道分享了韩国胃癌临床研究完善的研究方案、多中心的积极参与和严谨的研究态度。以期借鉴并促进我国腹腔镜胃癌手术事业的提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胃肿瘤 腹腔镜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