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继红作品赏析
1
作者 朱继红 《广播歌选》 2009年第8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作品赏析
下载PDF
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项目医疗急救的保障
2
作者 马勇 杜昌 +4 位作者 郭维 朱继红 朱凤雪 党育 郭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317,共5页
目的:对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雪车、雪橇、钢架雪车赛道医疗保障情况进行分析及总结,为今后赛事举办及群众冰雪运动的医疗保障工作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参加2021年10—11月雪车、雪橇、钢架雪车国际训练周和世界杯(以下简称“国际训... 目的:对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雪车、雪橇、钢架雪车赛道医疗保障情况进行分析及总结,为今后赛事举办及群众冰雪运动的医疗保障工作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参加2021年10—11月雪车、雪橇、钢架雪车国际训练周和世界杯(以下简称“国际训练周”),及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钢架雪车项目(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受伤、救治情况,参考和借鉴《冬季雪上运动项目医疗保障标准》制定具体的分类标准分析受伤部位、受伤类型、事故发生点位等。结果:参加国际训练周和北京冬奥会总计743名运动员,比赛期间共发生翻车、翻撬、碰撞事故58次,其中有28次(运动员28例)出现了运动员受伤,占事故总数的48.3%,占运动员总数3.8%,其中男性9例(32.1%),女性19例(67.9%),平均年龄(26.3±4.7)岁。28例受伤运动员中20例(71.4%)为Ⅰ类伤,在现场得到了救治处理,8例(28.6%)伤情较重的,其中Ⅱ类伤(7例)、Ⅲ类伤(1例)转诊至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28例受伤运动员中有3例(10.7%)出现了多发损伤,其中2例为2部位受伤,1例为3部位受伤,最常见的受伤部位为脚踝及脚趾(10/32,31.3%)。28例受伤运动员中有1例(3.6%)同时出现了2种受伤类型,最常见的受伤类型为关节和(或)韧带损伤(11/29,37.9%)。赛道最容易发生事故的点位为第9弯道(18/58,31.0%)。结论:通过对医疗保障工作的分析和总结,能够更好地为今后我国开展雪车、雪橇、钢架雪车运动提供经验和参考,使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奥运资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医疗保障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下载PDF
超声参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张涛 翟爱丽 +3 位作者 李晶培 樊晓然 尚琳 朱继红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超声参数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分析其预测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风险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术中大出血者记为观察组(35例),出血量少... 目的超声参数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分析其预测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风险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术中大出血者记为观察组(35例),出血量少者记为对照组(85例)。检测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并进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指标及HCG水平。采用多因素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结合超声参数的logistic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分级、病灶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为(31.58±3.89)cm,较对照组大,残余肌层厚度为(0.98±0.23)cm,较对照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较大、残余肌层较薄及血流分级为3级为主要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45(95%CI:0.888~0.97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29%和88.24%。结论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根据病灶大小、残余肌层厚度及血流分级等超声参数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患者术中大出血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妊娠 超声参数 预测价值 大出血 LOGISTIC回归模型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C#编程与SQL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4
作者 朱继红 鲁明丽 +1 位作者 谈天夫 丁卫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1期144-147,共4页
为有效培养自动化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系统分析、设计与研发能力,针对C#编程与SQL数据库应用课程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课程内容实践不够、学生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制定以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为核心的培养目标,以云班课教学平台为依托,探索... 为有效培养自动化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系统分析、设计与研发能力,针对C#编程与SQL数据库应用课程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课程内容实践不够、学生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制定以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为核心的培养目标,以云班课教学平台为依托,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企业交叉式教学模式。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通过项目驱动式方法改革授课方式,采用自主式、团队式相融合的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并探讨全方位多层次的考评方法,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 教学改革 OBE理念 C# 混合式教学 交叉式教学
下载PDF
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勇 高伟波 朱继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120-2124,共5页
