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和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蔚友 金时代 +4 位作者 束永前 卢凯华 黄普文 刘平 巴一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89-491,共3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及顺铂(PFC)方案治疗国人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晚期胃癌患者25例,给予紫杉醇(PTX)50mg/m2,静滴3小时,第1、8、15天给药;氟尿嘧啶(5-FU)750mg/m2,持续静脉输注24小时,第1~5天;顺铂(CDDP)20mg/...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及顺铂(PFC)方案治疗国人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晚期胃癌患者25例,给予紫杉醇(PTX)50mg/m2,静滴3小时,第1、8、15天给药;氟尿嘧啶(5-FU)750mg/m2,持续静脉输注24小时,第1~5天;顺铂(CDDP)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28天为1周期。分别化疗2~6周期后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25例均可评价疗效,获得CR2例,PR11例,SD7例,PD5例,近期客观有效率52.0%,中位TTP为6.5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脱发。结论PFC方案治疗国人晚期胃癌疗效较高,毒副反应轻,多数患者耐受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紫杉醇 氟尿嘧啶 顺铂 化学治疗
下载PDF
晚期癌症患者常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2
作者 曹磊 张伟娜 朱蔚友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6期58-61,共4页
目的 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放化疗、手术、抗血管生成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结局和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36例转移性晚期癌症患者,接受ICIs联合化疗、放疗、手术或抗血管生成治疗。回顾性分析一... 目的 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放化疗、手术、抗血管生成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结局和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36例转移性晚期癌症患者,接受ICIs联合化疗、放疗、手术或抗血管生成治疗。回顾性分析一线、二线及多线使用ICIs后的PFS、OS、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r AEs)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是15个月(4~34个月),中位PFS、OS分别为9、15个月。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为33.3%、69.4%。一线、二线及多线治疗相比,P> 0.05;多变量分析显示,性别、联合治疗的方案对生存结局均无显著性影响,P> 0.05;17例无明显的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甲减10例,毛细血管增生7例,2例同时出现甲减与毛细血管增生。患者平均费用为10.1万元,最高> 20万元,最低0.6万元。不同的ICIs费用之间比较,P <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ICIs联合放化疗、手术、抗血管生成治疗晚期癌症患者,是合适的选择之一,越早使用获益越大。超过30%的患者愿意支付10万元以上来延长生存,但也增加了经济负担,不能代表整体患者的支付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晚期癌症 联合治疗 卫生经济学评价
下载PDF
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朱蔚友 李薇 +2 位作者 郭人花 顾艳宏 束永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50-1554,共5页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无症状脑转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0例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无症状脑转移初治患者,一线进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联合顺铂25...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无症状脑转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0例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无症状脑转移初治患者,一线进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联合顺铂25 mg/m2(第1~3天)或卡铂(AUC=5)(第1天),每3周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接受至少1个周期化疗。结果:30例可评价颅内转移灶的疗效:部分缓解10例(33.3%),疾病稳定14例(46.7%),疾病进展6例(20%),有效率为33.3%,疾病控制率为80%,颅内转移灶的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为6.5个月。全身病灶的总体疗效:部分缓解7例(23.3%),疾病稳定14例(46.7%),疾病进展9例(30%),有效率为23.3%,疾病控制率为70%,全身病灶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经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无症状脑转移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培美曲塞
原文传递
原发部位不明癌的经验疗法——目前推荐疗法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蔚友 徐振宇(综述) 束永前(审校)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8年第7期63-66,共4页
原发部位不明癌(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 site,cups)在所有确诊的癌中大约占了5%,是一种有特殊临床表现、肿瘤生物学、组织学及治疗反应的肿瘤。在治疗的选择上一直存在着争议。其中少数几种可通过临床或病理特征来鉴别的特殊... 原发部位不明癌(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 site,cups)在所有确诊的癌中大约占了5%,是一种有特殊临床表现、肿瘤生物学、组织学及治疗反应的肿瘤。在治疗的选择上一直存在着争议。其中少数几种可通过临床或病理特征来鉴别的特殊种类,需要一定的特殊疗法;而对于大多数患者,试验性的经验治疗可以用来尝试和鉴别。最近发现一些新药化疗方案、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使其疗效有了一定的改善。通过这些治疗方法,原发部位不明癌患者中位生存期达到了9~11个月,大约有25%的患者诊断后可存活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部位不明癌 联合化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顾艳宏 束永前 +3 位作者 黄普文 朱蔚友 朱程君 李薇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515-517,共3页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健择)联合厄洛替尼(erlotinib,Tarceva)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和毒性反应。方法:1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均有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及可评价的客观指标。采用健择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15天,每28天...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健择)联合厄洛替尼(erlotinib,Tarceva)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和毒性反应。