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癌组织中Wnt5a的表达与血管生成拟态的相关性
1
作者 刘彼得 李循 +3 位作者 王书恒 贾宏亮 张小安 李九智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Wnt5a与血管生成拟态(VM)的相关性,并评估其与肿瘤干细胞特性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前列腺癌和5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Wnt5a的表达及前列腺癌组织中CD133、Vimentin和E-cadherin的表达;CD34/...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Wnt5a与血管生成拟态(VM)的相关性,并评估其与肿瘤干细胞特性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前列腺癌和5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Wnt5a的表达及前列腺癌组织中CD133、Vimentin和E-cadherin的表达;CD34/PAS双染检测VM的形成。分析组间Wnt5a的表达差异、Wnt5a和VM的临床意义、Wnt5a与VM的相关性及Wnt5a和VM与CD133、Vimentin、E-cadherin的相关性。结果Wnt5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0.05),Wnt5a的表达与VM正相关(P<0.05),Wnt5a及VM的表达与CD133及Vimentin的表达正相关(P<0.05)。Wnt5a及VM的表达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输精管侵犯及淋巴转移均正相关(P<0.05),VM与前列腺癌T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Wnt5a在前列腺癌高表达,并与VM呈正相关,Wnt5a及VM与肿瘤干细胞特性和上皮向间充质转化的标志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WNT5A 血管生成拟态 肿瘤干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针对高分子刷构象转变的自振荡模型
2
作者 郭秀珍 李康睿 +2 位作者 李九智 赵新军 蒋中英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6,共9页
自振荡高分子刷在封闭空间中具有独特的应用.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理论模型,自振荡高分子刷的物理机制无法被深刻地揭示,其新结构也无法被预测.基于扩散动力学建立高分子刷自振荡的动力学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方程计算高分子刷的体积分数... 自振荡高分子刷在封闭空间中具有独特的应用.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理论模型,自振荡高分子刷的物理机制无法被深刻地揭示,其新结构也无法被预测.基于扩散动力学建立高分子刷自振荡的动力学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方程计算高分子刷的体积分数、高分子单体与溶剂相互作用的势函数,定量确定高分子刷构象转变自振荡的动力学特性,以及高分子单体的Belousov-Zhabotinsky(BZ)反应在诱导高分子刷自振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获得了高分子刷构象转变的化学波特性,揭示了这种化学波在很大程度上源于BZ反应.理论结果揭示了BZ反应导致化学振荡,在高分子刷内的扩散也是以化学波形式传播,且自振荡的高分子刷还可改变BZ的反应模式.研究结果确定了高分子刷的构象转变的自振荡特性遵守扩散动力学规律.基于所提模型可预言高分子刷体积分数的空间波动特性会导致刷内高分子单体体积分布具有空间不均匀性,令高分子刷内出现结节状结构.研究结果可为设计智能高分子表面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刷 动力学特性 构象转变 自振荡 化学波
下载PDF
尿液外泌体在泌尿外科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叶森·哈力 李九智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869-1876,共8页
外泌体是一种大小不等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细胞外囊泡,包含有多种诸如核酸、蛋白质、脂类、氨基酸,小分子代谢物等内容物,这些内容物可以反映其细胞来源。此外,外泌体还可以将内容物转运到靶细胞,成为细胞与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 外泌体是一种大小不等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细胞外囊泡,包含有多种诸如核酸、蛋白质、脂类、氨基酸,小分子代谢物等内容物,这些内容物可以反映其细胞来源。此外,外泌体还可以将内容物转运到靶细胞,成为细胞与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外泌体在体液中广泛存在。尿液外泌体在泌尿系统疾病中被广泛研究并发现了其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就外泌体在肿瘤、结石等泌尿外科疾病诊治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 外泌体 泌尿系肿瘤 结石
下载PDF
泌尿系结石基质蛋白的研究现状
4
作者 撒世文 李九智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239-3244,共6页
泌尿系结石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由诸多因素作用。其发生及进展机制涉及众多生理及生化过程,然而,研究者们目前并没有彻底阐明这些机制。本综述旨在对泌尿系结石中基质蛋白(stones matrix protei... 泌尿系结石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由诸多因素作用。其发生及进展机制涉及众多生理及生化过程,然而,研究者们目前并没有彻底阐明这些机制。本综述旨在对泌尿系结石中基质蛋白(stones matrix protein, SMP)的研究进展做统一论述。希望能够通过汇总早先研究者们对各类泌尿系结石基质蛋白的研究,从而对泌尿系结石的产生与进展机制形成初步认识,以此为后续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基质蛋白 蛋白组学
