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7
1
作者 朱耀先 周远方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2-117,共6页
河南文化遗产丰富厚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一些历史遗迹正在消失,许多文化遗产因传承不力而面临消亡。目前,河南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还存在保护不力、开发利用错位、展示方式单调、管理体制不畅等问题。解决保护利用工作中存... 河南文化遗产丰富厚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一些历史遗迹正在消失,许多文化遗产因传承不力而面临消亡。目前,河南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还存在保护不力、开发利用错位、展示方式单调、管理体制不畅等问题。解决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转变理念、制定设计开发战略、丰富拓展公众的文化体验和加大投入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文化遗产 保护 利用
下载PDF
试论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少林文化”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朱耀先 周海涛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65,共4页
"少林文化"是中原文化的表现形态之一。"少林文化"对中原文化的传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收了儒家思想的"仁爱"、刚健等观念;二是吸收了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刚柔并济等观念;三是吸收了禅宗... "少林文化"是中原文化的表现形态之一。"少林文化"对中原文化的传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收了儒家思想的"仁爱"、刚健等观念;二是吸收了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刚柔并济等观念;三是吸收了禅宗的"顿悟"等观念。但是,"少林文化"不仅仅以其兼容并包的方式传承着中原文化,同时又创新了中原文化,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少林文化"大产业链,这也大大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涵。这既体现了"少林文化"作为文化事业的一面,也体现了其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文化 儒家 道家 佛家 文化产业
下载PDF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
3
作者 朱耀先 陈晓峰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0,共5页
近年,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但目前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是:总体规模偏小,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主体产业所占比重偏低;创新能力不强,知... 近年,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但目前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是:总体规模偏小,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主体产业所占比重偏低;创新能力不强,知名文化品牌偏少;集约效应较弱,缺乏文化龙头企业引领;文化消费水平较低,占比增长缓慢;文化人才相对匮乏,产业创新和发展后劲不足。为促进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实施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着力培育文化龙头企业,精心打造文化知名品牌;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发挥好集聚整合和引领作用;加快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打造文化产业人才高地,实施好人才培养引进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法治信仰 培育 路径
下载PDF
河南大遗址旅游产业开发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朱耀先 周远方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5-69,共5页
河南境内的大遗址类型齐全、规模宏大,承载了大量密集的历史文化信息。河南大遗址具有其他地区不可复制和无法比拟的特征;在传统模式运作下的河南大遗址旅游产业存在着种种问题;当务之急是探析其在旅游开发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历史... 河南境内的大遗址类型齐全、规模宏大,承载了大量密集的历史文化信息。河南大遗址具有其他地区不可复制和无法比拟的特征;在传统模式运作下的河南大遗址旅游产业存在着种种问题;当务之急是探析其在旅游开发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历史与现实有机融合的大遗址旅游开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大遗址 旅游产业 开发
下载PDF
漫谈文化因素与商标翻译 被引量:31
5
作者 朱耀先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21-124,共4页
中外商标翻译除了遵循两种语言的翻译原则和规律外 ,还必须注重研究与两种语言相关的文化因素 ,特别是译入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在一定意义上 ,这是商标译名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文化因素方面分析和探讨一些中外知名商标翻译的主要... 中外商标翻译除了遵循两种语言的翻译原则和规律外 ,还必须注重研究与两种语言相关的文化因素 ,特别是译入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在一定意义上 ,这是商标译名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文化因素方面分析和探讨一些中外知名商标翻译的主要策略和方法以及文化冲突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翻译 文化因素 策略
下载PDF
汉英成语典故翻译方法刍议 被引量:5
6
作者 朱耀先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97-99,共3页
成语典故是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浓郁的民族色彩。如何对不同语言文化中的成语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是翻译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本文在对汉英成语典故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汉... 成语典故是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浓郁的民族色彩。如何对不同语言文化中的成语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是翻译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本文在对汉英成语典故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汉英成语典故的几种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成语 汉语成语典故 典故翻译 文化信息 民族色彩 翻译方法和技巧 民族历史文化 莎士比亚作品 文化内涵 华夏文化
下载PDF
“文化高地”构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河南构筑全国重要“文化高地”为视角 被引量:7
7
作者 朱耀先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1-66,共6页
河南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是推进文明河南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让中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更加出彩的客观要求。河南拥有构筑全国文化高地的重要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 河南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是推进文明河南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让中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更加出彩的客观要求。河南拥有构筑全国文化高地的重要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不够,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传承不彰,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较多。河南加快构筑全国重要文化高地,必须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推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做大做强做优河南文化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化高地 中原文化