方法:1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均有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及可评价的客观指标。采用健择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15天,每28天重复,同时联合Tarceva口服150mg/天。结果:12例患者中,有11例可以评价疗效,其中获得CR1例、PR3例,SD3例,总有效率为36.4%,稳定率为27.3%,临床受益反应率为72.7%。主要毒性反应是皮疹、腹泻、口腔炎、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恶心、呕吐和转氨酶轻度升高等。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是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有效方案,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厄洛替尼 胰腺癌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一线化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雯 刘凌翔 +2 位作者 朱蔚友 徐静 束永前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45-349,共5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一线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30例经组织或细胞病理学证实的 mCRC 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与一线化疗药物联合治疗。贝伐珠单抗剂量为5 mg/kg 每2周重...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一线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30例经组织或细胞病理学证实的 mCRC 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与一线化疗药物联合治疗。贝伐珠单抗剂量为5 mg/kg 每2周重复,或7.5 mg/kg 每3周重复。一线化疗方案:18例联合 L-OHP 为主方案(FOLFOX 方案或者 CapeOx 方案),12例联合 CPT-11为主方案(FOLFIRI方案)。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生存信息。结果30例中无 CR 患者,PR 15例(50.0%),SD 10例(33.3%),PD 5例(16.7%);客观有效率50.0%,疾病控制率83.3%;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809个月(95%CI:4.079~15.921)。贝伐珠单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3例、鼻衄1例、蛋白尿1例。另有2例出现血液性毒性,考虑和化疗相关,接受 CPT-11方案者中4例出现迟发型腹泻。但上述副反应程度较轻,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未影响治疗。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一线化疗对 mCRC 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较轻,患者耐受性可,是mCRC一线治疗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贝伐珠单抗 一线化疗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真实世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黄陈军 朱蔚友 +1 位作者 林玉(综述) 朱陵君(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40-646,共7页
目前,已有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基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获批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为晚期NSCL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但RCT结果... 目前,已有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基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获批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为晚期NSCL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但RCT结果的适用性受限于严格的入组标准和特定临床环境,而真实世界研究可以整合真实世界数据,进行较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和随访,其产生的证据与RCT产生的证据互补。ICI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数年,积累了一定的真实世界用药经验。本文将回顾近年来ICI用于治疗NSCLC患者的大型扩大用药项目和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中的主要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以及在特殊人群中的用药经验,以期为中国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疗法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奥沙利铂为主方案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金时代 朱蔚友 +4 位作者 刘平 黄普文 卢凯华 束永前 巴一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观察含奥沙利铂联合方案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6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予FOLFOX4(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方案及XELOX(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方案化疗,按WHO标准评... 目的观察含奥沙利铂联合方案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6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予FOLFOX4(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方案及XELOX(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方案化疗,按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入组36例均可评价疗效。A组24例,无CR者,PR9例,近期客观有效率37.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7.0个月;B组12例,CR1例,PR4例,近期客观有效率41.7%,中位TTP为7.1个月,两组近期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标准的FOLFOX4方案比较,XELOX方案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尤其对于一般情况欠佳的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结直肠癌/进展期 化疗
下载PDF
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肺癌脑转移28例临床观察
9
作者 卢凯华 黄普文 +6 位作者 朱陵君 穆庆霞 仇金荣 刘连科 朱蔚友 巴一 束永前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752-754,共3页
