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唑来膦酸用于儿童代谢性骨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1
作者 任丹阳 杨琰茗 +5 位作者 涂彩霞 吕梦伟 沈建玲 刘艳 李云巍 李惠英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唑来膦酸治疗儿童代谢性骨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ClinicalTrials和Cochrane Central Registry of Controlled Trials、International... 目的:系统评价唑来膦酸治疗儿童代谢性骨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ClinicalTrials和Cochrane Central Registry of Controlled Trials、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Platform。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起至2021年12月。收集唑来膦酸治疗儿童代谢性骨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病例系列研究和病例报告。RCT、病例系列研究和病例报告的质量评价分别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手册和澳大利亚JBI质量评价工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RCT进行Meta分析,其他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16项,其中4项为RCT、2项为病例系列研究、10项为病例报告,未检索到关于儿童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效性结局指标腰椎骨密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45,95%CI 0.06~0.84,P=0.02)。对于安全性结局指标,唑来膦酸与安慰剂(RR=1.14,95%CI 0.82~1.60,P=0.44)、其他双膦酸盐(帕米膦酸钠和阿仑膦酸钠,RR=1.33,95%CI 0.53~3.35,P=0.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一般病情和用药部位及骨骼和结缔组织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唑来膦酸与其他双膦酸盐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骨骼肌和结缔组织及骨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试验组患儿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2.59,95%CI 0.54~12.50,P=0.24)。结论:唑来膦酸可有效治疗儿童骨代谢疾病;唑来膦酸与安慰剂、其他双膦酸盐药物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尤其是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骨骼和结缔组织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儿童 代谢性骨疾病 安全性 有效性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不同剂量锌治疗儿童腹泻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2
作者 涂彩霞 任丹阳 +5 位作者 李云巍 杨琰茗 沈建玲 刘艳 刘婷 李惠英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154-2161,共8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锌治疗儿童腹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有关锌(锌组)对比安慰剂和或常规治疗等(对照组)治疗儿童腹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锌治疗儿童腹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有关锌(锌组)对比安慰剂和或常规治疗等(对照组)治疗儿童腹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2年10月,参考Cochrane Handbook 6.0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5项RCT,共8 618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腹泻持续时间方面,锌元素<20 mg组中,锌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SMD=-0.39,95%CI(-0.71,-0.08),P=0.01],但在年龄<6个月的亚组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1,95%CI(-0.10,0.11),P=0.88];锌元素20 mg组中,锌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SMD=-0.52,95%CI(-0.80,-0.23),P=0.000 3];锌元素>20 mg组中,锌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SMD=-0.83,95%CI(-1.39,-0.27),P=0.004];年龄≤12个月时锌>10 mg或年龄>12个月时锌>20 mg组(简称“等剂量组”)中,锌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SMD=-0.16,95%CI(-0.27,-0.06),P=0.003]。在治疗7 d后腹泻率方面,锌组和对照组治疗7 d后腹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锌元素<20 mg组[OR=1.28,95%CI(0.96,1.70),P=0.09],锌元素20 mg组[OR=0.40,95%CI(0.15,1.01),P=0.05],等剂量组[OR=0.64,95%CI(0.28,1.44),P=0.28]。在呕吐率方面,锌元素<20 mg组中,锌组患儿呕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2.13,95%CI(1.68,2.70),P<0.001];等剂量组中,锌组患儿呕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1.84,95%CI(1.44,2.34),P<0.001];锌元素20 mg组和>20 mg组中,锌组和对照组患儿呕吐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均无翻转。结论 锌可显著缩短患儿(6个月及以上)腹泻持续时间,但低剂量(<20 mg)就有增加呕吐的风险,临床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腹泻 腹泻持续时间 呕吐 META分析
下载PDF
黄芩苷对四氧嘧啶致小鼠糖尿病降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云巍 牛艳芬 +2 位作者 黄年旭 林华 李玲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8,13,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芩苷(Baicalin)对四氧嘧啶致小鼠糖尿病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在该模型上,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研究黄芩苷灌胃给药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糖原和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低剂量黄芩苷(12.5m... 