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吕素洁 吴寿岭 +4 位作者 朱辰蕊 李金锋 黄喆 王艳丽 季春鹏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的影响,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参加健康体检的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且基线资料完整的98875名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作为观察队列,随访...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的影响,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参加健康体检的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且基线资料完整的98875名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作为观察队列,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以新发AMI作为终点事件。根据AIP将研究人群进行四分位数分组,Q_(1)组(24560名):AIP<-0.56;Q_(2)组(24925名):-0.56≤AIP<-0.16;Q_(3)组(24653名):-0.16≤AIP<0.31;Q_(4)组(24737名):AIP≥0.31。采用寿命表法计算心肌梗死的累积发病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IP对AMI发生的影响。结果在平均随访(12.9±1.0)年后,共有1804例研究对象发生AMI。随AIP四分位数分组递增,AMI累积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分别为1.23%、1.47%、2.11%和2.47%(P<0.001)。在校正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育锻炼、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饮酒、卒中病史、是否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收缩压、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C反应蛋白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P每增加一个标准差(0.68),AMI发生的风险增加30%(HR=1.30,95%CI:1.21~1.41,P<0.001);与Q_(1)组比较,Q_(3)组和Q_(4)组发生AMI的风险分别增加了46%(HR=1.46,95%CI:1.24~1.71,P<0.001)和70%(HR=1.70,95%CI:1.45~1.99,P<0.001),但Q_(2)组发生AMI的风险并未显著增加(HR=1.15,95%CI:0.97~1.35,P=0.11)。结论开滦队列研究数据显示,AIP增加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对新发心力衰竭的影响
2
作者 季春鹏 汪国栋 +5 位作者 黄喆 朱辰蕊 王娜 刘妍 王锦梅 吴寿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0-1035,共6页
目的:探讨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ePWV)对新发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健康体检、无心力衰竭病史且资料完整的98269例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为观察队列,平均随访(13.85±1.40)年。将研究人群按e PWV四分位数分... 目的:探讨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ePWV)对新发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健康体检、无心力衰竭病史且资料完整的98269例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为观察队列,平均随访(13.85±1.40)年。将研究人群按e PWV四分位数分为四组:即Q1组(e PWV<12.54 m/s,n=24567)、Q2组(12.54 m/s≤ePWV<13.95 m/s,n=24567)、Q3组(13.95 m/s≤ePWV<15.44 m/s,n=24568)和Q4组(ePWV≥15.44m/s,n=24567),计算各组新发心力衰竭的发病密度。在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文化程度、心血管家族史、心肌梗死病史、脑卒中病史、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后,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e PWV对新发心力衰竭的影响。结果:随着ePWV四分位组的递增,新发心力衰竭的发病密度呈递增趋势,分别为0.48/千人年、1.21/千人年、2.45/千人年和5.42/千人年。在校正性别、吸烟、饮酒等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ePWV每增加1 m/s,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增加37%(HR=1.37,95%CI:1.34~1.39,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无论有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男性还是女性、青中年(<52岁)还是中老年(≥52岁),ePWV均与新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存在显著关联(P均<0.01)。结论:ePWV是新发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解偶联蛋白2的代谢调控作用及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朱辰蕊 刘乃丰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75-776,共2页
关键词 肥胖 Β-细胞 DM 2型糖尿病 解偶联蛋白2 失代偿 胰岛素抵抗 代谢调控 分泌 发现
下载PDF
血压水平对2型糖尿病人群肾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朱辰蕊 戚长春 +6 位作者 李冬青 王丽晔 黄喆 李金峰 王艳秀 王静 吴寿岭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3519-3520,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血压水平对2型糖尿病人群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共收集5463例体检糖尿病患者,以基线不同血压水平分为5组,以eGFR<60 mL/(min ·1.73 m2)定义为肾功能不全作为终点事件,应用多因素Logisti... 目的:研究不同血压水平对2型糖尿病人群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共收集5463例体检糖尿病患者,以基线不同血压水平分为5组,以eGFR<60 mL/(min ·1.73 m2)定义为肾功能不全作为终点事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压及其他因素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1)观察对象中新发肾功能不全者为454例,5组患者发病率分别为5.5%、6.6%、8.9%、9.4%和14.7%(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第1组比较,第2组到第5组发生肾功能不全事件的 R R值分别为:1.12(95% C I:0.79~1.59,P=0.52)、1.44(95% C I:1.02~2.03,P=0.04)、1.40(95% C I:1.02~1.93,P=0.04)、2.17(95% C I:1.51~3.12,P<0.01)。结论高血压可增加糖尿病人群肾功能不全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糖尿病 2型 肾功能 风险
下载PDF
血浆miR-378、HSF1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朱辰蕊 高竞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2022-2025,共4页
