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赵黔军 朱颜鑫 +2 位作者 陈祖江 卢钰 王超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990-994,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收治的185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OP划分为不伴OP组(103例)与伴OP组(82例)。另于同期选取本院80名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项指标与L2~4骨密度的关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并发OP的相关因素。结果 3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研究对象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25(OH)D、Cys-C、Hcy、L2~4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MI与L2~4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HDL-C、25(OH)D与L2~4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TG、Cys-C、Hcy与L2~4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Cys-C、Hcy为高血压并发O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DL-C、25(OH)D为高血压并发OP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OP患者血清25(OH)D、L2~4骨密度水平下降,Cys-C、Hcy水平升高。25(OH)D、Cys-C、Hcy与L2~4骨密度变化、高血压并发OP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骨质疏松症 25羟基维生素D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重组甲型流感病毒NS2蛋白抑制感染小鼠肺组织干扰素的产生 被引量:3
2
作者 朱颜鑫 牟秋菊 +4 位作者 赵兵兵 罗红 智妍 兰露莎 江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15-1619,共5页
目的用大肠杆菌表达获得甲型流感病毒(IAV)非结构蛋白2(NS2),并观察NS2蛋白对小鼠肺组织γ干扰素(IFN-γ)产生的影响。方法构建p ET22b(+)/NS2原核表达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gami(2),通过诱导表达、纯化获得NS2。将40只BALB/c小鼠... 目的用大肠杆菌表达获得甲型流感病毒(IAV)非结构蛋白2(NS2),并观察NS2蛋白对小鼠肺组织γ干扰素(IFN-γ)产生的影响。方法构建p ET22b(+)/NS2原核表达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gami(2),通过诱导表达、纯化获得NS2。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8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200μg/kg NS2联合病毒组、200μg/kg NS2联合RNA组、100μg/kg灭活病毒、0.2×半数致死量(LD50)病毒组、50μg/kg病毒RNA组、200μg/kg NS2组和100μg/kg NS2组,各组滴鼻给予小鼠处理。通过反转录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肺组织IFN-γ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表达并纯化获得重组NS2;将NS2或/和IAV滴鼻给小鼠后,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NS2联合病毒组的小鼠肺组织IFN-γmRNA和蛋白水平较病毒组均降低。结论 NS2抑制IAV所诱导的小鼠肺组织IFN-γmRNA和蛋白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非结构蛋白 Γ干扰素
原文传递
人防御素的抗病毒活性及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颜鑫 江滟 《医学综述》 2016年第6期1066-1069,共4页
防御素属于阳离子抗菌肽家族,具有广泛的抗微生物活性、细胞毒性和免疫趋化作用,在先天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随着防御素抗病毒的研究更加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防御素不仅能直接灭活病毒和阻止病毒吸附、穿入及细胞内信号... 防御素属于阳离子抗菌肽家族,具有广泛的抗微生物活性、细胞毒性和免疫趋化作用,在先天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随着防御素抗病毒的研究更加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防御素不仅能直接灭活病毒和阻止病毒吸附、穿入及细胞内信号转导抑制病毒复制,还可以间接通过介导免疫反应发挥抗病毒作用。这种天然的抗菌肽具有抗包膜病毒和无包膜病毒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 病毒感染 抗菌肽 抗病毒活性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野百合碱联合异丙肾上腺素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指数、右心肥厚指数研究
4
作者 邹习俊 杨红宇 +4 位作者 江滟 智妍 兰露莎 朱颜鑫 邹乾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9-71,7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野百合碱联合异丙肾上腺素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指数、右心肥厚指数。方法采用SD大鼠64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6);模型组(n=48)。模型组分为高剂量组(n=16):80 mg/kg野百合碱采...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野百合碱联合异丙肾上腺素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指数、右心肥厚指数。方法采用SD大鼠64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6);模型组(n=48)。模型组分为高剂量组(n=16):80 mg/kg野百合碱采取腹腔一次性注射;10 mg/kg异丙肾上腺素采取腹腔连续注射1周;中剂量组(n=16):55 mg/kg野百合碱采取腹腔一次性注射;8 mg/kg异丙肾上腺素采取腹腔连续注射1周;低剂量组(n=16):30 mg/kg野百合碱采取腹腔一次性注射,3 mg/kg异丙肾上腺素采取腹腔连续注射1周。动物饲养到第6周后,行肺动脉压和右心室内压检测,心系数和右心室肥厚指数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平均肺动脉压和右室收缩压均无差异变化;中剂量组平均肺动脉压、右室收缩压均有差异变化(P〈0.05),低剂量组心系数和右心室肥厚指数均无差异显著。中剂量组心系数差异极显著(P〈0.01),右心室肥厚指数差异显著(P〈0.05)。结论说明采用一次性注射野百合碱55 mg/kg,联合连续注射8 mg/kg异丙肾上腺素1周。既保证了大鼠的存活率,又保证了肺动脉高压的成功形成,野百合碱和异丙肾上腺素能对大鼠产生肺动脉高压,导致心气虚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异丙肾上腺素 大鼠 血流动力学 心指数 右心肥厚指数
