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密度划分的分布式数据容错存储算法研究
1
作者 翁锦阳 朱铁兵 柏志安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为保证数据安全性,缓解数据存储空间,提出基于密度划分的分布式数据容错存储算法。过滤分布式数据高密度数据区域,将具有高度相似的目标划分到不同区域,通过数据来源样本点描述数据的密度分布,设定数据弹性,利用概率以及数据粒度推算出... 为保证数据安全性,缓解数据存储空间,提出基于密度划分的分布式数据容错存储算法。过滤分布式数据高密度数据区域,将具有高度相似的目标划分到不同区域,通过数据来源样本点描述数据的密度分布,设定数据弹性,利用概率以及数据粒度推算出对应的存储梯度和强度指数,并在信息存储中引入数据存储梯度和数据弹性,完成分布式数据容错存储。实验证明,所提算法有较高的容错性,带宽吞吐量平稳,平均路径长度较小,能提高网络数据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划分 分布式数据 数据容错存储 数据粒度 强度指数
下载PDF
医疗设备网络与数据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2
作者 朱铁兵 《信息与电脑》 2023年第17期217-219,共3页
主要研究医疗设备网络与数据安全防护体系。首先,探讨建设医疗设备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性,指出网络安全在医疗设备领域重要性。其次,分析医疗设备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包括技术复杂性、数据安全风险等问题。最后,提出建设医疗... 主要研究医疗设备网络与数据安全防护体系。首先,探讨建设医疗设备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性,指出网络安全在医疗设备领域重要性。其次,分析医疗设备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包括技术复杂性、数据安全风险等问题。最后,提出建设医疗设备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议,如制定医疗设备准入机制、完善医院相关制度流程、加强医疗设备软件供应链管理、加强资产管理以及加强漏洞管理等,旨在提升医疗设备网络与数据的安全性,保障医疗系统的稳定运行与患者数据的隐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备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防护 制度流程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朱铁兵 杨志键 +5 位作者 马根山 尹航 钱卫冲 张馥敏 曹克将 马文珠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1-222,共2页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 E(apo E)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 (CHD)患者的关系以及对中国人血脂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 6 8例年龄≤ 5 5岁的 CHD患者为 CHD1 组、136例年龄≥ 6 5岁的 CHD患者为 CHD2 组及 136例健康对照者为对照组 ,测定...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 E(apo E)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 (CHD)患者的关系以及对中国人血脂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 6 8例年龄≤ 5 5岁的 CHD患者为 CHD1 组、136例年龄≥ 6 5岁的 CHD患者为 CHD2 组及 136例健康对照者为对照组 ,测定空腹血清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Hha I内切酶消化及聚丙烯胺疑胶电泳的方法确定 apo E基因多态性。  结果 :Apo E3/ 4基因型频率和 E4等位基因频率在 CHD1 组明显高于 CHD2 组和对照组 (P<0 .0 1) ,CHD2 组和对照组无差别。 CHD1 组与对照组血脂水平无差别 ,而 CHD2 组的 TC、低密度脂蛋白 (L DL - C)水平明显高于 CHD1 组和对照组 (P<0 .0 1)。不同的 apo E基因型其 TC、L DL- C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 :Apo E基因多态性是影响 TC、L DL- C水平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 ;Apo E4与 CHD有明显的相关性 ,即 apo E4可能是早发 CHD独立的易患遗传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朱铁兵 杨志健 +2 位作者 王连生 黄峻 马文珠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 :评价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与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有选择性的对 37例患者行经皮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成形术 ,观察其疗效和血管并发症。结果 :1 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 93 8% (有 2例失... 目的 :评价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与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有选择性的对 37例患者行经皮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成形术 ,观察其疗效和血管并发症。结果 :1 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 93 8% (有 2例失败 )。 2 1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17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2 6处存在≥ 70 %的狭窄病变 ,适合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2 6处病变有 4处PTCA疗效满意 ,2 2处行PTCA +支架术 ,植入支架 31只。狭窄从 (81± 12 ) %降低至 (10 6± 7 4 ) % ,最小血管直径由 (0 86± 0 12 )mm增加至 (3 0 8± 0 32 )mm。 6例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3 所有患者术后即拔导管鞘 ,局部压迫 4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3 3% (1例术后的桡动脉闭塞 )。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成形术安全可行 ,其具有穿刺部位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的特点 ,可选择性的应用于某些冠心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成形术 临床应用 疗效 血管并发症 冠心病
下载PDF
经冠脉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朱铁兵 张馥敏 +5 位作者 徐清斌 杨志健 王连生 陈波 周芳 马文珠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7-258,I005,共3页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植入幼猪急性心肌梗死 (AMI)区对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冠脉转运方法 ,将 5 溴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的幼猪自体骨髓MSC植入心肌梗死区 ,8周后行99mTc 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肌灌...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植入幼猪急性心肌梗死 (AMI)区对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冠脉转运方法 ,将 5 溴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的幼猪自体骨髓MSC植入心肌梗死区 ,8周后行99mTc 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移植的MSC可通过毛细血管内膜并转化为心肌样细胞 ;8周后移植的MSC在心肌内微环境诱导下可心肌化及血管化 ;治疗组射血分数明显提高 (32 75 %vs4 9 86 % ,P <0 0 0 1)。结论 MSC移植通过促进血管及心肌再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冠脉细胞移植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动物模型 微环境
