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专科医院急诊预检分诊专家共识
1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 +10 位作者 杨敏 姜庆龙 孙瑞 田乐 王超 隗伟 赵聪 朱闻捷 戴鹏 丛明华 郭树彬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2期93-98,共6页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整体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1-2])。约40%的肿瘤患者在肿瘤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因为各种急症或不适症状急诊就诊^([3-6])。在美国,4%的急诊就诊患者与肿瘤相关,该发生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脑血管...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整体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1-2])。约40%的肿瘤患者在肿瘤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因为各种急症或不适症状急诊就诊^([3-6])。在美国,4%的急诊就诊患者与肿瘤相关,该发生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脑血管疾病相当^([7-8])。肿瘤患者急诊就诊原因主要与肿瘤直接相关或抗肿瘤治疗相关,其中分期为晚期、高龄以及合并症较多的肿瘤患者急诊就诊概率更高^([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肿瘤专科医院 充血性心力衰竭 脑血管疾病 专家共识 急诊就诊 肿瘤患者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基于DEA的吉林省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彭建娟 李建华 朱闻捷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49,66,共4页
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区位经济要素成为构造本区域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应用因子分析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来系统评价吉林省九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区域政策制订者提供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培养路径。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吉林省 DEA 评价
下载PDF
心脏伴多器官解剖变异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宣龙 朱闻捷 +7 位作者 相玉娟 刘颖 王琰 孙晓萌 张凤 赵汝星 马神洲 丁川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8-628,633,共2页
在解剖一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女尸时发现其心脏变异明显,并伴有其它器官变异,报道如下:本例年龄40岁左右,心冠状沟水平横径为11.2 cm,纵轴最长13.4 cm,具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形态,其表面冠状沟亦较明显。出入心脏的大血管起始部明显畸... 在解剖一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女尸时发现其心脏变异明显,并伴有其它器官变异,报道如下:本例年龄40岁左右,心冠状沟水平横径为11.2 cm,纵轴最长13.4 cm,具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形态,其表面冠状沟亦较明显。出入心脏的大血管起始部明显畸形:外面观可见左心房位置收受左右肺静脉各一对,表现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变异 心脏 器官 福尔马林固定 心房位置 冠状沟 肺静脉 外面观
原文传递
前列腺特异的转录因子NKX3.1上调Dicer1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菊 关恒云 +7 位作者 张鹏举 陈蔚文 陈兆波 倪娜娜 朱闻捷 王坤 胡小燕 姜安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64-1768,共5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特异转录因子NKX3.1对Dicer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转染pcDNA3.1-NKX3.1至前列腺癌PC3细胞,通过G418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培养获得NKX3.1稳定转染的PC3细胞-PC3(+);采用基因芯片检测NKX3.1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基因组表达谱... 目的:研究前列腺特异转录因子NKX3.1对Dicer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转染pcDNA3.1-NKX3.1至前列腺癌PC3细胞,通过G418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培养获得NKX3.1稳定转染的PC3细胞-PC3(+);采用基因芯片检测NKX3.1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基因组表达谱的影响。进一步应用RT-PCR、Western blot-ting进行验证。为进一步检测Dicer1表达增高、促进microRNA的成熟作用,构建了microRNA let-7a-1靶序列-报道基因融合质粒,转染PC3细胞和PC3(+)细胞,通过报道基因检测成熟microRNA let-7a-1对其靶序列的作用。结果:基因组芯片显示,NKX3.1稳定表达的PC3(+)细胞中,Dicer1表达明显高于PC3细胞。RT-PCR、Western blotting结果验证PC3(+)细胞中Dicer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均高于PC3细胞。microRNA let-7a-1靶序列-报道基因融合质粒,转染PC3细胞和PC3(+)细胞后,报告基因检测,PC3(+)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PC3细胞。结论:NKX3.1可上调前列腺癌PC3细胞中Dicer1的表达,促进microRNA的成熟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盒基因NKX3.1 PC3细胞 基因 Dicer1
下载PDF
认识癌痛 走出误区
5
作者 朱闻捷 《中国老年》 2021年第3期47-48,共2页
癌痛,也就是癌症引起的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它就像癌症患者身上的一道“魔咒”,严重地干扰睡眠、饮食,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有关癌症患者不堪折磨而轻生自杀的报道也屡见不鲜。癌痛虽然可怕,但理论上通过规范化治疗,... 癌痛,也就是癌症引起的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它就像癌症患者身上的一道“魔咒”,严重地干扰睡眠、饮食,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有关癌症患者不堪折磨而轻生自杀的报道也屡见不鲜。癌痛虽然可怕,但理论上通过规范化治疗,90%的癌痛是能够得到控制。然而,在我国仅三成患者的疼痛能得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大家对癌痛及其治疗的认识不足。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认识癌痛,走出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规范化治疗 伴随症状 癌症患者 抑郁情绪 走出误区 疼痛 轻生自杀