目的:观察拓扑替康(TPT)联合顺铂(PDD)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与毒性。方法-28例患者分别接受5天用药或每周用药方案化疗2~6周期。16例患者接受TPT1.2mg/m^2,第1~5天;12例患者接受TPrr2.5mg/m^2,第1、8、15天;均联合PDD25m... 目的:观察拓扑替康(TPT)联合顺铂(PDD)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与毒性。方法-28例患者分别接受5天用药或每周用药方案化疗2~6周期。16例患者接受TPT1.2mg/m^2,第1~5天;12例患者接受TPrr2.5mg/m^2,第1、8、15天;均联合PDD25mg/m^2,第1~3天,28天为1周期。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8例中无完全缓解,部分缓解(PR)11例(39.3%),稳定(SD)10例(35.7%)和进展(PD)7例(25.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8.7个月。结论:TPT联合PDD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效果肯定,毒副反应能够耐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并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 化学治疗 拓朴替康 顺铂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根治性食管切除术治疗T_(1)N_(0)M_(0)食管鳞癌的100效果对比分析
10
作者 曹磊 时潇洋 +1 位作者 张伟娜 朱蔚友 《医药前沿》 2022年第31期67-70,共4页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早期(T_(1)N_(0)M_(0))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6月共60例T_(1)N_(0)M_(0)食管鳞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手术组(n=31)和ESD组(n=29)。手...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早期(T_(1)N_(0)M_(0))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6月共60例T_(1)N_(0)M_(0)食管鳞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手术组(n=31)和ESD组(n=29)。手术组给予根治性食管切除术治疗;ESD组给予ESD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OS)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手术组的R0切除率、2年mDFS、2年OS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等对生存结局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ESD组亚组分析中,不同的水平切缘距离对患者的生存结局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ESD治疗T1N0M0食管鳞状细胞癌与食管切除术的疗效相当,其术后水平切缘距离可作为预后指标,若分期为T_(1b)-SM_(2)则需要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根治性切除术 生存
下载PDF
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42
11
作者 朱蔚友 束永前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94-99,共6页
关键词 吉西他滨 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肿瘤 NSCLC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生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蔚友 束永前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23-225,228,共4页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生物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二线治疗的Ⅰ/Ⅱ期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博 王玺 +6 位作者 朱陵君 朱蔚友 李群 柳韵 祁玲 束永前 黄镜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二线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研究为前瞻性Ⅰ/Ⅱ期临床研究,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开展。研究入组经一线治疗失败且未接受过伊立替康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二线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研究为前瞻性Ⅰ/Ⅱ期临床研究,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开展。研究入组经一线治疗失败且未接受过伊立替康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给予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治疗。研究分Ⅰ期和Ⅱ期两部分。Ⅰ期阶段,伊立替康采用固定剂量(180 mg/m2静脉输注,每2周重复),安罗替尼进行剂量递增(8、10和12 mg每日1次口服,连续2周停药1周,每3周重复),观察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并确定Ⅱ期推荐剂量,应用于Ⅱ期阶段的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安罗替尼的最大耐受剂量和联合治疗的客观有效率(ORR)。结果 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共纳入31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Ⅰ期阶段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Ⅱ期阶段安罗替尼的推荐剂量确定为12 mg/d。全组患者中30例可评估疗效,部分缓解8例,疾病稳定21例,疾病进展1例;ORR为25.8%(8/31),疾病控制率为93.5%(29/31)。中位随访时间29.5个月,全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9个月(95%CI:3.7~9.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7.6个月(95%CI:12.4个月~未达到)。全组患者中发生率>10%的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粒细胞减少(25.8%,8/31)和腹泻(16.1%,5/31),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事件。结论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二线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安罗替尼 伊立替康 安全性 疗效
原文传递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状NSCLC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蔚友 李薇 +2 位作者 郭人花 顾艳宏 束永前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831-2832,共2页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晚期非鳞状NSCLC初治患者38例,一线进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化疗:培美曲塞500mg/m2 d1,联合顺铂25mg/m2 d1~d3或卡铂(AUC=5)d1,每3...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晚期非鳞状NSCLC初治患者38例,一线进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化疗:培美曲塞500mg/m2 d1,联合顺铂25mg/m2 d1~d3或卡铂(AUC=5)d1,每3周为1个周期重复,所有患者接受至少2个周期化疗。结果 38例可评价,CR 0例,PR 10例,SD 20例,PD 8例,客观有效率26.3%,疾病控制率78.9%,临床受益反应率为71.1%;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状NSCLC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易于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培美曲塞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显像评价中晚期胃癌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叶丽霖 杨航 +7 位作者 张清波 杨静 尹预真 朱蔚友 庞丽俊 周虹 闵艳艳 李丹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核素^18F标记的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DGPET/CT)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将35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根据病史分为单纯化疗(CT)组23例和同步放化疗(CCRT)组12例,分别于治疗前... 