下载PDF
新疆地区61例儿童尿酸铵结石单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贾宏亮 南玉奎 +7 位作者 艾尼瓦尔·玉素甫 刘东 叶尔番·艾尔肯 张培新 杜伟丽 摆凤兰 史振峰 李九智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儿童尿酸铵结石的临床特点,为儿童尿酸铵结石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1年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住入院的所有尿酸铵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一般情况、结石相关参数、随机尿pH值、尿...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儿童尿酸铵结石的临床特点,为儿童尿酸铵结石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1年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住入院的所有尿酸铵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一般情况、结石相关参数、随机尿pH值、尿培养、生化检查结果,并比较纯尿酸铵结石与混合尿酸铵结石患儿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钠、钾、钙、镁、尿酸水平及尿pH值。结果61例(31.6%)儿童患有尿酸铵结石,平均年龄(4.05±3.37)岁,男女比例为2.21∶1。其中肾脏结石37例(60.7%),上尿路结石50例(82.0%)。混合型尿酸铵结石中最常见的混合成分是草酸钙,其中以一水草酸钙、一水草酸钙和二水草酸钙混合物较为常见。与混合型尿酸铵结石患儿相比,纯尿酸铵结石患儿年龄较小(P=0.001),结石最大径较小(P=0.003)。14例患儿(23.0%)尿培养阳性,其中大肠埃希菌7例(50%),非解脲酶细菌11例(78.6%)。结论儿童尿酸铵结石的致病菌主要为非解脲酶细菌,男孩发病率较高,好发于上尿路,草酸钙为最常见的混合结石成分。纯尿酸铵结石患儿较混合型结石患儿的年龄、结石最大径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泌尿系统 尿酸铵 儿童 新疆地区
下载PDF
尿毒素硫酸吲哚酚通过OAT-3诱发HK-2细胞纤维化的作用
6
作者 阿孜古力·克热木 艾克拜尔·吾曼尔 +3 位作者 麦伍拉尼·马木提 买买提·依斯热依力 王晨宇 李九智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2期1723-1728,共6页
目的探讨尿毒素硫酸吲哚酚(IS)通过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OAT-3)诱发人正常肾小管上皮(HK-2)细胞氧化应激和纤维化因子的作用。方法HK-2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待孔板中细胞密度达到80%~90%时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加入培养液中正常培养... 目的探讨尿毒素硫酸吲哚酚(IS)通过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OAT-3)诱发人正常肾小管上皮(HK-2)细胞氧化应激和纤维化因子的作用。方法HK-2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待孔板中细胞密度达到80%~90%时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加入培养液中正常培养不予干预)、IS处理组(IS组,加入250μmoL IS培养),两组细胞培养24 h;同时,进一步在HK-2细胞中用小干扰RNA(siRNA)沉默OAT-3的表达后提取总RNA,其浓度测定并进行RT-PCR以及Western blot试验检测氧化应激(Nox-4)及纤维化因子(Collagen I、TGF-β1、Smad-3、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最后HK-2细胞以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后,加入250μmoL IS刺激24 h,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试验检测上述指标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T-PCR结果显示,HK-2细胞以250μmoL IS刺激24 h后,IS显著增加HK-2细胞中氧化应激(Nox-4)及纤维化因子(Collagen I、TGF-β1、Smad-3、α-SMA)的mRNA表达水平(P<0.05);HK-2细胞中siRNA沉默OAT-3的表达后发现,IS诱导的上述氧化应激和纤维化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以NAC预处理后,HK-2细胞IS刺激24 h发现,NAC有效抑制IS诱导Nox-4、Collagen I、TGF-β1、Smad-3、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硫酸吲哚酚经OAT-3摄取到HK-2细胞内诱发氧化应激和纤维化因子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吲哚酚 HK-2细胞 OAT-3 氧化应激 纤维化因子
下载PDF
非增强CT值鉴别儿童泌尿系结石成分的价值分析
7
作者 贾宏亮 杜伟丽 +5 位作者 刘彼得 张培新 艾尼瓦尔·玉素甫 雷鹏 姚礼忠 李九智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评估结石非增强CT值对儿童泌尿系结石成分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泌尿中心收住的泌尿系结石患儿88例,均于我院行非增强CT,且结石成分分析为单一成分。根据结石成分分为分为草酸钙组(n=53)、尿酸铵组(... 目的:评估结石非增强CT值对儿童泌尿系结石成分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泌尿中心收住的泌尿系结石患儿88例,均于我院行非增强CT,且结石成分分析为单一成分。根据结石成分分为分为草酸钙组(n=53)、尿酸铵组(n=30)和尿酸组(n=5),测量随机尿液pH值及结石核心和边缘CT值,计算平均CT值和Hounsfield密度,采用ROC曲线评价其对结石成分的预测价值。结果:患儿年龄3月~13(5.0±3.8)岁,其中男性60例(68.2%)。草酸钙组的结石核心CT值、边缘CT值、平均CT值、Hounsfield密度均明显高于尿酸铵组和尿酸组(P<0.05),而尿酸铵组与尿酸组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随机尿pH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石核心CT值、边缘CT值、平均CT值、和Hounsfield密度预测结石成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1、0.873、0.917和0.821。结论:非增强CT值可准确预测草酸钙结石,不能鉴别尿酸铵和尿酸结石。随机尿pH值不能成为鉴别尿酸铵与尿酸结石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尿路结石症 非增强CT
