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水煎液对刀豆蛋白A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芯 马雅銮 +3 位作者 李蕊 朱鏐娈 王宪波 张剑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2-495,531,共5页
目的:研究当归水煎液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采用目内眦静脉注射Con A方法制备急性肝损伤小鼠致死模型,同时给予当归水煎液口服灌胃,观察小鼠生存率;制备急性肝... 目的:研究当归水煎液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采用目内眦静脉注射Con A方法制备急性肝损伤小鼠致死模型,同时给予当归水煎液口服灌胃,观察小鼠生存率;制备急性肝损伤非致死模型,10 h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进行病理染色,3h、10 h后采用流式CBA(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方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造模3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mRNA表达水平,造模6 h后检测脾脏IFN-γ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on A模型组比较,给予当归水煎液治疗后生存率显著升高,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ALT、AST水平降低。当归水煎液治疗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2、IL-6和IFN-γ降低,肝脏i NOS mRNA表达水平降低,但对脾脏IFN-γ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作用。结论:当归水煎液对Con A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抗炎和保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水煎液 刀豆蛋白A 急性肝损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甲基化作用与肿瘤 被引量:2
2
作者 邵迪 崔安芳 +5 位作者 朱鏐娈 乔爱君 孔星星 刘晓军 常永生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6-790,共5页
对表观遗传学进行的研究表明,表观事件中甲基化的发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表观遗传调控主要通过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控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维持机体的稳定,但甲基化的异常改变常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综述有... 对表观遗传学进行的研究表明,表观事件中甲基化的发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表观遗传调控主要通过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控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维持机体的稳定,但甲基化的异常改变常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综述有关肿瘤基因组和组蛋白甲基化的理论研究、检测方法及甲基化在临床上作为生物学标记和药物靶点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肿瘤
下载PDF
肺孢子菌肺炎小鼠模型建立及免疫学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邓书伟 杜春静 +4 位作者 张玥 周妍希 张亮 秦秋实 朱鏐娈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构建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小鼠模型并进行免疫学评价。方法采用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小鼠气管滴注肺孢子菌构建PCP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肺组织六胺银染色进行病原学... 目的构建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小鼠模型并进行免疫学评价。方法采用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小鼠气管滴注肺孢子菌构建PCP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肺组织六胺银染色进行病原学鉴定,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评估肺组织损伤程度,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学评价。结果模型组小鼠感染6周后,肺组织肺孢子菌rRNA拷贝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六胺银染色可见肺孢子菌滋养体和包囊,肺组织肺泡壁增厚,肺间质增宽,大量Gr-1~+中性粒细胞CD68~+巨噬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活化标志物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巨噬细胞活化标志物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化水平显著升高,肺内及肺泡灌洗液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及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结论采用SCID小鼠进行气管滴注肺孢子菌能构建稳定的PCP小鼠模型,该模型表现出与临床相似的免疫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菌肺炎 动物模型 重度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下载PDF
升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4
作者 孙慧娟 朱鏐娈 +2 位作者 王宪波 曾辉 马雅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7-840,849,共5页
探讨临床使用升麻替代黑升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升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品种繁多。已知的升麻有15种,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药用升麻3种为升麻、兴安升麻和大三叶升麻。升麻化学成分复杂,目前已... 探讨临床使用升麻替代黑升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升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品种繁多。已知的升麻有15种,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药用升麻3种为升麻、兴安升麻和大三叶升麻。升麻化学成分复杂,目前已经分离出200多种化合物,主要含有三萜皂苷类化合物、酚酸类物质、色原酮和挥发油类等成分,具有抗肿瘤、镇痛消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抗骨质疏松和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等药理作用。升麻是我国常用的中药,其药用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临床升麻多用于组方配伍,单味升麻可以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和炎症性疾病。本文综述了升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以期为升麻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麻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Sirt1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乔爱君 左瑾 +6 位作者 刘晓军 邵迪 朱鏐娈 崔安芳 孔星星 方福德 常永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2-785,共4页