下载PDF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联合心肌酶谱检查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黔军 卢钰 朱颜鑫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联合心肌酶谱检查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方法:选择贵州省骨科医院收治的60例AMI患者及同期在该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60例AMI患者设为试验组,将其... 目的:探讨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联合心肌酶谱检查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方法:选择贵州省骨科医院收治的60例AMI患者及同期在该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60例AMI患者设为试验组,将其中6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cTnI检测联合心肌酶谱检查,比较其检查结果,同时比较试验组患者中发病至入院时间不同(患者发病至入院的时间越长表示其病情越严重)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在试验组患者中,发病至入院的时间<2 h、为2~3 h、为4~6 h、为7~8 h、为9~12 h、≥13 h的患者血清cTnI、CK-MB、CK、LDH、AST的水平存在差异,发病至入院时间越长的患者其上述指标的水平越高,P<0.05。结论:对AMI患者进行血清cTnI检测联合心肌酶谱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其病情及评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I 心肌酶谱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Hcy、hs-CRP、D-D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易思叶 杨永红 +1 位作者 张宇杰 朱颜鑫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3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Hcy、hs-CRP、D-D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贵州省骨科医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另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为健康组。冠心病组患者据临床诊断分为心梗组(24例... 目的探讨Hcy、hs-CRP、D-D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贵州省骨科医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另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为健康组。冠心病组患者据临床诊断分为心梗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组(2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组(30例,稳定性心绞痛)。比较冠心病组和健康组研究对象血清Hcy、hs-CRP及D-D水平;比较冠心病组和健康组研究对象Hcy、hs-CRP、D-D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比较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Hcy、hs-CRP、D-D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cy、hs-CRP、D-D水平高于健康组;冠心病组患者Hcy、hs-CRP、D-D检测阳性率高于健康组;冠心病组患者Hcy、hs-CRP检测阳性率分别低于联合检测;心梗组患者Hcy检测阳性率高于稳定组,hs-CRP检测阳性率分别高于不稳定组和稳定组;不稳定组患者Hcy、hs-CRP检测阳性率分别高于稳定组;3组冠心病患者Hcy检测阳性率分别低于联合检测,稳定组患者hs-CRP检测阳性率低于联合检测(均P<0.05)。结论 Hcy、hs-CRP、D-D联合检测可有效提升冠心病诊断阳性率,有助于辅助冠心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诊断
下载PDF
髋部骨折术后血栓检测抗凝血酶、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
7
作者 张宇杰 杨永红 +1 位作者 朱颜鑫 易思叶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2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抗凝血酶(AT-Ⅲ)和D-二聚体水平在老年髋部骨折术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3月-2019年6月收治实施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再将观察组术后经静脉造影确诊血栓...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抗凝血酶(AT-Ⅲ)和D-二聚体水平在老年髋部骨折术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3月-2019年6月收治实施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再将观察组术后经静脉造影确诊血栓形成的11例,设定为血栓组;未发生血栓的69例,设定为非血栓组;均开展抗凝治疗。