目的研究黄芩苷(Baicalin)对四氧嘧啶致小鼠糖尿病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在该模型上,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研究黄芩苷灌胃给药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糖原和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低剂量黄芩苷(12.5mg/kg)对糖尿病小鼠有明显降血糖作用,而对糖耐量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此外,黄芩苷能促进肌糖原的合成,剂量依赖性地增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结论黄芩苷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但能显著提高抗氧化酶的活力,提示黄芩苷可能对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糖尿病 血糖 糖原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金刚烷胺、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云巍 周小淳 秦焕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6期450-452,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金刚烷胺及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金刚烷胺及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浓度。结果本方法具有专属、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适合测定人血浆中金刚烷胺及马来酸氯苯那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金刚烷胺及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金刚烷胺及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浓度。结果本方法具有专属、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适合测定人血浆中金刚烷胺及马来酸氯苯那敏制剂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胺 马来酸氯苯那敏 盐酸伪麻黄碱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下载PDF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DNA小沟区结合剂的研究新进展
5
作者 李云巍 王庆河 +2 位作者 聂翰 杨彦辉 程卯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89-398,共10页
随着近年来基因工程基础研究的迅速发展以及小分子配体与DNA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DNA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药理学作用靶点,DNA小沟区结合剂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已开发了大量结构新颖、靶点单一、... 随着近年来基因工程基础研究的迅速发展以及小分子配体与DNA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DNA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药理学作用靶点,DNA小沟区结合剂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已开发了大量结构新颖、靶点单一、高效低毒的有效药物,多种已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该文对近5年来DNA小沟区结合剂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小沟区结合剂 distamycin类似物 发夹聚酰胺类化合物 海洋药物
下载PDF
ADRB2、GLCCI1、FCER2基因检测在2例难治性哮喘患儿个体化用药中的实践 被引量:14
6
作者 任丹阳 李云巍 +5 位作者 涂彩霞 沈建玲 宗静 严爱花 徐涛 李惠英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9-662,共4页
目的:研究ADRB2、GLCCI1、FCER2基因检测在难治性哮喘患儿个体化药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药师参与2例难治性哮喘患儿的治疗,综合分析其致病因子(变应原、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肺功能检测指标和家族史等诱发哮喘的危险因素后,... 目的:研究ADRB2、GLCCI1、FCER2基因检测在难治性哮喘患儿个体化药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药师参与2例难治性哮喘患儿的治疗,综合分析其致病因子(变应原、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肺功能检测指标和家族史等诱发哮喘的危险因素后,建议行抗哮喘药物相关基因[β2肾上腺素受体(ADRB2)、糖皮质激素诱导转录体1基因(GLCCI1)、低亲和力免疫球蛋白E(Ig E)受体(FCER2)]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分别提出增加吸入用糖皮质激素给药剂量、停用β2受体激动药、加用抗胆碱能药物等建议。结果:临床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综合基因检测结果及患儿临床因素优化难治性哮喘治疗方案后,2例患儿病情稳定,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基因检测可为哮喘患儿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哮喘 基因检测 临床药师 个体化药物治疗
下载PDF
ADRB2基因多态性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涂彩霞 李惠英 +2 位作者 任丹阳 李云巍 沈建玲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2-415,共4页
ADRB2在多种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且ADRB2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基因表达、受体功能和对配体的应答。因此,近年来,ADRB2不同位点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疾病中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重点概述了ADRB2基因多态性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肥胖、创伤后... ADRB2在多种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且ADRB2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基因表达、受体功能和对配体的应答。因此,近年来,ADRB2不同位点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疾病中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重点概述了ADRB2基因多态性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肥胖、创伤后应激障碍、心血管疾病等疾病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RB2 基因多态性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ADRB2(rs1042713)基因多态性对抗胆碱能药物治疗难治性哮喘患儿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任丹阳 涂彩霞 +8 位作者 李惠英 李云巍 李明 叶冬梅 沈建玲 郭品 李远丽 徐涛 张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265-3270,共6页
