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流异常感知的配电网漏电抢修管控系统设计
1
作者 石智永 朱颉 +2 位作者 王心怡 王宏茹 王晓博 《现代科学仪器》 2023年第2期13-18,共6页
为提高配电网漏电抢修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电流异常感知的配电网漏电抢修管控系统设计。系统的感知层通过采集单元采集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信号,并通过网络层的通信单元将采集的信号加密后传送至应用层,应用层对采集的信号实... 为提高配电网漏电抢修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电流异常感知的配电网漏电抢修管控系统设计。系统的感知层通过采集单元采集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信号,并通过网络层的通信单元将采集的信号加密后传送至应用层,应用层对采集的信号实行解密、分类处理后,基于量测数据驱动和支持向量数据描述辨识电流异常信号,基于差分阈值算法判断配电网漏电风险并发送风险预警,从而及时对漏电处进行抢修。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配电网电流信号的采集能力,传输速率快,保密中断概率低,能够实时、全面完成配电网的漏电预警和及时抢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异常感知 配电网 漏电 预警 抢修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吸入性损伤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颉 贺全勇 李萍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65-66,共2页
目的 :总结 30例运用纤维支气管镜对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 :经过 7年来 30例临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吸入性损伤体会 ,观察不同损伤程度的表现及愈合。结果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的运用可得出镜下诊断及分类 ,在这 30例... 目的 :总结 30例运用纤维支气管镜对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 :经过 7年来 30例临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吸入性损伤体会 ,观察不同损伤程度的表现及愈合。结果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的运用可得出镜下诊断及分类 ,在这 30例患者中有 8例系重度吸入性损伤 ,重度损伤组治愈率 87.5 %,死亡率12 .5 %。结论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的运用可有效提高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吸入性损伤 烧伤
下载PDF
祛腐生肌方促进慢性皮肤溃疡大鼠创面愈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颉 曹亿 +4 位作者 于萌蕾 黄都平 彭吉才 罗自通 曾兵 《陕西中医》 2016年第6期745-746,共2页
目的:分析祛腐生肌方对慢性皮肤溃疡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祛腐生肌方组,每组30只,依据文献复制慢性皮肤溃疡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每天换药1次,共计15d,观察各组用药后5d、10d、15d创面愈合率;采用EL... 目的:分析祛腐生肌方对慢性皮肤溃疡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祛腐生肌方组,每组30只,依据文献复制慢性皮肤溃疡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每天换药1次,共计15d,观察各组用药后5d、10d、15d创面愈合率;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1(IL-1)水平含量;水解法测定大鼠皮肤肉芽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祛腐生肌方组第5d创面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第10、15d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祛腐生肌方组第5、10d血清TNF-a、IL-1水平含量均有统计学差异;第15d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祛腐生肌方组第5、10、15dHy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祛腐生肌方能促进慢性皮肤溃疡大鼠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炎症状态、增加创面胶原蛋白,提高局部微循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中医药疗法 @祛腐生肌方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瘢痕组织HO-1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朱颉 罗成群 +3 位作者 贺全勇 彭浩 周建大 李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瘢痕组织HO1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为研究瘢痕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标本均采集自无严重并发症的志愿者,共24例,分为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扁平瘢痕3组,每组8例,第4组正常皮肤组织由上述24例患者正常皮肤标本中随机抽... 目的:探讨瘢痕组织HO1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为研究瘢痕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标本均采集自无严重并发症的志愿者,共24例,分为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扁平瘢痕3组,每组8例,第4组正常皮肤组织由上述24例患者正常皮肤标本中随机抽取8例。所取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HO1的表达和CD34血管计数以及成纤维细胞计数,比较不同类型瘢痕及正常皮肤HO1量化指标、成纤维细胞数量与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CD34染色结果示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血管较丰富,而扁平瘢痕和正常皮肤较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O1在各组瘢痕及正常皮肤表皮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表达较强,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O1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扁平瘢痕及正常皮肤真皮中表达依次减弱;血管计数与表皮、真皮HO1(均P<0.01)表达均存在正相关(r=0.761,P<0.01)。成纤维细胞数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扁平瘢痕及正常皮肤中依次减少;血管计数与成纤维细胞计数间存在正相关(r=0.731,P<0.01)。结论:HO1可能是促进瘢痕血管生成的重要因素;烧伤瘢痕内HO1及血管生成变化的原因可能在局部而不在全身;过量血管生成可能是病理性瘢痕的一种表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血管生成 血红素氧合酶-1
