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胆碱类离子液体对豌豆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姜佩芸 王玉山 +3 位作者 许舜滢 李书红 陈野 陈桂芸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7期34-40,共7页
豌豆蛋白水溶性、起泡性能等功能性相对较差,限制其在食品工业的深加工与开发。该文利用生物相容性好的绿色溶剂胆碱类离子液体改善豌豆蛋白溶解性,研究豌豆蛋白在浓度均为56.00%的氯化胆碱([Ch][Cl])、乙酸胆碱([Ch][Ac])、乳酸胆碱([C... 豌豆蛋白水溶性、起泡性能等功能性相对较差,限制其在食品工业的深加工与开发。该文利用生物相容性好的绿色溶剂胆碱类离子液体改善豌豆蛋白溶解性,研究豌豆蛋白在浓度均为56.00%的氯化胆碱([Ch][Cl])、乙酸胆碱([Ch][Ac])、乳酸胆碱([Ch][La])、磷酸胆碱([Ch][Ph])、柠檬酸胆碱([Ch][Ci])5种溶液中功能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除[Ch][Ci]外,其余4种离子液体可以显著提升豌豆蛋白的溶解性(p<0.05)。[Ch][Ph]的作用效果最好,可使豌豆蛋白在水中的溶解度由4.50%提高至12.70%,泡沫稳定性达到600.00%。这与离子液体黏度大(34 mPa·s),促进豌豆蛋白α⁃螺旋与β⁃折叠结构减少从而诱导豌豆蛋白去折叠,以及破坏疏水作用力与蛋白分子链间氢键有关。综上,胆碱类离子液体是一种能够提高豌豆蛋白溶解性和泡沫稳定性的良好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蛋白 离子液体 胆碱 溶解性 蛋白质结构
下载PDF
食品工程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2
作者 陈桂芸 李书红 陈野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3期124-126,共3页
食品工程计算机软件课程是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中工程应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食品科技人才所需的工程知识与技能。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专业教学质量,本文设计了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案。... 食品工程计算机软件课程是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中工程应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食品科技人才所需的工程知识与技能。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专业教学质量,本文设计了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案。该方案采取以上机演示授课和学生随堂练习相结合的模式,以案例教学为特色,建立目标能力考核量化指标体系,建设高效能的教学团队,以保证长期教学质量,培养新时代食品工程领域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计算机软件 硕士培养 教学方法与改革 工程实践
下载PDF
绿原酸咖啡的研制及抗氧化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城 靳欣 +3 位作者 张楠 薛灵艳 陈野 李书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0-145,185,共7页
为提高咖啡的抗氧化性,该研究将绿原酸添加到咖啡中并进行小鼠抗氧化实验,将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VC组和高、中、低剂量实验组,采用D-半乳糖灌胃建立氧化应激模型。通过测定小鼠体质量、血常规和肝脏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 为提高咖啡的抗氧化性,该研究将绿原酸添加到咖啡中并进行小鼠抗氧化实验,将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VC组和高、中、低剂量实验组,采用D-半乳糖灌胃建立氧化应激模型。通过测定小鼠体质量、血常规和肝脏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和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组间体质量和血常规中白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绿原酸中剂量组血常规中红细胞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含量、中性粒细胞数(granulocyte,GRA)、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与空白组、阳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咖啡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绿原酸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其MCH、GRA、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GSH-Px活性、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添加绿原酸的咖啡对于D-半乳糖干预所致的小鼠产生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功能性咖啡 抗氧化性 动物实验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即食扇贝柱理化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书红 王颉 +2 位作者 宋春风 刘亚琼 郭雪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3-377,共5页
为了解不同干燥方法对即食扇贝柱干燥后品质的影响,以海湾扇贝柱为原料,研究了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自然干燥和烘箱干燥4种方法对即食扇贝柱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所得产品在水分活度、pH值、硬度、咀嚼... 为了解不同干燥方法对即食扇贝柱干燥后品质的影响,以海湾扇贝柱为原料,研究了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自然干燥和烘箱干燥4种方法对即食扇贝柱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所得产品在水分活度、pH值、硬度、咀嚼性和黏聚性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不同干燥方法对产品的色泽和弹性影响均不显著;烘箱干燥产品感官品评得分8.82分,其氨基酸总量最高,微波干燥氨基酸总量最低;真空冷冻干燥后产品中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最高,自然干燥最低。综合考虑,烘箱干燥是即食扇贝柱较适宜的干燥方法,产品感官品质和氨基酸总量较高。较佳的烘箱干燥参数为:80℃干燥2h。研究结果可以为即食扇贝柱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农产品 氨基酸 即食扇贝柱 理化特性