Sirt1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现的与酵母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2同源性最高的同系物,在成熟组织中广泛表达,在胚胎早期和生殖细胞中含量丰富,且与众多基因的转录调控、能量代谢及细胞衰老过程的调节有关。Sirt1可促进脂质动员和肝脏糖异生,... Sirt1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现的与酵母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2同源性最高的同系物,在成熟组织中广泛表达,在胚胎早期和生殖细胞中含量丰富,且与众多基因的转录调控、能量代谢及细胞衰老过程的调节有关。Sirt1可促进脂质动员和肝脏糖异生,能调控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另外,Sirt1还是内源性的凋亡抑制因子。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Sirt1将有望在新药作用靶点及疾病治疗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1 能量代谢 胰岛Β细胞 细胞生存
下载PDF
E型前列腺素受体4对CCL4诱导的肝损伤小鼠肝组织肝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李蕊 秦秋实 +3 位作者 张玥 曹颖 闫杰 朱鏐娈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E型前列腺素受体4(EP4)在CCL4诱导的肝损伤小鼠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3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CCL4联合E7046处理组(n=10),采用CCL4注射法建立肝损伤模型,分别给予甲基纤维素或EP4特异性拮抗剂E704... 目的探讨E型前列腺素受体4(EP4)在CCL4诱导的肝损伤小鼠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3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CCL4联合E7046处理组(n=10),采用CCL4注射法建立肝损伤模型,分别给予甲基纤维素或EP4特异性拮抗剂E7046溶液灌胃干预.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小鼠肝组织EP4、α-SMA蛋白及其mRNA水平.常规行HE染色、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鉴定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肝组织EP4蛋白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高,经E7046干预后,肝组织EP4蛋白表达降低,同样地,模型组小鼠肝组织EP4编码基因Ptger 4 mRNA水平为(3.5±0.1),显著高于对照组[(1.0±0.1),P<0.05],而CCL4联合E7046处理组为(2.4±0.2),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1753.5±328.6)U/L和(1586.2±204.1)U/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CCL4联合E7046处理组,两种酶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分别为(885.9±269.6)U/L和(892.4±208.6)U/L,P<0.05];模型组小鼠肝组织α-SMA表达较对照组增高,而在CCL4联合E7046组α-SM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模型组小鼠肝组织Acta2和Col1a1 mRN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调,而CCL4联合E7046组则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EP4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阻断EP4与其配体结合有助于改善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E型前列腺素受体4 Ptger 4基因 小鼠
下载PDF
脓毒症小鼠髓源性抑制细胞氨基酸代谢特点
7
作者 马媛 张玥 +3 位作者 李蕊 邓书伟 秦秋实 朱鏐娈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2-540,共9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小鼠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氨基酸代谢组学特点。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和CLP组(n=10)... 目的:探讨脓毒症小鼠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氨基酸代谢组学特点。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和CLP组(n=10)。术后第7天在各组存活小鼠中随机选取5只,分离小鼠骨髓MDSCs,采用安捷伦Seahorse XF技术测量MDSCs细胞的氧气消耗速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OCR),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靶向检测细胞内氨基酸及寡肽含量。通过单维和多维检验分析差异代谢物和潜在生物标志物,并对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CLP组小鼠骨髓中MDSCs比例(75.53%±6.02%)显著大于sham组的MDSCs比例(43.15%±7.42%,t=7.582,P<0.001),且CLP组小鼠骨髓中MDSCs的基础呼吸速率[(50.03±1.20)pmol/min]、最大呼吸速率[(78.07±2.57)pmol/min]和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产生[(25.30±1.21)pmol/min]均显著大于sham组的基础呼吸速率[(34.53±0.96)pmol/min,(t=17.41,P<0.001)]、最大呼吸速率[(42.57±1.87)pmol/min,(t=19.33,P<0.001)]和ATP产生[(12.63±0.96)pmol/min,(t=14.18,P<0.001)]。亮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等17种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均P<0.05),是脓毒症MDSCs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增加的氨基酸主要富集在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氨回收、丙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尿素循环、甘氨酸和丝氨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结论:CLP组小鼠MDSCs中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增强,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和丙氨酸代谢增强,可能为线粒体有氧呼吸提供大量原料,从而促进MDSCs发挥免疫抑制功能,阻断上述代谢途径或将有助于调节MDSCs功能,为改善脓毒症预后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髓源性抑制细胞 有氧呼吸 氨基酸代谢组学