下载PDF
新时期医学生教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7
5
作者 朱颉 罗成群 +1 位作者 周昌菊 聂华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医学生教育 改革
下载PDF
外科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朱颉 罗成群 +1 位作者 管志祎 聂华林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955-956,共2页
该文结合双语教学的普遍问题,着重从本院外科双语教学的师资、教材等环节阐述现状和问题,提出改革的手段,以保证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外科教学 实践
下载PDF
血竭壳聚糖药膜对大鼠糖尿病创面Wnt/β-catenin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朱颉 曹亿 +4 位作者 于萌蕾 罗自通 彭吉才 黄都平 曾兵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5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血竭壳聚糖药膜对糖尿病大鼠创伤愈合和创面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法建立大鼠糖尿病创面模型,实验组给与血竭壳聚糖药膜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两组创面愈合等情况。采用Wes... 目的观察血竭壳聚糖药膜对糖尿病大鼠创伤愈合和创面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法建立大鼠糖尿病创面模型,实验组给与血竭壳聚糖药膜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两组创面愈合等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及q RT-PCR检测创面β-catenin、VEGF及Cyclin D1蛋白和m RNA的表达。结果血竭壳聚糖药膜能够明显促进糖尿病大鼠创伤的愈合,实验组创面愈合情况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创面组织β-catenin、VEGF及Cyclin D1蛋白和m 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血竭壳聚糖药膜治疗大鼠糖尿病创面效果良好,其机制可能与活化Wnt/β-catenin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腐生肌 Wnt/β-catenin信号 糖尿病创面
下载PDF
局部高渗环境对慢性创伤性窦道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朱颉 罗自通 +4 位作者 曹亿 于萌蕾 曾兵 彭吉才 黄都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年第6期688-690,共3页
目的局部高渗引流及普通引流方法的比较,分析高渗环境下引流对慢性窦道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创伤性窦道病例62例进行随机分成2组,其中31例伤口窦道内使用28%高渗氯化钠纤维/聚酯无纺布敷料进行引流,31例使用0.9%氯化钠纱条进行引流观察... 目的局部高渗引流及普通引流方法的比较,分析高渗环境下引流对慢性窦道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创伤性窦道病例62例进行随机分成2组,其中31例伤口窦道内使用28%高渗氯化钠纤维/聚酯无纺布敷料进行引流,31例使用0.9%氯化钠纱条进行引流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8%高渗氯化钠纤维/聚酯无纺布敷料治疗组(高渗引流组)平均痊愈时间18.6天,0.9%氯化钠纱条组(等渗引流组)平均痊愈时间22.5天,两组慢性创面窦道痊愈时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引流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例数也明显低于等渗引流组。结论局部高渗压环境引流可显著抑制慢性创伤性窦道细菌微生物被膜的形成,对慢性窦道的愈合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高渗环境 慢性创伤性窦道 微生物被膜
下载PDF
1995-2000年烧伤病原菌和细菌耐药性变迁调查报告 被引量:4
9
作者 朱颉 罗成群 +3 位作者 贺全勇 周鹏翔 李萍 周建大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1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及时掌握烧伤感染病原菌和细菌耐药性变迁的特点。方法:在 1995年 8月-1997年 6月调查的基础上,对照 1997年 7月-2000年 7月期间的烧伤病人血培养和创面培养细菌检出及药敏调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两组比较,血培养显示铜... 目的:及时掌握烧伤感染病原菌和细菌耐药性变迁的特点。方法:在 1995年 8月-1997年 6月调查的基础上,对照 1997年 7月-2000年 7月期间的烧伤病人血培养和创面培养细菌检出及药敏调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两组比较,血培养显示铜绿假单孢菌继续保持第一位,占 23.5%,表皮葡萄球菌退居第三位,其中第二组 G-杆菌占 58.8%, G+球菌占 29.4%;创面培养,铜绿假单孢菌上升至第一位,占 19.5%,金黄色葡萄球菌退至第 6位,其中第二组 G-杆菌占 73.5%, G+球菌占 22.2%。 5年内重要菌群 G-杆菌居首位,近 3年常用抗菌药物如头孢他啶等耐药性较前 2年明显增加。结论: G-杆菌是烧伤病区主要病原菌,而耐药 G-杆菌的增加是近年细菌耐药性变迁的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感染 细菌学调查
下载PDF
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颉 罗成群 +4 位作者 贺全勇 周建大 李萍 彭浩 陈铁夫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治疗Ⅲ度烧(创)伤或瘢痕切除创面的疗效。【方法】2003年11月至2005年3月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修复基底良好的Ⅲ度烧(创)伤或瘢痕切除创面5... 【目的】观察采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治疗Ⅲ度烧(创)伤或瘢痕切除创面的疗效。【方法】2003年11月至2005年3月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修复基底良好的Ⅲ度烧(创)伤或瘢痕切除创面50例。【结果】41例(82.0%)植皮完全成活,9例(18.0%)植皮90%以上成活.无一例补植皮,随访3~6个月复合移植皮肤颜色、质地基本接近正常皮肤,功能良好,瘢痕增生轻。【结论】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可推广应用于修复基底良好的Ⅲ度或瘢痕切除创面的复合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移植