目的分析血浆微小RNA-378(miR-378)、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唐山市开滦总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CHF病人137例作为CHF组,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 目的分析血浆微小RNA-378(miR-378)、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唐山市开滦总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CHF病人137例作为CHF组,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对CHF病人进行分级,其中Ⅰ级或Ⅱ级45例,Ⅲ级50例,Ⅳ级42例;另选取同期因急性心肌梗死于本院住院治疗的6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人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受试者血浆miRNA-378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浆HSF1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浆miR-378、HSF1水平与左心室重构指标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相关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HF病人LVMI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心功能Ⅰ级或Ⅱ级、Ⅲ级、Ⅳ级组病人血浆LVMI、LVEDV水平依次升高(P<0.05),miR-378、HSF1、LVEF水平依次降低(P<0.05)。Pearson法分析显示,CHF组病人血浆miR-378、HSF1与LVMI、LVEDV均呈负相关(P<0.005),与LVEF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miR-378、HSF1是LVM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浆miR-378、HSF1水平降低可能与CHF病人左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为临床诊断CHF病人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重构 微小RNA-378 热休克转录因子1
下载PDF
心内科住院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朱辰蕊 龚艳君 +1 位作者 洪涛 张友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49-953,共5页
目的评价心内科住院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652例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因心血管疾病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收集一般住院资料,测定baPWV,行心脏彩超等检查。以左心室舒张功能... 目的评价心内科住院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652例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因心血管疾病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收集一般住院资料,测定baPWV,行心脏彩超等检查。以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同分为舒张功能正常组(E/A≥0.8,E/E’≤8)、轻度舒张功能不全组(E/A〈0.8,E/E’≤8)、中度舒张功能不全组(0.8≤E/A≤1.5,8〈E/E’〈13)、重度舒张功能不全组(E/A≥2.0,E/E’≥13),比较四组间baPWV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定ba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以重度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E/E’≥13)作为终点事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影响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混杂因素。结果四组间baPWV随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而升高(P〈0.001)。研究对象中baPWV与E/A比值呈明显负相关(r=-0.257,P〈0.001),baPWV与E/E’比值呈明显正相关(r=0.24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PWV≥1400 cm/s是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其RR值为1.93(95%CI为1.09~3.44,P=0.03)。结论 ba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高明 李冬青 +6 位作者 臧书梅 朱辰蕊 李金锋 刘英 赵洪涛 王艳秀 王艳丽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848-850,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查体的成人7180例,根据MS的诊断标准分为MS组(1457例)和非MS组(5723例),测量所有入选者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检测空腹血...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查体的成人7180例,根据MS的诊断标准分为MS组(1457例)和非MS组(5723例),测量所有入选者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H-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经颈动脉超声检测IMT;比较MS与非MS组入选者IMT及相关指标。结果 MS组入选者IMT明显高于非MS组入选者IMT(P<0.01),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MS组入选者IMT明显高于非MS组入选者IMT,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汉族人群MS可以增加动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对MS患者及早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有肋于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颅脑手术患者加用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丽萍 王静 +3 位作者 舒畅 李继华 刘业松 朱辰蕊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38-439,共2页
目的观察弹力袜预防颅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 84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2组术后均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手术日开始应用抗血栓弹力袜,观察术后DVT的... 目的观察弹力袜预防颅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 84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2组术后均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手术日开始应用抗血栓弹力袜,观察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DVT 8例,试验组发生DVT 1例,2组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98,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应用弹力袜是预防颅脑手术患者术后DVT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静脉血栓形成 长补袜 压力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指标变化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杜鑫 刘妍 +9 位作者 张莹 施继红 黄喆 朱辰蕊 李慧英 魏晓明 林黎明 熊海亮 季春鹏 吴寿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指标变化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从2006年~2011年3次开滦集团职工体检者中,随机分层抽取增加了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测定的体检者4190例,基线时平均年龄(49.78±9.74)岁。按...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指标变化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从2006年~2011年3次开滦集团职工体检者中,随机分层抽取增加了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测定的体检者4190例,基线时平均年龄(49.78±9.74)岁。按照美国心脏协会(AHA)提出的7项心血管健康指标标准(不吸烟、正常体重指数、积极体育锻炼、健康饮食、正常胆固醇水平、正常血压水平、正常空腹血糖水平),每项指标分理想、一般、差3级,分别为2、1、0分。根据第1次、第3次体检的心血管健康评分变化(△CHS),将研究人群分为8组(依次为△CHS≤-4、-3、-2、-1、0、1、2、≥3分组,分别为241、368、611、855、911、647、354、203例)。采用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CHS对baPWV的影响。结果:随着△CHS由低向高转变(依次为aCHS≤-4、-3、-2、-1、0、1、2、≥3分组),baPWV值逐渐降低分别为(1590.78±17.93、1566.4±14.5、1552.83±11.25、1536.59±9.51、1508.85±9.21、1499.81±10.93、1485.92±14.82、1475.85±19.57)cm/s。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多种混杂因素之后,△CHS每增加1分,baPWV减少15.58cm/s(B=-15.5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多种混杂因素之后,△CHS每增加1分,罹患动脉僵硬的风险降低14%(比值比=0.86,95%可信区间:0.83~0.90)。结论:aCHS与baPWV呈负相关。改善心血管健康指标可以降低中老年人群患动脉僵硬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 健康状况 动脉僵硬度