下载PDF
论翻译与政治 被引量:20
8
作者 朱耀先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4,64,共5页
中国传统的译论主要以作者—文本为中心来讨论诸如“信达雅”、“神似说”和“化境论”等问题,“忠实”是翻译的最高标准,是译者的终极追求。这一点与西方传统译论相比并无二致,已成为西方当代文化翻译研究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学者所... 中国传统的译论主要以作者—文本为中心来讨论诸如“信达雅”、“神似说”和“化境论”等问题,“忠实”是翻译的最高标准,是译者的终极追求。这一点与西方传统译论相比并无二致,已成为西方当代文化翻译研究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学者所抨击的主要标靶。事实上,翻译并非是中立的,远离政治、意识形态斗争和利益冲突的纯粹文字转换活动,而是一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对另一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改造、变形与再创作。本文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去考察“翻译的政治”问题,披露翻译在两种不同文化碰撞和交融过程中显现或隐含的政治权力关系,认为翻译与政治、权力、意识形态、社会环境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扩大了翻译研究的学术视野,丰富了翻译理论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权力话语 翻译的政治
下载PDF
论斯皮瓦克翻译中的政治文化元素 被引量:4
9
作者 朱耀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2-245,共4页
斯皮瓦克是当代文化研究语境中关注翻译的理论家之一。她把翻译置于多种理论框架中,致力于研究翻译涉及的政治、民族、种族、帝国主义等政治色彩非常强烈的问题,提出"翻译的政治"这一概念。她的翻译一方面表明翻译的政治是指... 斯皮瓦克是当代文化研究语境中关注翻译的理论家之一。她把翻译置于多种理论框架中,致力于研究翻译涉及的政治、民族、种族、帝国主义等政治色彩非常强烈的问题,提出"翻译的政治"这一概念。她的翻译一方面表明翻译的政治是指翻译在两种不同文化碰撞与交融过程中显现或隐现的权力关系;在政治语境中研究翻译,则凸显了翻译与权力的关系。从女性主义视角研究翻译的政治,就是要在重写翻译中凸显女性的差异性,为女性争取话语权。另一方面,其翻译也证明了当代翻译理论家的观点,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翻译是译入语社会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政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皮瓦克 女性主义 翻译 政治
下载PDF
论增强国家凝聚力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耀先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43-49,共7页
国家凝聚力是指一个国家中不同民族、不同政党以及不同阶层的民众在理想、目标、利益等一致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吸引力、聚合力。增强国家凝聚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目前在增强国家凝聚力方面还存在着缺乏理论... 国家凝聚力是指一个国家中不同民族、不同政党以及不同阶层的民众在理想、目标、利益等一致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吸引力、聚合力。增强国家凝聚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目前在增强国家凝聚力方面还存在着缺乏理论认同、思想观念混乱,缺乏理想追求、理想信念缺失,缺乏政治互信、政府权威缺失,缺乏文化自尊、核心价值缺失,缺乏制度自信、政治认同缺失等许多严重的问题。为此,必须下大力解决影响增强国家凝聚力的各种问题,打牢增强国家凝聚力的经济基础、精神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基础、行政基础和政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凝聚力 民族复兴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河南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耀先 《学习论坛》 2010年第11期57-62,共6页
文化资源丰富是河南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实现中原崛起的明显、独特和重要的优势。文化产业是代表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承担着参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使命,同时其自身也面临着重大的结构调整,必须从转变发展方式中获得新的... 文化资源丰富是河南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实现中原崛起的明显、独特和重要的优势。文化产业是代表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承担着参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使命,同时其自身也面临着重大的结构调整,必须从转变发展方式中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河南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方面进行探析,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事实、数据来论证如何变文化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源优势 文化产业 经济发展优势
下载PDF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耀先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47-48,共2页
英语阅读,是人们获取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大量事实说明,阅读在英语学习和英语水平提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学会阅读,使自己具备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这一点对于相对缺乏英语语言学习环境... 英语阅读,是人们获取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大量事实说明,阅读在英语学习和英语水平提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学会阅读,使自己具备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这一点对于相对缺乏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党校本科班和研究生班的学员来说,显得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阅读能力 阅读速度 提高阅读能力 文化背景知识 理解能力 英语水平 教育考试服务处 计时阅读 阅读技巧 英语学习
下载PDF
文化产业及其发展问题的理论思考——以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耀先 《学习论坛》 2009年第9期61-65,共5页
文化产业主要是指按照经济法则和价值规律,采取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以进行商业经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活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 文化产业主要是指按照经济法则和价值规律,采取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以进行商业经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活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业是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和体现,它对于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以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例,分析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成就与问题 对策思考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翻译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耀先 《学习论坛》 2004年第12期78-80,共3页