目的:研究ADRB2(rs1042713)基因多态性对抗胆碱能药物治疗难治性哮喘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7月昆明市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171例难治性哮喘患儿,统计其ADRB2(rs1042713)基因型分布及其抗胆碱能药物临床疗效[哮喘控... 目的:研究ADRB2(rs1042713)基因多态性对抗胆碱能药物治疗难治性哮喘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7月昆明市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171例难治性哮喘患儿,统计其ADRB2(rs1042713)基因型分布及其抗胆碱能药物临床疗效[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断流量(MMEF)],对不同基因型患儿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的应答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1例难治性哮喘患儿中,148例患儿给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其中71例ADRB2(rs1042713)AA基因型患儿中50例有应答,77例ADRB2(rs1042713)GA基因型中36例有应答。统计结果分析表明,71例AA基因型患儿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后C-ACT评分、FEV1、FVC、PEF、MMEF改善较大,与GA基因型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对抗胆碱能药物的应答率是GA基因型的2.71倍[OR=2.71,95%CI(1.38,5.34),P=0.005]。结论:ADRB2(rs1042713)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抗胆碱能药物治疗难治性哮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其中AA基因型的应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哮喘 ADRB2(rs1042713) 基因多态性 抗胆碱能药物 儿童
下载PDF
溴化法浸出提取金和银 被引量:10
9
作者 宋庆双 李云巍 《贵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4-38,共5页
讨论了溴化法提取金银的热力学条件,用高银金精矿进行了溴化法浸出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浸出焙烧矿,金的浸出率98%,银的浸出率94%,效果明显。
关键词 溴化法 浸出 浸出率
下载PDF
一例巯基嘌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所致严重白细胞减少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丹阳 李云巍 +3 位作者 秦利芬 沈建玲 涂彩霞 李惠英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20年第1期77-79,共3页
巯基嘌呤(6-mercaptopurine,6-MP)和甲氨蝶呤(methotrexate)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维持治疗阶段的主要药物。6-MP的主要代谢物硫鸟嘌呤核苷酸(thioguanine nucleotides,6-TGNs)会在体内蓄积,引起6-MP... 巯基嘌呤(6-mercaptopurine,6-MP)和甲氨蝶呤(methotrexate)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维持治疗阶段的主要药物。6-MP的主要代谢物硫鸟嘌呤核苷酸(thioguanine nucleotides,6-TGNs)会在体内蓄积,引起6-MP有关的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等毒性反应。NUDT15基因多态性与6-MP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s)的关系已有相关报道。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参与了1例巯基嘌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导致严重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的治疗,现报道如下,以期为6-MP在临床的精准用药提供参考,减少ADRs,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巯基嘌呤 白细胞减少症 儿童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下载PDF
昆明市儿童医院2009年至2011年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惠英 李云巍 +2 位作者 宗静 李强 刘晓宁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28-130,157,共4页
目的对昆明市儿童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做一评价,为临床用药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昆明市儿童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麻醉药品的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及限定日费用(DDC)等数据进... 目的对昆明市儿童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做一评价,为临床用药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昆明市儿童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麻醉药品的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及限定日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和盐酸吗啡注射液销售金额和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DDDs在前三位的是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和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结论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要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品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用药分析
下载PDF
NUDT15基因多态性与巯嘌呤类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惠英 任丹阳 +3 位作者 李云巍 秦利芬 宗静 严爱花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24-29,共6页
目的 Meta分析探讨NUDT15 c.415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巯嘌呤类药物所致患者白细胞减少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追溯等途径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NUDT1... 目的 Meta分析探讨NUDT15 c.415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巯嘌呤类药物所致患者白细胞减少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追溯等途径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NUDT15与巯嘌呤类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相关性研究文献。检索的文献为截止到2018年2月28日已发表的所有文献。采用NOS标准评价纳入各个原始文献的质量。采用OR值和95%置信区间(CI)来评价NUDT15 c.415C> T和白细胞减少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7篇研究,共有1 198个接受巯嘌呤类药物治疗的患者。Meta分析结果如下:显性遗传模型(CT+TT vs CC,OR=9.29,95%CI:6.43~13.44,P=0.0001),纯合子模型(TT vs CC,OR=37.32,95%CI:14.199~98.10,P=0.0009),杂合子模型(CT vs CC,OR=7.42,95%CI:5.05~10.88,P=0.0005),隐性遗传模型(TT vs CT,OR=8.79,95%CI:3.497~22.12)。按所有纳入研究的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携带T等位基因的NUDT15 c.415C> T与巯嘌呤所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具有强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巯嘌呤来说,在亚洲人口中,NUDT15 c.415C> T可能是一个高度可信的药物基因预测者。由于该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相关结果需要更多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嘌呤类药物 NUDT15 白细胞减少 骨髓抑制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rs116855232基因多态性与巯嘌呤所致不良反应相关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惠英 沈建玲 +3 位作者 茹毅 涂彩霞 李云巍 任丹阳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596-600,共5页