下载PDF
Par6A cDNA的克隆与表达
8
作者 刘晓军 孔星星 +4 位作者 朱镠娈 崔安芳 纪少伟 常永生 方福德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Par6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方法用RT-PCR从大鼠L6骨骼肌细胞扩增出Par6A的cDNA,利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Par6A的克隆载体以及真核表达载体,在293细胞中进行表达,通过免疫共沉淀初步研究Par6A的功能。结果成功扩增出Par6AcDNA,... 目的探讨Par6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方法用RT-PCR从大鼠L6骨骼肌细胞扩增出Par6A的cDNA,利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Par6A的克隆载体以及真核表达载体,在293细胞中进行表达,通过免疫共沉淀初步研究Par6A的功能。结果成功扩增出Par6AcDNA,片断大小约1 kb,并构建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DsRed-Express-N1-Par6A。在转染293ET细胞24 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红色荧光的表达。免疫共沉淀实验表明Par6A与PKCζ存在相互作用。结论成功扩增出大鼠骨骼肌的Par6AcDNA,为研究Par6A的相关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6A CDNA L6大鼠骨骼肌细胞 免疫共沉淀
下载PDF
PGC-1α协同ERRα在人肝癌细胞中调节小鼠SHP转录
9
作者 朱镠娈 崔颖 +1 位作者 方福德 常永生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3-597,共5页
目的检测PGC-1α和ERRα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对小鼠SHP转录的影响,鉴定ERRα调节SHP启动子利用的顺式元件。方法在HepG2细胞和人胚肾细胞(293A)中瞬时转染ERRα和/或PGC-1α,双荧光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小鼠SHP启动子的活性。构建5′删... 目的检测PGC-1α和ERRα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对小鼠SHP转录的影响,鉴定ERRα调节SHP启动子利用的顺式元件。方法在HepG2细胞和人胚肾细胞(293A)中瞬时转染ERRα和/或PGC-1α,双荧光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小鼠SHP启动子的活性。构建5′删切和顺式元件突变的启动子报告基因,结合HepG2细胞中的双荧光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ERRα作用的结合位点。结果在HepG2和293A细胞中,共表达ERRα和PGC-1α能促进SHP转录。分析SHP启动子序列发现5个潜在的ERRα结合位点。通过删切启动子5′端,筛选出其中3个元件参与SHP的转录调节。进一步突变以上3个结合元件,鉴定到其中2个位点参与PGC-1α协同ERRα调节SHP转录的过程,另一个位点参与了SHP基本水平的转录。结论在HepG2细胞中,除核受体FXR、ERRγ之外,发现ERRα可以作为调节SHP基因转录的新途径,但需共激活因子PGC-1α同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C-1Α ERRα SHP 转录调控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调控apoE-/-小鼠粒细胞释放中性粒细胞捕捉网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慧娟 朱镠娈 +4 位作者 张玥 陈冰 薛欣 曾辉 马雅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高脂饮食导致的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浆中性粒细胞捕捉网(NETs)水平及其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8周龄雌性apoE^-/-小鼠给予高脂饮食,治疗组同时给予黄连解毒汤干预。4周后,常规检测血...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高脂饮食导致的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浆中性粒细胞捕捉网(NETs)水平及其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8周龄雌性apoE^-/-小鼠给予高脂饮食,治疗组同时给予黄连解毒汤干预。4周后,常规检测血脂水平,PicoGreen法定量检测血浆中NETs cfDNA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及中性粒细胞/淋细胞(NLR),干预18周后病理检测主动脉血管斑块形成情况。结果:高脂饮食导致apoE^-/-小鼠血浆TC和LDL水平升高,血浆NETs cfDNA水平升高,外周血粒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比例降低,NLR显著升高。黄连解毒汤和阿托伐他汀干预4周,血脂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但NETs cfDNA显著降低,NLR降低。干预18周,高脂导致apoE^-/-小鼠主动脉血管斑块数量增多、面积增大,黄连解毒汤和阿托伐他汀减少AS斑块面积。结论:高脂饮食导致apoE^-/-小鼠血脂和机体免疫应答水平增高,促进主动脉血管AS斑块形成。黄连解毒汤干预通过调控粒细胞免疫,降低NETs表达,减少高脂引发的免疫损伤,抑制AS斑块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APO E基因敲除小鼠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捕捉网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基础免疫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析
11
作者 李蕊 朱镠娈 +2 位作者 张玥 陈丹瑛 张剑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14期6-7,共2页
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开展以来便成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将分析中西医结合基础免疫学专业研究生特点为落脚点,针对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中西医结合人才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体外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条件的优选及验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戚明珠 李卓航 +5 位作者 黄荷兰 祝盼盼 朱鏐娈 林娜 苏晓慧 孔祥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36-2344,共9页