原文传递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教学中的DOPS评估效果观察
8
作者 李循 李九智 +2 位作者 王书恒 刘彼得 董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9期186-188,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教学中采用操作技能直接观察(DOPS)评估效果。方法选择2021—2023年本院泌尿外科带教的学生56名,按照带教形式与评估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析带教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末期SOAP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中期... 目的研究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教学中采用操作技能直接观察(DOPS)评估效果。方法选择2021—2023年本院泌尿外科带教的学生56名,按照带教形式与评估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析带教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末期SOAP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中期SOAP量表评分,P<0.05,但初期、中期SOAP量表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学生批判性思维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OPS评估作为高效的一种教学和评估形式,可明显提升教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教学 DOPS评估 综合能力 SOAP量表评分
下载PDF
miR-146a-5p靶向SMAD4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增殖和侵袭
9
作者 刘彼得 李循 +3 位作者 王书恒 靳宏勇 张小安 李九智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8期1215-1221,共7页
目的探究miR-146a-5p可否靶向调控SMAD4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RT-qPCR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及各细胞系中miR-146a-5p的表达量,分析其表达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MTT实验、BrdU实验、集落生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 目的探究miR-146a-5p可否靶向调控SMAD4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RT-qPCR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及各细胞系中miR-146a-5p的表达量,分析其表达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MTT实验、BrdU实验、集落生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法及裸鼠成瘤实验分析miR-146a-5p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成瘤、迁移及侵袭等能力的影响;RT-qPCR检测组织SMAD4的表达量,分析其与miR-146a-5p表达量的关系;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146a-5p与SMAD4的靶向关系,功能回复实验验证miR-146a-5p/SMAD4信号轴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miR-146a-5p及SMAD4对细胞核内SMAD2/SMAD3复合体表达量的影响,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及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探究miR-146a-5p/SMAD4/SMAD2/SMAD3信号轴对TIM3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miR-146a-5p在前列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低表达(P<0.05),其表达量与Gleason评分负相关(P<0.05),且在PC-3细胞中的表达量最低;miR-146a-5p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P<0.05);SMAD4为miR-146a-5p的下游靶基因;SMAD4促进SMAD2/SMAD3复合体入核并靶向激活TIM3。结论miR-146a-5p靶向调控SMAD4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及侵袭,SMAD2/SMAD3/TIM3信号通路可能为其下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miR-146a-5p SMAD4 TIM3
下载PDF
电生理技术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尿失禁的疗效
10