下载PDF
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朱铁兵 杨志健 +5 位作者 钱卫冲 王珲 王海燕 张馥敏 曹克将 马文珠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研究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片长多态性技术检测 1 78例心肌梗死患者及 1 78例正常人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 研究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片长多态性技术检测 1 78例心肌梗死患者及 1 78例正常人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仪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发现 ,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有 3种基因型 ,即纯合子突变型 (TT)、杂合子突变型 (TC)及正常型 (CC)。心肌梗死组TT型频率为 35 .4% ,TC型频率为 53 .8% ,CC型频率为 1 0 .8% ,T等位基因频率为 62 .3 % ,C等位基因频率为 37.7%。正常组中TT型频率为 2 0 .1 % ,TC型频率为 55 .8% ,CC型频率为 2 4 .1 % ,T等位基因频率为 32 .1 % ,C等位基因频率为 67.9% ,且心梗死组TT高于正常组。正常人群中TT基因型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 (TC +CC)基因型者。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多因素分析显示 ,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型TT可能是心肌梗死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结论提示 ,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TT基因型突变可能升高个体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可能是心肌梗死的易感基因之一 ;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型TT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心肌梗死 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N^5 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脂蛋白脂肪酶多态性的分布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朱铁兵 王海燕 +2 位作者 王强 钱卫冲 王连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15-219,共5页
为了探讨脂蛋白脂肪酶基因内含子6区(PvuⅡ)和8区(HindⅢ)位点变异与冠心病的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106例心肌梗塞存活病人及106例正常健康人的脂蛋白脂肪酶基因PvuⅡ、HindⅢ位点多态性。并采用非... 为了探讨脂蛋白脂肪酶基因内含子6区(PvuⅡ)和8区(HindⅢ)位点变异与冠心病的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106例心肌梗塞存活病人及106例正常健康人的脂蛋白脂肪酶基因PvuⅡ、HindⅢ位点多态性。并采用非条件的lo-gistic单元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血压、脂蛋白脂肪酶等位基因P-和单倍体H+P-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其中P-和H+P-在多元回归分析后其比值比为3.59和2.54,载脂蛋白A/B的比值比为0.06。因此认为除传统的危险因素外,脂蛋白脂肪酶P-和单倍体H+P-也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载脂蛋白A/B比值可能是较其他血脂指标更好的冠心病独立的预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脂肪酶 冠心病 多态性 病理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M235T多态性与原发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铁兵 杨志健 +4 位作者 徐雯 谢勇 张馥敏 曹克将 马文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3-364,39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的方法检测132例EH患者和143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的AGTM235T基因型,比较各组间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分...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的方法检测132例EH患者和143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的AGTM235T基因型,比较各组间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分析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与EH的关系。结果:EH患者AGTM235T基因型MM、MT、TT的频率分别为43.2%、25.5%、31.3%,与正常对照组的53.5%、28.1%、18.4%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AGTM235T等位基因频率:M正常组67.5%,EH组55.9%;T正常组32.5%,EH组45.1%;T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AGTM235T的T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的分布较正常组高,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与EH可能有关,即T等位基因携带可能增加EH发病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原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人脂蛋白脂酶的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朱铁兵 王海燕 +2 位作者 王强 钱卫冲 王震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6期562-564,共3页
为分析人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采用两对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nasechainre-action,PCR)扩增人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lipase,LpL)基因内含子6区和8区的PVUⅡ(18... 为分析人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采用两对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nasechainre-action,PCR)扩增人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lipase,LpL)基因内含子6区和8区的PVUⅡ(189bp)和HindⅢ(715bp)位点特异性片段。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PVUⅡ和HindⅢ酶解上述的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分离上述的酶解片段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101名正常健康人LpL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P167.8%,P232.2%;H177.2%,H222.3%。此法简便、灵敏,且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脂酶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
下载PDF