旨在优选体外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形成的条件,以建立相对稳定的实验技术平台。通过比较不同条件,包括大鼠和小鼠等常用的实验动物,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中性粒细胞、外周血中... 旨在优选体外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形成的条件,以建立相对稳定的实验技术平台。通过比较不同条件,包括大鼠和小鼠等常用的实验动物,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中性粒细胞、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来源,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佛波醇12-肉豆蔻酸酯13-乙酸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不同诱导剂体外诱导,通过MPO/CitH3/DAPI免疫荧光标记法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游离DNA(cell free DNA,cfDNA)含量检测综合评价,筛选体外诱导NETs形成的优选条件;在上述平台选择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给予中药有效单体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进行验证,综合评估优选的体外NETs诱导条件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包被多聚赖氨酸可一定程度促进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NETs形成。LPS和PMA均可显著促进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MPO、CitH3蛋白表达,并提高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培养上清中cfDNA含量;且与LPS相比,PMA诱导cfDNA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与PMA共孵育后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大鼠骨髓中性粒细胞和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MPO、CitH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以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升高最明显。TMP可以显著下调PMA诱导的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MPO、CitH3和NE蛋白的表达。综上,PMA诱导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是体外诱导NETs形成的较优条件。该研究为基于NETs的体外研究提供优选平台,并为以调控NETs为靶标的中药作用研究提供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免疫荧光 骨髓 外周血 川芎嗪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对小鼠活化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麦维利 陈琦琪 +4 位作者 杨晓宇 曹颖 朱镠娈 李蕊 闫杰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4期59-65,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极化方向巨噬细胞对小鼠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内构建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和橄榄油对照组小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极化方向巨噬细胞在两组小鼠肝脏中的比例... 目的探讨不同极化方向巨噬细胞对小鼠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内构建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和橄榄油对照组小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极化方向巨噬细胞在两组小鼠肝脏中的比例。体外诱导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极化(M0、M1、M2巨噬细胞),分别收集上清与活化的LX-2细胞共培养。采用CCK-8法、Caspase-3/7活性检测、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LX-2细胞的凋亡。结果 CCl_4组小鼠肝脏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t=10.86,P <0.0001),其中M1、M2巨噬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62、5.28,P值分别为0.0036、0.0007)。与M0和M2巨噬细胞共培养组相比,M1巨噬细胞上清可显著抑制LX-2细胞的增殖、诱导LX-2细胞的凋亡、增加Caspase-3/7酶活性并上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P均<0.05)。此外,M1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0和M2巨噬细胞(t值分别为17.15、17.20,P均<0.0001)。TRAIL重组蛋白可显著抑制活化的LX-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增强Caspase-3/7酶活性并诱导Bax表达上调。结论 M1巨噬细胞通过表达TRAIL促进小鼠活化的HS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巨噬细胞极化 肝星状细胞 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妍希 武瑞君 +5 位作者 林玲 刘元妮 张伟 王玺 陈志海 朱鏐娈 《传染病信息》 2022年第5期426-432,共7页
目的 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探寻近年来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为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和... 目的 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探寻近年来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为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检索201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有关SFTS的文献,导入CiteSpace.5.7.R2软件,以国家、作者、文献共被引、关键词为节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相关图谱。结果 在WOS核心合集共检索到797篇文献,在CNKI数据库共检索到714篇文献。相关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发文量居首位,美国和日本之间机构合作密切。研究热点集中在发病机制、抗体、特异性治疗等领域。非结构蛋白、临床预后、血小板减少、SFTS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等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结论 国内外关于SFTS的研究逐渐成熟,新型布尼亚病毒、免疫功能、预后是研究重点,但是对SFTS发病机制和病毒受体尚不清楚,仍须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 布尼亚病毒 淮阳山病毒 大别班达病毒 研究热点 发展趋势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下载PDF