背景细菌性肝脓肿(PLA)是临床常见的内脏器官感染性疾病,既往PLA发生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较少。目的分析PLA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并探讨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 背景细菌性肝脓肿(PLA)是临床常见的内脏器官感染性疾病,既往PLA发生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较少。目的分析PLA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并探讨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161例因PLA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发病症状(发热、腹痛、恶心、呕吐)、既往病史信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胆疾病、恶性肿瘤);收集患者入院时辅助检查结果,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ALC)、单核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Scr)、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PLT);收集患者肝脓肿影像学检查(腹部CT或超声)结果(是否多个脓肿)、病原学检查结果(血培养、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比例);收集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预后情况。根据外周血PLT是否<100×10^(9)/L将患者分为发生PLT减少组(n=21)和未发生PLT减少组(n=140),比较两组患者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LA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PLT减少组患者BMI高于未发生PLT减少组(P<0.05);发生PLT减少组患者ALC、ALB、PT低于未发生PLT减少组,CRP、PCT、ALT、AST、TBiL、BUN、Scr、D-Dimer高于未发生PLT减少组(P<0.05);发生PLT减少组患者并发肺炎、并发脑脓肿、入住ICU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生PLT减少组(P<0.05)。ALB〔OR=0.255,95%CI(0.074,0.877)〕、PT〔OR=0.282,95%CI(0.085,0.941)〕是PLA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ALB、PT是PLA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PLA患者应密切监测PLT水平,尤其是合并ALB降低及PT缩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化脓性 血小板减少 细菌感染 预后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人文教育在外科实习医生培养中的应用
6
作者 侯学红 张敏 +2 位作者 马赞林 朱继红 王梦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2期0117-0120,共4页
医学人文教育是为了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医学生的人际沟通和人文关怀能力,为进入临床提供基本的知识储备与实践技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人文教育就是... 医学人文教育是为了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医学生的人际沟通和人文关怀能力,为进入临床提供基本的知识储备与实践技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人文教育就是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文素质、提高其人文执业技能,最终使其成为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医务工作者,提高外科医生的人文素养对于减少医患纠纷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实习医生 人文教育 人文素养
下载PDF
血清LH、AMH、FSH水平与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妊娠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晶培 张涛 朱继红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68-70,共3页
目的 探究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抗缪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生成素(FSH)与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妊娠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CSP患者,均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统计术后3年再妊娠情况,收集术后3年内患者临床资料(年... 目的 探究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抗缪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生成素(FSH)与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妊娠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CSP患者,均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统计术后3年再妊娠情况,收集术后3年内患者临床资料(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月经恢复时间及瘢痕病灶直径);术前及术后第1、3、6个月经周期第2~4 d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LH、AMH、FSH;用Logistic回归分析CSP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妊娠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用曲线下面积分析血清LH、AMH、FSH水平对CSP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妊娠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后3年再妊娠53例(再妊娠组),再妊娠率61.6%(53/86);未妊娠33例(未妊娠组)。两组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月经恢复时间及病灶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1、3、6个月经周期妊娠组LH、FSH水平低于未妊娠组,AMH水平高于未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血清LH、AMH、FSH水平均与CSP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妊娠独立相关(P均<0.05)。术后第6个月经周期血清LH、AMH、FSH预测CSP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妊娠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6、0.757、0.826,三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血清LH、AMH、FSH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三者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第6个月经周期血清LH、AMH、FSH联合检测对CSP患者再妊娠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妊娠 剖宫产 子宫动脉栓塞术 黄体生成素 抗缪勒管激素 促卵泡生成素