下载PDF
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书红 李爱花 +2 位作者 付绒利 于海燕 陈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82-83,92,共3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运用22例患者自体肋软骨游离移植做耳廓支架行耳廓再造成形手术,就围手术期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22例患者耳再造均成功,再造耳形态美观、逼真。结论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运用22例患者自体肋软骨游离移植做耳廓支架行耳廓再造成形手术,就围手术期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22例患者耳再造均成功,再造耳形态美观、逼真。结论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自体肋软骨移植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如期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自体肋软骨 移植 耳廓再造成形 护理
下载PDF
超声促进葡聚糖-酪蛋白磷酸肽接枝及其递送钙的应用
6
作者 修雨 靳浩文 +3 位作者 王紫冰 张曹雅馨 宁新 李书红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6-21,80,共7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蛋白质与多糖共聚物作为钙递送体系的应用,本研究利用超声法促进葡聚糖与酪蛋白磷酸肽(casein phosphopeptide,CPP)间的接枝,并构建葡聚糖-酪蛋白磷酸肽-钙离子(葡聚糖-CPP-Ca^(2+))递送体系,以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 为了进一步完善蛋白质与多糖共聚物作为钙递送体系的应用,本研究利用超声法促进葡聚糖与酪蛋白磷酸肽(casein phosphopeptide,CPP)间的接枝,并构建葡聚糖-酪蛋白磷酸肽-钙离子(葡聚糖-CPP-Ca^(2+))递送体系,以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表征其结构,探讨其在模拟胃肠道消化中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增加了CPP与葡聚糖结合点位,与水浴处理组相比,在接枝率为50.00%时共聚物反应时间缩短2.5 h,且在反应4 h后,250W超声处理组的接枝率比水浴处理组提高19.67%,葡聚糖-CPP-Ca^(2+)在胃液和小肠液消化阶段过程中钙离子的释放率分别为64.48%和89.62%,表明缓释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为促进葡聚糖-CPP接枝反应与递送钙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 酪蛋白磷酸肽 共聚物 超声 接枝率 钙离子递送
下载PDF
软烤贝柱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书红 王颉 +3 位作者 宋春风 杨秀敏 董辉 侯亚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5-257,261,共4页
以海湾扇贝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软烤贝柱的加工工艺,研究了预煮时间、调味品的添加量、烘干和烤制因素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本研究确定软烤贝柱的适宜加工条件为:清洗后预煮3min,卤料中浸泡3h;80℃下干燥2h;远红外... 以海湾扇贝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软烤贝柱的加工工艺,研究了预煮时间、调味品的添加量、烘干和烤制因素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本研究确定软烤贝柱的适宜加工条件为:清洗后预煮3min,卤料中浸泡3h;80℃下干燥2h;远红外电热烤炉160℃烘烤4min。卤料最佳配方:每50g贝柱添加水100g,水中添加食盐3%,糖2%,料酒3%,白醋0.2%,味精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烤贝柱 加工工艺 感官评定
原文传递
我国灾害护理教育与培训现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书红 赵薇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7期33-34,共2页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各种灾害的发生逐渐呈现大规模、长期化的趋势。大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风等给我国的经济和人民利益带来了巨大损失。这些灾害性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阻碍国家发展,也对我国的灾害救援及护理工作提出...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各种灾害的发生逐渐呈现大规模、长期化的趋势。大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风等给我国的经济和人民利益带来了巨大损失。这些灾害性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阻碍国家发展,也对我国的灾害救援及护理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1]。灾害护理是指系统、灵活地应用有关灾害护理学独特的知识和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性事件 培训现状 护理教育 世界范围 人民利益 身心健康 护理工作 灾害护理
原文传递
玉米醇溶蛋白-壳聚糖纳米营养递送粒子的制备及性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书红 周军君 +3 位作者 陈桂芸 秦邵爽 李赫宇 陈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79-286,共8页