下载PDF
非糖尿病人群的长期空腹血糖变异性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穆瑞娲 朱辰蕊 +10 位作者 杜鑫 韩旭 汪国栋 陈朔华 林黎明 李慧英 赵秀娟 魏晓明 季春鹏 黄喆 吴寿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1-707,共7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的长期空腹血糖(FBG)变异性(FBGV)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开滦研究参加2006-2007年体检后至少参加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3年任意两次随访的人群作为观察对象,计算并使用FBG标准差(SD)和...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的长期空腹血糖(FBG)变异性(FBGV)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开滦研究参加2006-2007年体检后至少参加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3年任意两次随访的人群作为观察对象,计算并使用FBG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来定义FBGV,并根据FBGV四分位数将观察对象分成四组,以计算变异性的末次体检时间为随访起点。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探讨非糖尿病人群FBGV分组、FBGV每增加1个SD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观察对象共62 019例,随访6.76(6.45,7.14)年期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2 661例。与FBG-SD、FBG-CV第一四分位组人群相比,第四四分位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15%和12%[HR(95%CI)分别为:1.15(1.03-1.28)、1.12(1.00-1.24)];FBG-SD、FBG-CV每增加1个SD,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均增加7%[HR(95%CI)分别为:1.07(1.04-1.11)、1.07(1.03-1.10)]。结论:非糖尿病人群的长期FBGV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呈正向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变异性 心脑血管事件 非糖尿病人群
下载PDF
累积血压暴露对新发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艳秀 刘爱华 +5 位作者 邢爱君 李金锋 赵海燕 朱辰蕊 吴寿岭 陈朔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讨累积血压暴露(cumBP)对新发心房颤动(AF)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观察对象为唐山开滦集团员工,自2006年开始每隔2年进行1次体检,截止至2015年底,共进行了5次体检。前3次体检均参加且血压等基线资料完... 目的探讨累积血压暴露(cumBP)对新发心房颤动(AF)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观察对象为唐山开滦集团员工,自2006年开始每隔2年进行1次体检,截止至2015年底,共进行了5次体检。前3次体检均参加且血压等基线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为57927例。排除既往AF病史者、随访时心电图资料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学分析的观察对象为40727例。根据累积收缩压暴露(cumSBP)进行四分位数分组:第一分位组:cumSBP<464 mmHg·year;第二分位组:464 mmHg·year≤cumSBP<512 mmHg·year;第三分位组:512 mmHg·year≤cumSBP<569 mmHg·year;第四分位组:cumSBP≥569 mmHg·year。比较不同cumSBP组新发AF的情况。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cumBP对新发AF的预测价值。结果 (1)40727例观察对象,平均年龄51.81±11.54岁,其中男性30693例(75.4%),女性10034例(24.6%)。(2)结果表明,男性比例和年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尿酸水平均随cumSBP的增加而增加,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平均随访4.97±0.37年,影响新发AF事件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cumSBP每增加10 mmHg·year,发生新发AF的HR值为1.034(95%CI 1.012~1.057);累积舒张压暴露每增加5 mmHg·year,发生新发AF的HR值为1.026(95%CI 1.008~1.044)。结论 cumBP对新发AF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血压暴露 心房颤动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附3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金梅 邓曦东 +1 位作者 胡智玲 朱辰蕊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94-796,共3页
关键词 气胸 体征与症状 老年人
下载PDF
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魏晓明 林黎明 朱辰蕊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6期441-443,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 目的观察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小剂量美托洛尔(6.25—25mg/d)。完成治疗计划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收缩末期内径(LVS)和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53.7%和总有效率81.5%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22.2%和总有效率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62,P=O.001;,=5.637,P=0.016)。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D、LVS和LVEF等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D为(58.6±7.2)mm、LVS为(37.5±8.8)mm和LVEF为56.7%±6.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8±9.8)mrn、(41.7±9.3)mm和52.5%±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34、2.411和3.279,均为P〈0.05)。结论在本研究样本人群中.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心功能,并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心力衰竭 心脏功能
下载PDF