下载PDF
合成氨单元开工加热炉炉管开裂失效分析
8
作者 季斐 王海 +3 位作者 朱继红 杜延年 杨琰嘉 包振宇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了查明合成氨单元开工加热炉炉管发生开裂失效的原因,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对失效炉管进行了分析。根据裂纹形貌分析、材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和裂纹填充物能谱分析等结果可以得出,失效炉管两处开裂的原因分别是湿硫化氢破坏和异... 为了查明合成氨单元开工加热炉炉管发生开裂失效的原因,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对失效炉管进行了分析。根据裂纹形貌分析、材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和裂纹填充物能谱分析等结果可以得出,失效炉管两处开裂的原因分别是湿硫化氢破坏和异种金属混入,炉管上部外壁的密集蚀坑则是由烟气硫酸露点腐蚀所致,基于炉管失效原因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单元 开工加热炉 炉管 开裂 失效 湿硫化氢破坏 硫酸露点腐蚀
下载PDF
基于相位跟踪反馈控制的光纤GIS局放超声检测
9
作者 李天辉 臧谦 +2 位作者 乔辉 朱继红 庞先海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为实现对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的局部放电超声光学稳定检测,根据Michelson干涉原理构建GIS局部放电超声传感系统,设计一种可增强相位跟踪反馈抗干扰性能的新方法。在GIS设备上开展了干扰测试,构建得到能满足现场GIS局部放电超声检测要... 为实现对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的局部放电超声光学稳定检测,根据Michelson干涉原理构建GIS局部放电超声传感系统,设计一种可增强相位跟踪反馈抗干扰性能的新方法。在GIS设备上开展了干扰测试,构建得到能满足现场GIS局部放电超声检测要求的传感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低于1.8 kHz低频噪声造成的相位衰落起到明显的抑制效果。根据相位衰落抑制效果测试结果,设置相位反馈控制,传感系统达到40 mV的稳定幅值,保证光纤传感系统在100 Hz电动力干扰的条件下依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GIS局放检测试验结果显示,10 s内Michelson光纤干涉系统对局部放电超声信号达到精确检测的效果,压电传感器(PZT)未检测到局部放电的信号。该研究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开关 内部缺陷 相位反馈 智能控制 超声检测
下载PDF
睾酮在体外对人卵巢颗粒细胞SVOG凋亡的影响及其内质网应激机制
10
作者 仝晓丽 范明慧 +2 位作者 孟娇 朱继红 盛敏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4-1160,共7页
目的:探讨睾酮在体外对颗粒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人卵巢颗粒细胞SVOG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筛选最佳药物作用浓度后,将SVOG细胞分为对照组、睾酮组(1.0×10^(-5)mol·L^(-1)睾酮)、睾酮... 目的:探讨睾酮在体外对颗粒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人卵巢颗粒细胞SVOG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筛选最佳药物作用浓度后,将SVOG细胞分为对照组、睾酮组(1.0×10^(-5)mol·L^(-1)睾酮)、睾酮+氟他胺组(1.0×10^(-5)mol·L^(-1)睾酮+1.0×10^(-5)mol·L^(-1)氟他胺)、睾酮+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组(1.0×10^(-5)mol·L^(-1)睾酮+1.5 g·L^(-1)TUDC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SVOG细胞中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激活转录因子4 (ATF4)、转录因子C/EBP同源蛋白(CHOP)和死亡受体5(DR5)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SVOG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睾酮组SVOG细胞形态改变,异型细胞增多,胞质中出现较多颗粒,培养基中细胞碎片增多,SVOG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与睾酮组比较,睾酮+氟他胺组和睾酮+TUDCA组SVOG细胞形态变化减少,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与对照组比较,睾酮组SVOG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睾酮组比较,睾酮+氟他胺组和睾酮+TUDCA组SVOG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RT-qPCR法,作用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睾酮组SVOG细胞中XBP1s、ATF4、CHOP和DR5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睾酮组比较,睾酮+氟他胺组和睾酮+TUDCA组SVOG细胞中XBP1s、ATF4、CHOP和DR5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睾酮可诱导人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并引起卵泡闭锁,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雄激素与雄激素受体(AR)结合激活CHOP-DR5通路,诱导内质网应激(ERS)发生,促进颗粒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颗粒细胞 内质网应激 雄激素受体 转录因子C/EBP同源蛋白 死亡受体5
下载PDF
超声检查与母体血清学联合检测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21
11
作者 朱继红 夏辉 +2 位作者 陈英红 文珂 赵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于孕早期颈项透明层厚度(NT)、三尖瓣反流(TR)与动脉导管(DV)和孕中期母体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检测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对2010年12月-2016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 目的探讨于孕早期颈项透明层厚度(NT)、三尖瓣反流(TR)与动脉导管(DV)和孕中期母体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检测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对2010年12月-2016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单胎孕妇共2 632例,于孕11~14周时进行产前诊断时行超声检查,3项超声检查均异常视为高危;所有孕妇亦于孕15~21周进行母血清标志物AFP和free-β-HCG测定,风险率≥1/270为血清学筛查高危。并对所有孕妇进行随访。对超声检查高危、血清学筛查高危与两者联合筛查均高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分别比较超声检查、血清学检测2种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筛查与超声检查、血清学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NT、TR、DV及母体血清学检测异常提示胎儿存在潜在的CHD的风险,超声检查联合血清学检查能提高CHD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颈项透明层厚度 三尖瓣反流 静脉导管 血清学检测 联合筛查
