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人文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1
作者 朴雪梅 朴惠珍 《东疆学刊》 2024年第1期130-130,共1页
2023年8月19日至21日,由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延边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延边大学东亚跨文化研究中心、延边大学文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鲁东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一届延边大学东亚学研究学术研讨... 2023年8月19日至21日,由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延边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延边大学东亚跨文化研究中心、延边大学文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鲁东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一届延边大学东亚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延边大学顺利召开。会议以“东亚人文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为主题,深度挖掘和阐发朝鲜—韩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日本语言文学和相关学科的研究,吸引了来自27所院校的79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大学 语言文学 鲁东大学 学术会议综述 东亚学 跨文化研究 东亚人 相关学科
下载PDF
一流学科视域下朝鲜文学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延边大学与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崔一 朴惠珍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52-58,141,共8页
博士学位论文被认为是评价一个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本。因此,通过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考察,可以了解一个大学某一学科研究的总体趋势。中国的朝鲜文学研究博士研究生培养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延边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的亚... 博士学位论文被认为是评价一个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本。因此,通过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考察,可以了解一个大学某一学科研究的总体趋势。中国的朝鲜文学研究博士研究生培养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延边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的亚非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研究的两大重镇,在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力和数量、质量上处于国内核心地位。总体而言,延边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在选题、视角、方法论等方面经过了从单一到多样化的发展,形成并确立了学术视域宽广、方法论多样、问题意识鲜明等特色与优势。近十年来,在数量上取得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方法论的“物化”、文本分析不够细致、创新性降低等不足。指导教师和学生要抓住“双一流”建设这一良机,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加强理论创新、摆脱国别研究的狭隘性等策略,以实现中国朝鲜文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朝鲜文学研究 高层次人才培养 博士学位论文
下载PDF
朝鲜使臣姜纬的中国人际交流考及其中国想象 被引量:1
3
作者 朴雪梅 朴惠珍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5期61-68,共8页
武班出身的朝鲜文人姜纬一生都在寻求一种能让朝鲜脱离困境的方法。他借助出使国外的机会,积极与中国"主和"派文人和"主战"派文人交流,逐渐认识到世界格局中朝鲜和西方、日本、中国的地位与实力差距,认识到积极开... 武班出身的朝鲜文人姜纬一生都在寻求一种能让朝鲜脱离困境的方法。他借助出使国外的机会,积极与中国"主和"派文人和"主战"派文人交流,逐渐认识到世界格局中朝鲜和西方、日本、中国的地位与实力差距,认识到积极开展外交,为本国争取时间和机会,进而实现富国强兵的重要性。经过两次燕行后,姜纬不再拥护以武力坚决抵抗西方和日本侵略的主战风潮。他虽然主张学习西方,但认为这只是为了富国强兵,解决民生问题,依然认为西方的强权不过是一时的"霸权",东亚人万事太平的儒家理想会让东亚人最终回归东亚的儒家精神,对未来显示出强大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纬 人际交流 燕行 中国想象
下载PDF
民族想象与日本殖民末期韩国文学中的伪满洲国形象
4
作者 崔一 朴惠珍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6-205,共10页
日本殖民末期韩国文学中的伪满洲国形象是殖民地作家通过跨界体验和跨界想象获得的异国形象,是东亚现代跨界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个案。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受难地""北乡""多民族国家"等一系列场所意义的演变... 日本殖民末期韩国文学中的伪满洲国形象是殖民地作家通过跨界体验和跨界想象获得的异国形象,是东亚现代跨界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个案。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受难地""北乡""多民族国家"等一系列场所意义的演变,揭示来华部分韩国人作家在日殖末期采取的乌托邦建构、文明与野蛮的二元对立、排斥和改造内部他者等多种叙事策略。本文认为,韩国文学中的伪满洲国形象是作为流散族群作家复杂的身份意识以及内化在他们身上的殖民意识形态投射在伪满洲国独特的语境而形成的虚幻的"民族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 民族想象 场所 北乡 内部他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