目的:了解NUDT15 rs11685523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巯嘌呤化疗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94例ALL患儿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测序法检测NUDT15 rs116855232基因型,比较维持治疗阶段不同基因型患儿巯嘌呤所致不良反应... 目的:了解NUDT15 rs11685523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巯嘌呤化疗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94例ALL患儿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测序法检测NUDT15 rs116855232基因型,比较维持治疗阶段不同基因型患儿巯嘌呤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维持治疗阶段,大部分患儿出现骨髓抑制、肝脏毒性和口腔黏膜/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与NUDT15 rs116855232 CC基因型ALL患儿相比,CT、TT基因型患儿发生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和血小板减少的比例更高(P<0.05)。而NUDT15 rs116855232不同基因型患儿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肝脏毒性和口腔黏膜/胃肠道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L患儿NUDT15 rs11685523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巯嘌呤所致白细胞减少等骨髓抑制有关。ALL患儿可根据NUDT15 rs116855232基因检测结果调整巯嘌呤剂量,以减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嘌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NUDT15 rs116855232 基因多态性 药品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基于关键场景的预期功能安全双闭环测试验证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思宇 于文浩 +11 位作者 邢星宇 张玉新 李楚照 李雪轲 古昕昱 李云巍 马小涵 路伟 王政 郝圳茂 王红 李骏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83-1607,共25页
预期功能安全作为道路运行安全的重要组成,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挑战。全面高效的预期功能安全测试验证方法能够有效支撑系统安全开发流程。本文提出一种以关键场景为载体、由封闭验证和开放论证双闭环构建的测试验证框架,并综合论述关... 预期功能安全作为道路运行安全的重要组成,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挑战。全面高效的预期功能安全测试验证方法能够有效支撑系统安全开发流程。本文提出一种以关键场景为载体、由封闭验证和开放论证双闭环构建的测试验证框架,并综合论述关键场景构建技术,进一步建立接受准则的量化方法。最后,本文展望在预期功能安全测试验证领域亟待推进的关键研究。本文旨在为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验证的工程实践提供兼具可操作性和理论充分性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预期功能安全 测试验证 关键场景 接受准则
下载PDF
维生素K_1注射液给药途径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涂彩霞 任丹阳 +2 位作者 李云巍 沈建玲 李惠英 《海峡药学》 2019年第2期271-272,共2页
很多文献对使用维生素K_1注射液后发生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认为不合理的给药途径是导致维生素K_1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笔者认为仅从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并不能充分说明各给药途径与发生不良反应间... 很多文献对使用维生素K_1注射液后发生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认为不合理的给药途径是导致维生素K_1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笔者认为仅从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并不能充分说明各给药途径与发生不良反应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从给药途径与发生不良反应的危害性、不良反应病例中给药途径现状、临床实际给药途径情况三个方面做简要概述,为维生素K_1注射液临床使用提供参考,并建议对其适宜的给药途径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1注射液 给药途径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survivin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德清 李云巍 刘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5期54-55,共2页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分析survivin与宫颈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6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宫颈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46例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表达28例,癌旁宫...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分析survivin与宫颈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6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宫颈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46例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表达28例,癌旁宫颈组织中无survivin基因的表达。Survivin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宫颈癌的转移有关联性(P〈0.05)。结论在结肠癌中survivin的表达能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素 宫颈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ADRB2 AA基因型对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影响
17
作者 涂彩霞 任丹阳 +7 位作者 李云巍 张泉 沈建玲 李振坤 严爱花 宗静 李发双 李惠英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9-22,共4页
