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Skp2和p27^(Ki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朱艳凌 孙黎光 +2 位作者 叶丽平 肖建英 张莹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肝癌Bel-7402细胞Skp2、p27Kip表达的影响,探讨bFGF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分为对照组、bFGF组、bFGF+Wortmannin组,MTT法分析细胞增殖程度;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RT-PCR法检...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肝癌Bel-7402细胞Skp2、p27Kip表达的影响,探讨bFGF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分为对照组、bFGF组、bFGF+Wortmannin组,MTT法分析细胞增殖程度;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Skp2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Skp2、p27Kip蛋白的表达。结果:bFGF组细胞增殖比显著增加;bFGF可诱导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而且上调Sk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27Kip蛋白表达;PI3K的抑制剂Wortmannin可部分抑制bFGF的上述作用。结论:bFGF可能通过激活PI3K/PKB途径调节Skp2、p27Kip表达,促进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BEL-7402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p27Kip
下载PDF
肌肽对高糖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宗泽 杨清俊 +3 位作者 朱艳凌 刘影 杨菁 李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5-800,共6页
目的探讨肌肽对高糖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H-SY5Y细胞用含葡萄糖50mmol·L-1的高糖培养液和肌肽0.6,3和15mmol·L-1的培养液培养48h,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比色法测定... 目的探讨肌肽对高糖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H-SY5Y细胞用含葡萄糖50mmol·L-1的高糖培养液和肌肽0.6,3和15mmol·L-1的培养液培养48h,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CD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低糖培养基)相比,高糖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Hoechst33258染色发现细胞核固缩裂解,呈凋亡特征性改变;细胞凋亡率、细胞中ROS的水平、上清液中8-OHdG的分泌量明显升高(P<0.01)。与高糖组相比,肌肽0.6,3和15m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Hoechst33258染色发现细胞核核固缩裂解减少,形态明显改善;细胞凋亡率分别降低至(20.65±1.13)%,(14.95±0.64)%和(9.95±0.61)%(P<0.01);细胞中ROS的水平分别降低至(182±16)%,(168±15)%和(140±10)%(P<0.05);上清液中8-OHdG的分泌量均明显降低,分别为2.780±0.154,2.136±0.100和(1.864±0.151)μg·L-1(P<0.01)。单纯肌肽组的细胞存活率、细胞核形态以及细胞凋亡率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细胞中ROS水平和上清液中8-OHdG的分泌量均有所降低,分别为(88±9)%和(0.380±0.023)μg·L-1(P<0.05)。甘露醇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肌肽对高糖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肌肽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SH—SY5Y细胞 细胞凋亡 肌肽 活性氧 8-羟基脱氧鸟苷酸
下载PDF
铅对大鼠C6细胞GRP7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莹 孙黎光 +5 位作者 侯伟健 刘萍 张尤新 叶丽平 曹师承 朱艳凌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4-296,共3页
目的观察不用时间点暴露于不同剂量醋酸铅后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表达量的影响,探讨不同时间不同剂量铅暴露对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培养于含醋酸... 目的观察不用时间点暴露于不同剂量醋酸铅后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表达量的影响,探讨不同时间不同剂量铅暴露对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培养于含醋酸铅的培养液中,分别于不同时间终止染铅,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内质网GRP78表达量。结果(1)0.2μmol/L染铅组:7和30 d GRP78蛋白表达显著增高,其余各个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变化;(2)1.0μmol/L染铅组:1 d后GRP78蛋白表达量开始显著增高,染铅30 d时已达到染铅前的6.3倍;(3)2.0μmol/L染铅组:0.5 h起GRP78表达量即显著增高,染铅7 d时达到高峰,是染铅前的4.3倍,到30 d时表达量又下降为染铅前的2.6倍。结论铅可以使Wistar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内质网上的GRP78蛋白应激性表达增加,内质网上的GRP78是铅的重要蓄积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P78 内质网
下载PDF
急性染铅对大鼠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尤新 孙黎光 +5 位作者 侯伟健 刘萍 叶丽平 张莹 曹师承 朱艳凌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染铅对大鼠海马总量及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含量的影响。方法正常30 d大鼠,海马脑片稳定培养2 h后,分别用含20μmol/L醋酸铅及不含醋酸铅的人工脑脊液(ACSF)孵育,不同时间点收集,作为急性染铅样品,用Westem印... 目的探讨急性染铅对大鼠海马总量及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含量的影响。方法正常30 d大鼠,海马脑片稳定培养2 h后,分别用含20μmol/L醋酸铅及不含醋酸铅的人工脑脊液(ACSF)孵育,不同时间点收集,作为急性染铅样品,用Westem印迹法测定样品总量及磷酸化的ERK2含量。结果海马脑片培养中,对照组磷酸化的ERK2含量基本保持不变。染铅组在30和60 min时分别下降了59%和41%,120 min后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总量ERK2染铅组和对照组含量变化均无显著性。结论急性染铅可使磷酸化的ERK2含量在一定的时间内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显示向正常恢复的趋势。急性染铅对总量ERK2含量无显著影响。铅通过降低ERK2的磷酸化水平影响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
下载PDF
案例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尤新 杨菁 朱艳凌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7-49,共3页
目的:研究案例式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定向生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2010级临床定向医学生和2010级临床医学生(一个理论班90人)为研究对象,两个年级分别进行案例式教学和传统教学,以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 目的:研究案例式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定向生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2010级临床定向医学生和2010级临床医学生(一个理论班90人)为研究对象,两个年级分别进行案例式教学和传统教学,以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相同教学内容,案例式教学期末考试成绩优于传统教学(P<0.05);问卷调查显示,案例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结论:案例式教学法的总体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式教学法 临床医学定向生 生物化学教学
下载PDF
急、慢性染铅对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影响
6