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12 h AT-Ⅲ、D-二聚体水平及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术前、术后12 h、术后3 d AT-Ⅲ、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12 h AT-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术前、术后12 h AT-Ⅲ、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术后3 d AT-Ⅲ水平低于非血栓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Ⅲ、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髋部骨折术后血栓检测的标志物,对其进行动态监测有助于预防、早期诊断及判断抗凝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抗凝血酶 D-二聚体 血栓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碧涛 朱荣金 +5 位作者 杨红宇 朱颜鑫 牟秋菊 赵兵兵 沈祥春 江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凋亡相关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VM)、OMT高剂量组(OMT-H,25 mg·kg^(-1)·d^(-1))、OM...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凋亡相关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VM)、OMT高剂量组(OMT-H,25 mg·kg^(-1)·d^(-1))、OMT中剂量组(OMT-M,12.5 mg·kg^(-1)·d^(-1))、OMT低剂量组(OMT-L,6.25 mg·kg^(-1)·d^(-1))、OMT极低剂量组(OMT-EL,3.125 mg·kg^(-1)·d^(-1))、利巴韦林对照组(RB,100 mg·kg^(-1)·d^(-1))。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由柯萨奇病毒B3型腹腔注射感染所致,各治疗组从末次给予病毒24 h后开始,腹腔注射,每日1次。于治疗第12天,每组处死小鼠6只,留取心肌标本。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OMT治疗显著降低了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凋亡心肌细胞的数量,与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比较,OMT-L组效果最佳(P<0.01)。与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小鼠比较,OMT治疗组的小鼠心肌组织中Bax蛋白表达降低,而Bcl-2蛋白表达没有明显改变。结论氧化苦参碱可减少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的凋亡,该作用与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病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病毒B3型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基于p38MAPK信号因子重组甲型流感病毒M1/2诱导气管上皮细胞产生γ干扰素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兵兵 朱颜鑫 +3 位作者 牟秋菊 罗红 兰露莎 江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1-208,共8页
目的探讨重组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1/2(rM1/2)诱导气管上皮细胞产生干扰素-γ的作用,以及基于p38MAPK信号因子的诱导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原代气管上皮细胞分成6组,分别为M1组、M2组、病毒组、M1+病毒组、M2+病毒组、正常对照组。各组... 目的探讨重组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1/2(rM1/2)诱导气管上皮细胞产生干扰素-γ的作用,以及基于p38MAPK信号因子的诱导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原代气管上皮细胞分成6组,分别为M1组、M2组、病毒组、M1+病毒组、M2+病毒组、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用相应制剂干预细胞4、8、24h,抑制试验中各实验组提前1h分别加入p38抑制剂,再进行相应制剂干预。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FN-γmRNA和IFN-γ、p38MAPK、P-p38MAPK的表达。结果重组甲型流感病毒M1/2作用于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作用4h,8h,24h后的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为rM1、rM2组诱导IFN-γ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组,表示M1/2能诱导IFN-γ的产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M1、rM2组诱导P-p38MAPK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后,rM1联合病毒、rM2联合病毒组诱导P-p38MAPK表达量低于病毒组,且rM1联合病毒、rM2联合病毒组诱导IFN-γmRNA表达量低于病毒组,表示M1/2能诱导p38MAPK磷酸化。结论甲型流感病毒rM1/2能够在早期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产生IFN-γ;该作用与p38MAPK信号因子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基质蛋白1/2 Γ干扰素 P38MAPK
原文传递
人硫氧还蛋白1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及其对高糖导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红 朱颜鑫 +3 位作者 赵兵兵 智妍 兰露莎 江滟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克隆人硫氧还蛋白1(h TRX1)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重组人硫氧还蛋白1(rh TRX1),评价rh TRX1对高糖导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扩增h TRX1基因片段,插入p ET22b(+)质粒并转化大肠杆... 目的克隆人硫氧还蛋白1(h TRX1)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重组人硫氧还蛋白1(rh TRX1),评价rh TRX1对高糖导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扩增h TRX1基因片段,插入p ET22b(+)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gami(2),获得工程菌Rosetta-gami(2)-p ET22ab(+)/h TRX1。