载脂蛋白(a)基因TTTTA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多态性的分析及与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铁兵 杨志健 +3 位作者 王连生 钱卫冲 黄峻 马文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2-123,141,共3页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载脂蛋白(a)基因TTTTA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多态性及与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溴乙锭染色等技术分析南京地区156例正常汉人TTTTA五核苷酸重复序列。结果:共检出TTTTA...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载脂蛋白(a)基因TTTTA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多态性及与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溴乙锭染色等技术分析南京地区156例正常汉人TTTTA五核苷酸重复序列。结果:共检出TTTTA串联次数为5、7、8、9、10和11共6种等位基因和5/9、5/8、7/10、8/8、8/9、8/10、9/9、9/10、9/11、11/11的10种基因型,8等位基因频率在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最高,9及5次之。5等位基因(5/9+5/8)血清脂蛋白(a)水平高于8(8/8)、9(8/9+9/9),但未见有统计学差别。结论:中国汉族南京地区人群存在载脂蛋白(a)基因TTTTA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多态性;未能发现载脂蛋白(a)基因型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 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 脂蛋白 心脑血管病
下载PDF
氧化型脂蛋白(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铁兵 杨志健 +2 位作者 王连生 曹克将 马文珠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56-558,共3页
探讨氧化型脂蛋白 (a)能否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 ,以阐明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天然脂蛋白 (a)及不同浓度的氧化型脂蛋白 (a) ,采用细胞酶联免疫检测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 探讨氧化型脂蛋白 (a)能否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 ,以阐明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天然脂蛋白 (a)及不同浓度的氧化型脂蛋白 (a) ,采用细胞酶联免疫检测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蛋白的表达 ,用一步法提取RNA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mR NA的表达 ,并用单核细胞粘附率试验检测单核细胞粘附。结果发现 ,氧化型脂蛋白 (a)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蛋白表达 ,5、10及 2 0nmol/L氧化型脂蛋白 (a)分别使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表达明显增加到12 1%± 8%、16 3%± 13%及 2 4 1%± 2 8%。氧化型脂蛋白 (a)促使单核细胞粘附率增加 ,并且粘附率与氧化型脂蛋白 (a)浓度呈正相关。且氧化型脂蛋白 (a)能促使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果提示 ,氧化型脂蛋白 (a)能诱导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表达增强 ,这可能与脂蛋白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氧化型脂蛋白(a)对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的影响 细胞酶联免疫 化型脂蛋白(a)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静脉补钠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4小时尿钠和尿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铁兵 何长伦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目的 研究静脉补钠对肝硬化患者尿钠、尿量的影响。方法  14 3例肝硬化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72例 ,对照组 71例 ,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 3 %氯化钠 10 0ml静脉滴注 ,1次 /日 ,对照组采取限钠摄入。结果 对照组尿钠为 93 ... 目的 研究静脉补钠对肝硬化患者尿钠、尿量的影响。方法  14 3例肝硬化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72例 ,对照组 71例 ,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 3 %氯化钠 10 0ml静脉滴注 ,1次 /日 ,对照组采取限钠摄入。结果 对照组尿钠为 93 .6± 3 6.1mmol/L ,尿量为 12 0 8.3± 5 89.5ml/d ;治疗组尿钠为 12 8.7± 41.3mmol/L ,尿量为 185 8.6± 845 .8ml/d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量 补钠 静脉 尿钠 对照组 治疗组 肝硬化患者 氯化钠
下载PDF
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铁兵 王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97-298,共2页
为了解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系,比较了95名正常人和58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脂蛋白脂酶PvuⅡ、HindⅢ等位基因P+、P-及H+、H-的频率,结果显示,高甘油酯血症的患者P+等位基因明显高于对照组。
关键词 脂蛋白酯酶 高脂血症 基因多态性 甘油三酯
下载PDF
溶栓禁忌证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介入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铁兵 杨志健 +5 位作者 马根山 王连生 张馥敏 曹克将 黄峻 马文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能溶栓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直接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 31例 70岁以上的患者 ,3例 6 0~ 6 9岁有溶栓禁忌证的老年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了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结果... 目的 探讨不能溶栓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直接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 31例 70岁以上的患者 ,3例 6 0~ 6 9岁有溶栓禁忌证的老年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了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结果 有 34例梗死相关动脉 (IRA)心肌梗死溶栓试验 (TIMI)血流 0级 2 7例 ,1级 7例。 31例直接行PTCA成功 ,其中 4例患者直接PTCA后其残余狭窄 <10 %且无明显的内膜撕裂和夹层。 2 7例IRA具有支架置入的适应证 ,即刻造影IRATIMI血流达 3级。 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有 1例因IRA完全闭塞 ,PT CA未能成功。直接介入成功率 97%。 31例患者经过平均 (11.4± 3.7)个月随访 ,无再梗死及急诊再次血运重建 ,但 4例有心绞痛 ,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再次行PTCA成功。结论 对溶栓有禁忌证的老年AMI患者行直接介入治疗 ,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溶剂 禁忌证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脂蛋白脂酸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铁兵 杨志健 +7 位作者 王强 孔祥清 马根山 杨斌 王震震 张馥敏 曹克将 马文珠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50-251,共2页