作者 张尤新 叶丽平 +3 位作者 张莹 曹师承 朱艳凌 孙黎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慢性染铅对大鼠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影响。方法急性染铅实验:取正常30d大鼠海马脑片培养,分别用含20μmol·L-1醋酸铅及不含醋酸铅的人工脑脊液(ACSF)孵育,作为急性染铅标本。慢性染铅实验:孕鼠在体染铅,... 目的探讨急、慢性染铅对大鼠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影响。方法急性染铅实验:取正常30d大鼠海马脑片培养,分别用含20μmol·L-1醋酸铅及不含醋酸铅的人工脑脊液(ACSF)孵育,作为急性染铅标本。慢性染铅实验:孕鼠在体染铅,取新生大鼠海马作为慢性染铅标本。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标本CREB的活性(即磷酸化CREB)和总量CREB的含量。结果急性染铅实验:海马脑片培养中,染铅组CREB的活性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染铅组和对照组总量CREB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慢性染铅实验:总量CREB的含量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急性染铅引起CREB的活性下降,对总量CREB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慢性染铅总量CREB含量无显著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下载PDF
急、慢性染铅对大鼠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影响
7
作者 张尤新 孙黎光 +5 位作者 文涛 刘萍 叶丽平 张莹 曹师承 朱艳凌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慢性染铅对大鼠海马总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含量的影响。方法取正常30 d大鼠海马脑片培养,分别用含20μmol/L醋酸铅和不含醋酸铅的人工脑脊液(ACSF)孵育,作为急性染铅试验标本。大鼠在体染铅,取新生大鼠海马作为慢... 目的探讨急、慢性染铅对大鼠海马总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含量的影响。方法取正常30 d大鼠海马脑片培养,分别用含20μmol/L醋酸铅和不含醋酸铅的人工脑脊液(ACSF)孵育,作为急性染铅试验标本。大鼠在体染铅,取新生大鼠海马作为慢性染铅标本。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标本总量ERK2含量。结果急性染铅实验:染铅组和对照组总量ERK2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慢性染铅实验:慢性染铅总量ERK2含量于出生20 d后显著下降。结论急性染铅对总量ERK2含量无明显影响。慢性染铅使ERK2基因表达水平下降,总量ERK2含量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
下载PDF
Skp2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香梅 李男 +3 位作者 王新 李莹 肖建英 朱艳凌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80-182,共3页
关键词 肿瘤关系 SKP2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细胞染色体 DNA损伤 恶性 DNA转录 抑癌基因
下载PDF
案例讨论式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24
9
作者 朱艳凌 王顺 +1 位作者 杨菁 张蕾 《基础医学教育》 2019年第10期781-784,共4页
锦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采用的案例讨论式教学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线上采用精品资源共享课学习,线下结合教学案例讨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全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以自主学习、协作学... 锦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采用的案例讨论式教学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线上采用精品资源共享课学习,线下结合教学案例讨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全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讨论式学习为主。文章从教学案例资源建设、课内外学习设计、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讨论式教学 教学案例 精品资源共享课
下载PDF
基于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混合式教学——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顺 李旭霞 +1 位作者 朱艳凌 许珂玉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8年第3期293-297,共5页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教育理念指导下,依托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建设成果,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以探索新的授课与学习模式。实践中初步摸索出混合式教学的一些经验,并总结其存在的...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教育理念指导下,依托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建设成果,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以探索新的授课与学习模式。实践中初步摸索出混合式教学的一些经验,并总结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将来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资源共享课 混合式教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整合改革与建设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顺 朱艳凌 +1 位作者 刘超 肖建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5期4-6,共3页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结合PBL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中,锦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针对护理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课程整合。本文重点从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应用、考核评价实施等方面对临床医学...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结合PBL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中,锦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针对护理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课程整合。本文重点从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应用、考核评价实施等方面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建设与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系统教学模式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课程整合
下载PDF
梓醇对高糖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清俊 李宗泽 +1 位作者 朱艳凌 杨菁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梓醇对高糖诱导SH-SY5Y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凋亡组、梓醇组、梓醇保护组及甘露醇组。凋亡组用含50 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SH-SY5Y细胞48 h;梓醇保护组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2、4 m... 目的:探讨梓醇对高糖诱导SH-SY5Y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凋亡组、梓醇组、梓醇保护组及甘露醇组。凋亡组用含50 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SH-SY5Y细胞48 h;梓醇保护组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2、4 mg/ml梓醇和50 mmol/L葡萄糖,培养48 h。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8-羟基脱氧鸟苷酸(8-hydoxydeoxyguanosine,8-OHdG)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Hoechst33258染色细胞核出现凋亡小体;上清中8-OHdG含量明显升高。与凋亡组相比,1,2,4 mg/ml梓醇保护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升高;Hoechst33258染色发现细胞核形态明显改善,细胞核固缩减少;梓醇保护组细胞凋亡率及上清液中8-OHdG的分泌量均明显降低。结论:梓醇对高糖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梓醇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高糖 SH-SY5Y细胞 凋亡 神经保护 8-OHD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