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的正确性,用镍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采用高糖制备HUVEC损伤模型,MTT比色法检测HUVEC的存活率,生化方法测定HUVEC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外漏率以及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构建的工程菌及其产生的重组蛋白rh TRX1正确。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损伤组HUVEC的存活率降低、LDH外漏率明显升高,NO的水平明显地降低。不同剂量rh TRX1处理组HUVEC的存活率升高、LDH的外漏率明显降低,NO的水平明显地升高。结论成功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rh TRX1、获得结构正确的rh TRX1,rh TRX1对高糖诱导的HUVEC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硫氧还蛋白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重组蛋白 脐静脉内皮细胞 高糖损伤 体外实验 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重组小鼠β防御素3体内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牟秋菊 朱颜鑫 +2 位作者 智妍 兰露莎 江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小鼠β防御素3(r MBD3)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10 mg·kg-1·d-1r MBD3腹腔注射3月,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以及对主要脏器的影响。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r MBD3高剂量组(10 m... 目的观察重组小鼠β防御素3(r MBD3)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10 mg·kg-1·d-1r MBD3腹腔注射3月,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以及对主要脏器的影响。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r MBD3高剂量组(10 mg·kg-1·d-1)、r MBD3低剂量组(5 mg·kg-1·d-1)和利巴韦林组(100 mg·kg-1·d-1)。采用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建立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小鼠模型,感染病毒12 h后分别腹腔注射给药。每日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死亡情况。于攻毒第3天检测肺泡灌洗液流感病毒滴度、血清γ干扰素含量、肺指数和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小鼠腹腔注射10 mg·kg-1·d-1r MBD3 3月,未发现明显异常反应或死亡,各重要脏器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r MBD3各剂量组肺泡灌洗液中的病毒滴度、肺指数抑制率均降低,肺组织病理改变减少。结论 r MBD3对小鼠无明显毒性作用,在体内具有抗流感病毒、保护流感小鼠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 重组蛋白 抗病毒活性 甲型流感病毒
原文传递
重组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1和2通过ERK信号因子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产生IFN-γ 被引量:3
12
作者 祝洁 朱颜鑫 +3 位作者 曹慧军 罗红 兰露莎 江滟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9-496,共8页
探讨重组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1和2(rM1和rM2)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产生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作用及机制。以原代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为实验模型,实验分... 探讨重组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1和2(rM1和rM2)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产生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作用及机制。以原代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为实验模型,实验分为6组(rM1组、rM2组、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组、rM1+IAV组、rM2+IAV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各组分干预细胞4h、8h、24h时,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FN-γmRNA的表达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FN-γ、ERK、磷酸化ERK(phospho-ERK,p-ERK)蛋白的表达;用抑制剂阻断ERK信号因子信号传导,观察对各组分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产生IFN-γ的影响。各组分干预细胞4h、8h、24h,rM1组、rM2组、IAV组、rM1+IAV组、rM2+IAV组细胞的IFN-γmRNA和IFN-γ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rM1+IAV组、rM2+IAV组细胞的IFN-γmRNA和IFN-γ蛋白表达水平高于IAV组(P<0.01或P<0.05)。在干预细胞4h,仅rM2组细胞中ERK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干预细胞8h、24h,rM1组、rM2组、IAV组、rM1+IAV组、rM2+IAV组细胞中ERK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加入ERK抑制剂,rM1组、rM2组、rM1+IAV组、rM2+IAV组细胞的IFN-γmRNA和IFN-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抑制剂组。本研究数据表明rM1和rM2可通过上调ERK信号因子的磷酸化水平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中产生IFN-γ,该诱导作用在干预4h即显著表现,并维持至少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IAV) 基质蛋白1(M1) 基质蛋白2(M2) IFN-Γ ERK 磷酸化ERK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