下载PDF
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与孕中期母体血清学检测筛查唐氏综合征 被引量:34
12
作者 朱继红 陈英红 +1 位作者 文珂 夏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381-2383,共3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测量颈项透明层(NT)厚度与孕中期母体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检测在筛查唐氏综合征(DS)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来该院妇产保健门诊及住院的单胎孕妇共2 205... 目的探讨孕早期测量颈项透明层(NT)厚度与孕中期母体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检测在筛查唐氏综合征(DS)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来该院妇产保健门诊及住院的单胎孕妇共2 205例,于孕11-14周进行超声测定NT,NT≥3mm为高危;孕15-21周进行母亲血清标志物AFP和free-β-HCG测定,利用DS产前筛查分析系统软件评估DS风险率,风险率大于或等于1/270为高危。对筛查出的NT和(或)DS高危孕妇进行遗传学咨询,在知情同意下进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对单项NT或血清学检查与二者联合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单项NT与单项血清学检测预测胎儿的特异度和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而联合筛查组预测胎儿异常的特异度及假阴性率均增高,与单项N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NT、血清学检测两种方法不能互相取代,二者联合筛查可见增加阴性的排除能力,可使有创性诊断羊水穿刺更有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颈部透明带检查 血清学试验 遗传筛查
下载PDF
超声内镜及胃肠超声造影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5
13
作者 朱继红 陈英红 +1 位作者 文珂 夏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4664-4665,466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内镜、胃肠超声造影在胃癌检查中的影像特点及术前分期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共168例,对其超声内镜、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内镜、胃肠超声造影在胃癌检查中的影像特点及术前分期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共168例,对其超声内镜、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内镜术前T分期评估的准确率明显高于胃肠超声造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超声造影术前N及M分期评估的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内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胃镜检查对胃癌原发灶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对胃癌转移灶的诊断,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对胃癌转移灶的诊断效果更好,且均与术后病理分期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超声胃镜 胃肠超声造影 术前分期
下载PDF
颈项透明层厚度与静脉导管血流频谱筛查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11
14
作者 朱继红 陈英红 +1 位作者 文珂 夏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7-678,共2页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发病率约为0.4%~0.9%[1],病死率较高。有报道[2-3]称,颈项透明层(NT)增厚与CHD密切相关,NT的厚度越大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静脉导管(DV)血流速度是反映胎儿心功能和心肌供血状况最准...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发病率约为0.4%~0.9%[1],病死率较高。有报道[2-3]称,颈项透明层(NT)增厚与CHD密切相关,NT的厚度越大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静脉导管(DV)血流速度是反映胎儿心功能和心肌供血状况最准确、最可靠的指标[4]。有研究报道[5-6]通过采集DV血流频谱,早孕期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异常成为可能。本研究采用孕早期测量NT厚度和胎儿DV多普勒血流频谱特征联合筛查CHD,并对二者单项和联合筛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颈项透明层 联合筛查 血流频谱 静脉导管 厚度 多普勒血流 出生缺陷
下载PDF
胃肠超声造影与X线钡餐检查对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5
作者 朱继红 陈英红 +1 位作者 文珂 夏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超声造影与X线钡餐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0例患者,其中门诊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异常68例(A组),X线钡餐检查异常62例(B组),所有患者住院后行胃镜+活体组织检查。结果经胃镜+活体组织检查证实为... 目的探讨胃肠超声造影与X线钡餐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0例患者,其中门诊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异常68例(A组),X线钡餐检查异常62例(B组),所有患者住院后行胃镜+活体组织检查。结果经胃镜+活体组织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A组50例;B组45例。结论与X线钡餐检查相比,胃肠超声造影是一种安全、无创、有效的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X线钡餐检查 消化性溃疡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继红 王登科 +2 位作者 董克勤 戴新文 贺岭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鼠脑立体定位仪将肝素化Ⅶ型胶原酶注入实验大鼠基底节区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并对其进行体视学分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鼠脑立体定位仪将肝素化Ⅶ型胶原酶注入实验大鼠基底节区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并对其进行体视学分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利用神经功能评分标准检测各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变化。结果:神经行为学检测,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值升高,治疗组大鼠分值较模型组下降(P<0.01);线粒体体视学分析,治疗组线粒体的比表面积、比膜面积、体密度、数密度均较模型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Bax的阳性表达降低(P<0.01)、Bcl-2的阳性表达升高(P<0.01),Bcl-2/Bax蛋白比值增高。结论:三七总皂甙能够保护脑出血后神经元线粒体,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三七总皂甙 体视学 线粒体