作者 姚礼忠 葛妍 +1 位作者 李九智 南玉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755-75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电生理技术联合盆底肌训练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中心的86例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电生理技术联合盆底肌训练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中心的86例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健康宣教+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电生理治疗。分析两组在治疗前后尿失禁疗效评价指标中的差异。结果患者1 h尿垫试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4 h尿失禁次数、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I-QoL)7项指标:治疗前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Qmax、I-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其他5个指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生理技术联合盆底肌训练能有效改善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患者尿失禁症状,促进尿控功能恢复,符合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 盆底肌训练 前列腺增生 尿失禁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超微经皮肾镜(SMP)与超细经皮肾镜(UMP)在治疗肾结石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艾孜买提·艾尔帕提 李九智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7443-7446,共4页
肾结石作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较为常见的病种,其如今变得越来越常见。如果不及时处理肾结石,随后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如泌尿系统的恶性病变及肾功能的丧失。其在临床上的症状常表现为:疼痛(通常性质严重)、肾区压痛、血尿或消化系... 肾结石作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较为常见的病种,其如今变得越来越常见。如果不及时处理肾结石,随后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如泌尿系统的恶性病变及肾功能的丧失。其在临床上的症状常表现为:疼痛(通常性质严重)、肾区压痛、血尿或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或腹泻)等。伴随手术技术和微创手术设备的改进,肾结石的治疗迎来了巨大的变化,曾经用于治疗肾结石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传统开放手术逐渐在被更微创的手术所取代,如超细经皮肾镜(Ultra-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UMP)及超微经皮肾镜(Super-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SMP)等。用微通道处理肾结石的目的是以最小的创伤为代价去治疗疾病。为此,我们基于相关的临床知识和文献总结分析了超微经皮肾镜(SMP)与超细经皮肾镜(UMP)在治疗肾结石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经皮肾镜 超细经皮肾镜 肾结石 适应症 局限性
下载PDF
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Gleason分组高于活检Gleason分组的相关因素
12
作者 张金满 李九智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19442-19451,共10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根治术后2014年国际泌尿病理协会病理分组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23年6月期间行前列腺根治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BMI、根治穿刺时间间隔、单核细胞计数、... 目的:探讨前列腺根治术后2014年国际泌尿病理协会病理分组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23年6月期间行前列腺根治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BMI、根治穿刺时间间隔、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tPSA、fPSA、f/tPSA、PV、PSAD、穿刺术后Gleason评分、穿刺阳性针数、评分最高针肿瘤组织占比、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内分泌治疗史、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分别在中体患者和活检Gleason分组 = 1亚组中分析根治术后Gleason分组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70名患者,在总体患者中,50 (29.4%)名根治术后Gleason分组高于活检Gleason分组,经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仅活检Gleason分组(p = 0.000, OR = 0.575)是根治术后Gleason分组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用ROC曲线分析,AUC为0.316 (95%CI: 0.237~0.394)。活检Gleason分组 = 1亚组共57名患者,其中22 (38.6%)名患者根治术后Gleason分组上升。PSAD (0.024)及临床T分期(0.009)是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其AUC分别为:0.806 (95%CI: 0.683~0.903)和0.786 (95%CI: 0.666~0.907)。结论:约29.4%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出现根治术后Gleason分组升级,其中活检Gleason分组 ≤ 3的患者有较高的升级风险。在活检Gleason分组 = 1的患者中,PSAD和临床T分期是根治术后Gleason分组升高的预测因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GLEASON评分 病理升级