原文传递
认识癌痛 走出误区
6
作者 朱闻捷 《抗癌之窗》 2017年第5期54-55,共2页
癌痛,顾名思义,也就是癌症引起的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您知道吗?据WHO统计,全球每天有550万癌症患者忍受疼痛的折磨,初诊为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为25%,而在晚期癌症患者中,这个比例更是高达70%。
关键词 癌痛 晚期癌症患者 伴随症状 疼痛 WHO 发生率
原文传递
认识癌痛,走出误区
7
作者 朱闻捷 《抗癌之窗》 2017年第2期28-29,共2页
癌痛,顾名思义,也就是癌症引起的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您知道吗?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天有550万癌症患者忍受疼痛的折磨,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为25%,而在晚期癌症患者中,这个比例更是高达70%。
关键词 癌痛 晚期癌症患者 世界卫生组织 伴随症状 疼痛 发生率
原文传递
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疗效和预后预测标志物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朱闻捷 朱豪华 +9 位作者 刘雨桃 林琳 邢镨元 郝学志 丛明华 王宏羽 王燕 李峻岭 冯宇 胡兴胜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6-424,共9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并探索疗效和预后预测的标志物。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或PD-1/PD-L1...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并探索疗效和预后预测的标志物。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或PD-1/PD-L1抑制剂联合其他全身药物治疗的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174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临床病理及生存资料,评估疗效并进行生存分析,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总生存时间(OS)。结果174例患者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后ORR为28.7%,DCR为79.3%。23例(13.2%)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脑转移、治疗线数、治疗模式与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免疫治疗的客观疗效有关(均P<0.05)。中位随访18.8个月,174例患者的中位PFS为10.5个月,中位OS未达到,2年生存率为63.0%。病理类型与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免疫治疗的PFS有关(P=0.028),性别、年龄、脑转移、自身免疫性疾病与OS有关(均P<0.05)。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晚期转移性NSCLC免疫治疗客观疗效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显示,免疫治疗前NLR(NLRC0)、第1周期免疫治疗后NLR(NLR_(C1))和ΔNL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0、0.706和0.6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_(C1)为晚期转移性NSCLC免疫治疗客观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OR=0.161,95%CI为0.062~0.422),与单药免疫治疗相比,联合治疗疗效更优(OR=0.395,95%CI为0.174~0.896),不合并脑转移者免疫治疗疗效较好(OR=0.291,95%CI为0.095~0.88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LR_(C1)为晚期转移性NSCLC免疫治疗后PFS的独立影响因素(HR=0.480,95%CI为0.303~0.759),性别(HR=0.399,95%CI为0.161~0.991,P=0.048)、年龄(HR=0.356,95%CI为0.170~0.745,P=0.006)为晚期转移性NSCLC免疫治疗后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安全、有效,高龄患者仍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合并脑转移者免疫治疗有效率下降。较早应用免疫治疗、免疫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且不增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NLR_(C1)可早期预测晚期转移性NSCLC免疫治疗的疗效和PFS。<75岁的男性患者免疫治疗后可能有望改善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抑制剂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疗效 不良反应 预后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肿瘤患者肺部浸润鉴别诊断 被引量:5
9
作者 朱闻捷 王洁 +9 位作者 何小慧 秦燕 杨晟 胡兴胜 王宏羽 黄镜 周爱萍 马飞 石远凯 周生余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5-311,共7页
目的:结合化疗后出现肺内磨玻璃影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肿瘤患者出现肺内浸润的鉴别诊断和临床处理思路。方法:2020年2月13—28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的139例患者中,8例患者提示... 目的:结合化疗后出现肺内磨玻璃影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肿瘤患者出现肺内浸润的鉴别诊断和临床处理思路。方法:2020年2月13—28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的139例患者中,8例患者提示肺内新发浸润性病灶。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的基线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和胸部CT扫描影像学资料,在Pubmed、Embase、CNKI等数据库中检索分析肿瘤患者肺部浸润相关文献。结果:在139例行化疗前胸部CT检查的患者中,8例(5.8%)患者提示肺内新发浸润性病灶,其中5例(3.6%)以肺内磨玻璃影为主要表现,3例行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其中1例为老年男性,诊断为淋巴瘤,采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强的松)化疗后,无发热和呼吸道症状,血常规示淋巴细胞减少,胸部CT示双肺多发磨玻璃密度影,否认COVID-19流行病学史,经核酸检测排除COVID-19,诊断为病毒性肺炎,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结论:在COVID-19疫情期间,肿瘤患者新发以磨玻璃影为主的肺内浸润时,应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CT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适当放宽2019-nCoV核酸检测范围,考虑感染性疾病时应在启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前提下,密切观察病情和胸部影像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肿瘤 肺部浸润 病毒性肺炎 药物性肺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