26例新生儿水痘患儿的临床特征
15
作者 赵扬 朱鏐娈 +6 位作者 王彩英 万钢 张慧敏 苗敏 董凯华 徐琳 庞琳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6期416-422,共7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水痘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26例新生儿水痘患儿为研究对象(新生儿组),同时按照性别1︰2匹配同期52例1~3月龄婴儿水痘患儿为对照(婴儿组),比较两组水... 目的探讨新生儿水痘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26例新生儿水痘患儿为研究对象(新生儿组),同时按照性别1︰2匹配同期52例1~3月龄婴儿水痘患儿为对照(婴儿组),比较两组水痘患儿围产期资料、出生史、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并发症、生化指标以及治疗方法等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等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平均发病年龄[(9.42±4.10)d vs.(64.29±14.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5、P<0.001);而性别、早产儿占比、平均出生体重、平均Apgar评分和羊水粪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流行病学史方面两组患儿垂直传播(χ^(2)=57.474、P<0.001)和水平传播占比(χ^(2)=53.33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组和婴儿组水痘患儿从颜面部开始出疹比例(χ^(2)=3.900、P=0.048)、呕吐(χ^(2)=3.989、P=0.046)、出现病毒性脑炎(χ^(2)=7.313、P=0.007)和病毒性肺炎(χ^(2)=8.432、P=0.004)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发热时间、发热例数、其他出疹顺序、皮肤感染、皮肤结痂时间和发生蜂窝织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新生儿组和婴儿组水痘患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34.5(26.0,87.0)g/L vs.27.0(22.0,33.0)g/L:Z=2.21、P=0.027]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38(22.0,88.0)g/L vs.26.5(22.0,33.0)g/L:Z=2.38、P=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粒细胞缺乏例数、血小板减少例数、肝功能异常例数、心肌酶异常例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白蛋白和CK-MB水平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均单间隔离,给予干扰素凝胶涂抹皮疹,安多福搽痘以避免皮肤感染。母亲产前或产时出现水痘者于分娩时至负压隔离病房分娩,分娩后新生儿与其母亲及时隔离,以减少产后呼吸道传播。合并肺炎和脑炎患儿均予以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400 mg·kg-1·d-1)及阿昔洛韦(10 mg·kg-1·次-1、3次/d)静脉注射治疗。两组水痘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新生儿水痘患儿主要感染途径为垂直传播或来自胞兄、胞姐的水平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全身皮疹,出疹顺序可不典型。发热症状不显著,病毒性脑炎、肺炎较婴儿水痘患儿更多,治疗主要为单间隔离及对症处理,出现并发症的水痘患儿可给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及阿昔洛韦治疗,预后一般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新生儿 婴儿 并发症 治疗
原文传递
建立体外诱导和检测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鏐娈 张玥 +4 位作者 李国力 梁顺涛 郝禹 李蕊 曾辉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3期104-106,共3页
目的建立体外诱导和检测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方法,旨在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产生和调节的机制。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通过内毒素(LPS)和白细胞介素-8(IL-8)体外诱导NET产生。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 目的建立体外诱导和检测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方法,旨在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产生和调节的机制。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通过内毒素(LPS)和白细胞介素-8(IL-8)体外诱导NET产生。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定性评价NET生成;采用Pico Green染料定量检测细胞上清游离DNA,反映NET生成量。结果 LPS体外刺激中性粒细胞3 h后,与对照组相比,产生大量胞外网状结构(NET),该结构包含DNA、组蛋白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成分;同时细胞上清中游离DNA(NET)含量显著升高(P<0.01)。采用IL-8体外刺激中性粒细胞3 h,与上述结果相似(P<0.05)。结论建立了体外诱导和定性、定量检测NET的方法,二者结合能更好地评价NET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免疫荧光染色 游离DNA
原文传递
感染病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鏐娈 张剑平 +4 位作者 宋川 李蕊 张玥 郝禹 曾辉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6期116-117,共2页
随着感染病学研究的扩展和深入,其与分子生物学的交叉融合日渐密切,逐渐突显出当前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滞后。为提高感染病学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水平,本文总结当前研究生该学科学习的普遍现状,并对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感染病学研究生 分子生物学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调控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慧娟 朱鏐娈 +2 位作者 李蕊 曾辉 马雅銮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2-217,共6页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体外调控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每天给予黄连解毒汤5 g/kg灌胃,每12小时1次,共5次,制备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C57 BL/6小鼠骨髓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给予不同剂量的黄连解...