利用蛋白质和多糖构建纳米营养递送载体,是提高食品活性物质稳定性及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为了构建具有缓释特性的纳米营养递送体系,该研究以玉米醇溶蛋白(zein)为基材,构建玉米醇溶蛋白-壳聚糖纳米营养递送体系,以姜黄素(Curcumin,Cur)... 利用蛋白质和多糖构建纳米营养递送载体,是提高食品活性物质稳定性及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为了构建具有缓释特性的纳米营养递送体系,该研究以玉米醇溶蛋白(zein)为基材,构建玉米醇溶蛋白-壳聚糖纳米营养递送体系,以姜黄素(Curcumin,Cur)为营养模型,探究了壳聚糖分子量、zein与壳聚糖质量比对纳米粒子及其负载Cur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等方法表征其结构,阐明复合纳米粒子形成机制,探讨其稳定性和缓释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纳米粒子的粒径、多分散性指数和zeta电位有影响。高分子量壳聚糖的加入可使纳米粒子粒径减小,且更加稳定。在zein与高分子量壳聚糖质量比为8∶1时,制备的纳米粒子粒径较小(80.13 nm),其zeta电位为46.18 mV;在此条件下,当姜黄素添加量为1.0%时,其包封率和负载量分别为82.93%和8.29%;通过SEM观察,纳米粒子呈球形,分布均匀;氢键及静电相互作用是组装该纳米粒子的作用力;壳聚糖的引入提高了纳米粒子的pH值、离子及储藏稳定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与游离的姜黄素相比,纳米营养递送粒子呈现明显的缓释特性。研究结果为构建具有缓释特性的营养递送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模型 玉米醇溶蛋白 壳聚糖 纳米粒子 缓释性能
下载PDF
杀菌前后即食扇贝柱挥发性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书红 张海涛 +2 位作者 王颉 宋春风 刘亚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7-121,共5页
为了研究杀菌前后即食扇贝柱香气成分的变化,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杀菌前后即食扇贝柱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杀菌前后分别鉴定出117种和119种挥发性成分。杀菌前的即食扇贝中,醇、... 为了研究杀菌前后即食扇贝柱香气成分的变化,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杀菌前后即食扇贝柱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杀菌前后分别鉴定出117种和119种挥发性成分。杀菌前的即食扇贝中,醇、醛、酯、酮、酸、芳香族、呋喃、酚类、烃和其他的含量分别为3.21%、4.78%、2.06%、0.47%、0.25%、8.38%、0.03%、0.72%、32.58%、47.52%,数量分别为7、9、9、4、2、22、1、1、33和29种。杀菌后的即食贝柱中,醇、醛、酯、酮、酸、芳香族、呋喃、酚类、烃和其他的含量分别为2.85%、4.48%、11.54%、0.90%、0.49%、7.81%、0.86%、0.55%、28.20%、42.32%,数量分别为9、11、11、6、5、15、5、3、32和22种,杀菌前后有67种成分相同。杀菌后的即食扇贝柱中酯类和呋喃等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显著多于杀菌前。因此杀菌过程对即食扇贝柱的挥发性成分具有一定的保留和增香作用,使即食扇贝柱的风味更加浓郁,香气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扇贝柱 挥发性成分 杀菌 气质联用
原文传递
鼻部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书红 杜伟 晁晓娟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56-156,共1页
关键词 鼻部手术 健康教育 整体护理 鼻疾病
下载PDF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书红 汪建明 陈野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12期93-94,99,共3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面向食品产业实践,是连接食品科学与工业工程的重要桥梁。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实验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及学生培养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验课过程中,存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教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面向食品产业实践,是连接食品科学与工业工程的重要桥梁。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实验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及学生培养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验课过程中,存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过程固定化、考核力度不足和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对策是:一要转变观念,重视实践教学;二要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三要提高教学效率,完善考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课程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食品工艺学”在线教学改革和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书红 李文钊 +3 位作者 汪建明 胡爱军 李风娟 陈野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7期103-105,108,共4页