收缩压纵向轨迹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鑫 张芮英 +10 位作者 张莹 施继红 黄喆 朱辰蕊 李慧英 魏晓明 林黎明 熊海亮 刘妍 季春鹏 吴寿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讨收缩压(SBP)纵向轨迹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以开滦研究中满足标准的对象组成研究队列。通过SAS Proc Traj程序确定观察对象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健康体检的SBP纵向轨迹,生成5个不同的SBP轨迹组:低-稳定... 目的:探讨收缩压(SBP)纵向轨迹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以开滦研究中满足标准的对象组成研究队列。通过SAS Proc Traj程序确定观察对象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健康体检的SBP纵向轨迹,生成5个不同的SBP轨迹组:低-稳定轨迹组、中-稳定轨迹组、中-高轨迹组、高-中轨迹组和高-稳定轨迹组。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SBP轨迹组于2012~2013、2014~2015年2次健康体检时的房颤发病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SBP轨迹组与房颤的关系。结果:(1)40 727例纳入研究,平均年龄(51.81±11.54)岁,其中,男性30 693例(75.4%)。低-稳定轨迹组10 950例,中-稳定轨迹组19 158例,中-高轨迹组3 736例,高-中轨迹组4 702例,高-稳定轨迹组2 181例。(2)低-稳定轨迹组、中-稳定轨迹组、中-高轨迹组、高-中轨迹组和高-稳定轨迹组房颤发病率分别为:0.1%、0.2%、0.5%、0.5%、0.6%(P均<0.05)。(3)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与低-稳定轨迹相比,中-高轨迹、高-中轨迹、高-稳定轨迹均是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对应的HR(95%CI)分别为7.58(2.08~27.73)、5.30(1.88~14.95)、8.52(1.96~37.09)(P均<0.05)。排除有心肌梗死病史、脑卒中病史者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以上主要研究结果趋势一致。结论:SBP纵向轨迹水平升高是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压纵向轨迹 心房颤动
下载PDF
脑出血血肿清除后早期高压氧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裴斐 王静 +3 位作者 袁伟 朱辰蕊 刘宝军 李继华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4期285-289,共5页
(1)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在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的临床效果。(2)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9例,均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均行血肿清除术。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4例患者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 (1)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在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的临床效果。(2)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9例,均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均行血肿清除术。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4例患者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为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吸氧、降压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未行高压氧治疗为对照组。治疗20天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纤维蛋白原(FIB)及水肿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治疗效果。(3)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hs-CRP、NSE及FIB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NIHSS及脑水肿面积,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NIHSS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水肿恢复情况好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水肿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P<0.05)。(4)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降低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患者的血清hs-CRP、NSE及FIB水平,对术后脑水肿及神经功能恢复均有显著效果,并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脑出血 脑水肿 血肿清除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裴斐 王静 +1 位作者 袁伟 朱辰蕊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3期200-203,共4页
(1)目的探讨并发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响因素以及预后,从而为积极治疗,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2)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并发2型糖尿病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36例无2型糖尿病的脑出血患者进行比较,观... (1)目的探讨并发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响因素以及预后,从而为积极治疗,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2)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并发2型糖尿病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36例无2型糖尿病的脑出血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出血量及预后等。(3)结果并发2型糖尿病的脑出血患者意识障碍、感觉障碍、偏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糖尿病的脑出血患者出血量≥30mL患者的比例高于正常血糖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结论 2型糖尿病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重于脑出血不合并2型糖尿病者,病死率及致残率高,且预后更差,临床上应积极控制血糖,预防脑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脑出血 高血糖 预后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增加刷牙频次对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静 李建民 +5 位作者 马荣丽 朱辰蕊 陆岩 张丽萍 孟杨 郁文芝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2期110-112,共3页
1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刷牙频次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作用。2方法选择开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60例,于机械通气后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 1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刷牙频次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作用。2方法选择开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60例,于机械通气后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高露洁漱口液刷牙,1次/6h;对照组应用相同漱口液刷牙,1次/12h。于刷牙前及刷牙后2、7d比较两组患者清洁口腔后口腔感染、VAP发生率。3结果两组患者刷牙前均无口腔感染及VAP的发生;刷牙后2、7d观察组的口腔感染、VAP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结论通过增加机械通气患者刷牙频次可降低V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刷牙频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炎症因子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研究:开滦集团8.3万职工6.9年随访结果