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种重要态势 ,它全面地影响着世界的历史进程 ,无疑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时代 ,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杂合是必然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 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种重要态势 ,它全面地影响着世界的历史进程 ,无疑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时代 ,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杂合是必然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 ,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 ,它只有以开放的态势 ,整合异质文化 ,借鉴外来文化 ,才能充满生机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翻译是开启跨文化交流的一把钥匙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 ,翻译策略体现着翻译主体的文化态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翻译中 ,如何做到既要认同世界文化的共性 ,又要保护民族文化的个性 ,这是本文重点探讨和关注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 翻译
下载PDF
论翻译主体——译者从隐形到显形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耀先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84-88,共5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传统的翻译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极大地拓展了翻译研究的疆域,译者——译语文化从边缘走向中心,由隐蔽走向彰显。译者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张扬。文章拟从传统的作者——源语中心论到译...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传统的翻译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极大地拓展了翻译研究的疆域,译者——译语文化从边缘走向中心,由隐蔽走向彰显。译者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张扬。文章拟从传统的作者——源语中心论到译者——译语中心论翻译观的视角,对翻译主体——译者文化身份的嬗变进行理性思考,阐明译者如何从传统译论中的"隐形人"、"奴仆"、"画家"成为当代译论中的"操纵者"、"叛逆者"、"征服者"、"改写者"、"吞噬者"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作者中心论 译者中心论
下载PDF
试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耀先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0-44,共5页
国家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为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 国家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为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提高全党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强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与文化强国建设
下载PDF
略论语言翻译与文化翻译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耀先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2-104,共3页
20世纪8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从"语言翻译"向"文化翻译"的转向,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翻译研究的学术视野,并且为中国翻译研究提供了思考和认识问题的新视角。文章分别对西方翻译研究和中国翻译研究从语言翻译向文... 20世纪8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从"语言翻译"向"文化翻译"的转向,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翻译研究的学术视野,并且为中国翻译研究提供了思考和认识问题的新视角。文章分别对西方翻译研究和中国翻译研究从语言翻译向文化翻译的转向进行了评介和分析,并对中西方翻译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翻译研究
下载PDF
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耀先 《河南科技》 2010年第11期16-17,共2页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认为:"文化资源丰富是河南很明显、很独特的优势,也是河南最根本、最重要的优势。中原要崛起、河南要振兴,首先必须突出河南文化的优势,发挥河南文化的作用。"文化产业是代表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承担着参与经济结...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认为:"文化资源丰富是河南很明显、很独特的优势,也是河南最根本、最重要的优势。中原要崛起、河南要振兴,首先必须突出河南文化的优势,发挥河南文化的作用。"文化产业是代表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承担着参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使命,同时,文化产业自身也面临着重大的结构调整问题,必须从转变发展方式中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河南省 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点 资源丰富 经济发展 卢展工 优势
下载PDF
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耀先 《企业活力》 2010年第9期13-15,共3页
发挥河南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举措。由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与其他一些发达省份相比,河南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有待提出对策... 发挥河南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举措。由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与其他一些发达省份相比,河南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有待提出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强省 对策措施
原文传递
试论我省青年干部素质状况及培养对策
20
作者 朱耀先 郭学德 +6 位作者 张晓华 郝天宇 秦健 邢古城 苏万里 胡战坤 杨君胤 《河南社会科学》 2001年第2期52-55,共4页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青年干部的素质,关系到社会 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文章对我省县处级以上青年干部的素质状况进行了 分析,认为我省县处级以上青年干部的基本素质从总体上说是好的,但...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青年干部的素质,关系到社会 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文章对我省县处级以上青年干部的素质状况进行了 分析,认为我省县处级以上青年干部的基本素质从总体上说是好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我省 一部分青年领导干部在政治素质、理论素质、思想作风素质、文化知识素质等方面还存在许 多问题和不足。文章在分析我省青年领导干部素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我省青年领导 干部素质提高及培养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干部 素质状况 提高 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