为探讨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度的关系,对182例冠状动脉造影病人进行脂蛋白脂酶基因内含子6区PvuⅡ和8区HindⅢ多态性分析。同时分析它们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冠脉病变支数与PvuⅡ多态性关系密切,与Hind... 为探讨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度的关系,对182例冠状动脉造影病人进行脂蛋白脂酶基因内含子6区PvuⅡ和8区HindⅢ多态性分析。同时分析它们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冠脉病变支数与PvuⅡ多态性关系密切,与HindⅢ无关;PvuⅡ多态性对TG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PvuⅡ对冠脉病变的影响不依赖其对TG的影响。因此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 脂蛋白脂酶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亮菌甲素治疗肝炎肝硬化重度胆汁淤积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铁兵 何长伦 《东南国防医药》 2004年第6期442-442,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肝炎肝硬化 胆汁淤积症 亮菌甲素 重度 疗效观察 患者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数据智能分析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铁兵 柏志安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第12期84-88,共5页
当前电子病历(EMRs)命名实体识别(NE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验证传统文本中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是否对电子病历有效。到目前为止,仍未从多类分类的角度提出通过深度学习提高命名实体识别性能的模型。文中通过对一个真实的EMRs语料库进行标注... 当前电子病历(EMRs)命名实体识别(NE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验证传统文本中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是否对电子病历有效。到目前为止,仍未从多类分类的角度提出通过深度学习提高命名实体识别性能的模型。文中通过对一个真实的EMRs语料库进行标注并完成模型的训练与性能评估,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CNN)的EMRs命名实体多类分类方法。该方法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对EMRs进行预处理,以嵌入单词来表示样本;在第二阶段,将训练数据分割成多个子集,并在每个子集上训练出CNN二元分类模型。通过数据测试实验,将此方法与其他传统方法进行详细的对比,验证了该多类分类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Rs 卷积神经网路 命名实体识别 深度学习 语言处理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对血脂代谢的调节及其与脑梗塞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铁兵 赵水平 游学科 《湖南医学》 1997年第5期265-266,共2页
应用改良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测定了102例正常人和68例脑梗塞者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并分析了两组受试者的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的差别,以及该基因对上述脂质参数的影... 应用改良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测定了102例正常人和68例脑梗塞者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并分析了两组受试者的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的差别,以及该基因对上述脂质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apoE4等位基因有升高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和apoB水平的作用,而apoE2位基因则有相反的作用。后者的频率在脑梗塞组高于对照组。提示,apoE对个体的血脂水平有明显的调节,apoE2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脑梗塞的危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载脂蛋E 血脂代谢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经皮腔内室间隔支化学消融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初探
19
作者 朱铁兵 杨志健 +5 位作者 王连生 马根山 张馥敏 曹克将 黄峻 马文珠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55-756,共2页
目的 总结 16例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PTS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 )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超声心动图提示有明显主动脉瓣下梗阻 ,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SAM )阳性 ,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 (LVOTG)阶差≥ 5 0mmHg的病人 ,先行... 目的 总结 16例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PTS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 )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超声心动图提示有明显主动脉瓣下梗阻 ,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SAM )阳性 ,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 (LVOTG)阶差≥ 5 0mmHg的病人 ,先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 ,确认无冠心病且左前降支发出较大间隔支 (≥ 1支 ,又称为靶血管 ) ,在临时起搏的保护下 ,用Over The Wire(OTW )球囊导管封闭靶血管近端 ,臀部肌肉注射 5 0mg哌替啶 15分钟后 ,经导管中心腔注入无水酒精消融肥厚的室间隔 ,术后 7天、3个月各测室间隔厚度、静息LVOTG阶差各一次。结果  2例因无适合的靶血管放弃化学消融术 ,14例PTSMA时即刻均有胸痛 ,不剧烈能忍受 ;6例出现一过性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Ⅲ°AVB) ,3例出现室性早搏 ,1例出现室性心动过速 ,利多卡因静注均能转复窦性心律。术后心肌酶学变化符合心肌梗死。术后静息LVOTG阶差及心功能呈进行性改善。结论 PTSMA治疗HOCM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 化学消融术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靶血管 腔内 治疗 经皮 支化 SAM 无水酒精
下载PDF
构建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铁兵 《中国数字医学》 2012年第11期I0049-I0050,共2页
目前,全院已连入上海申康医联、卫生局、干保局等区域性医疗信息平台,并在集团医院和卢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牵头试点建设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共享与协同服务平台。
关键词 信息系统 安全可靠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疗信息整合 信息平台 集团医院 卫生局 区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