原文传递
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超声检查的比较 被引量:14
17
作者 朱继红 文珂 +1 位作者 陈英红 夏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94-9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各项肾脏超声检查指标的区别,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DN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门诊收治的糖尿病(DM)患者189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3组,A组:间断... 目的比较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各项肾脏超声检查指标的区别,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DN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门诊收治的糖尿病(DM)患者189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3组,A组:间断微量白蛋白尿(UAE)(UAE〈20μg/min或〈30 mg/24 h);B组:UAE持续20~200μg/min或30~300 mg/24 h;C组:UAE持续〉200μg/min或〉300 mg/24 h。同时选取5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对各期DM患者和对照组受试者,行多普勒肾脏超声检查。结果多普勒肾脏超声检查,A组肾脏长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皮质厚度、髓质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肾脏长径、皮质厚度及髓质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主动脉、段动脉的阻力指数(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主动脉、段动脉的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RI及搏动指数(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主动脉、段动脉的PSV、EDV、RI及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肾血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肾血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N患者的临床进展与肾脏超声检查指标密切相关。通过对DN患者行肾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反应不同时期DN患者肾脏大小、血流灌注及肾血流动力学变化,能早期确定DN患者的肾脏损害程度,对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肾脏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慢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继红 文珂 +1 位作者 陈英红 夏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7-130,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时期慢性肾病(CKD)患者肾功能和肾脏超声检查,比较各个指标的变化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在CK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门诊收治的CKD患者168例,按肾小球滤过率(GRF)分为3组:A组(GFR≥90 ml/min),B组(GFR:6... 目的通过对不同时期慢性肾病(CKD)患者肾功能和肾脏超声检查,比较各个指标的变化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在CK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门诊收治的CKD患者168例,按肾小球滤过率(GRF)分为3组:A组(GFR≥90 ml/min),B组(GFR:60~89 ml/min),C组(GFR:30~59 ml/min);同时选取健康受试者46例为对照组。对各组CKD患者以及对照组受试者,行GRF、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检查;同时行多普勒肾脏超声检查。结果 A组患者皮质厚度、主动脉及段动脉R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肾脏长径、皮质厚度、主动脉及段动脉PSV、R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肾脏长径、皮质厚度、髓质厚度、主动脉及段动脉PSV、EDV、RI、PI以及肾血流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较各组早期CKD患者肾功能检查及肾脏超声检查结果:在早期肾脏损害中,超声检查具有敏感、早期的诊断优势,这对CKD患者的及早发现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超声检查 肾功能 早期
下载PDF
应用流式细胞计对大鼠肝大部切除后肝细胞增殖周期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继红 成令忠 +1 位作者 钟翠平 顾云娣 《解剖学报》 CAS 1988年第4期433-437,464,共6页
本文报道应用激光流式细胞计(FCM)研究大鼠肝大部切除后肝细胞增殖周期的动态,并计数了肝细胞分裂指数和双核肝细胞数。正常大鼠4倍体(4n)肝细胞占76%,肝再生过程中也以4n肝细胞增殖为主。术后12~20小时,部分4n肝细胞迅速分裂,2n肝细胞... 本文报道应用激光流式细胞计(FCM)研究大鼠肝大部切除后肝细胞增殖周期的动态,并计数了肝细胞分裂指数和双核肝细胞数。正常大鼠4倍体(4n)肝细胞占76%,肝再生过程中也以4n肝细胞增殖为主。术后12~20小时,部分4n肝细胞迅速分裂,2n肝细胞比例增多,双核肝细胞比例减少。术后24小时,出现4n肝细胞S期和8n肝细胞比例高峰,直至120小时仍可见8n肝细胞峰。术后36小时,肝细胞分裂达高峰。此后,双核肝细胞明显减少。术后48~72小时,出现第2次肝细胞DNA合成峰和分裂峰,但在出现的时间和细胞比例上个体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肝再生 流式细胞计 大鼠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8
20
作者 朱继红 汪砚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82-1584,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以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以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IVST、LVDD及LVMI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IVST、LVDD及LVMI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和LDL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和LDL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心肌梗死 血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