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体外调控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每天给予黄连解毒汤5 g/kg灌胃,每12小时1次,共5次,制备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C57 BL/6小鼠骨髓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给予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和脂多糖(LPS)刺激3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中性粒细胞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6及IL-12b表达,确定10%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为最佳剂量。将10%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用于干预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功能:(1)中性粒细胞给予佛波醇12-十四酸酯13-乙酸酯(PMA)刺激5 min,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ROS)情况;(2)中性粒细胞给予LPS刺激3 h,采用PicoGreen dsDNA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游离DNA(cf-DNA)的含量;(3)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形成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情况;(4)中性粒细胞给予趋化因子CXCL2、CXCL10、CCL3诱导3 h,流式细胞仪检测趋化的中性粒细胞数量;(5)中性粒细胞给予LPS刺激20 h,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情况。结果PMA刺激中性粒细胞使ROS显著增多(P<0.05);LPS刺激3 h,中性粒细胞产生的cf-DNA含量增多,NETs形成增加,CXCL2,CXCL10、CCL3使中性粒细胞趋化增多(P<0.05,P<0.01);LPS刺激20 h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减少(P<0.05);10%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可减少ROS产生,降低cf-DNA含量和NETs形成,减少中性粒细胞趋化,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P<0.05,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可调节中性粒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炎症因子 中性粒细胞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免疫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慧娟 朱鏐娈 +1 位作者 曾辉 马雅銮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7期544-547,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AS)与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密切相关。AS炎症不仅局限于血管局部,还包括多种免疫细胞异常导致的全身免疫紊乱。既往认为参与AS的免疫细胞以单核-巨噬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中数量庞大、高效应答的细胞群,但由... 动脉粥样硬化(AS)与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密切相关。AS炎症不仅局限于血管局部,还包括多种免疫细胞异常导致的全身免疫紊乱。既往认为参与AS的免疫细胞以单核-巨噬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中数量庞大、高效应答的细胞群,但由于寿命短、更新迅速,在AS中的作用未引起足够重视。在AS炎症反应早期,中性粒细胞可诱导内皮功能障碍、促进泡沫细胞形成和炎症反应,加速AS斑块形成、发展;在AS炎症反应后期,中性粒细胞参与斑块内血管损伤、坏死核形成和纤维帽变薄,促进不稳定斑块破裂,并激活血小板,继发血栓形成。因此,调控中性粒细胞可能是防治AS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原文传递
黄连解毒汤调控炎性免疫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机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揭珊珊 孙慧娟 +3 位作者 刘建鑫 朱鏐娈 曾辉 马雅銮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8-33,共6页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小鼠病理改变及免疫损伤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喋呤组和黄连解毒汤组,每组6只,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建立CIA...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小鼠病理改变及免疫损伤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喋呤组和黄连解毒汤组,每组6只,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建立CIA小鼠模型,给药组给予黄连解毒汤水煎液(5 g·kg^(-1))和甲氨喋呤(0.5 mg·kg^(-1))干预,观察小鼠关节肿胀症状,每3 d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评分达到峰值后取材;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粒细胞、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关节炎症因子表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扫描踝关节;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关节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关节肿胀,关节炎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外周血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LR)显著升高(P<0.01);关节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表达升高(P<0.01);Micro-CT可见踝关节明显骨质破坏,病理可见到关节周围组织存在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生。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解毒汤组小鼠关节肿胀症状明显减轻,关节炎指数评分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升高,NLR显著降低(P<0.01);关节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骨破坏及关节组织病理损伤情况明显改善。结论:Ⅱ型胶原导致CIA小鼠全身和关节局部炎性免疫损伤,黄连解毒汤干预减轻炎性免疫损伤,并且对关节局部的作用更为显著,从而抑制CIA小鼠关节病变和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黄连解毒汤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 炎性免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