目的探讨正电子核素^18F标记的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DGPET/CT)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将35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根据病史分为单纯化疗(CT)组23例和同步放化疗(CCRT)组12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3~4周和治疗后1—3个月行^18F—FDGPET/CT检查,比较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代谢肿瘤体积(MTV)与治疗前的变化百分比(△SUVmax%和AMTV%)。在CCRT组和CT组中,以ASUVmax%降低≥43.08%作为闽值将每组分为两个亚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代谢参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因素。结果胃腺癌原发病灶的平均SUVmax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CT组和CCRT组的总缓解率(34.8%比50.0%,P=0.383)、疾病控制率(73.9%比75.0%,P=0.9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OS和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组治疗后SUV-及MTV越低,则OS、PFS越长(P〈0.05),而CCRT组包括SUVmax变化率在内的所有临床因素与OS、PFS无相关性(P〉0.05)。结论行CT和CCRT治疗的△SUVmax%降低≥43.08%的中晚期胃癌患者OS和FPS均较长,提示预后更佳。^18F-FDG PET/CT对评估中晚期胃癌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同步放化疗
下载PDF
^(18)F-FDGPET/CT显像对中晚期胰腺癌同步放化疗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航 张清波 +6 位作者 杨静 尹预真 朱蔚友 庞丽俊 周虹 闵艳艳 李丹明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中晚期胰腺癌患者17例予吉西他滨1.0g/m^2静脉滴注30min,每周1次,共5周,予调强放疗照射主要危及器官。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行PET/CT...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中晚期胰腺癌患者17例予吉西他滨1.0g/m^2静脉滴注30min,每周1次,共5周,予调强放疗照射主要危及器官。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行PET/CT检查。采用ROC曲线分析治疗前后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变化率(ΔSUVmax%)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分析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中晚期胰腺癌原发病灶治疗后的SUVmax低于治疗前(8.96±3.14vs.12.40±4.65)(P<0.05),而其治疗后代谢肿瘤体积与治疗前相仿(99.46±33.77vs.97.48±22.92)(P>0.05)。ΔSUVmax%灵敏度、特异度和阈值分别为100%、53.3%和25.4%。以ΔSUVmax%为25.4%划分为两个亚组,两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性别、肿瘤分期、腹腔淋巴转移、治疗前后SUVmax以及ΔSUVmax%均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SUVmax指标可用于评估中晚期胰腺癌同步放化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胰腺癌 同步放化疗
原文传递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24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婧 顾艳宏 +1 位作者 束永前 朱蔚友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031-3032,共2页
目的观察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24例,采用曲妥珠单抗加常规化疗联合治疗。曲妥珠单抗首剂量为8mg/kg,随后剂量为6mg/kg,21d重复1次。所有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 目的观察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24例,采用曲妥珠单抗加常规化疗联合治疗。曲妥珠单抗首剂量为8mg/kg,随后剂量为6mg/kg,21d重复1次。所有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观察其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无疾病进展期(PFS)、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结果 2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7例,疾病稳定9例,疾病进展7例;疾病控制率为70.83%,1年生存率为54.20%,中位PFS为9个月,中位OS为14.4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消化道毒性,无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明显下降等心脏毒性。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妥珠单抗 胃癌
原文传递
EGFR-TKIs一线治疗根治术后复发的EGFR基因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
18
作者 曹磊 顾翔 +2 位作者 时潇洋 卞广利 朱蔚友 《江苏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834-837,共4页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一线治疗根治术后复发的EGFR基因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2例NSCLC根治术后复发患者接受EGFR-TKIs一线治疗,患者均携带EGFR基因突变。回顾性分析E...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一线治疗根治术后复发的EGFR基因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2例NSCLC根治术后复发患者接受EGFR-TKIs一线治疗,患者均携带EGFR基因突变。回顾性分析EGFR-TKIs一线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3年总生存率。结果 EGFR-TKIs一线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1.6%和91.9%。2例(3.2%)患者出现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其中1例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为手足综合征。随访4~36个月,自开始EGFR-TKIs治疗的中位PFS为10.3个月。一、二代和三代EGFR-TKIs治疗的中位PFS分别为8.0个月和16.5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5%和22.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奥希替尼能延长患者的PFS(P=0.004)。结论 EGFR-TKIs一线治疗根治术后复发的EGFR基因突变型NSCLC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奥希替尼具有延长PFS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术后复发 一线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