受新冠疫情影响,为有效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根据"食品工艺学"的课程性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开展在线平台教学改革和实践。实践表明,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基于"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微信群"... 受新冠疫情影响,为有效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根据"食品工艺学"的课程性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开展在线平台教学改革和实践。实践表明,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基于"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微信群"3个平台,从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活动、构建教学评价4个方面开展线上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艺学 在线教学 改革 实践
下载PDF
1例吻合耳后动脉断耳再植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书红 陈丽军 平春梅 《现代护理》 2006年第4期353-353,共1页
关键词 耳廓外伤 耳后动脉 吻合术 再植术 术后护理
下载PDF
工程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研究——以食品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书红 陈野 《农产品加工(下)》 2016年第12期70-71,74,共3页
目前,我国把硕士研究生教育分为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型学位研究生2种培养模式。食品工程学科面向食品产业实践,有着典型的工程应用特征。基于工程应用的人才特点和需求,分析了现阶段以食品工程为代表的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的... 目前,我国把硕士研究生教育分为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型学位研究生2种培养模式。食品工程学科面向食品产业实践,有着典型的工程应用特征。基于工程应用的人才特点和需求,分析了现阶段以食品工程为代表的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紧密结合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类型、培养过程及方式等方面,借鉴模块化教学思想,从学科专业出发,提出工程应用的模块化培养模式。同时,针对该模式的架构、模块化规则和实施方案进行分析。围绕工程应用型研究生的模块化培养模式展开探讨,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应用 研究生培养 食品学科 模块化
下载PDF
剖宫产率及手术指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书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3期92-93,共2页
目的分析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供资料。方法对10年间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前前4位排序无明显差异(P>0.05),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②剖宫产手术指标:相对头盆无称、社会... 目的分析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供资料。方法对10年间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前前4位排序无明显差异(P>0.05),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②剖宫产手术指标:相对头盆无称、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臀位居于前4位。结论现今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超出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医生、孕妇及家属的主观意愿拟定了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剖宫产指征 分析
下载PDF
介绍一种自制简易氧气吸入面罩
17
作者 李书红 李爱花 +1 位作者 于海燕 席翠芳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6年第12期3286-3286,共1页
关键词 氧气吸入 面罩 鼻导管吸氧 临床使用 吸氧方法 婴幼儿
下载PDF
介绍一种针剂类药品摆放收集盒
18
作者 李书红 付绒利 席翠芳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7年第8期2121-2121,共1页
关键词 针剂药品 药品摆放 收集 静脉给药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保护垫的制作与应用
19
作者 李书红 晁晓娟 陈丽军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6年第11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保护 制作 输液患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100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书红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14期95-95,97,共2页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致的腹壁切口粘连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改良现有术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00例既往有新式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再次剖宫产病例回顾分析。比较其手术粘连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粘连,两组比较差异...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致的腹壁切口粘连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改良现有术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00例既往有新式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再次剖宫产病例回顾分析。比较其手术粘连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导致的粘连较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式剖宫产 子宫下段剖宫产 粘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