18
作者 杜鑫 季春鹏 +9 位作者 张莹 施继红 黄喆 朱辰蕊 李慧英 魏晓明 林黎明 熊海亮 刘妍 吴寿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水平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参加2006-07至2007-10开滦集团公司健康体检的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为研究对象,排除急性炎症及资料不全者,最终83 228名受试者纳入研究队列,每年收集1次员工死...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水平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参加2006-07至2007-10开滦集团公司健康体检的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为研究对象,排除急性炎症及资料不全者,最终83 228名受试者纳入研究队列,每年收集1次员工死亡信息,末次随访时间为2013-12-31。将研究对象分别按基线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C反应蛋白(CRP)的四分位数分组,比较各组全因死亡率,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各组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结果:平均随访6.9年后,基线WBC第一、二、三、四四分位组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4.2%、4.5%、4.5%和5.0%(P〈0.001);基线NLR第一、二、三、四四分位组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3.3%、3.6%、4.5%和6.7%(P〈0.001);基线CRP第一、二、三、四四分位组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3.0%、3.6%、4.8%和6.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腰围等混杂因素后,随着基线WBC、NLR和CRP水平升高,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均呈递增趋势,且基线WBC、NLR、CRP第四四分位组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为第一四分位组的1.17[95%可信区间(CI):1.06~1.29]、1.44(95%CI:1.31~1.59)、1.33(95%CI:1.20~1.47)倍。结论:WBC、NLR和CRP水平均为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C反应蛋白质 死亡原因
下载PDF
血清Caveolin-1、Caspase-3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靖 王秀艳 +3 位作者 杨红梅 朱辰蕊 赵悦 张会芬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微囊蛋白-1(Caveolin-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选取AIS患者148例为AIS组,根据其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n=57)、非END组(n=91);同期选取体检... 目的 探讨血清微囊蛋白-1(Caveolin-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选取AIS患者148例为AIS组,根据其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n=57)、非END组(n=91);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53例为对照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aveo-lin-1、Caspase-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Caveolin-1、Caspase-3水平对AIS患者发生END的预测价值。结果 AIS组血清Caveolin-1、Caspase-3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 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血糖、Caveolin-1、Caspase-3为AIS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P均<0. 05)。Caveo-lin-1联合Caspase-3预测AIS患者发生END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均<0. 05)。结论 AIS患者血清Caveo-lin-1、Caspase-3水平升高为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可作为END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微囊蛋白-1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下载PDF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与新发心力衰竭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辰蕊 施继红 +7 位作者 黄喆 魏晓明 李慧英 林黎明 杜鑫 刘妍 季春鹏 吴寿岭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5-911,共7页
目的:探讨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与新发心力衰竭(心衰)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2006至2007年参加开滦集团公司职工健康体检且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资料完整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患有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 目的:探讨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与新发心力衰竭(心衰)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2006至2007年参加开滦集团公司职工健康体检且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资料完整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患有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有心衰病史者。依据心血管健康评分(CHS)将入选人群分为CHS<8分组、8分≤CHS<10分组和CHS≥10分组。以新发心衰为终点事件,研究随访至2016年12月31日。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CHS与新发心衰的关系。结果:该研究最终入选95 167人,其中CHS<8分组26 640人、8分≤CHS<10分组35 230人、CHS≥10分组33 297人。中位随访时间10.3年,随访期间CHS<8分组、8分≤CHS<10分组和CHS≥10分组人群心衰发病率分别为2.7%(729/26 640)、1.8%(651/35 230)和1.1%(360/33 297)。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心肌梗死史、心房颤动史、收入、饮酒、教育水平以及服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的情况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8分≤CHS<10分组和CHS≥10分组人群新发心衰的风险分别较CHS<8分组低了32%( HR=0.68,95% CI 0.61~0.75)和51%( HR=0.49,95% CI 0.43~0.55)。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中分别移除1个行为或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HR值变化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收缩压( HR=0.78,95% CI 0.74~0.82)、体重指数( HR=0.78,95% CI 0.74~0.82)、空腹血糖( HR=0.77,95% CI 0.73~0.81)、总胆固醇( HR=0.76,95% CI 0.72~0.80)、体育锻炼( HR=0.72,95% CI 0.69~0.76)、吸烟( HR=0.75,95% CI 0.71~0.79)和食盐摄入量( HR=0.73,95% CI 0.69~0.77)。 结论:CHS与新发心衰风险呈负相关,并呈现剂量-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