下载PDF
八年制医学生烧伤专业课程教学探讨
11
作者 朱颉 罗成群 +3 位作者 贺全勇 周建大 彭浩 彭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08-109,共2页
为满足学生要求,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外科教研室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烧伤"章节教学中采用主动学习模式,将临床常见问题引入课堂讨论,充分体现系统整合授课理念,追踪行业研究动态,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强调医学人文理念。从多... 为满足学生要求,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外科教研室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烧伤"章节教学中采用主动学习模式,将临床常见问题引入课堂讨论,充分体现系统整合授课理念,追踪行业研究动态,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强调医学人文理念。从多个角度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践中对八年制医学教学方式进行深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年制医学生 外科学 教学实践 学习能力
下载PDF
健脾养胃方联合化疗对胃癌患者T细胞亚群、凝血标志物的影响
12
作者 曹爽 吴亚 +5 位作者 朱颉 刘萍 黄梅淑 胡佳 程念 贾文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健脾养胃方联合化疗对胃癌患者T细胞亚群、凝血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在河北省中医院就诊的168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化疗,研究组采用健脾养胃方^(+)化疗... 目的探讨健脾养胃方联合化疗对胃癌患者T细胞亚群、凝血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在河北省中医院就诊的168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化疗,研究组采用健脾养胃方^(+)化疗,两组均治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凝血标志物[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营养状况(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胃肠道反应、肾毒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D4^(+)、CD8^(+)治疗前后差值均小于对照组,CD4^(+)/CD8^(+)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T、APTT、FIB治疗前后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治疗前后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养胃方联合化疗在胃癌患者中疗效显著,有助于维持患者机体免疫力及营养状况,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健脾养胃方 化疗 T细胞亚群 凝血标志物
下载PDF
皮肤扩张多因素分析(英文)
13
作者 朱颉 贺全勇 彭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 探讨皮肤组织扩张的最佳方法。方法 从多方面对 1996~ 2 0 0 2年间 118例患者 2 2 1个扩张器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头部外、面、颈、胸、肩背与四肢皮肤扩张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感... 目的 探讨皮肤组织扩张的最佳方法。方法 从多方面对 1996~ 2 0 0 2年间 118例患者 2 2 1个扩张器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头部外、面、颈、胸、肩背与四肢皮肤扩张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感染是威胁皮肤扩张的最常见因素。扩张速度以常规扩张为主。结论 头部并发症较少 ,皮肤软组织扩张围手术期要注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同时要综合考虑Ⅰ期手术的切口设计 ,囊腔分离的层次、范围及扩张速度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 并发症 防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动脉逆行皮瓣修复小腿远端残余创面
14
作者 朱颉 罗成群 +4 位作者 贺全勇 周建大 陈铁夫 彭浩 尹朝奇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7期1314-1315,共2页
【目的】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动脉皮瓣逆行修复小腿远端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应用解剖基础上,设计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动脉皮瓣,逆行应用修复下肢远端残余创面,其中最小皮瓣6 cm×8 cm,最大皮瓣13 cm×16 cm。【... 【目的】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动脉皮瓣逆行修复小腿远端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应用解剖基础上,设计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动脉皮瓣,逆行应用修复下肢远端残余创面,其中最小皮瓣6 cm×8 cm,最大皮瓣13 cm×16 cm。【结果】临床应用8例修复下肢远端残余创面,全部成活。【结论】本手术成功率高,损伤小,操作简单,对小腿远端的残余创面修复不失为一项可供选用的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腿损伤/外科学 软组织损伤/外科学 外科皮瓣/神经支配 外科皮瓣/血液供给
下载PDF
表皮抑素特征及五肽分子与增生性瘢痕
15
作者 朱颉 罗成群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4期2076-2077,共2页
表皮是一种不断更替的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其厚度保持恒定,这里必定存在某种自稳调节机制。有许多事实提示这是一种负反馈。既然考虑表皮组织的自稳机制是负反馈,就有理由认为传递信息的化学信使可能是某种对表皮细胞分裂有抑制作用的物质... 表皮是一种不断更替的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其厚度保持恒定,这里必定存在某种自稳调节机制。有许多事实提示这是一种负反馈。既然考虑表皮组织的自稳机制是负反馈,就有理由认为传递信息的化学信使可能是某种对表皮细胞分裂有抑制作用的物质。20世纪60年代初,Bullough和Laurence等通过实验证明了表皮中实际上存在这样的物质,并用“抑素”一词来命名。在20世纪70~80年代形成了一次研究高潮,20世纪90年代重点是制备单一组分的抑素,为其化学合成或基因工程大量生产提供可能。总结表皮抑素研究工作的同时,将从新的角度探讨增生性瘢痕的机制和防治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抑素 五肽分子 增生性瘢痕 激素 G1抑素 G2抑素
