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是怎样提出“精神青春期”概念的 |
朱鲁子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2
|
浅析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 |
朱鲁子
|
《理论与现代化》
|
1999 |
13
|
|
3
|
试解命题:“命名即创造” |
朱鲁子
|
《中州学刊》
CSSCI
|
2003 |
5
|
|
4
|
历史维度中的审美主体与康德美学的四个契机 |
朱鲁子
马欣
|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
2009 |
1
|
|
5
|
马克思哲学:一种价值论哲学 |
朱鲁子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6
|
从人的发展阶段性看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
朱鲁子
|
《理论与现代化》
|
1999 |
3
|
|
7
|
对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性质的思考 |
朱鲁子
|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
2012 |
2
|
|
8
|
从交往方式变迁看人的现代生成“人学”与“社会哲学”对话的一个尝试 |
朱鲁子
|
《理论与现代化》
|
2002 |
2
|
|
9
|
论“精神青春期教育” |
朱鲁子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4
|
|
10
|
轴心时代的一个历史唯物主义阐释框架 |
朱鲁子
|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
2009 |
2
|
|
11
|
个性化创作呼唤私域哲学 |
朱鲁子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2
|
审美“共通感”释疑 |
朱鲁子
|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
2014 |
1
|
|
13
|
对生活的重新阐释——探付价值观问题的一个可能视角 |
朱鲁子
|
《理论与现代化》
|
2000 |
2
|
|
14
|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罪思想 |
朱鲁子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15
|
审美主体的历史生成与康德美学的四个契机 |
朱鲁子
马欣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09 |
1
|
|
16
|
试论马克思哲学是一种价值论哲学——从“现代实践哲学”和“人学”到“价值论哲学” |
朱鲁子
|
《理论与现代化》
|
2004 |
1
|
|
17
|
“精神青春期” —一个教育哲学范畴 |
朱鲁子
|
《哲学进展》
|
2013 |
1
|
|
18
|
审美主客体的辩证法 |
朱鲁子
|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
2013 |
0 |
|
19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 |
朱鲁子
|
《理论与现代化》
|
1998 |
0 |
|
20
|
一种关于社会结构转型的新理论 |
朱鲁子
|
《理论与现代化》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