目的:研究ADRB2(rs1042713) AA基因型对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儿童哮喘的应答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市儿童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首次诊断的237例哮喘患儿中的80例ADRB2(rs1042713) AA基因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 目的:研究ADRB2(rs1042713) AA基因型对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儿童哮喘的应答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市儿童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首次诊断的237例哮喘患儿中的80例ADRB2(rs1042713) AA基因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儿予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受体激动剂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儿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肺功能、药物应答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C-ACT评分、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改善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39例哮喘患儿中18例有应答,对照组38例哮喘患儿中7例有应答,试验组药物应答率是对照组的3.8倍(P<0.05,OR=3.80,95%CI:1.35~10.68)。结论:ADRB2(rs1042713)基因多态性对药物应答存在差异,且AA基因型对抗胆碱能药物应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RB2 基因多态性 抗胆碱能药物 儿童 哮喘
下载PDF
云南地区健康儿童NUDT15rs116855232的基因多态性
18
作者 李惠英 任丹阳 +4 位作者 李云巍 涂彩霞 沈建玲 浦丽梅 严爱花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49-53,共5页
目的研究云南地区健康儿童NUDT15rs116855232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收集136例到昆明市儿童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全血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技术进行相关基因分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并与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库中各个人群的NUDT 15rs1168... 目的研究云南地区健康儿童NUDT15rs116855232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收集136例到昆明市儿童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全血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技术进行相关基因分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并与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库中各个人群的NUDT 15rs116855232基因多态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36例中,NUDT15rs116855232位点中CC、CT、TT型分别占77.21%、19.85%、2.94%,等位基因C和T的频率分别为87.13%、12.87%,与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库中亚洲人群(BEB、CDX、CHB、CHS、JPT、KHV、PJL等)的NUDT15rs116855232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相一致。结论 NUDT15rs116855232基因多态性在云南地区健康受试儿童中分布普遍,突变率较高,与其他研究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儿童 NUDT15rs116855232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云南地区哮喘患儿GLCCI1基因rs37973位点多态性分布特点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建玲 李惠英 +4 位作者 李明 张泉 李云巍 涂彩霞 任丹阳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32-35,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地区哮喘患儿GLCCI1基因rs37973位点的分布特点,为临床针对不同地域、种族和基因型的个体实现药物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门诊或住院部诊断为哮喘的患儿共157例,采用荧光原... 目的:了解云南地区哮喘患儿GLCCI1基因rs37973位点的分布特点,为临床针对不同地域、种族和基因型的个体实现药物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门诊或住院部诊断为哮喘的患儿共157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哮喘患儿GLCCI1基因rs37973位点的基因型。结果:157例患儿的GLCCI1基因rs37973位点基因型分布为GG 36例(23. 0%)、GA 77例(49. 0%)、AA 44例(28. 0%),等位基因G和A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7. 5%和52. 5%。基因型分布与欧洲、南美洲、东南亚、东亚和部分南亚及部分北美洲地区基本一致(P>0. 05),而与非洲、西亚、中美洲和部分南亚以及部分北美洲地区存在差异(P<0. 05)。结论:哮喘患者GLCCI1基因rs37973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可能具有地域、种族差异,临床应该针对性地给予个体化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GLCCI1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个体化药物治疗
下载PDF
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疾病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琰茗 任丹阳 +5 位作者 翁稚颖 涂彩霞 沈建玲 李云巍 刘艳(综述) 李惠英(审校)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1751-1756,共6页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呈现增高趋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Ig E是过敏性变态反应的重要介质,也是过敏性疾病临床治疗的重要靶点。奥马珠单抗通过靶向结合游离IgE、下调效应细胞上的IgE高亲和力受体,...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呈现增高趋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Ig E是过敏性变态反应的重要介质,也是过敏性疾病临床治疗的重要靶点。奥马珠单抗通过靶向结合游离IgE、下调效应细胞上的IgE高亲和力受体,从而减缓或阻止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奥马珠单抗的作用机制为过敏性疾病治疗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在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特异性皮炎、食物过敏等多种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中表现出了巨大的临床潜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珠单抗 免疫球蛋白E人源单克隆抗体 过敏性疾病 疗效 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