下载PDF
烧伤湿润疗法的辩证思维
16
作者 朱颉 罗成群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1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前我国所实行的烧伤外科技术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几十年来其治疗主体技术并没有实质性变化,技术核心是让烧伤创面干燥,深度烧伤创面实行切削痂与植皮手术治疗。实践证明,用外科技术治疗烧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并不... 目前我国所实行的烧伤外科技术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几十年来其治疗主体技术并没有实质性变化,技术核心是让烧伤创面干燥,深度烧伤创面实行切削痂与植皮手术治疗。实践证明,用外科技术治疗烧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并不能有效地挽救所有重度烧伤患者的生命,也不能免除烧伤创面愈合后留有瘢痕的痛苦。上世纪末,中国学者徐荣祥教授根据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理论,创立了烧伤湿性医疗技术:"基本禁止切削痂手术,限制使用抗生素,保持创面生理性湿润,暴露创面和无需植皮"。该方法简便易行,治疗效果也令人满意,克服了烧伤外科技术的某些弊端。由于新技术的主体部分是让创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冲撞了烧伤外科认为潮湿必定发生细菌感染的理念,从而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议。为了澄清事实,根据自己过去的研究结果,参照有关文献,从湿性疗法与传统疗法的分歧焦点,重新认识烧伤发病、辩证思维中湿的概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切痂植皮疗法 湿性医疗技术
下载PDF
中药合剂对特重度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罗成群 周建大 +5 位作者 贺全勇 周鹏翔 朱颉 李萍 彭浩 罗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94-596,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合剂清火败毒饮对特重度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调理作用。方法 :将 30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分成两组 ,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 ,中药组加用中药合剂治疗 ,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段测定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体液免疫功能 ,并判定两... 目的 :探讨中药合剂清火败毒饮对特重度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调理作用。方法 :将 30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分成两组 ,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 ,中药组加用中药合剂治疗 ,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段测定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体液免疫功能 ,并判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中药组CD3、CD4 、CD4 /CD8值下降程度轻 (P <0 0 5或P <0 0 1) ,CD8升高程度轻 (P <0 0 1) ,但均恢复快 ;IgG、IgA、IgM、C3、C4 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但中药组回升早 ,恢复快而好。结论 :中药合剂对特重度烧伤患者的细胞、体液免疫功能均有调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合剂 特重度烧伤 免疫功能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烧伤创面感染的细菌学调查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铁夫 罗成群 +4 位作者 周建大 朱颉 贺全勇 李萍 彭浩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178-179,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性及其变迁,用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4年5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158例烧伤患者感染创面进行回顾性调查、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病原菌分离检出病原菌40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0... 目的分析我院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性及其变迁,用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4年5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158例烧伤患者感染创面进行回顾性调查、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病原菌分离检出病原菌40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06株(50.6%),革兰阴性杆菌190株(46.7%),真菌11株(2.7%);这些细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14株(28%)、鲍氏不动杆菌63株(15.5%)、表皮葡萄球菌55株(13.5%)、阴沟肠杆菌50株(12.3%)、大肠埃希菌31株(7.6%)、铜绿假单胞菌23株(5.7%)。(2)耐药因子检出情况在181株葡萄球菌中共检出MRS87株(占其48%)、检出产ESBLs的细菌23株(占革兰阴性杆菌的12%)。(3)药敏测定结果42株MRSA对万古霉素敏感,23株ESBLs阳性菌株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或他巴唑敏感,但对其他多数抗菌药物不同程度耐药。结论本单位近年来感染创面以金葡为主,鲍氏不动杆菌为次,耐药菌株明显增加,应加强创面处理及合理用药,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与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创面 感染 细菌 耐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