下载PDF
小儿微创经皮肾镜术后残留结石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九智 李循 +1 位作者 黄俊兰 文彬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638-4640,4643,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导致小儿微创经皮肾镜(M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MPCNL治疗的患儿240例,根据Ⅰ期净石率分为结石清除组(202例)和结石残留组(38例),对... 目的研究分析导致小儿微创经皮肾镜(M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MPCNL治疗的患儿240例,根据Ⅰ期净石率分为结石清除组(202例)和结石残留组(38例),对两组间可能影响M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影响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结果240例接受MPCNL治疗的患儿,首次净石率为84.2%(202/240)。单因素分析发现结石位置(P=0.001)、结石大小(P=0.014)、结石数目(P=0.005)与患儿MPCNL术后首次净石率有显著相关性,而患儿年龄、性别、患侧、肾积水程度、尿路刺激症、肾绞痛、血尿、术前感染与MPCNL术后结石残留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位置(OR=2.593,95%CI:1.228~5.475)、结石大小(OR=2.674,95%CI:1.290~5.540)、结石数目(OR=2.397,95%CI:1.145~5.019)与患儿MPCNL术后结石残留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结石位置、大小及数目是导致患儿MPCNL治疗术后残留结石的重要危险因素,术前评估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肾造口术 小儿 尿路结石 结石残留 净石率
下载PDF
定向抗菌预防法在防治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九智 孙亮 +1 位作者 王雪怡 文彬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定向抗菌预防法在防治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08年7月~2012年4月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344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常规术前稀碘伏灌肠组105例;B组:术前稀碘伏灌肠联合经验性使用环... 目的探讨定向抗菌预防法在防治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08年7月~2012年4月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344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常规术前稀碘伏灌肠组105例;B组:术前稀碘伏灌肠联合经验性使用环丙沙星组117例;C组术前稀碘伏灌肠联合根据肛拭子培养结果定向抗菌预防组122例。穿刺后观测患者体温变化,血尿培养结果,按标准认定感染。结果 A组105例中17例发热,3例出现前列腺脓肿,1例出现败血症;B组117例中3例出现发热,1例出现菌血症,1例出现前列腺炎,无前列腺脓肿及菌血症患者出现;C组全部122例病例中无1例出现术后发热、前列腺炎、脓肿及败血症等临床感染。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后预防性抗生素可减少前列腺穿刺引起尿路感染;虽然环丙沙星可提供很好的感染预防效果,但定向抗菌预防法更可显著减少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病率及患者抗生素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预防 前列腺 活检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关于超微经皮肾镜在治疗肾结石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艾孜买提·艾尔帕提 李九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0167-0170,共4页
随着手术技术和微创设备的改进,肾结石在治疗上迎来了巨大变化,曾经用于治疗肾结石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传统开放手术逐渐在被微创的手术方式所取代。超微经皮肾镜碎石术(Super-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MP)作为近几年来在... 随着手术技术和微创设备的改进,肾结石在治疗上迎来了巨大变化,曾经用于治疗肾结石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传统开放手术逐渐在被微创的手术方式所取代。超微经皮肾镜碎石术(Super-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MP)作为近几年来在临床上运用较广泛的术式,因其具备微创、高效和并发症少等特点,在治疗中小型肾结石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SMP治疗肾结石的适应症包括肾脏集合系统的所有位置,尤其是对肾下盏结石有着较佳的疗效。此外在治疗小儿肾结石、孤立肾结石以及在控制肾盂压力和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方面也有着较为突出的表现。虽然SMP在临床上会受到结石大小及密度的影响,但随着微通道碎石技术的逐步升级及完善,逐渐成为了泌尿外科医生治疗中小型肾结石的重要选择,本文就SMP治疗肾结石的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经皮肾镜 肾结石 适应症 局限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